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书人?怎么又变成读书人了?”

    “他全身衣服破破烂烂的不过有时候口里会溜出些酸气我想这人也许是被朝廷流放的官员也说不定。”

    “被朝廷流放的官员?”

    “我也只是猜。”

    欧阳适哼了一声道:“姓陈的我告诉你你有胆尽管瞒着我干海盗勾当去没被我捉住就算你本事。不过你要是敢打着你爷爷我的旗号为非作歹那你就算逃到麻逸去我也能把你揪回来!”

    陈阿大忙道:“不敢不敢!欧阳将军的本事和面子整个东海谁不知道!四大家族见了您的帖子没敢说个不字的。陈阿大就是吃了鲨鱼胆也不敢在您面前使坏啊!”

    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欧阳适闻言一笑把他打了。跟着走到那汉子面前问道:“喂!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那汉子抬头瞧了他一眼随手拿起一支枯枝在沙滩上写了“陳正彙”三个字欧阳适看得皱眉道:“陈正果……成正果?好俗气的名字。”

    那汉子听得翻白眼把最后一个字抹了改成一个“滙”字欧阳适叫道:“原来读汇啊那直接叫陈正汇就好了干嘛还用这么偏的字。给你起名字的人一定脑袋有毛病。”

    那汉子陈正汇大怒道:“岛夷蛮荒不知孝道礼仪!”他用了孝道二字想必这名字是他父母起的了。

    欧阳适见他怒心道:“看来这人不是傻子。”便大笑起来:“原来你并不是哑巴。我还怕你哑了呢。我说姓陈的看你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跑到沙门岛去了?那里可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陈正汇哼了一声也不说话欧阳适这几年多多少少受了杨应麒的影响见他是几万个移民里最像读书人的心里便多了两分优容耐着心道:“姓……这个……正汇兄这里海风大还是进村去吧。我给你洗尘压惊。”

    陈正汇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听欧阳适尽量用读书人口吻对自己说话便起身道:“我说你们这里是什么海夷岛国?为何诱拐我中华百姓。”( )



    欧阳适听了陈正汇的话心道:“这人不但不是傻子而且精明得很!他不和陈阿二他们说话要么就是不屑要么就是为了自保而装疯卖傻!”却不答陈正汇的话反问道:“听正汇兄你一口的汴梁口音是中原人士吧?”

    陈正汇奇道:“你一个海外夷族居然听得出汴梁口音!哼我是福建人不过在汴京读过书所以言语雅正。”

    欧阳适笑道:“原来如此那咱们就是一家人啦。我不是什么夷族!我也是汉人来着。”见陈正汇脸上有不信的意思便问道:“正汇兄你几年没回中原了?”

    陈正汇怔了一下道:“几年?我也记不得了我被流放的时候是大宋政和元年。”

    欧阳适惊道:“政和元年!那已经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

    陈正汇道:“你国也得到我大宋颁赐的历法了么?居然知道我大宋纪元。”向周围国家颁历是东方世界的外交大事周边国家若得中国颁历便是在国际上得到中国的承认。

    欧阳适笑道:“我们和大宋的联系从来就没断过。”

    陈正汇一听又问:“那你知不知道这几年里大宋生的事情?”他打听这个显然是身在海外心系中原。

    欧阳适道:“倒也知道一些。去年是大宋政和七年听说今年改元了是重和元年了。”

    “改元?”陈正汇惊道:“皇上驾崩了么?”

    “这个……好像不是。”欧阳适道:“道君皇帝还好好在那里呢。至于他为什么改元我也不是很清楚。”

    陈正汇舒了一口气喃喃道:“政和七年……重和元年……”长长一叹:“一晃快七年了!”

    这时两人走近欧阳适现他其实还很年轻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心道:“其实这人蛮可怜的七年前被流放的时候他应该才二十出头七年的青春就这样在荒岛中白白丢掉。”

    陈正汇又问:“这几年大宋有没有生什么大事?”

    欧阳适道:“你问朝廷的还是民间的?”

    陈正汇迟疑了一下道:“朝廷的。”

    欧阳适道:“想想好像和七年前没什么变化。虽然改元但皇帝还是原来那位宰相还是蔡京不过朝局好像比七年前更坏了百姓过得也更苦。”

    听到“蔡京”的名字陈正汇哼了一声道:“奸相!祸国殃民!他怎么还不死!”

    欧阳适奇道:“你认得他?”

    陈正汇哼了一声不答欧阳适道:“莫非你就是得罪他被流放的?七年前你才二十出头吧?居然就能得罪蔡京了不起啊了不起!”

    陈正汇却不受他吹捧说道:“你刚才还没回答我的话呢为何引诱我大宋百姓到此?”

