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兆滋扰战的气势打出来了,效果看似很明显,但收效却不大。这主要跟岭南的地形及军事防备力量有很大关系。

    岭南的军事势力,均是以城市为中心,向自己领地扩散网络,形成一个防御上的整体。刘兆的骑兵滋扰战术虽然打破了城市之间点与点的联系,却没有伤及到三家势力的要害,他们的人马只要保证不出城郭范围,那刘兆的攻势再猛烈。也是在城外滋扰,岭南这三家势力没有粮道。只有粮仓,粮仓都是在城市里。

    打了好像是白打。

    因而在打了几天的骑兵滋扰战之后,军中上下基本有个共识,那就是定国侯在白费力。在军事会议上,也有将领直接向刘愈提出这样的看法。

    刘兆擅自出兵,在军中看来,刘愈这个主帅肯定是不喜的,因而觉得刘愈会尽量贬低刘兆这次的出兵,所以在军事会议上,这些提出意见的将领,也有迎合刘愈的意思。

    但刘愈却在审视刘兆这次看似没有成果的出兵。

    “那若是我们多派出几股这样的骑兵,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刘愈说出来,马上令军事会议的与会者吃了一惊。

    难道刘愈要遵循刘兆的模式打下去?

    刘愈又补充道:“我们在这十一座城市当中,设定几条线,骑兵在期间交叉换位,随时从某个点向这十一座城市当中的一座发动进攻……”

    花集安马上提醒道:“将军,若是三家叛军出兵当如何?”

    刘愈微微一笑道:“这就要求这几条线上的骑兵,互相保护,互相牵制。”

    与会的将领,很多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若这提议不是刘愈这个中军主帅提出,他们一定会认为这提议非常的荒谬。

    集合优势兵力,历来是兵家的共识。但刘愈却提出要分兵,而且是将兵马分散在敌人的纵深腹地,就岂不是就好像是把自己的优势兵力分散开,等着敌军来各个击破?

    这次,刘愈不但要派出骑兵,还要动用攻城辎重,也就是在随时随地对任何一座城市发动进攻,在朝廷军兵马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这显然有悖于朝廷军现下在战局上所处于的优势。

    这是要自作死的节奏。

    “将军……”

    刘愈笑道:“诸位有什么意见,尽管提。不用怕我会提出反对,如果你们没意见,我反而觉得你们不够坦诚。”

    刘愈把话说到这份上,底下的将领没再有顾虑,一个个把自己的想法都提了出来,都是对刘愈这种分兵的策略表示了“担忧”,说是担忧,其实就是不支持。

    刘愈听完自嘲一样地一笑道:“我这策略,听起来似乎是不妥。但诸位谁能说说,我们如何能在尽量减少损失的情况下,把这三家叛军的十一座城市拿下来?一座一座城市的打?还是就这么耗下去,等他们支撑不住自乱阵脚,又或是过来投降?”

    各将领刚才提出反对意见时踊跃发言,但在提出建议时却没人发声。因为他们也知道,现在的战局虽然看似对朝廷军有利,但自家事自家明,朝廷军现在大军在外水土不服,军中将士思归心切已经有些怯战的思想,现在最好莫过于速战速决,但打硬仗损失又会惨重。更要命的是,就算将士的心理上耗得起,朝廷在物资上也耗不起,从到了岭南开始,军中上下一直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花集安看得出,刘愈也不想在岭南的战事上再耗下去,才会有这么大胆的提议,这是刘兆打出来的一种局面,也是刘愈铤而走险出的一招。

    “那将军,如何能保证我们各路人马之间能互相辉映,不令三家叛军有机可趁?”花集安以军事顾问的身份提出质疑道。

    刘愈笑道:“其实本将军在这件事上,也不敢十分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就算是我们首尾不能相顾,可这三家叛军的这十一座城之间,也未必能呼应着出来围捕我们这一路路的人马。”

    最后刘愈提醒道:“我们这么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切断这十一座城市之间的所有联系,让原本牢固的城市防线,分隔成三家叛军的防备区域,再分隔上十一座孤城,令其不战自乱!”(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九章 平岭南(下)

    继刘兆所部开始对剩余十一座城市展开骚扰性袭击后,朝廷军在八月初开始大规模的滋扰战。这次的出兵多而杂乱,成小规模建制而出兵,所做的很不符合兵法的常规套路。

    朝廷明摆着欺负剩余十一座城市分属三家各怀鬼胎的地方势力,本身就形不成有效的联络。在被这一**规模的冲击之后,十一座城市从三簇变成了十一个点,又彻底分断为十一座孤城。

    朝廷军看似杂乱的出兵,却有严格的行军路线,也有良好的应变机制。要知道,这样一场巡逻式的滋扰战,就好像画好了行进路线等着敌军伏击一样,若是不能作出有效的联络和应变,损失将会非常惨重。因而朝廷军出兵非常谨慎,而行军的路线也不断变化,互相辉映,任何一路兵马都必须要按照有效的行进路线来走,一旦发生意外,要互相支援配合。

