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定三国-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若是蒯家并不知道主公无事,得到的消息是主公被袁绍所害,他们会怎么做?”林若冷笑地看向典梓问道。

    典梓看到林若冷酷的笑容,突然间感觉到心里一阵寒意,不由说道:“庄主,你是想要引诱他们……”

    林若当下说道:“没错,他们不是想要谋反吗?我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那庄主,你的意思是……”典梓看向林若问道。

    “今晚我被刺客重伤,你知道了吗?你要将这件事情隐瞒起来,但凡是来这里见我的世家的人,一律不见,就说我偶感风寒,明白了吗?”林若看向典梓说道。

    “什么?庄主,你受重伤了?”典梓紧张地问道。突然间,他明白了什么,不由说道:“属下明白了。”

    “你附耳过来,我有事情要和你说……”林若当下招手,让典梓附耳过来,典梓当下将耳朵凑近,听了林若的话后,不由吃惊地看向林若说道:“庄主,你这样做,万一他日让主公知道了,主公……”

    “哼,所以才叫你悄悄去做。我这样做,也是在保护公子,主公就算知道了,自然也明白我的苦心。”林若当下说道。

    “卑职明白了。”典梓当下说道。

    “恩,伯言今天问你要的红薯苗,你都给完他了吗?他如今在荆州吗?”林若看向典梓问道。

    “陆主簿如今带着红薯苗前往当阳了。按照庄主的吩咐,卑职已经派了庄里最优秀的种植好手,跟着各县农官到地里亲自给百姓示范种田地。庄主,你觉得百姓会接受红薯这东西吗?”典梓当下忍不住问道。要知道当年,林若在徐州推行红薯的时候,不少百姓都将红薯苗拔出来,种其他的东西了。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东西。

    “所以我才让你们将红薯带下去分发给每一县每一村,同时放出谣言,说这红薯吃了能让人变聪明……我就是吃了红薯,才变得那么聪明的。”林若当下忍不住说道。

    林若自然知道,推广红薯,是要面对多么大的阻力。

    要知道,当年自己在徐州推广红薯的时候,那阻力是相当的大,好在当时刘备相信自己,外加陈家、糜家也相信,强制性地让低下的百姓种了红薯,如今红薯这东西,在徐州粮食总产当中占了一半。

    说起红薯的发现,这也林若到三国遇到的最惊讶的一件事情。当年林若为了处理徐州的战后,劳心劳力,知道林若不清闲,身在朱崖的李新派人给林若送来了一筐红薯。

    看到这筐红薯,林若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有红薯的。当下林若便让人煮了一颗红薯,然后吃了起来。这味道和后世的红薯没什么两样。当下,林若才确定,这绝对是红薯。

    他当下马上写信,问李新,可还有别的红薯,如若有的话,请送过来。接下来,李新就让人给林若送去了整整三马车的红薯。

    看到这三马车的红薯,林若几乎要晕过去了。要知道,在林若的记忆当中,这红薯不是北美洲的特产吗?怎么会在中国出现的?这太让人吃惊了。他立刻让种下这些红薯,同时也取信问李新,这红薯他是怎么弄到的。

    李新告诉林若,这红薯是当地百姓用来治病用的,对失眠有很好的疗效。他还问林若,这药对林若管不管用……

    管用,何止管用,太管用了,提前发现红薯,要知道红薯的产量,那可是其他粮食的好几倍,而且它耐寒抗旱,而且种植周期短,不只是红薯的根部可以吃,就连叶子也可以吃。那可是绝佳的粮食了。

    林若当下写信将红薯的价值,告诉了李新,并且让李新查一下,怎么这里会有红薯的。如果朱崖本身就有红薯,那可是颠覆了红薯的历史。

    很快,李新就给林若回信了,这红薯就是朱崖的普通野生草药,当地的百姓拿它来治疗失眠。

    得到这个消息后,林若震惊了,难道中国真的本来就有红薯这样的植物吗?

