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科技军阀-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色是廉价,同时无毒,适合液体发动机使用……”

    冯天明看完了这片名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文章之后,掩卷长出了一口气。

    “想不到竟然有人更早的总结了这么多宝贵的经验。”

    冯天明自言自语的说着,脸上不由自主的现出了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很难想象,会有人这么早的进行了如此多的试验,并总结出了这么多宝贵的数据和资料。

    只是他现在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决不是先人所写。

    同样的夜里,在北京城的另一个角落里,一个人也和他一样,在灯下快速的写着什么。

    “太晚了,将军还不休息吗?”。曦雪看到杨朔铭停下了笔,象是在那里出神,忍不住在他的身后说道。

    “我还得一会儿,你要是困了,就先去睡吧,不用陪我了。”杨朔铭回头看了看她,微笑着说道。

    曦雪看到他没有休息的意思,似乎有些生气,她上前来到了他的身边,将他刚刚写好的一些稿子拿到面前看了起来。

    “今天我是想和大家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的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目前的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美国的《语丝》杂志,看到上面讲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但在麻省,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所以我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在麻省,我本是学习机械专业的,但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生物系能听到关于遗传学的最新教程,。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课堂上讲的也是化学的前沿。我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大师,也不乏个性出奇的怪人,他们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所以我说,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麻省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学院里是很平常的事。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现在我们国内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的人才了。”

    “有趣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记得,当时好多研究小组的头头就是一边研究题目,一边学习绘画,有的人后来还成为著名的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迪克特教授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

    。,

(三百三十五)“理黄”一策

    “这位美国教授竟然会对自己的学生说这样的话。”曦雪看到这里,叹息了一声,抬起了头,刚好迎上了杨朔铭的目光,“也许,是因为学生太好的缘故吧。”

    “这位教授这样说,是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因为我的父亲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道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习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杨朔铭回忆起了另一时空当中已经去世多年的父亲,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之色。

    “父亲一直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曦雪觉察到了杨朔铭脸上神情的细微变化,她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用专注而关切的目光静静的望着他。

    “我写这些,是因为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麻省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的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只是读死书的书虫。”

    杨朔铭的神情在一瞬间恢复了正常,他看着曦雪那明艳不可方物的脸庞,接着说道,“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教育很重视,但是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只有人才多了,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光靠从海外归来的人才是不够的。”

    “我在这上面写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的学生凡是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人生短暂,我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杨朔铭想起了自己所在的那个历史时空的中国教育制度,不由得再次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您今年才多大岁数啊说话的口气却象个老得不行的人。这可不好。”

    曦雪看他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这样的忧虑,她想让他开心一些,但却感觉好象没有办法可想。

    杨朔铭笑了笑,他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曦雪的手上,他向前欠了欠身,伸出手握住了她细长的手指。

    曦雪让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握自己的手了,但她还是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烧。…;

    杨朔铭轻轻的抚弄着她的纤纤柔荑,轻声问道:“曦雪没想过去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吗?”。

    “我已经在学啊?”曦雪浅浅一笑,“在您这里,我已经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了。”

    “你的手指又细又长,很适合弹钢琴的。”杨朔铭若有所思的说道,“或者是做一些和精巧的手工艺有关的东西。”

    听到杨朔铭的这句话,曦雪的心不由自主的咯噔了一下,身子也似乎僵硬了许多。

    此时的她,脑海中竟然不自觉的浮现出了以前经历的幻景。

    “……我家这幺妹子为人伶俐,胆子又大,跟我学艺多年,尽得这销器儿活儿的传授,又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翻山跃岭飞檐走壁全都不在话下,肯定能帮到你们些许。”

    “这可要不得,爷爷,你一把年纪了,我去了谁来照顾你吃饭喝茶啊……”

    “傻娃子爷爷现在已经一把年纪,半截入土的人了,还有几天好活?你花儿一般的好时候,怎好留在家里虚度日月,难道你将来愿意嫁给那些个杀人不眨眼的匪货吗?爷爷我虽然年纪老了,眼光却还在,看他们这一干鹞子哥精神气质最是有仁有义,都是要做大事的人物,你只管跟他们去闯世界好了,发大财,赚大钱,到时候要是爷爷还没咽气儿,你再来接爷爷跟你出去享福吧……”

    “我很喜欢钢琴,但没有学过。”曦雪努力的将过去的回忆从脑海中驱散,她顺着杨朔铭的话说道,“不知道现在学来不来得及。”

    曦雪发现自己说话的声音似乎有些哑,但杨朔铭似乎并没有察觉,他笑着放开了曦雪的手,点了点头。

    “不算晚。”杨朔铭看着她说道,“不过,你最好能够早点学会,因为我想听你演奏,并且看到你弹钢琴的样子。”

    “嗯。”曦雪露出一个孩子般天真顽皮的笑容,使劲地点着头。

    “活到老,学到老,人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