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我的儿郎们会受的住的。”,“好,既然如此,就这么定了吧!””卢照辞见状”哈哈一笑道:,“你们的赌注,朕都记清楚了”待他日兴兵西征的时候,朕会与众卿一起来看看祖明将军训练的军队,看看到底是不是精锐之师,能与朕的御林军马相比较。””

    “臣等遵旨。””大帐内众人顿时又矮了起来。

    “都起来吧!喝酒,喝酒。””卢照辞好像是放下一件心事一样,笑呵呵的对众人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君臣同乐,君臣同乐。哈哈!”,一时间大帐内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来”帐篷之中热闹一片,各个笑面如花。酒宴一直到月上中天的时候才撤了下来。

    “陛下。””卢照辞昏昏沉沉的睁开了双眼,却见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子正服侍在一边,不是石晚晴又是何人。

    “是你啊!””卢照辞从榻上坐了起来,对石晚晴说道:“你也平去好好休息吧!也累了好长时间了。这个秦九道”自己不来服侍朕”倒是让你来了。””

    “晚晴是自愿来的。””石晚晴面色微红,低着头说道:“陛下,晚晴不明白的是,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我中原每年都来骚扰”陛下不加以惩处”为何还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为我们修建城池呢!这样一来,万一草原有变化,我朝进攻的话,不是会损失很大吗?”,“呵呵,晚晴”你虽然聪慧”但是却不知道这国家大事”更是不知道草原民族和汉家民族的区别是什么。”,卢照辞将石晚晴手中的温水接了过来,喝了一口,笑呵呵的说道:,“草原游牧民资之所以成为汉家民族的天敌,而且在短时间内根本打不过他”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特性所决定的”呵呵,他们在马背上呆的时间太久了,所以他们生下来就能骑马,就能创造出无数的骑兵。可是汉家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农耕文明,不善于骑马。就算有骑兵的存在,也是要花费大量的力量加以培养”然后才能上战场,就算是这样,对上游牧民族的兵马,汉家骑兵还是要吃亏的。朕之所以要花费大量的气力给他们筑城,就是要改变他们的游牧习惯。这样一来”他们的孩子就不会一生下就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十几年之后,和我们汉家文明一样。””

    “呵呵!晚晴,你也是一个经商之人,当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得意来,冷笑道:“这些草原部落们都是喜欢中原的丝绸,中原的茶叶,喜欢中原人的金银财宝,这是好事情啊!朕就是让他们如此。看看,你今日也看见了吧!那些草原人身上都披着绫罗绸缎,哪里还有当年领利可汗时期的模样。腐其心志,削其兵马,圈其百姓,弱其枝干,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草原人彻底的变成和中原汉家子民一样。””

    “陛下,此举是不是?”,石晚晴闻言面色一变,惊讶的望着卢照辞。

    “呵呵,你看看,他们还是非常感谢朕的。””卢照辞笑说道:“朕不但给了他们金银财宝,还动用国库的钱财,给他们建造大城”让他们远离游牧的日子,过上安稳的日子,日后再也不用为水草而担心,为大雪而着急,他们在青城里,会购买到无数的绫罗绸缎,茶叶、瓷器、盐巴,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和我大唐交战了。这一切都能购买的到的”若是没有金银了,可以让他们治下的牧民们将手中的牛羊马匹卖掉”再没有金银,就会搜刮那些牧民们”一旦牧民们造反,草原就会一片混乱,到时候,朝廷只要出动少量的兵马将青城围住就行了,他们已经没有往日的勇气,弄不好连战马都骑不动了。又如何能与大唐为敌呢?杀他们如同杀一只鸡而已。””

    “中原农耕文化就注定着中原百姓善于守城,而草原民族的游牧文化,注定着草原人崇尚的是进攻,而不是防守。””卢照辞脸上的阴森之色更是明显了,冷哼道:“朕让人建筑大城,就是让他们抛弃了自己的长处,而守着自己的弱势,一旦我朝大军进攻,看他们如何能守得住青城。这些人已经不是当年的领利了,在如今的草原上,根本就没有一个雄主存在,就是一个智谋之士也是没有,他们又如何能看的到长远呢!百十年之后,草原上的突厥人、契丹人也会与当年的匈奴人一样,变的没落、只能依附在汉家王朝的存在。””

    “陛下用谋深远,晚晴十分佩服。”,石晚晴深深的叹了口气。

    “既然为皇帝”那就要为天下百姓考虑”否则的话,在日后的史书之中”能与朕并列的也只有阳杨广这个人了。””卢照辞笑呵呵的打趣道。!~!

    ..

