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应麒听得眉毛一轩道:“说下去。”
杨朴道:“可惜你所能意料也不过一二年、两三年胸中没有十年之规划更无百年之眼光。所以你这汉村的建制放诸一二年间则处处高明。放诸五六年间则颇见破绽。放诸百十年间便显出建村者全无远见!”
杨应麒哈哈大笑道:“说得好。来来来到我住处来前些天我才得了二两好茶乃是雨前龙井塞外难求。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 )
杨朴虽有几分狂气却不是一个纯粹的狂生。他见杨应麒不过十几岁年纪面对自己的挑衅居然毫不动怒不由得暗暗称奇。来到杨应麒房中见屋内一个书架约有三百余卷图书却都是善本。
杨应麒注意到了他的眼光笑道:“塞外好书难求。我搜刮经年也不过是这点家当却是贻笑大方了。”
杨朴却道:“不然女真人便是识字的人也不多你身处其间而能如此已属难得。”说起话来已比在外边平静多了。
杨应麒点头称是说道:“在这里多有英雄豪杰而几无文人学士。能谈论点风雅的也就我族兄杨开远等寥寥数人。”
杨朴见他烧炭煮水不用煮而用泡颇感奇怪。然而见他手法熟练稳重展现出来的气度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所应有心中再不敢对杨应麒等闲视之心道:“茶道功夫能见学养底蕴。此地虽属蛮荒但这少年大有来历不能小觑了他。”
杨应麒道:“唐人烹茶多加茱萸、橘皮。本朝尚清淡故只是清煮。我这泡茶法又在茶艺上减其繁冗。杨先生是渤海人吧?却不知是否习惯。”
他所说“本朝”自然是称宋而非辽。当时天下文化之中心在宋士大夫间的潮流也以宋风为尚。杨朴是辽国士子颇知大宋茶道但杨应麒这时展现出来的茶艺却本应在明清时才开始风行因此对杨朴来说十分新奇。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实则是互相试探学问。
一席话说下来杨应麒心道:“这人肚子里果然是有文章的。”杨朴则想:“我刚才太唐突了此子和胡茂等人不可同日而语!”
茶过三循杨应麒道:“刚才在外边杨先生说我村建制放诸百十年间便破绽百出不知能具体言之否。”
杨朴道:“方才杨某孟浪了。想来小杨相公心中另有主张。”
杨应麒道:“说说无妨。”
杨朴心想我若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反而让你小瞧了当下将汉村格局偏狭的地方一一指出。
杨应麒听得暗中大喜:“这人是有实学的!不是只会寻章摘句的腐儒!”待杨朴说完杨应麒又问道:“今日辽、女真之势杨先生以为如何?”
杨朴沉吟半晌叹道:“大辽已经错过了扑灭女真人的最好机会今后的国势只怕会每况愈下。至于女真……女真人虽然野蛮但颇有好学者将来或能成就大业。”
杨应麒道:“若我汉部则又如何?”
杨朴盯着他似乎在揣摩他的心思。杨应麒道:“不必讳言但说无妨。”
杨朴道:“听小杨相公这样说莫非对女真怀有异心不成?”
杨应麒听了这句话神色不动只是摇头道:“不是。我们汉部受女真恩惠甚多绝无恩将仇报的道理。不过我们和女真族豪强的想法不大一样他们追寻的是女真一族的兴旺至于别族如何则不考虑。我们追求的却是治下人人如一。因此完颜部有奴隶汉部没有。”
杨朴道:“既然如此为何汉部只庇护汉人?”
杨应麒道:“任何事业都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汉人开化已久文化较高我们的想法大家都能很快接受。且我们本身就是汉人因此比较容易互相信任。互相信任才能团结团结才有力量!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园必须有强大的力量才能维护。”
杨朴闻言沉默良久终于叹道:“辽境的学子常自诩中原藐大宋为南朝以为宋朝诸公不能凌大辽学子之上。今天见小杨相公才知此言大误。方才这番话虽然直白似乎没有出奇之处但不是上邦才俊哪里说得出来!”
杨应麒问道:“若如此杨先生愿意留在汉村还是回铁州去?若回铁州应麒自会派人护送。”
杨朴叹道:“铁州家园已经糜烂回去又能如何?”
杨应麒又道:“都勃极烈气度甚雄对知书晓文之人十分看重。若先生觉得汉部太小我可以替先生引荐都勃极烈必然重用。”
杨朴道:“小杨相公如此说莫非汉村就没有杨某容身之处么?”
杨应麒笑道:“若先生不嫌弃我们自然欢迎之至!”取出一副地图来打开杨朴一见惊道:“这是大辽五京六十二州之图!”见那地图制作精密详略不一东京道最详细中京道以及上京道东部次之南京道又次之西京道及上京道西部则只是粗具而已。
杨朴道:“此图与以往杨朴所见地图大大不同。就东京道中部、南部两处而论就是大辽北院枢密所藏地图也未必能比此图更加实用。”仰叹道:“女真之胜果非侥幸。”
杨应麒听他这样说微微一笑道:“这地图离完成还远得很!都勃极烈也还没有看到。”
杨朴咀嚼着着两句话杨应麒又道:“不过依我看来女真代辽只是迟早间事。问题在于到时候我们汉部如何自处?先生可有什么看法?”
