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爱人,见证了她的孩子的诞生,而自己的孩子,将亲眼见证着一个新中国的诞生!

    “但那一天,老丁见的如果不是敬茗,而是别人,恐怕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孙纲还在那里浮想联翩,这时刘铭传在一旁笑道。“如今大局已定,咱们还应该帮着敬茗建立更大地功业才是正经。”

    “此番俄人犯我,全系盛京王公引狼入室而起。”丁汝昌看了看刘铭传,笑道,“你这个奉天巡抚,没有及时阻止,恐难辞其咎。”

    “我没有阻止,一是那时病势垂危,有心无力。再是我也不想阻止。”刘铭传叹道,“天作孽,不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彼等自绝于天下万民,对这数千年文物之邦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丁汝昌立刻就明白了刘铭传话里的意思,不由得连连叹息。

    “倘若中国不是这一家一姓之天下,便不会再有这等引狼入室之事发生。”孙纲说道,

    丁汝昌听他这么说不由得一愣,过了一会儿,象是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失笑道。“若是在去年,我听到你这么说,不吓个半死,也得担心你的前程。现在,好象已经没有什么大不了地了。”

    “这就是不同的地方。”刘铭传说道,“至少我觉得,连呼吸的空气都感觉自由了许多。”

    丁汝昌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孙纲看着他们,脸上不由自主的现出一丝笑意。

    至少。他们也感觉到了。没有了满清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会发生什么样的可喜变化。

    当装甲列车进入北京时。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在北京车站为孙纲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让孙纲感觉到非常奇怪,不明白这帮老头子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各国使节都到车站迎接自己,更让他觉得莫明其妙。

    但奇怪归奇怪,孙纲在刘铭传和丁汝昌的陪同下把“场面”应付了下来,而且,孙纲也给了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以隆重地礼遇。

    孙纲让卫队把缴获的十余面俄军旗帜丢弃在老头子们的脚下,并向老头子们赠送了在战场上缴获的俄军哥萨克骑兵军刀(都是金柄的)。让这些老头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光荣和自豪,李鸿章当时激动得浑身发抖,差一点没有老泪纵横。

    这些旗帜和军刀就是段祺瑞他们给孙纲准备的“特殊礼物”,本来是想作为谈判筹码用的,现在提前拿出来了。

    当前来围观的北京百姓看到这一幕之后,欢呼声在一瞬间响彻天宇,淹没了周围地鞭炮声和锣鼓声,让脚下的大地都在颤动。

    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着实把孙纲吓了一跳,他的目光望向人丛,当他看见好多人的眼睛里都溢出了激动的泪水时,他明白了。

    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在对外反侵略战争中受到的屈辱,在这个辉煌的时刻,被胜利带来的光荣,彻底地洗去,成为了历史!

    只有这样地胜利,才能洗去中国人民心头的耻辱!

    也只有这样地胜利,才能把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彻底激发出来,让中国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而外国公使们看着弹痕累累的装甲列车,脸上的表情,也都是很耐人寻味的。

    外国的报纸也对他这个“凯旋到京”的年轻将领做了很多相关的报导,“在北京的中俄两国之间的谈判迟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原因,就是北京的中国官员们在等待一个少年将军的归来,他一天不到达北京,这场谈判就无法进行下去。孙纲将军是一个平和的年轻人,言谈亲切,目光柔和,举止文雅,和中**队的大多数将领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和普通的中国青年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们从他乘坐的那辆布满由大大小小的炮弹造成的伤痕的专用列车就能够想象到,他率领着他的军队,同敌人进行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战斗。据说他的妻子和孩子当时也在这辆火车里,中**人自古就有这种带着妻儿上战场的传统。据中国人的史书记载,一位中国将军在他坚守的城池被敌人攻破的时候,先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然后自杀殉国。据说曾经威名赫赫的左宗棠将军也曾让人抬着自己的棺材奔赴新疆前线。而孙纲将军和自己的家人一起,乘坐这辆带有大炮和机枪的火车,在前线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这种行为也说明了孙纲将军继承了中**人的这种光荣传统,这种行为的本身就对军队和人民的士气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因而获得了中**队和人民的热烈崇敬。

    “这是一个谨慎谦恭的年轻将军,他话语不多,却常常一下子就能说出问题的要害,因为平易近人,他常常给人一种威严不足的感觉,但那些年岁比他看上去要大很多的中国将军和官员们见到他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敬畏的神情,你就会明白,这个年轻人能够取得这些堪称辉煌的胜利,绝不是偶然的。

