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定三国-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不是我们叙旧的时候,你们找不到船往南岸而去,赶紧上船吧!有什么事情,我们上船了再说。”

    “好。多谢周大都督了!”诸葛亮当下也不客气。

    周瑜的船舰都是大船搭载着小船,大船是艨艟战舰的改版,座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水和排水,稳定性十分的强,而且船身内铺着厚实的甲板,船头和船尾都铺盖了铁甲,对于敌阵的冲撞,完全有抵抗能力。

    小船是普通的战船,轻巧方便,一艘小船可以搭载以两百余人。

    诸葛亮、张飞的人马足有三万多,而周瑜的船上本来也有将近三万的水军,所以这六万人挤在十艘的大船上,五十艘,平均每艘大船有五千人,小船两百人。一时间这船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公瑾,你这船能否直接将我们运到汜水关附近?”诸葛亮当下抱拳看向周瑜问道。要是能早日到达汜水关,对偷袭什么的,肯定没有任何压力的。可是诸葛亮也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提出来,对周瑜来说是十分为难的。

    果然,周瑜当下很是犹豫地对诸葛亮说道:“孔明,这船虽然很大,就算搭载了你们,也是可以的。可是这沿河而上是逆水行船,若不是这船是双层浆的战船,船身是经过打磨的抛光,水流的阻力较小,只怕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前进。况且孔明,你该明白,我这次率领水军沿黄河而上,志在偷袭敌人的后方,若是带上你们……行船的速度定然很慢,我担心会让敌人发现,失了先机啊。”

    “若是这个时候吹东风,或者东北风,或者东南风的话,升起船帆,这就可以解决这个速度的问题了。可是你看,嘴角这天气都是南方,北方,根本就没有东方。”周瑜很是无奈地说道。

    就在周瑜这话刚刚说完,突然间一阵疾风吹过来,咔嚓地一声,船上的狼牙旗被折断了,周瑜抬头看过去,只见船上的旗帜竟然是往西面的方向的。

    “孔明……”

    “公瑾……”

    一时间两个人的眼睛都变色了,两个人当下不由地拥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张飞摸着头,一脸不知所以地看着这两个人如此热烈的拥抱,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风把旗杆都吹断了,有什么好高兴的?”

    “看来,是上天都想要帮陛下!这次,我们赢定了。”两个人拥抱了一会儿,终于分开了,周瑜当下欢喜地对诸葛亮说道。

    “天助大汉!”诸葛亮也忍不住欢喜地说道。

    “传令下去,扬帆!全速沿河而上!桨夫实行四班轮流,人下岗,桨不停!”周瑜当下马上拿着令旗传令下去说道。

    “是!”传令官当下领命下去了。

    两天后的一个夜里,汜水关东面的,周瑜的船靠岸了。其实说靠岸也不对,而是停下来了,大船很庞大,根本没有办法靠岸,靠岸的是小船。大船停在了江的中心靠南的位置。

    “孔明,前面就是汜水关了。我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了!希望你能旗开得胜!”周瑜当下抱拳对诸葛亮说道。

    “公瑾,你打算继续往前?难道你要偷袭洛阳吗?”

    “没错。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吗?”周瑜当下笑着说道,“或者偷袭河内也不错,我会伺机而动的。反正,林军师给我的命令是,让我伺机而动。”

    “如果我去偷袭长安的话,估计曹操的脸色会更加好看呢?!”周瑜突然间很得意地看向诸葛亮说道。

    “确实很好看。”诸葛亮完全可以想象到,若是周瑜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了长安,曹操的脸色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诸葛亮下船后,抱拳看向船上的周瑜说道:“公瑾,后会有期,我们长安见!”

    “后会有期,长安见!”周瑜抱拳说道。

    等周瑜的船远去了之后,诸葛亮看到旁边脸色奇差的张飞说道:“三将军,你没事吧?”说来也是奇怪,张飞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将,竟然晕船。刚刚上船半天,他就开始哇哇地吐个不停,幸亏只是坐了两天一夜的船,否则这位大将军肯定要在船上躺上半个月的了。其实不仅仅是张飞晕船,一半从幽州带来的士兵都晕船,有些士兵下了船之后,已经是手软脚软的了。

    “诸葛大人,打死俺也不坐船了。打死俺也不坐船了。”张飞当下揉着脑袋的太阳穴说道。以前的他是不晕船的,或者说没有那么明显的晕船的症状,可是自从他去了北方这几年,没有经常乘船之后,竟然晕船晕得那么厉害了。

    诸葛亮当下说道:“三将军,你没有事吧?”他看到张飞的脸色却是太难看了。

    “还好,还好……”张飞摇手说道。

    诸葛亮看到身边许多士兵这个样子,当下忍不住叹气,他知道是没有办法趁着夜色赶路了,当下他只能下令士兵找一个干净的山头扎营,挖井取水做饭,休息一天。

    因为所处的地势比较高,洪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若不是草地上,还残留着不少被太阳晒干了泥巴和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冲过来的牲畜的尸体、人类的尸体、植物的残骸,几乎是看不出这里曾经被水淹过。