    当然这些在后来的种植当中,林若就发现了问题了,因为李新送过来的红薯全部都是花心的,分别紫心、红心、黄心的这三种心的,根本不是林若在前世里经常吃的。而且在朱崖那边结出来的果实很大,可是到徐州这边,结出来的果实明显就不如朱崖这边大,产量也不像林若认识那么多。

    看来,红薯虽然是中国的,但是由于它的样子很像有毒,而且一直以来朱崖都是地处偏僻,因此没有人将它看成一种很好的经济作物,所以一直没有被人们所认识了。

    如今自己既然来到这里,那么就要将这红薯的品种改良,要将它推广到全国各地,这样就能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了。也正是如此,一直以来,林若一直让嫣然山庄的人,将红薯种好,注意品种的改良。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努力,如今的红薯虽然还是红心红薯,可是却慢慢地适应了荆州这里的气候,结出来的红薯也相对以前来说,更大,产量更多了。何况这红薯叶还可以用来喂猪,这可是难得的饲料。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喔喔喔”的鸡叫声又将林若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天亮了,自己好困,不过在这之前,自己还是要做正事的。想到这里,林若看向典梓说道:“天亮了,我等一下要去睡一下。我写一张药方给你,你偷偷派人去抓药。记住了,要做得很神秘,然后偷偷地将杏林院的张老请过来……”

    “卑职明白。”典梓当下低声说道。

    “辛苦你了。”林若当下说道。

    送走典梓之后,林若刚想睡觉,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嘴角不由微微地扬起来,呵呵,自己怎么办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未完待续,)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红薯等植物的考究

    对于中国是否是原产国,这个争论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首先,这些争论起源于宋朝苏东坡的一首诗。苏东坡《和陶(渊明)诗》七十八首中的第七首《和陶酬刘紫桑》如下: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从这首诗当中,我们看到了“红薯”这个名词,我们根据苏东坡的诗认为“红薯”不是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而是宋朝时海南就已经有的物种了。

    有些人则认为苏东坡诗中的红薯不是番薯,而是山药。他们认为这里的“红薯”就是薯蓣科的甘,也就是山药(的一种)。这个讨论在1980年左右就有人提出来过,而过了20多年,竟又老话重谈,翻案争论起来。

    我想先谈谈我对苏诗从字面上的理解。

    “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这两句很直观,就是把红薯和紫芋这两种作物种在院墙和屋墙的周围。而且红薯和紫芋应该是不同的作物。

    “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这两句的意思是红薯和紫芋的花具有象幽兰那样淡淡的香味,而且也不象菊花那样在霜秋开花。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这两句前面一句的意思是在食品缺少的冬天从瓮或缸里取出来,而后面一句我觉得有两种解法,一是表明了这墙角旮旯(的作物)也能比得过农田(的作物);二是说这堆存起来的东西(当然是红薯和紫芋)也能胜过农田。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白玉延就是白山药了。淇是河南一条河的名字。这两句的意思是中原的白山药能超过这红薯与紫芋吗?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马少游,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同祖父堂弟,他常劝马援不要为功名所累,说:“人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马援则战功显赫,说是“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不怕“马革裹尸而还”。苏轼以谪居海南的身份,种植红薯与紫芋,自得其乐,当然也不必追思马少游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吃饱了就忘了故乡了,也不想马少游了。

    而我本人的观点认为苏东坡诗中的红薯的可能就是一种番薯。

    在海南岛上有几种番薯很有特色。这些番薯有橙红色芯、紫红色芯、白色芯等几种,表皮也有红色、白色、浅黄色等品种。其中紫红色芯的,皮也呈紫红色或暗红色。这种薯个头小,产量低,适宜于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栽种,而且尤以海南出产较多,在海南一些很偏僻的山乡也有栽种。有人说日本有紫芯的红薯,所以是日本传来的,我的看法恰相反,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占领海南的日本人带回日本国去的。

    在海南,有些作物有其本地的叫法,以下是几种海南食品植物名称对照:

    海南称呼=大陆称呼

    红薯、地瓜=番薯、红薯、白薯

    甜薯、毛薯、甘薯=小山药,山药

    大薯=块根山药、大薯

    土豆=马铃薯、土豆

    芋头=芋头、山芋

    这里产的大薯虽然在褐色的外表皮下面具有紫红色的内表皮,但当地人从来都不把它叫做红薯,我走访了海南许多地方的人,他们对这种作物的称呼都没有混淆过,没有一个人认为大薯内皮是红色的,所以就可以叫红薯。我想苏东坡老先生也写的清楚,不至有错。

    而“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自注:山药,一名玉延)。”这里东坡先生自己就注明了玉延是指山药,所以说东坡先生在写诗时对作物的名称是特别留心了的,不会用山药去比较山药了。

    当然,大薯是山药的一种,形态与白山药也不相同,是可以比较的,但就其口感来说,几乎吃过的人都认为大薯比山药略差一些,主要是粗糙一点,也不如山药略带甜味,香味也差一些,所以在市场上价格也低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