    欧阳适心想你这人果然有点酸!也不想想自己现在是什么出境居然这样跟我说话。但想起杨应麒对读书人历来都很有雅量的样子自己可不能输给他!便耐心说道:“别把我们说得这么坏!我刚才和你说了我们不是夷族都是汉人。大宋这些年来政局大坏我们在老家活不下去才被迫从大宋逃到这里来。”他说到这里换了一副心情觉得自己礼下敬贤大有古人之风舌头也开始大了起来:“我记得古代有个姓陶的好像写了篇什么《桃花记》的说一群百姓受不了秦国暴政逃到一个山谷里……”

    他还没说完陈正汇纠正道:“不是《桃花记》是《桃花源记》。什么姓陶的!那是大诗人、大隐士陶潜渊明。”

    “嗯是了就是那个‘掏钱’。”欧阳适笑道:“我们这里也和那个桃花源差不多。大家在大宋……嗯在蔡京当权之下活不下去了只好跑到海外来。我们出力流汗总算在这个大岛上整治出这么一块地方来可以过日子了。”

    他引出陶渊明的典故陈正汇一听脸色便大和。所谓苛政猛于虎百姓逃避苛政那是圣人也同情的行为。

    欧阳适又道:“还有刚才你看到的并不是我们动什么坏心思去诱惑大宋百姓。今年东南各路遭了水灾加上**不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我们也不像那桃花源里的人那么自私既然有个好活路便要让同族的兄弟知道。所以才雇了那批船夫到沿海各地去传音信、接父老。至于陈阿大跑到沙门岛去却不是我的指使。”跟着便把陈阿二去沙门岛的原因解释了一下。

    陈正汇听到这里敌意全消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些许敬意来:“原来如此。那你们也不算外夷而是义士了。方才陈某人唐突了还请见谅。”又请教欧阳适姓名。

    欧阳适笑道:“我复姓欧阳名适舒适的适。这里的人口顺都叫我欧阳将军。陈兄我看你不如便先在这里住下吧。有句唐诗怎么说来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咱们在这里遇上也是缘分。”

    陈正汇微微一笑也不去挑欧阳适引诗里的错别字心想这些人原来都是同胞只是来海外避难而已虽然不是儒林高士但也深受我汉邦文化之熏陶心里又多了几分亲切。

    两人进了村陈正汇见有专人正在给新来的移民派工具口粮、安排住处心道:“他果然没有骗我。”对欧阳适更添好感。

    欧阳适安排他住在自己隔壁他屋里有一大堆杨应麒送他的书籍自己从来不看刚好送给陈正汇。陈正汇书荒了好几年了忽然在海外得了几百卷的书竟然兴奋得睡不着觉通宵玩赏。这几百卷书以儒家正典为主旁及《孙子》、《管子》等也都是正学甚合他的口味。第二日欧阳适来到见他居然抱着书歪倒在地上瞌睡不由好笑心道:“这人要是去见应麒多半对他胃口。”

    陈正汇就这样安心在岛上住下。欧阳适等人自称汉部来岛上的移民也都如此跟着这样自称陈正汇一开始丝毫不以为意但慢慢地就看出一些端倪来觉得欧阳适并不是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他花了几天时间把鸡笼港和靠港的村庄走了个遍问询各处民情渐觉其立村、建制、司法都有一套严密的体系在越往细里看就越是心惊:“这分明是一套可大可小的治国之道!大合圣人之心!他们是不知不觉这样形成的么?还是说这欧阳适是个大智若愚的天才?”暗里旁观见欧阳适指挥水师兵卫打击海盗、威慑土著的手段心道:“这人也是个将才。不过好像不怎么读书那怎么能建立这样一片基业?”

    因见汉部官吏行事堂正偶尔便在旁提一些意见。他本是个容易激愤的书生但在沙门岛数年已磨平了棱角。由于幼承家学底子本来就厚人又聪颖这些日子在流求边看边学用后世一句通用政治话语来讲叫做“有了理论加实际”所提意见便句句切中大流求岛军政之弊。欧阳适听他说的有理便一一依行。这一来欧阳适佩服陈正汇有真本事陈正汇也感怀欧阳适能知遇自己两人的交谊又深一层。

    陈正汇在岛上住了两月后对港口与各村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欧阳适见状想起杨应麒任用杨朴的旧例便干脆把政务都交给了他。陈正汇也不推辞在他看来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对自己而言真是牛刀杀鸡了。他心里也不以汉部官吏自居不过是把这件事情当作流放期间的一个寄托罢了。( )



    一个多月下来陈正汇洗脱了被在沙门岛期间的荒殆气息一日比一日斯文、沉着。剃了须、穿上新衣后便焕出一个青年学士的风采来。他在大流求岛边理民政边读书村民们敬他有学问都唤他正汇先生。

    这日他读尽宋版书籍读到津门所印四史见其点校与中原版本大大不同心里已是一奇翻到最后见后面嵌着数千字笔记一开始论的是管仲与儒门在治道上的异同、长短后来渐渐说到财务、人事管理的细处却是件件与此岛已有之体制暗合。

    陈正汇一口气将这篇笔记看完连连拍案:“原来此岛之治由此而来!”看这篇笔记的署名心道:“这杨应麒却是哪个大儒?是这几年才成名的么?还是说是一个未出世的隐士?”

    陈正汇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