    “现在,原先统治这个国家的那个古老的王朝已经因为背叛的行为被它的人民唾弃而不复存在,这个国家在最危险的时刻,迫切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保卫者,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人,就是这个叫孙纲的年轻人。想到一个如此古老的国家,居然是由如此年轻的一个人来保卫,这件事本身就让人感觉到惊奇。我们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和他的好多部下一样,蓄着短发,而不是象受人尊敬的李中堂和张、刘两位总督,还保留着他们的辫子。这应该说明,这个年轻人和这些把他当作依靠的老人们在观念上,应该有着很多的不同。”

    知道了这些报纸上说的内容,孙纲在好笑之余,也有了些后世当“名人”的感觉。

    在“欢迎仪式”结束后,孙纲和刘铭传丁汝昌来到了李鸿章等“大佬”们“办公”的“政务院”所在地居仁堂(听说是袁世凯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李鸿章让人给他们一行人安排了住处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和他说起了同俄国人谈判的事。

    是国内唯一一个致力于收集最热门的全本小说阅读网站。

(三百七十三)国防战略

    李鸿章说,俄国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和财政大臣维特现在到了北京,已经同中国方面进行了一些接触。转载自中文网

    在谈判前的第一次“非正式接触”,中俄双方就起了争执。

    因为中**队已经占领了伯力和双城子等“俄国城市”,俄国人提出要求中**队“退回黑龙江南岸,将中俄两军驻地恢复到开战前的状态”,“谈判期间,两国不再采取任何针对另一国的敌对行动”,“为和平解决这一不幸事件创造条件”!

    对于俄国人的险恶用心,李鸿章认识得非常清楚,当即拒绝了俄国人的要求。

    李鸿章因为前线大胜的消息传来,腰杆陡硬,因此老头子义正辞言地答复俄国人说,中**队占据的海兰炮、伯力、双城子等城“最早为中国人所经营,本为中国之土地,久为贵国所强占,而中国素未承认该地为俄国领土,今即夺回,则地当归我。”这几句话,掷地有声,表达了中国人对待领土问题的严正立场。

    俄国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向李鸿章指出,根据《北京条约》和中俄双方以前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这些地方在法律上已经是“俄国领土”,中**队现在占领的这些地方,都属于俄国领土,双方既然都有“和平”的诚意,中**队就应该退出这些地方。

    针对俄国人的胡说八道,李鸿章驳斥说,“前此中国与贵国订立诸约,除《尼布楚条约》外,皆为趁中国之危所逼订,与中国主权多有损害,中国当时即向俄国表明,日后必重申前说,现今非昔比,当借此机会重订。”表明了中国要借此机会收复被占领土的主张。

    李鸿章还指出。即使是根据对中国主权损害极大的《北京条约》,条约里面也明文规定,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中国人有永久居住权,中国政府有永久管辖权,其它“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人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而俄国人竟然对那里的中国和平居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实乃禽兽不如”,这些地方,中国人收回来是理所当然的!

    谈判还没有正式开始,俄国人就暴露出了他们阴险的本性,俄国人的狡赖让孙纲愤怒不已。

    俄国人打败了还敢这么横?

    孙纲强压下心头地怒火,拿定了主意。

    不把俄国人折磨得欲仙欲死。这回就不算完!

    割地和赔款。老毛子一个都不能少!

    他要让俄国人明白。这一回。中国人是胜利者!

    李鸿章之所以让孙纲从前线赶回来。并在北京给他举行盛大隆重地欢迎仪式。就是想借着这位少年将军连战连捷地军威。压住俄国人地气焰。以便在谈判桌上为中国争取到更多地权益。

    而且。李鸿章地心里还有另一番考虑。想和孙纲商量。

    那就是。李鸿章想借此机会。把新疆地领土问题也放进来。向俄国索回《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地部分新疆领土。

    李鸿章居然还会有这个想法。让孙纲倒是事先没有想到,等听了李鸿章的解释之后,孙纲才明白了他为什么会想这么做。

    事情还要从当年的海防和塞防“大讨论”说起。

    1865年,新疆发生动乱,中亚浩罕国的军官阿古柏以“助中国讨贼”(俄国人也是打着这个旗号入侵中国的)为名入侵新疆。随后建立了一个什么“哲德沙尔”(意思是七城汗国),野蛮奴役新疆各族人民,俄国也趁机出兵占领了伊犁,中国的西北边疆局势顿时紧张起来,而正当清朝政府准备出兵收复新疆时。日本借口琉球渔民被杀事件而突然大举入侵台湾,意图久占,虽然侵台日军最后被沈葆桢带舰逐退,但中国从这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弱点表明,海防亟需加强。这样一来,大清王朝就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极为头痛的问题:在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