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都该杀。该诛九族。”卢承祖皱着眉头,满面杀机,冷哼哼的说道。此刻的卢承祖倒是有几分太子的威严来,让卢照辞看的直摇头,直叹息。若是当年他也是有如此风范,自己岂会将他废掉。不过一啄一饮,自有天意飞若非如此,他此刻如何活的如此开心呢。

    “武夷山好,明日就陪我爬山吧!”卢照辞将这些念头驱逐出脑海,笑呵呵的说道:“这次你母后是打着游山玩水的旗号来,朕也可以忙里偷闲,也来玩耍一番。你就陪着朕吧!至于迎亲的事情,让秦九道去办就走了。”

    “父皇既然有命,儿臣就遵旨就走了,只是儿臣还要去通知那些孩子们,别让那些孩子们明日在学堂内等着儿臣。”,卢承祖想了想说道。

    “行,你去通知吧!”,卢照辞笑呵呵挥了挥手,说道:“让秦九道带几个人和你一起,以后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他吧!迟早也要让他熟悉一阵。”,卢承祖闻言心中一动,脚步动了动,但还是朝卢照辞拜了一拜,这才退了出去。

    “《陶渊明集》?”卢照辞将手中的一本书丢在一边,轻轻的叹息道:“看来你是真的想留在这里了。这样也好。”

    “秦公公,父皇和母后这些年在宫中还好吗?”,村中的小路上,卢承祖的问着身边的秦九道说道。

    “好是好,就是有些想念太子殿下。”,秦九道迟疑了片刻,说道:“太子殿下,其实陛下还最喜欢你的。仆臣经常看到陛下去御huā园看看那荡秋千。”卢承祖面色一愣,双目微红,他当然记得那个秋千,自己小时候经常在那上面玩耍。

    “走吧!”,卢承祖感觉自己的心被堵了一样,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

    ..

第五百二十五回 武夷书院 (中秋快乐!)

    十天里,卢照辞倒是抛开了国事,在卢承祖的陪同下,*遍了武夷山的大大小小的角落,就是崔莹莹也经常一起前往,一家三口难得的有此清闲的时间,那卢承祖脸上也堆满着笑容,曲意奉承,而卢照辞和崔莹莹也感觉对这个儿子亏欠过多,在一起的时间,也抛开其他的事情,尽心的陪同卢承祖,这倒是难得的时光。至于卢承祖的成亲之事,自有秦九道和那些乡亲乡里的在那里帮衬。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今日就等到卢承祖成亲的大日子,整个山村都喜气洋洋,一方面山村之中好久都没有如此高兴过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卢承祖在这里的名声问题。卢善人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随着乡老大声的唱着。卢承祖成亲了,成为大唐皇室第一个成亲的皇子。

    “父皇,母后。”静室之中,卢承祖拜在卢照辞面前,红烛之下,卢承祖一声吉服。他知道明日一过,自己的父亲和母后就将再次回到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自己的父皇和母后。

    “不要如此。”,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不久之后,待朕平安了吐蕃后,自然会来这里。你也能整日都能见到你的母后了。”,“父皇会来这里?”卢承祖脸上闪烁着一丝惊讶之色。就是崔莹莹脸上也露出惊讶之色,虽然她也隐隐约约的猜到卢照辞的心思,可是这句话从卢照辞的嘴巴里说出来,还是让她吃了一惊。古往今来,何曾有帝王如此年轻的时候,就退位让贤的前朝倒走出现了不少的笑话,可是那都是皇帝昏庸造成的,就算是退位,仍然居住在皇宫之中,仍然掌握着朝廷的大权。如今卢照辞不过是壮年,就算吐蕃不容易被消灭,也不过数年时间而己,到那个时候,卢照辞也许连四十岁都没有,按照卢照辞的体制虽然不能长命百岁,但走过化十来岁还是轻松的很,没想到卢照辞这么早就想退位。真是没有想到。

    “朕这些年为了国事耽误了许多的事情啊!”,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当皇帝原本就不是我所想的,当年若是不是李氏猜忌朕,逼迫朕朕也不会起兵造反的。如今大好河山,就应该出去走走。更何况,一个皇帝当的太久了,对帝国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汉武帝很英明吧!可还是皇帝当的太久了,最后也变的昏庸工居然相信海外有仙山耗费了无穷的财物去寻找仙山。明知道征讨西域会有很多的困难居然为了几匹汗血宝马去征讨西域,最后损兵折将。这就是在皇位上呆久后的情况了。骄傲自大,被皇位迷失了心智。朕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物,有舍才有得皇位会使人迷失了心得。在朕临去之前,朕会立下规矩皇帝在位不超过二十年。这样一来,我大唐江山皇帝永远都是年轻的,都能保证其活力,保证皇帝们不会因为在皇位上呆的太久了,而变的昏庸无能。”

    “狸下真乃是圣主也!”崔莹莹由衷的赞叹道。这种帝王可是很少见的,亿万人之上,能急流勇退者是少之又少,而且还是帝王,天下生杀掠夺于一人之身,这样的帝王更是古今难寻了。

