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四百一十六回阴险的贞观天子

    第四百一十六回阴险的贞观天子

    “臣崔浩然拜见陛下。”崔浩然亦步亦趋跟随在卢照辞的身后,脸上露出一丝愁苦之色,虽然不知道卢照辞找他是做什么,但是让他一个人来此,更是与大将军一起谈话,已经足够让他感到荣幸了,但是更多的却是愁苦和紧张。皇帝如此重视自己,显然是有事情要自己做的,而且这种事情还是非常重要的。有多大的能耐做多大的事情,这是崔浩然父亲在临死之前叮嘱自己的,崔浩然也恪守着这句话。

    “不要紧张,朕今日找你来,是想询问一下唐风发行的情况,你据实回答就是了。”卢照辞望着崔浩然那紧张的模样,微微一笑道。

    “回陛下的话,利用驰道加上驿站,唐风可以在一天之内东可到洛阳,西可入关内道各个地方。北可到河东诸郡。两天内能到的地方那就更多了。”崔浩然吞了口吐沫,又说道:“如今唐风也已经初见成效,所得金钱也可以维持运转了。唯一不便的就是所覆盖的地方太小,臣以为,唐风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大唐的百姓都明白帝国每天所发生的事情,消息也是最新的消息,若是依靠唐风所流传的速度来说,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

    “恩,如此甚好。没想到崔卿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已经了解其中三味了,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卢照辞双眼一亮,在这个时代,有人如此清晰的了解报纸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很是不简单,看来这个崔浩然确实是有几把刷子的。当下又问道:“那崔卿既然想到了这个问题,那就说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吧”

    “臣听说朝廷有个情报机构,叫做锦衣卫的。臣能不能利用这个传递朝廷重大消息。”崔浩然小心翼翼的扫了卢照辞一眼,又低下了脑袋。脸上隐有惧怕之色。

    “接着说。”卢照辞脸上不见半点异样,而是挥了挥手说道:“你接着说下去。”

    “利用锦衣卫一来可以监视各地日后出现与唐风类似的报纸,其二,这样消息流传的速度也快了不少,也不容易失真。其三,臣建议在各道也兴办报纸,其具体的模式必须和朝廷异样,在主要版面必须是刊载朝廷的主要动态,其他方面可以酌情处理。”崔浩然一旦进入状态,原先的惧怕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只见他面色冷静而沉着,毫不畏惧。

    “不错,不错。”卢照辞连连点头,笑着说道:“你很用心,朕很喜欢。这样吧朕与宣德殿的几位大学士商量一番之后,再答复你。其实这次朕找你来,还有其他的事情,你…”

    “陛下,大将军来了。”这个时候,只见秦九道小心的跑了过来,在他不远处,李靖正拄着灵寿杖缓缓而来。

    “靖兄。”卢照辞双眼一亮,站起身来,大踏步的迎了上去。笑呵呵的说道:“又劳烦靖兄了,朕十分惭愧啊”

    “陛下隆恩,派御驾前来接臣,是臣的荣幸。”李靖声若洪钟,面色红润,显然精气神不错,难怪不肯坐卢照辞的马车了。

    “看来靖兄身体痊愈了。”卢照辞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陛下,大将军是骑马过来的。”秦九道在旁边小心的提醒道:“奴才劝了好久,可是大将军就是不听,说大将军应该征战疆场,你几时见过大将军坐在马车上征战疆场的。奴才劝说不的,只好任由大将军骑马前来。”

    “靖兄,你又何必如此呢?”卢照辞摇了摇头,道:“若是知道靖兄如此,朕亲自到靖兄府上去了。也不会让惊靖兄多跑这一趟了。”

    “皇上千万不可,那可就折杀老臣了。”李靖面色一变,就要下跪,却被卢照辞拖住了。再也跪不下去。

    “靖兄功大,却一生谨慎,哎”卢照辞深深的摇了摇头,道:“古往今来,恐怕也只有留侯才有靖兄的这种风范了,可惜的是朕不是刘邦。大将军又何必如此谨慎呢?走,上前说话,哎,今日打扰大将军休息,实际上,是有要事劳烦大将军啊”

    “陛下请讲,老臣虽然老了,可是若是让老臣能征战疆场,还是能活上几年的,就怕在家里呆着。”李靖也任由卢照辞搀扶着,一步一步的朝凉亭走去而秦九道和崔浩然二人却是紧随其后,不敢靠的太近。那崔浩然心中更是为李靖能得到此种待遇感到羡慕不已,能得帝王如此对待的,恐怕也只有李靖一人,当然有如此帝王者,恐怕也只有贞观天子一人而已。

    “靖兄,你也知道朕办了一个叫做唐风的报纸,呵呵,崔卿,过来见过大将军。”卢照辞转过身来,招过崔浩然说道。

    “下官崔浩然见过大将军。”崔浩然不敢怠慢,连弯腰拱手说道。

    “崔大人不必多礼。”李靖也还了一礼,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官位与自己小的太多而感觉高高在上。这也是李靖在朝中德高望重的原因之一。

