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铁奴惊呼道:“萧奉先!”用马鞭抽了那老者一鞭:“就是他?”

    那契丹兵答道:“是。”

    萧铁奴笑道:“哈哈你真的是权倾北国的大辽枢密萧奉先?”

    萧奉先甚是尴尬不愿否认却又不敢承认。

    萧铁奴又问那契丹兵:“你们怎么捉到他的?是不是耶律延禧也在左近?”

    那契丹兵道:“没有契丹大队已经离开两天了。”

    萧铁奴奇道:“这就奇了难道这萧奉先会留下断后不成?”

    那契丹兵道:“启禀将军是皇……是那耶律延禧走着走着忽然不知想起了什么便指着萧……这萧奉先说:‘我失去天下都是你们父子误我!今日本要杀你以平民愤只是国势如此杀了你也无补于事!’便把他们逐出大队不令随行。”

    萧铁奴更是奇怪:“他到现在才知道是谁误了他啊?哈哈我听应麒讲故事说当年吴王夫差也是等到走投无路才现他的宰相是奸臣怎么天底下的事情都这么像啊!”又喝问道:“谁是萧昂!”

    两个青年中年纪较大的那个被萧铁奴一喝吓得瑟瑟抖。萧铁奴笑道:“原来你就是萧昂!抬起头来!看看我是谁!”

    萧昂畏畏缩缩地抬头看清萧铁奴的脸后一片迷茫。

    萧铁奴冷笑道:“不记得我了么?当年在乌古部你可把我的伙伴们害得好惨!”

    萧昂喃喃道:“乌古……啊!是你们!”

    萧铁奴哈哈笑道:“你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一直和契丹作对的汉部就是当年冲你车驾的那几百人马么?可怜可怜!”

    萧昂颤声道:“将军饶命当年实在……实在……实在不知将军的神威啊。”

    萧铁奴哼道:“我是不会怎么样你的不过狄叔叔他们可就难说了。”

    吩咐下属将萧奉先和他的次子绑到斜也处领功将萧昂押到折大将军处听候落。( )



    萧铁奴的部属押了萧昂到折彦冲处折彦冲想起当年同伴的惨事怒火中烧。汉部出死谷后曾遭三难:第一是宋边受拒第二是遭遇萧铁奴第三是乌古叛友。这三件事都几乎把汉部逼入绝境而后两件事均和萧昂有关尤其是在乌古狄喻带过去的人马损折近半是汉部立部之前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在汉部的实录上被书为“大难”所以汉部的元老部民提起此事无不对萧昂和乌古部恨得牙痒痒的。

    折彦冲提起三尺长剑就要斩了他曹广弼拦住道:“汉部军令严禁杀俘!”

    折彦冲道:“这是报仇怎么叫杀俘?他又不是寻常士兵!”

    曹广弼道:“就是要杀他也得按规矩来。再说与他仇恨最深的是狄叔叔。”

    折彦冲醒悟过来派人将萧昂送往津门。杨应麒听说是捉了萧昂命人提上前来对杨朴感慨道:“当初汉部轫之时兵不强马不壮流浪于长城内外、大漠南北惶惶不可终日。就连萧昂这样的软脚虾也怕!当其时又有谁知我们能有今日的事业。”手一挥命人押到狄喻府上去。

    狄喻根基本厚在相助阿鲁蛮一战中身受重伤留下了病根。后来在死谷中静养数月才渐渐恢复过来但随后便千里奔波身体情况又转恶化尤其是在乌古一役惨受折磨从那以后他的武功便再无法恢复到盛年时的五六成。前几年拼着年纪不算太大在许多场合还能活动活动但近两年旧伤复便卸了军职来到津门静养。他三年前娶了张玄征的一个寡妹生下了两个儿子赋闲在家伴妻弄儿心灵有了寄托建康状况又有起色只是早年的雄心壮志却已在最近这次病苦中消磨殆尽。这日忽见杨应麒的属下押了萧昂过来又勾起了旧仇!

    但他毕竟年纪较长和折彦冲等不同看见萧昂非但未起杀念反而大起唏嘘之叹对押萧昂来的官差道:“此人不是我的仇人是汉部的仇人该如何处罚押到法官处听候吧。”

    汉部的司法体系由于杨应麒的促成从一开始就有独立司法之传统。当时部族新兴折彦冲、杨应麒等人都有自己不至于犯法的自信而全部方兴未艾之际部内权贵犯罪事件也比较少因此便没留下什么权贵干法的恶**件。

