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科技军阀-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总统选举,可惜瀚之是无缘的。”汤化龙叹息了一声,说道。

    “为什么呢?”朱凤在台下举手问道。

    “根据现有的总统选举法,杨将军不具备竞选国家元首的任职资格。”江雪莹给她解释道,“民国二年十月由宪法会议颁布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完全享有公权,年满40岁以上,并居住国内满十年以上者,得被选举为大总统’。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又将大总统的选举资格改为在国内居住二十年以上。所以杨将军现在想要参选大总统,是不够格的。”

    江雪莹给朱凤的解释,其实很好的说明了,自民国建立后,选举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国国家元首的选举尤为人们所重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不是谁说当就当的。;

    在武昌起义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曾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即将产生的第一位国家元首的任职资格,设置了特定的条件限定。当时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议决,若袁世凯反正,即公举为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反正之前,因**党声势极盛,众代表一致认为临时总统“非孙氏莫属”,因而1911年11月25日孙中山刚从海外回国,即被代表们统一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候选人。当时,对临时大总统的任职资格,并未规定须要在国内定居的时间限制(作者注:孙中山当时即拥有美国国籍,看来后世人大之“外籍代表”是有传承的)。当时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产生。根据1912年1月2日修正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以一票为限。17省代表的投票结果,是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

    在北洋政府建立后,1913年10月由宪法会议颁布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完全享有公权,年满40岁以上,并居住国内满十年以上者,得被选举为大总统”。1914年12月29日公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又将大总统的选举资格改为在国内居住20年以上。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临时大总统的产生程序修改为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1913年10月颁布《大总统选举法》规定:选举权由全体国会议员行使,采用国会组成“总统选举会”的投票方式,投票的具体规定:第一,须由选举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出席;第二,采用无记名投票法;第三,得票满投票人数四分之三的为当选;第四,如果无人当选,即须再次投票,重行投票若还无人当选,则就第二次投票时得票较多的两人来决选,以得票超过投票人总数之半的为当选。按照这个选举程序,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被选举为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大总统。

    在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规定了可以弹劾罢免国家元首的程序,即参议院认为临时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1913年10月颁布的《大总统选举法》,在沿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的弹劾程序基础上,又规定了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1914年5月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则规定,对大总统提起的弹劫,要诉讼于大理院。

    而作为选举产生的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则是有规定任期的。象临时政府之临时大总统的任期,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各省都督府代表有议在先,若袁世凯反正,即公举为临时大总统,故此孙中山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任期就是袁世凯反正拥护共和之时。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任期,是从1912年3月11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算起,限10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制定宪法,在宪法公布后选举正式大总统。

    1913年10月5日由国会通过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大总统任期为5年,可以连选连任,但连任以一次为限。1914年12月29日公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对大总统的选举资格改为在国内居住20年以上,对大总统任期改为10年,而且可以连选连任,并不受连任次数限制。这在制度上,可谓是一种变相的终身制。在总统选举程序上,改为由两院议员互选的100名人组成的总统选举会选举,由现任大总统推荐3人参选,“大总统选举会,除就被推荐三人投票外,得对现任大总统投票”,投票改为记名,以得票满投票人三分之二以上当选。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关于民国大总统任期的条款,修正为总统、副总统之任期为六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而对于国家元首的继位和补缺,法律上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副总统于大总统因故去职时升任之,但于大总统有故障不能视事时,得受大总统之委任,代行其职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都规定,临时副总统于临时大总统因故去职,或不能视事时得代行其职权。如1916年总统黎元洪因病不能视事,副总统冯国璋则依法但任代理大总统。

    对于副总统同时缺位的情况,则规定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同时,国会议员于三个月内自行集会,组织总统选举会,行次任大总统之选举。如届期次任大总统尚未选出,或选出后尚未就职,次任副总统也不能代理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这一次在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就出现这种由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的现象:在冯国璋因病去世后,由于因战争的关系,无法举行总统选举会,国务总理徐世昌则依法摄行大总统职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抗日战争结束后,国会依法开始了重新选举总统的程序,由于现在的国会已经不是段祺瑞徐树铮弄出的那个“安福国会”了,而是进步党、青年党和国社党及其它小党组成的新国会,朝野上下都对此次总统选举格外的关注。