第五百一十五回 狭路相逢

    第五百一十五回  狭路相逢

    “陛下,皇后娘娘来信了。”不多时,待石晚晴出去之后,就见秦九道走了进来,手中捏着一封书信。

    卢照辞伸手接了过来,撕开看了看,点了点头,朝一边的烛台看了一眼,秦九道见状,不敢怠慢,赶紧将烛台拿了过来,卢照辞这才将书信放在上面,一把火将它烧的干干净净,却不知道里面写着什么。一边的秦九道见状心中暗自吃惊,疑问滔天,帝王是没有私密的,随行的有起居郎,专门记载帝王言行的,这下卢照辞居然将信烧掉了,这让人很是惊讶。也同样带来了疑问皇后娘娘派人送来的书信里面到底写着什么呢?当今天子心中是愤怒,或者是其他呢?就是一直呆在卢照辞身边的秦九道心中也是惊讶不已。

    “后天朕要去江南了。准备一下吧!”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去淮安,越快越好,传令凉王卢照应,朕希望他能稳扎稳打,不要掉以轻心。”

    “是,仆臣这就是去传旨。”秦九道面色一愣,赶紧退了出去。

    “承祖,承祖。哎!也应该成家了。”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柔和之色来,双目中好像想到了什么,然后却是深深的叹了口气。

    第二日,卢照辞再次在行宫之中大会诸部落首领,各个都赐予王爵,一时间草原上王爵多于牛毛,只要来者可以封王,虽然都是郡王,可是也是王啊!不过这些事情,朝中诸将、诸公都没有阻拦,这些蛮夷之族,就算得了王爵,也只是一个蛮夷,就是国内的一个小小的郎中去了他们也得小心伺候着。而卢照辞做完这一切之后,放才启程南下。让人惊讶的是,石晚晴也跟随左右。

    “看看,这运河。”站在龙舟之上,卢照辞笑呵呵的望着左右,对石晚晴说道:“当年有人说杨广如何如何,那前朝李氏的时候,对杨广多加贬斥之词,说起后母,杀死杨坚,是一个昏君,但是实际上,杨广是这样的吗?根本不是,杨广此人有大气概,大魄力,有些方面非朕能比拟的。”

    “陛下,杨广东征,损兵无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没有回家的机会,若非陛下,那些人还是京观呢!如此情况,还不能说杨广昏庸吗?”石晚晴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天下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家亲戚都是死在前朝的那场战争之中。

    “这你就不懂了吧!”卢照辞冷笑道:“高句丽三国在大唐之的东北,尤其是高句丽,经常劫掠东北人口,他们杀死官吏,占领城池,藐视天子,不服王化,莫说是杨广这种心高气傲之人,就算是朕在当时,也是忍受不住了,也会兴兵征讨,帝王所谓的文治武功,一方面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庶,其二就是开疆扩土,每个皇帝都是这样。前李征战天下不也是如此吗?朕征讨高句丽也还是如此。只是杨广运气差了一点,干别的事情他行,可是打仗却是不行,当皇帝太久,当年征讨南陈的时候的气势已经没有了,所以才会闹成后来的笑话。看看,朕今日征讨高句丽三国,顺分顺水,朝中却无人说话,百姓们都夸赞朕,文治武功,样样出色,哼哼,若是当年杨广征讨高句丽胜利,所面临的情况肯定和朕相同。百人成言,积毁销骨啊!”

    “可是杨广滥用民力,看看,这大运河,不知道大运河之下,有多少人的尸骨都埋在大运河之中。”石晚晴好像是想到了什么,粉面失色,哪里还有什么刚强的一面来,让人怜爱不已。

    “晚晴经营一品楼,朕问你,你一品楼的那些南方食材是通过何处运输?”卢照辞笑呵呵的望着石晚晴说道。

    “当然是,运河了。”石晚晴这才反应过来,脸色微红。

    “是啊!粮草、兵器等物都是经过运河的,你再看看,这运河之上,有多少的船只经过。”卢照辞指着周围,却是在龙舟的两侧,有许多的船只浮现其上,缓缓的朝上游划去。卢照辞冷笑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可是后人们却忘记了前人的功劳。所以朕说杨广有大智慧、大勇气就是如此,几十年前,杨广就想着开凿一条运河来,勾连南北,或许他的意思说是为了看看江都的风景,但是实际是如此吗?在朕看来,并非如此。你再看看这次江南叛乱,江南为什么会叛乱,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人跟随,不是他们反对朕,而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天下是朕的天下,是朝廷对江南的控制力不够,如今还有一个运河勾连南北,一条船就能从来洛阳直达江都,可是当年呢?人们从洛阳到江都,只能是通过陆路,然后在长江进入水道,然后再走陆路,是何等的复杂,所耗费的时间是眼前的两倍都不止。朝廷的圣旨传到江南,也许会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所以杨广才会修建了这条水道,不但是给自己游玩用的,更是为了加强自己对江南的统治。哼哼,那些世家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的给杨广泼污水,前李也是一样,但是实际上,在他们的心里,未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也是不敢说出来的。在他们的口中杨广就成了昏君,成了暴君。一个区区王薄不过是一个浪得虚名之人,也居然想得到大儒的称号,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