    这些士兵都是北方的士兵,根本不知道怎么预防瘟疫,因此在刚刚开始洪水的时候,诸葛亮就给他们上了预防瘟疫的课程,所以现在他们也不再像刚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河里飘有猪牛羊的尸体捡来吃,更不会到黄河里喝水洗衣服什么的了。

    翌日,诸葛亮吩咐张飞好生休息,他自己带着一队精干的士兵身着便装,出去探路。一路上,诸葛亮的内心十分的纠结。

    当年繁华的豫州,如今在大水过后,一片荒凉,千里无人烟,村村荒芜。

    诸葛亮骑在马上立在一处山崖边,看着四处荒凉的豫州,忍不住感慨,若是等陛下一统天下之后,他一定要提出,修好黄河的河堤,要将这豫州发展起来。要知道,豫州的颍川,自古就是文人雅士的摇篮地。

    反而是幽州这些年经过林若的治理,变得一片欣欣向荣。说起来,林若的政策确实很实在,那就是下令女子十七必嫁,男子二十必娶,生两胎奖励黍米一石,生三胎奖励猪仔一只,生四胎奖励牛仔一只……

    与此同时,林若还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所有的土地所有权都归州府所有,使用权归百姓,百姓生了子女可以到当地的亭长登记,经核实,会分发耕地耕种,若是子女夭亡,或者出嫁,离开本地,州府则将土地收回来。同时男子娶妻也可以到当地亭长登记,经核实,分发耕地。

    并且所有的土地都实行土地税,无论是百姓的,还上世家的,一律都是收百分之三的税银,每年的税银都会公布,然后使用的去向也公布,这几乎透明的运作,让百姓们对林若的治理十分的拥护。

    最让百姓得到实惠的是,林若不仅开办了河北书院、河北童子学院,还开办各种培训班,有养鸡的,养牛的,养马的,养鸭的,养羊的,种蔬菜的、水果的、酿酒的等等的培训班。培训班里的老师都是林若嫣然山庄里的种植和养殖高手。

    并且林若还将州府的土地承包给的嫣然山庄的人,嫣然山庄在幽州的发展十分的厉害,几乎幽州的一半以上的税收都是嫣然山庄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子,林若才可以很大方地将嫣然山庄得到的钱拿来兴办各种各样的学院,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这些年,远在荆州的那些大臣们,经常上书说林若远征乌桓、鲜卑等地,劳民伤财,会让幽州的百姓不满,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就算林若远征乌桓、鲜卑,可是百姓们却没有因此利益受损,反而是因此获得不少利益。

    尤其是远征乌桓,带回来的人口,还有经商的商机,马匹、粮食、布匹、酒水的买卖,这些东西都让百姓获利不少。

    赶走了鲜卑,幽州北部的草原,全部都被林若占据了,并且以不同的价格租给世家们,这些不仅给幽州带来的税收,还给幽州带来了大量的战马、牛羊。

    所有一切也只有身处在幽州的诸葛亮最为清楚,在幽州只是住了半年,就有那么深刻的印象,诸葛亮发现林若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用兵的高手,还是一个治世的能臣。怪不得陛下那么放心他在北方用兵,而不担心幽州会被他弄乱。知人善用,陛下只怕远在所有人之上。

    “总有一日,我也会让这豫州,变成第二个幽州,第二个扬州、荆州。”诸葛亮内心不由地说道。

    “诸葛军师,你看前面似乎有一队人马正朝这边来……”就在诸葛亮感慨的时候,诸葛亮身边负责望的士兵当下指着远处的人马对诸葛亮说道。

    “是敌人的派出的斥候,抓活的!”(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还有一路(二)

    诸葛亮这次出来,本是想来探路的,可是却没曾想到,歪打正着,竟然能够在这里活抓到了汜水关派出来的斥候。

    诸葛亮平日里是温文尔雅,甚至有一种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甚至没有人见过他翻过脸,杀过人。可是如果你以为他是一个文弱书生,甚至他心慈手软,那么你就错了。你试想一下,一个能在历史上撑起整个风雨飘摇的蜀国的人,又怎么会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呢?

    毫无疑问,那几个斥候在诸葛亮一轮折磨之下,完全丧失了所谓的忠诚与道义,诸葛亮问他什么,他们就乖乖地说什么,还生怕说迟了,让诸葛亮的酷刑折磨。

    “汜水关的守将是何人?”诸葛亮当下问道。

    “是曹仁大将军。”其中一个斥候可怜巴巴地说道,他说着一脸痛苦地看向诸葛亮,发现诸葛亮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由补充道,“本来是许褚将军、李通大人也一同在汜水关的,可是许褚将军和关将军比试,身受重伤,汜水关不合适许褚将军休养,因此曹仁将军派人将许褚将军送回洛阳去休养了。李通大人,到洛阳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