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金?”几个士兵一听都哄笑起来:“会宁都被我们烧了,大金皇帝的头也斩下了,还说什么大金!”
“啊——”
旧宋君臣一听都叫了起来,一个伶俐点的臣子赶紧上前详细打听,那些兵将因赵佶是杨应麒的岳父,又得了萧铁奴交代,总算颇为礼貌耐心,将他们知道的局势大略与这批亡国君臣说了。赵佶父子在臣子的搀扶下在旁坐听,越听越惊。其实上次完颜虎来替杨应麒赵橘儿求亲时他们已得到了一点消息,只是那时有金国官员在旁监视,所得到的消息大多不确切,其中大半还要靠猜,所以直到此刻赵佶才算对天下局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赵佶和赵桓面面相觑,心里都想:“按他这样说来,这以后的天下可就姓折了,不过橘儿嫁给了汉部的重臣,我们以后也许能得到像柴家那般礼遇。”他们在北国被折磨得久了,早已不存为皇为帝之望,这时只求为一富家翁足矣。
那校官说完后道:“我们乃是六将军派遣来寻访各位的,各位便合作些,中途可别跟我们闹什么别扭。”
一个宋臣又问:“将军要送我们去什么地方?”
“当然先带你们去见六将军。”那校官说:“然后就看六将军如何处理了。我估计六将军会将你们送到小公主那里,你们不用担心。”
那宋臣又问:“小公主?”
那校官说:“小公主,也就是我们杨七将军的夫人。”
赵佶喜道:“是橘儿么?”
“是。”那校官道:“不过我们可不敢这么叫,一般都叫小公主,至于大公主,就是我们的虎公主了。”
赵佶君臣这才稍稍安下了心,随着这队人马上路。一路上遇到的萧字旗、漠北部族烧杀抢掠非止一处,这些北国士兵杀人时的残忍当真令人惨不忍睹,看得赵佶君臣胆战心惊,暗中都道:“这帮人比金人还可怕!”
不久到了萧铁奴行营所在,萧铁奴听说赵佶来特意前来相见,见这个亡国皇帝肚子尚未消退,指着他那圆圆的肚皮笑道:“赵官家,你的福气还有一些啊。”
赵佶大感尴尬,萧铁奴又对已显得十分瘦削的赵桓道:“小官家,你可是被北国的冷风给刮瘦的?”
赵桓无言以对,大感羞愧,其实萧铁奴也没羞辱他们的意思,只是开开玩笑,晚间便命人烤羊宰牛,款待他们。
这等大肥大腻的东西,赵佶父子在汴梁时是无论如何吃不下的,但在北国日久,粗粮雪水都吃过,因此竟然大快朵颐。
萧铁奴和他们说了一会笑话后就让人将他们看管起来,但饮食衣服半点不缺,礼貌也还算周到,只是不许他们乱走。虽然还不很自由,但比起在荒村中的生活已是判若天渊了,所以赵佶父子便渐渐安心下来。
又过了些日子,这拨亡国君臣在宁江州城内调养得精神气力都逐渐恢复,便听小公主车驾已到,赵佶大喜,领了老婆儿子来迎接女儿。
赵橘儿在萧铁奴处得到消息后别了完颜虎,便赶到宁江州来,这时赵佶一家已经被安置在城中一所大房子里,赵橘儿车驾开到,原本紧闭的中门方才大开,她的父亲赵佶在前,左边韦后,右边赵桓,三人领着二十几个劫后余生的皇族、大臣正等着她。
赵橘儿一见父亲,有些失态地从车上奔下来,叫了声:“爹爹!”便哭了起来,韦后紧紧将她抱住,惟恐她又走了一般,哽咽着也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他们一家在门口相对垂泪,无论旧宋臣子还是赵橘儿的随行侍从都为之助泣。哭了好一阵,才有左右劝着进房内去,早有翠儿领着一班侍从捧上许多衣服、财物,分别赠给赵氏宗室,又赏赐了旧宋众臣。赵橘儿又吩咐厨下添加好酒好菜,准备晚间设宴。忙了许久,这才与赵佶、赵桓和韦后进入内室。
这时泪也流过了,场面话在外面也说过了,房内只剩下一家子四人,赵桓便问:“妹妹,你这几年来,过得可好?”
