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厥这些年来,屡次进攻中原,也曾得到了不少的钱财,但是要一口气拿出三千万贯的银钱来,还是感觉到一阵肉痛,这可是突厥数十年的收藏啊!难道就这样送给卢照辞,壮大自己敌人不成?一想到,勃帖就感觉到一阵肉疼。当下涎着脸说道:“寰大人,你也曾出使草原,想必也知道我突厥的底细,三千万贯的钱财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拿的出来的,您看,是不是奏请大皇帝陛下再减免一二

    “哈哈,这不是不可以。”寰义仿佛知道勃帖想说什么一样,拱手说道:“陛下英明神武,仁德爱民,反正大唐和突厥也已经是父子之国了,草原上的牧民也是我大唐的子民,要是将突厥所有的钱财都收走了,最后倒霉的还是那些牧民们,陛下如心不忍,所以就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突厥在一个月之内先支付银钱一千万贯,想必,这点银钱对于草原阿史那家族来说,也不是一个大一点的数字而已。其二,在交换突厥俘虏的时候,近十万俘虏尽数交给突厥,突厥必须向大唐提供同样数量的汉人,并且支付五百万贯的银钱;第三,还有一千五百万贯的银钱,可以分十年还清。至于其他的条款,诸如广开商路,相互交易等等,想必这些都不同讨论了。贵使以为如何?。

    “十年还清?”勃帖睁大着双眼,他从来就没有听过还有这种方式赔偿的,这赔款居然可以分期还清,什么时候大唐有如此好的心肠了,他可忘记不了的,就在前不久,也就是在同一个地方,一个少年将自己逼的狼狈遁走,如今又是在同一个地方,对方居然提出这么好的条件来。一千五百贯的银钱虽然很多,但是对于抢掠了数十年的突厥,更有前隋末年的那些霸主们孝敬突厥历代大汗的钱财,这些都不过是一介。相对较大的数字而已,突厥上下还是可以承受的住,至于后来的一千五百万贯的钱财分了十年还清,嘿嘿,只要得了那十万俘虏,不过数年时间的积累,突厥就能恢复巅峰时期的水平了,这一千多万贯的钱财还需要还吗?勃帖心中暗自露出一丝冷笑来。

    不对,什么时候大唐如此好说话了。难道这大唐内部真的出现了什么异常不成,想要尽快的解决与突厥之事,否则岂会如此痛快。勃帖心中瞬间就转过了无数个念头,终于坚信大唐内部必定是出了问题。一想到这里,心中一阵兴奋,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拱手说道:“大皇帝陛下仁慈爱民,我家大汗十分感谢,待外臣回到突厥之后,必定会带给领利可汗的。只是,外臣虽然来自突厥,代表可汗与大唐进行和谈,但是到底是一个臣子,虽然对这些要求很是赞成,但还是要禀报可汗的,不若待下臣将这些条件写成文书,传与可汗,让可汗召集诸部落首领商议之后,再做出决定。呵呵,想必大唐提出了如此宽厚的条件,可汗和那些首领们心中也是感谢的,不久之后,就会让外臣回归草原了。不知道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这是应该的寰义双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想也没想,就笑呵呵的说道:“你我作为臣子的,虽然谈成了今日的模样,达成了初步的协议,但是最后拿主意的到底是我们的主子不是。勃帖大人此举甚是有理,此去草原尚要一个半月时间,来往就是三个月时间,待三个月后再做盖棺定论就是了。不过这三个月期间,这十万大军所耗的粮草可是要突厥承担的啊!”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勃帖连连点头。心中却是冷哼道:“只要查清楚你们态度大变的原因,莫说是三个月,就是五个月的粮草我们也是支付的起的于是自以为得计的勃帖哈哈大笑的出了武英殿。却不知道,在他的背后,寰义脸上露出的一丝丝冷笑。,D!~!

    ..

第二百八十二回 薛仁贵

    ”才能拥有百不尤十,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五十万大军,击败领利大军。”终南山下武学内;一栋建筑内,忽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之声,只见一个生的相貌儒雅的年轻人,双目闪烁着一丝兴奋之色,望着面前一块巨大的模型,上面堆砌着山川地理,仿佛万里山河尽在其中一番。

    “苏童,此言差矣!要知道寓兵于农,兵民合一,固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兵丁,但是你能保证,这些兵丁上了战场就能用吗?更为重要的是,府兵制度之下,百姓的负担甚重,尤其是以关中为例。”一个相貌忠厚的年轻人摇了摇头说道:“据在下所知,我大唐有折冲府六百三十三咋”但是分布的却很是不平衡,在关中长安一带,就有两百多个折冲府,接近关中的河南、河东的折冲府也是很多的,陛下这么做,固然能使的朝廷在军事上能够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而临四方,但是关中军府数多,百姓的兵役负担格外的沉重,恐怕不久之后,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兵源逐渐枯竭。日后又如何能为陛下效命呢?”