    作为国社党的重要成员,党内不少人其实是看好杨朔铭的,但看好归看好,法律的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杨朔铭虽然军功显赫,民生经济亦多有建树,也不能例外。

    “既然瀚之不能参选,我觉得我们倒也不必非要选出另外的人选。”汤化龙说道,“自冯代总统去后,徐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务,一直兢兢业业,日本启衅后,又协助瀚之等海陆军将全力应付,功劳甚著。其为人平和敦厚,于北洋系内夙有人望,善于调和,对国家政务又十分谙熟。对于国家来说,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主持大局,我倒觉得不必改弦更张,不如将徐代总统扶正为宜。”。。。

    更多到,地址

(二百八十七)“国家军队建立”之议

    。。

    汤化龙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的国社党党员的赞同,虽然有些年轻的党员嫌徐世昌曾作过前清官吏,而且有些老迈,但他们也明白,汤化龙提议选徐世昌为总统,目的是为了国家政权和平快速的过渡,以便尽快进入建设期,是以也没有反对。

    而此时坐在陆军部里和杨朔铭蔡锷交谈的徐世昌,可能是因为背后有人叨咕他的关系,亦可能是受了风寒,在那里大大的打了个喷嚏。

    “人老了,稍有风寒就不行了,还真是有些不中用了。”徐世昌看着正当壮年的蔡锷和杨朔铭,不由得感慨不已。

    “大总统身体不适,一会儿和我走吧。”杨朔铭笑着说道,“内子那边刚刚又开了一家医院,大总统就当去给她捧个场好了,大总统只管看病拿药,不需一文费用。”

    “瀚之美意,自当领受,我一会儿就去。”徐世昌呵呵一笑,有些自嘲的说道,“不过,我这个总统当不了多久了,国会选举总统在际,等到选举完成,新总统履任,也就是我引退的时候了。”他看了看杨朔铭,“瀚之其实不必这么急着从边防督办的任上下来的,边防督办毕竟不是总统啊。”

    “瀚之任边防督办也就罢了,但边防督办一职若是由操莽之流把持,则我海陆军为一人之私军,与国与民,皆为大害。”陆军部长蔡锷看了看杨朔铭,转向徐世昌说道,“现在撤销,绝了一些野心家之念,其实未尝不是好事。”

    听了蔡锷的话,徐世昌不由得连连点头。

    “若当政之人皆如松坡和瀚之所想,我中华之崛起,当不会如此举步唯艰了。”徐世昌回想起了民国建立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势,叹息了一声。

    “我今天请大总统和杨督办来,就是为了商讨现在未能完成之改革计划。”蔡锷看着徐世昌和杨朔铭,面有忧色的说道,“新内阁成立,我担心我等去职之后,后继者未必肯接着我们的工作做下去……”

    “那你蔡松坡就不能去职。”杨朔铭笑了笑,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听了杨朔铭的话,蔡锷和徐世昌都是一愣,但他们很快便明白了过来,都情不自禁的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

    “松坡不能去职,徐大总统,最好也由摄行大总统转为正式大总统。”杨朔铭接着说道,“原先边防督办所负责之事务,很多都是大总统和陆军部份内之事,只是因财力所限,才未能履行,现在这些工作都已经理顺了,大总统和蔡总长只要接过去照样运作就可以了。”杨朔铭说着,将一份文件交给了蔡锷。

    蔡锷看到这份文件的题头是“如何建设属国家之军队”的字样,一时间心头大震。

    他明白,杨朔铭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向他表明,将全力支持他完成“军队国家化”的改革

    “这是我本人的一点心得,松坡可以看一看,相信会有所收益。”杨朔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