    “好了,好了。

    二郎,你去入洞房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没想到朕的儿子也成亲了,不久之后,朕也是有孙子了。”

    “儿臣遵旨。”,卢承祖脸色微红,赶紧退子出去。

    “二郎长大了。”崔莹莹深深的叹了口气,道:“臣妾也老了。”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也休息吧!”,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明日就回长安吧!岑文本派人传来文书,说吐蕃有国使前来大唐,太子不好决断,等候着朕回去呢?还有西南五部也已经朝长安而来,朕还要会一会他们。这些家伙,一听到杨胄被朕消灭了,朝廷又逐渐走入了稳定,各个都跑来了。哼哼,当我大唐是什么?”,“西南五部?”,崔莹莹皱了皱眉头,说道:“那可是蛮荒之地啊!这些人到我大唐来干什么?难道是与李元嘉、杨胄的叛乱有关系?”

    “哼哼,这些家伙趁着李元嘉叛乱的时候,联合出兵西南,将西南行营的兵马拖住了。若非徐世绩行军速度较快,而且在短时间内将李元嘉剿灭,这西南半壁江山不知道变成什么模样了。如今李元吉死了,中原即将恢复平静,这些家伙就害怕了,生怕朕要找他们算账,所以才会派人到长安来,以求友好。天下哪里有这样好的事情。简直是妄想。”,卢照辞满面杀机,作为开国君主,大多刚烈无比,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西南五部几乎是欺到自己头上来了,卢照辞岂会就这么简简单单就饶了他们?

    “陛下,国内叛乱还没有结束,大将军的兵马还在高句丽,虽然叛乱没有对朝廷产生多大的影响,可走到底有不少的百姓受到了影响,若是这个时候再出兵攻打西南五部,恐怕有此不妥啊!崔莹莹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这个朕自然知道。朕若是这么快就出征吐蕃和西南五部,这就是自不量力,视国内百姓如猪狗,不但那些百姓们会反对的,就是那些文武百官们也会反对的。”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等等吧!再等上一些时候。先回去见见这些家伙再说。呵呵,听岑文本传来的书信说,吐蕃居然想和朕和亲,要娶朕的公主,简直是妄想,自从大唐建国到如今,朕何时曾经与别人和亲的,何时曾将自己的女儿嫁出去的,蛮夷之族就是蛮夷之族,难道真的以为朕没有还手之力了?”

    “对方不就是看准子这点吗?”崔莹莹脸上也闪烁着一丝忧色这个时候朝廷若走出兵,却是不好。

    “大唐帝国不是前朝汉时期,朕也不是刘邦,也不是刘彻。一个小小的吐蕃更不是当年的匈奴。”卢照辞冷哼道:“连突厥朕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吐蕃。他要战,我便战。我们固然是不能攻入草原,但是同样,他们也是不可能攻入大唐疆土的,朕相信朕的将士们,会挡住吐蕃的进攻的。”崔莹莹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异样之色,却是不再说话了。

    “以前朕记得以前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国人之中官员第一害怕上司,第二个害怕是外国人诸如吐蕃、西域等国家,而最不害怕的就是自己的老百姓。朕看也是这样。朝中有些人就是害怕吐蕃这些小国家。以为他们的实力强大就如同当年汉朝人惧怕匈奴人一样。”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不由的想到自己以前所呆的那个世界,国人中官员第一个害怕的是外国人,第二个害怕的是少数民族人,至于其他的就是汉人或者老百姓都是他们所歧视的对象。对于卢照辞来说,什么都可以断,惟独民族的脊粱不能断,在那个时代,国人的脊粱已经断了。卢照辞以前只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他不能改变这一切但是在这个时代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改变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无论对方怎么威胁,但是大汉族主义才是帝国的核心。不服那就打为了大汉民族的脊粱,他不介意作一个穷兵赎武的皇帝不怕以后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自己。

    “好了,陛下,时间也不早了,早些安歇吧!”崔莹莹脸上闪烁着一丝忧虑之色。对于皇后来说,她深处后宫,不能干涉政事,但是她关心的是自己的夫君,如今局势虽然看上去大唐占据了优势,懊是同样的,大唐在短时间内,很难抵挡的住吐蕃人的进攻。也难怪卢照辞不想当皇帝,皇帝却是很累,尤其是开国的君主。要面对无数的阴谋诡计,还要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是她只是一个女人,女人所能做的就是稳定后宫,使的天子没有后顾之忧。当下站起身来,服侍卢照辞上榻休息。

    次日清晨,天色刚亮,卢承祖夫妇就起身,向卢照辞夫妇敬了茶,那张小雨也等于进入了卢氏家门了。崔莹莹虽然心中微微不满,但是见到这种情况,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

    “二郎,我们家虽然出身不错,但是你父亲我也不过是一个偏房出身,所以那些世家的联姻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在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