杨朴道:“我来会宁已经数日颇听说汉部的事情。折领乃前国主女婿既贵且亲。只要能韬光养晦不与完颜部起冲突汉部便无可虑。”
杨应麒嗯了一声顺口道:“就这样么?”
杨朴目光闪烁起来:“若不然又当如何?”
杨应麒将地图收起笑道:“没有如何。将来的事情三五年后再说吧。现在还是先想着怎么帮都勃极烈拓展局面。”
杨朴道:“不错。汉部依附女真。女真兴则汉部兴女真若有不测则汉部危矣。”顿了顿道:“女真威名已远却不知折领劝进没有。”
杨应麒一怔道:“劝进?”
杨朴道:“就女真而言既已经叛辽则当自立否则何以号召诸部?就我汉部而言若先一步劝进则是有功。”
杨应麒沉吟道:“你说的对。这件事情我马上去和大哥说。”
当日杨应麒请来折彦冲、曹广弼、杨开远、萧铁奴等人折彦冲和杨朴相见甚得。( )
杨朴说了劝进的事情曹广弼道:“北鄙小国民满十万而已尚不及大宋一州。如此便称皇帝未免太过。”在他心中始终以大宋为不易之正统。
杨应麒却道:“不然。若大辽来攻二哥以为双方胜负之数如何?”
曹广弼沉吟道:“辽国欲灭女真只怕难了。”
杨应麒道:“若辽国打不下女真则会如何?”
曹广弼道:“轻则裂疆丧土重则分崩离析。”
杨应麒又道:“若是这样女真国运又会如何?”
曹广弼道:“若是前者则契丹女真为北国双雄。若是后者则……”他皱了皱眉头忧形于色:“若是后者则女真或者可能代辽而兴。不过契丹立国百年根深蒂固女真人要自立不难想要吞辽只怕没那么容易。”
杨应麒道:“然则女真人能与大辽相抗已无可疑。辽主已称帝二百余年女真的都勃极烈称帝又有何不可?”
曹广弼哼了一声道:“称帝就称帝吧。反正也没人管得着他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杨应麒笑道:“怎么会没什么关系?阿骨打做了皇帝我们也就水涨船高。大家都弄个将军元帅什么的做做不用像现在这样叫什么领像个山寨头目似的。”
曹广弼等闻言无不大笑。
第二日折彦冲来见阿骨打见阿骨打的弟弟吴乞买、女真国相撒改刚好都在便道:“叔父!如今我们连番大胜威名远播。女真诸部归心新附州县也都降服。疆土渐大人民渐多过去山林部族的统治方法已不能行。若不革旧订新册帝号封诸蕃则各州各部都视叔父为一酋长!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没有一个名号如何去号令诸部和大辽对抗?若使臣民对叔父的名分心存疑虑则迟早必生大祸!如今一年将尽不如就以明年开春建新元称帝号以系国人之心。”
阿骨打沉默不语。吴乞买、撒改等闻言却深以为然。撒改道:“驸马不愧是上邦豪杰所言大有道理!”
宗雄、宗翰、宗望等也都道:“如今我们与大辽已经破裂若不称尊号如何系国人之心?”
阿骨打问折彦冲道:“在中原也是这样说称帝就称帝么?”
折彦冲道:“若无实力称帝徒惹人笑话。”
阿骨打问道:“如何才能不惹人笑话。”
折彦冲道:“若得大国承认则天下再无人敢不敬。”
阿骨打道:“大国?是辽还是宋?”
折彦冲道:“澶渊之盟中宋兄辽弟萧太后为叔母两国并列于世。大宋太远。大辽威名远播自东海以至于西域无不畏服。若能得其册封即可名正言顺。”
阿骨打道:“我们和大辽已经撕破了脸皮如何能得其册封?”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这却简单。它不册封就打打到它册封为止。”
宗翰等人哈哈大笑道:“不错!打到它册封为止!”
撒改见阿骨打心意已决便道:“既如此我便去准备称帝事宜。这事还要驸马多多指点才好。”
折彦冲忙道:“不敢。”顿了顿上前道:“叔父。若称皇帝则再非一族之长而是一国之尊。一国之尊当以天下为大公、视万民如一体。如今国内之形势女真优于各族完颜优于各部。且又多有奴隶、奴婢。其人生活困苦如牛如马——这都是不公之事。虽然这些事情积习已深一时难以扭转。但希望叔父称尊之后渐除这等不公之制。”他之前那些话都是和杨应麒商量好的最后这段话却是临机想到而提出。
阿骨打还没说话吴乞买、宗翰等人却都已经摇头吴乞买道:“奴隶有什么不好?那些人怯懦、懒惰、愚蠢自然要沦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