赵橘儿道:“哥哥关心。橘儿幸得嫁了七郎,如今在汉部这边过得很好。”
韦后低声问:“橘儿,听说你九哥在南边登基了,你……你可有他的消息?”韦后是赵构的生母,所以有此一问,但赵佶、赵桓一听脸色都有些异样。
赵橘儿神色沉静下来,说道:“爹爹,娘亲、哥哥,我们一家子的事情,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我既叫爹爹、娘亲、哥哥,而不叫父皇、母后、皇兄,你们便当猜到外面的局势了。”
三人面面相觑,赵佶叹道:“也罢也罢,我们在那地狱般的地方过了这么些年,什么荣华富贵早也不敢想了,只愿他们折家能待柴家般待我我们便是过望了。”
赵桓听了点头,韦后却道:“若是你九哥没有基业,那便罢了,可我听说他在南边还有半壁江山,这……”
赵橘儿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娘,九哥是有基业,可他那半壁江山,说好听些是偏安,说难听些,便是汉部寄放在那里的!等北边的事情一了,这半壁江山焉能长保?”说着便述说她南归后的遭遇,又分析了眼前的局势。赵橘儿此时所掌握的军政情报,比起折彦冲、杨应麒来也是不遑多让,她说话又极有条理,见识亦甚高明,这时只是说了一个概观,便听得赵佶、赵桓、韦后三人暗暗纳罕,均想:“橘儿才离开我们几年,怎么变得如何知情达理,再没半分当年的小女孩儿模样了。”
赵橘儿一番话说完,又道:“爹爹,依我看来,新汉之一统天下,只是迟早的事情。且不说汉部这边断不容你们南下,便是你们能侥幸南下,看九哥哥那般待我,你们便回去了,也非卷入纷争不可。便是纷争争赢了,新汉大军压下,那时又要再亡一次家国么?不如便留在这边,橘儿侍奉你们安享余生。”
赵佶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在这边……橘儿,你的位子可安稳么?”
赵橘儿微微一笑道:“只要我们不求黄袍加身,折大哥、虎嫂子他们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如今天下和以前大大不同了,我估量着,大哥、大嫂他们应当有这个器量!”
赵佶想了一会,说道:“只是……万一他们要拿我们去对付你九哥,那可怎么办?”( )
第二七七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
就智商而论,赵估绝不是个傻瓜,他在位期间的种种倒行逆施,一来和他不能节制嗜欲有关,二来也和他的生长、生存环境以及整个皇朝体制有关。虽然他败坏了整个国家,但就帝王权术而论也不算差,这几年来痛定思痛,尤有长进,所以这句话一针见血,问了出来连赵橘儿也难以回答。
赵桓见赵橘儿不答,问道:“妹妹,他们……他们还会用我们来对付老九的,是么?”
赵橘儿叹了一口气道:“爹爹,哥哥,这……这事情我也说不准。不如等七郎来了,他和你们说好不好?总之我答应你们,只要爹爹、哥哥你们不图谋复辟,有我在一日,便不容你们再受这北狩之苦了。”
赵估、赵桓、韦后三人对望一眼,都点了点头,韦后道:“好了好了,孩子,我们也知道你难做。如今你能救得我们出苦海,我们己经是庆幸上天赐给我们一个好女儿了。”
一家人心里虽然还有些疙瘩,但想最坏的情况,当不会更甚于北迁之苦,所以渐渐地收拾心情,展颜且欢。
过了几日完颜虎来到宁江州,虽然她心情很不好,但为礼貌起见也到这里来拜访。虎公主是何等身份这些日子来赵估等早己深知,所以对她这次来访看得极重,心想若能得她一诺,那将来便算在新汉政权下买了一道护身符。但完颜虎却片言不及公事,只是以亲家之礼与赵信、韦后相见,说了一会客气话便去了。
赵估见她神貌恍惚,不禁有些惴惴不安,以为完颜虎不喜他们,赵橘儿忙告诉他们完颜虎闷闷不乐是因为别的事情,与赵氏一族无关。尽管如此,赵估等还是不能放心,直到那天听说杨应麒进城。
“杨相进城了——姑爷进城了!”
这是一个让整座大房子都有些振奋的消息,如果说赵氏一族此时己完全倚赵橘儿这个女儿为靠山,那杨应麒便是这座靠山的靠山,他们赵氏一族将来在新汉政权下的祸福,几乎都要依靠这位姑爷宰相,这是赵估等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如果说韦后因为赵构在江南还有几分窃望,那么赵估、赵桓便都更倾向于留在新汉一一如果杨应麒能保护他们的话,因为杨应麒这个女婿就亲缘来说虽比赵构这个儿子来得远一些,但对位高权重的家庭来说,关系远一些有时候反而更安全,赵估赵桓这两代皇帝都深知在目前的情形下,跟着女婿也许会更加安稳。
不过,杨应麒进城后并没有直接来见岳父岳母,而是先到各处巡视,处理了半日政务,晚间才上门来拜见泰山泰水。
翁婿相见时,赵估偷偷打量杨应麒,心道:“这可怪了,这个麒麟婿,似乎哪里见过。”
杨应麒见到赵估,却只是笑笑,并不多说什么。他是晚饭时间来到,赵橘儿也安排得很简单,并无大排场,席上也就至亲数人,便如富贵家的家常便饭,席上杨应麒多吃饭,多吃菜,少吃肉,不喝酒,话也不多,只是和赵估议论些诗词,讨教些书法。
酒足饭饱,杨应麒便要去别处下榻,赵估道:“贤婿,何不留下?此处颇有安暖被褥,是橘儿她娘亲自安排下的,不比外边仓促之居。”
此时也无他人,杨应麒笑了笑说:“岳父大人,我不好留在这里啊,你应该懂的。”
赵估听了,说道:“贤婿你……你顾忌的是。该小心些的,该小心些的。”
杨应麒见他有些吓怕了模样,安慰道:“岳父大人,你也不用如此。我如今谨慎,乃因眼下是多事之秋。待过了这一阵,让大家都知道岳父大人的坦荡,那便不要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