    “薛礼,我说你也是杞人忧天了。如今看看我大唐盛世,当兵征战疆场,不但能立下功勋,更能光宗耀祖,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来当卫士呢?什么时候能出现兵源不足的现象了。看看,按照我大唐的郝,矩,卫士均可授田。所谓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福,财力又均者,先取多丁,当卫士,还能免除租调援役,只需要自备粮饷及一些军资武器就可以了。若是能在战争中获取功劳的话,还能按勋级授田,如此好的事情,岂会没有愿意干的薛礼啊,薛礼,也不知道你脑子是怎么想的。”那个叫苏童的人得意的哈哈大笑道:“你来武学不就是为了当兵立功授田的吗?问问你的那些同伴,若是陛下不说以军功而授田的话,你的那些同伴会来吗?周青,你说说,还有汤和,你们说说,你们若不是看中了这点,又岂会参军,岂会来这武学。哈哈!”那苏童身后的年轻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而是凡是被苏童点中的人无不是面色通红,显然是被他们说中了心思。看这双方的装束,就能看到清楚,这两堆人都是属于两个阵营的,一个是以苏童为首,一个却是以薛礼为首。一堆来自富贵子弟,而另一堆却是来自贫下中农。

    “大丈夫当征战疆场,建功立业,这本就没有什么可耻的。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日后自然需要开疆扩土的将领,我等参军一方面固然是为获取功勋,但是更多的却是为了报效朝廷。”薛礼朝长安方向拱了拱手,不屑的说道:“这功名自然是要取的,但是个卑不敢忘国,今日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我薛礼不过是略有感慨而已,要知道这土地是有限的,越分越少,没有土地的奖赏,试想,还有人会来参军吗?勋官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还有人需要吗?”

    “薛礼,你不过是个大头兵而已,只管着冲锋陷阵就可以了,这些事情也是你能管得着的,哼哼,什么时候,你成了当朝大将军,再与陛下提这个事情吧!”苏童面色一变,他原本是没有想的这么长远,但是此刻听的薛礼说了出来,居然也认为此人说的有理。众人闻言也是一阵黯然。  “大将军,这就是你向联推荐的那位贤才?”厅外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十数人,为首的正是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眉宇之间有一丝淡淡的威严,正是当今天子卢照辞。在他的一边,李靖皓首银须,神情威猛,双目开合之间,精光四射。而在另一边,还有一个两个稚龄少年,一个身材瘦弱,眉毛修长,正是当今太子卢承祖,而另一个却是双目灵动,眉宇之间隐隐有一丝英气,正是越王卢承烈。

    “此子乃是山西修州龙门人氏,姓薛名礼,草字仁贵,家境虽然贫苦,但是生性聪慧好学,对军事有着不凡的见解。”李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虽然只有短短一瞬间,可是这个薛礼在卢照辞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很是不凡了。

    也足够引起卢照辞的重视。

    “太子,你说说这个薛仁贵如何?”卢照辞双目中放光,薛仁贵啊!无论是在历史上,或者是在野史之中,这个薛仁贵都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什么薛仁贵征东又征西,什么三箭定天山等等,可以说薛仁贵的事迹早就名传千古了。

    “此人不是一斤。正经的将军,父皇曾经说过,将军只管打仗,其他的事情不应该操心。薛仁贵虽然有军事天才,但是管的东西太多,容易让他分心,孩儿认为,这种人物应该将他丢到军队里去好生锻炼一

    “孩儿却有不同意见,儿臣以为薛仁贵应该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卢承烈却在一边说出了不同的意见,更是一本正经的解释道:“这里面虽然有些东西是不用一个将军考虑的,但是却是一个统帅考虑的,薛仁贵是一个好的统帅,已经超出一个将军的范畴了。孩儿认为,此人日后必定是大将军的接班人。”

    “哦,没想到小王爷居然有如此好的评价,若是仁贵听了必定十分高兴的卢照辞尚未说话,一边的李靖脸上的喜色更是浓了一点,但是双目中却是掩藏不住的是得意。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薛仁贵恐怕正是他精心挑选的接班人。

    此刻听的卢承烈如此夸赞,忍不住点了点头。

    “虽然有些瑕疵,但是若是加以琢磨一番,倒是一个人才卢照辞扫了卢承祖一眼,点了点头,道:“有些事情是不是一个将军考虑的问题,不过,此人深受大将军熏陶,有此见识也是不凡的,去把他喊来,联想听听他的见解言语之中却是没有反驳哪位皇子的观点,也没有赞成哪位皇子的观点,只是拉着两个小家伙,朝一边的偏院走去,李靖赶紧朝一边的卫士点了点头,自己也跟了上去。

    “末将见过陛下,陛下万岁半响之后,就见一个年轻人双目炯炯有神,面有激动之色,拜在卢照辞数丈之前,正是历史中大名鼎鼎的薛仁贵,凭借这手中的方天画戟平定高句丽的牛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