    “陛下,让臣前来就是为了唐风之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李靖点了点头,惊讶的对卢照辞说道。

    “哈哈,自然是没有那么简单的。”卢照辞哈哈大笑道:“朕知道靖兄一向淡薄名利,不过这次朕想借你的名字用一用,就怕靖兄反对,所以想请靖兄前来商量一番。”

    “陛下,老臣的性命都是陛下给的,如今有点名声也是陛下给的,陛下有什么,但请吩咐就了。”李靖毫不犹豫的说道。

    “崔卿,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有无数的名将名臣,他们都为华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保家卫国,他们保卫汉家衣冠,外击异族,他们开疆扩土,扬我华夏威名,这样的人都应该让华夏人记住他,赵之李牧,秦之蒙恬,汉之卫青、霍去病等等,还有今之李靖、徐世绩、秦勇等人都是其中的楷模,朕要借你的笔,来赞颂这些人,你要给他们写列传,广发天下,让世人都记住他们。”卢照辞挥了挥手。

    “啊”不光是崔浩然,就是李靖也是面色一变,那李靖站起身来,撩起下摆一下子跪倒在卢照辞面前。

    “陛下,你这是折杀臣了。”李靖虎目放光。神情极为激动,能为人写传,也不是没有,但是若是让此人的事迹广为天下流传,那就不是一个大将军所能做的到的了。更何况,此传一出,李靖就是民族英雄,光照千古,李靖如何不激动。

    “呵呵,靖兄,这是你应该得到的。呵呵。崔卿,你就按照朕的吩咐去做吧”卢照辞扶起李靖,又挥了挥手说道:“其实不光这些人,还有人,比如军中的那些勇猛的将士也可以书写的,写他们作战的勇敢,写他们如何功成名就等等,这些都是素材,你可以去总参谋部去问问,然后将这些人的事情编程故事,刊登在唐风之上。想必会有许多人感兴趣的。”

    “臣遵旨。”崔浩然赶紧应道。

    “恩,先退下吧”卢照辞挥了挥手。

    “臣告退。”崔浩然不敢停留,赶紧转身就走,卢照辞吩咐的事情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他得回去认真准备一番才好,尽快拿出章程来。潜意识之中,他总感觉天子此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却不知道到底是为何如此。

    “陛下今日找臣来,恐怕还有其他的事情吧”李靖双眼一亮,虎目中闪烁着光芒,激动的说道:“陛下,可是准备征讨何方了,老臣虽然老了,可是仍然还能替陛下出征,奋战疆场。陛下,这出征将领可不能少了老臣啊老臣还想趁着能走动的时候,再为陛下效劳一次。”

    “出征自然是不能少了大将军了。”卢照辞苦笑道:“只是不知道大将军可否愿意随朕出征,就是朕也没有把握?”

    “陛下要亲征?”李靖神情一愣,脸色顿时凝重起来。自从建立帝国一来,卢照辞亲征几乎是没有,就算是对草原的进攻,卢照辞也是适逢其会而已,哪里是亲征。但是这次卢照辞张口就说要亲征,让李靖很是惊讶。到底是什么地方如此重要,要让卢照辞亲征的。李靖脑海顿时思索起来,最后虎目睁的老大,惊讶的望着卢照辞。在这世间恐怕也只有那个地方,才能劳动卢照辞这个帝王亲征的吧

    “不错,正是高句丽,朕想出征高句丽。”卢照辞仿佛是明白李靖心中所想的那样,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朕承认,朕这样做是想超过历代帝王,但是更重要的是,朕每次一想到前朝杨广年间,百万大军都是在辽河岸边,到如今,这些人的尸骨仍然被抛弃在辽河岸边,辽河南岸,还有京观存在,这些京观都是我中原汉家将士的尸骨组成的。朕岂能让这些为华夏牺牲的将士们死后不能魂归故土。朕岂能让高句丽这帮狗贼逍遥世间,朕要灭了高句丽。朕要亲自迎回这些将士们的尸骨。”

    “高句丽?”李靖眉头紧锁。他虽然年长,但是并没有去过高句丽,但是却也知道辽东的可怕之处,当年百万大军征讨辽东,最后回来的不过十几万人而已,死伤无数,直接导致了大隋江山的破灭,可以说,辽东的可怕已经深入人心,就是李靖脸色也并不好看。这位号称军神的家伙,首次脸上现出凝重之色来。他能反对吗?显然他也不能反对,作为一个军人,遇见不能征服的对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这位对手曾经杀了自己不少的亲人,更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可是想要征讨高句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高句丽已经成为死亡的代名词,就算如今大唐组建了常备军,其中尽是精锐,刚刚还击败了草原,可是草原与高句丽不同,在历史上,中原王朝曾经无数次击败过草原民族,可是中原王朝却从来就没有击败过高句丽,杨广很厉害吧百万大军,最后都丧师丧国。至今高句丽的残酷仍然扎根在汉家子民的心中,这个时候进攻高句丽,有把握吗?李靖是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可是却不想帝国因此而受到损失,更不希望,因为出征高句丽,而使得江山社稷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