    刘愈帐下很多将领所担心的问题,就是会遭受伏击,在开战几日后,并未发生。即便有发生,也是小规模的,很快便被朝廷军以兵力优势所压制。

    在三个城市联防体系变成十一座孤城之后,每座城市都无心恋战,他们更希望早点投降,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这场滋扰战的最大成果,就是瓦解了地方势力的反抗意志。

    然后,三家势力的内部相继发生了变乱,低下的士兵因为得不到军饷,而作乱,这股乱流逐渐往中上层蔓延。而因为困守孤城。这些地方将领一个个都萎靡不振。使得他们对上层的怨恨也是愈发加深。

    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很多积怨也会在同一时间爆发。朝廷军这场滋扰战,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是刘愈这个主导者事先都没想到的。

    刘愈无所事事地等待着这场战事的结果,十一座城市的战报也是一天几十次传到他手上。先是杨氏政权小姨子和大嫂子不合,然后是小舅子和大姑子带兵乱斗,然后是下面的将军杀了杨氏政权的世子……各种各样的消息,这十一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一些令刘愈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甚至刘愈都有些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一场战争。还是一场争权逐利的闹剧!

    滋扰战开始还不到五天,刘愈手上便已经拿到了不下六座城市秘密送来的降表。因为城市体系的混乱,使得这些城市的主脑,也放弃了对主上的信任,他们转而想向朝廷靠拢,来保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可刘愈,却对他们的降表缺乏兴趣。

    按照刘愈的想法,你们早不投降,晚不投降,现在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才想起投降。要是把他们吸纳过来,再闹事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再加上。刘愈对柳丽娘有个承诺,便是南疆少数民族所憎恨的一些地方势力首脑决不姑息,现在柳丽娘是他的女人,而刘愈又要获得少数民族的支持,因而他对这些朝秦暮楚的地方势力首脑,缺乏基本的信任。

    滋扰战的顺利,也让刘愈军中一些积怨得到化解。这主要是将士思归的问题。

    将士在外久了,朝廷军又久久按兵不动,或者是小范围的战争无法建功立业,让他们看不到出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就会想念远在北方的亲人,想着安乐和富足的生活。可这些毕竟都是血性男儿,大丈夫马革裹尸的决心是有的,这场轰轰烈烈的滋扰战打了起来,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连家中的亲人也要暂时被抛诸脑后。

    谁不想在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中捞点战功,以使自己日后的生活更加安稳一些?

    战功不但能换到金银的赏赐,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土地,换做是几年前,虽然朝廷也算赏罚分明,但赏罚的力度绝对不像刘愈执掌军政时的言出必行。在之前的数战中,但凡有功人员的赏赐,朝廷都没有亏待,很多底层的士兵,也逐渐通过战功的积累而得到擢升,也获得了大量的财帛和土地,有了先行者作为指引,后来者更加奋不顾身。

    因而这场滋扰战,使得朝廷军这面军心鼓舞,上下一心。而地方势力这十一座孤城,却是人心涣散各种天怒人怨。

    很快,刘愈的中军大帐回复了各城的首脑,意思很简单,无条件投降,朝廷不会作出任何的许诺,一切当以战败的方式开城投降。同时,刘愈也作出了破城的最后通牒,一切都显示,朝廷有决心来把最后十一座城市攻陷。

    刘愈对平定岭南的决心很大,但其实刘愈也没想好,到底怎么把最后一仗打的漂漂亮亮,现在光滋扰,是没什么效果的,如果要转过头去攻城,刘愈又觉得损耗会有些大,有点心疼。他突然发觉自己有点像吝啬鬼,既想不接受有条件的投降,又想不劳而获,这简直是自我矛盾的事。

    但很多事情,都是出人意料的。

    很快的,杨氏政权被灭了。这是七月初八的事,杨氏政权的一些主脑,居然在这一天被杀死,而且尸体被挂在城楼上暴尸,刘愈在得到这消息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因为之前所有的信息都显示,杨氏政权的内部矛盾在于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谁曾想,被下面的军官造了反。

    第二天,杨氏政权的几座城市的城门便无条件对朝廷军打开,刘愈捡了个大便宜。

    “还是态度强硬的好。”刘愈得到消息时,不由一笑,对柳丽娘道,“只有这样,人家才会怕你,才会老老实实按照你说的去做。”

    柳丽娘白了刘愈一眼,没多说什么。在她看来,刘愈有时候还是很好说话的,但这种好说话,显然不是对敌人所表现出来的,这几年得罪过刘愈的人,没人会有好下场,很多人死无葬身之地。

    柳丽娘马上想到一个人,心中打个激灵,便对刘愈对了几分惧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