    举部南迁以后司法案件日积日多司法程序日渐复杂法律条文日益严密这才开始出现专门的司法系统。李阶北来后整理汉部旧日的案卷结合北国的传统和宋律编订了一部新律。杨应麒拿到手后将其中太过繁缛和不切实际的部分删除又添入限制部族脑权力的若干条文并将司法独立提到极显著的位置上开宗明义便是不许汉部脑(包括折彦冲和他自己)以政令干预法律的运作。这部新律后来由汉部元部民会议全票通过(折彦冲杨应麒默许的动议通常都是全票通过)成为汉部部民的第一部成文法。又当场推选了狄喻为最高司法团的最高法官从政务上退下来的张玄素为次席法官汉部的元老部民胡茂为庶务法官。

    最高法官并不处理日常事务只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威严存在;次席法官负责督导下统的各层司法系统;庶务法官则是协助前面两位法官处理文书事宜、统筹案卷存档的职位。

    这三个人在律学上其实都是门外汉坐上这个位置主要是因为他们资历以及道德受到部民的信任本身处理案件的能力未必胜过这几年在基层做具体司法事务的青年法官们。但在现阶段这样一个粗糙的构建已经可以满足汉部的律法需要了。

    这时杨应麒的属下听了狄喻的话便押了萧昂前往津门的法庭津门法庭的第一法官是个渤海人次席是个高丽人助理法官是个福建人都是三十岁上下、未曾经历过千里“远征”的青年看到这个案子不由得蒙了。他们向来处理的大多是部内的事宜涉外的事情按传统是归入军务由军方直接处理。萧昂的这个事情与其说是判案不如说是报仇这可该如何处理?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去求见张玄素询问张玄素也不知如何是好。助理法官见状便建议去问“朱虚先生”。

    朱虚先生李阶拿到宗卷后皱眉道:“狄大人糊涂了!这事不该交给津门法庭的。咱们汉部的民事律法里还没有相应的条文。”

    青年法官们便问该如何处理李阶道:“你们是法官所以处理案件本不该来问我。不过这事有些麻烦我给你们个提议:法不回溯令不二行这萧昂杀害汉部部民是我们的律法颁布之前的事情杀人的地方又在汉部统辖地以外所以用咱们的民事律法便很难处理。但汉部行事之传统向来是‘以直抱怨’。何谓直?人若犯我循天理报之谓直!这萧昂杀害汉部的亲人便是汉部的仇人。此事当由折大将军或者辽口军法处处理。”顿了顿又道:“这种事情我本来没有干涉的权力所以你们就算觉得我说的有理也该先把我的意思转告给张玄素大人。得他许可这件事才算名正言顺。”

    几个青年法官将李阶的意思向张玄素转告张玄素心中默然说道:“就这么办吧。到辽口按军法处置。”几个青年法官走后张玄素颇感不安来见杨应麒说知此事道:“我虽得元部信任但处事不当于律文又不深悉曲折之处难以变通这次席法官的位置还请辞去。”

    杨应麒道:“张大人这是什么话!我们百业草创汉部上下又有谁是一开始就深通律法的?都是一边做一边学。咱们这代人最要紧的是秉持公心办事开个好头。等过了两三代积累得多了自然会出现学力深邃的人来。”

    张玄素道:“虽然如此但这最高司法团的次席毕竟不同其他。狄大人处最高法官位置重要的是立身正持理公便能让人信服。所以坐在他这个位置德重于才亦可。而次席法官向上要襄助狄大人判难断疑向下要给那帮年轻人传律解惑所以才能与德行不可偏废!如今我自忖虽能秉公办事但才不足堪因此请辞。”

    杨应麒摇头道:“张大人啊次席法官需要德才兼备我也知道。但现在哪里找到这样一个人去!”

    张玄素道:“李阶先生如何?”

    杨应麒哦了一声沉思半晌道:“张大人提名此人按规矩也不当来与我说。我是政务之不当干预法官人选。汉部的**官提名之权在狄大人任命需经元部会议——这是规矩。”

    张玄素颔道:“既然如此我先跟狄大人商量去。”

    张玄素走后杨应麒正深思着他的提议却听侍从匆匆来报:“陈大人回来了。”陈正汇这次回到津门杨应麒并没有安排什么喧扰的欢迎活动只是和杨朴、李阶、张浩等几个关系较近的文官将他接到明伦堂去。

    津门大将军府有附近有三个很重要的建筑:第一是位于左侧的四岳殿汉部元部民会议便在此举行;第二是位于右侧的明伦堂是士人议事论政的地方;第三是位于大将军府正前方隔街相对的华表坛为四方部民陈情之地华表坛上刀刃不入言论无罪。

    此刻明伦堂内陈正汇批麻戴孝双眼深陷甚是憔悴和李阶见面后抱头痛哭。杨应麒等人好容易才劝住了。陈正汇见明伦堂挂上了白灯笼堂内群贤无论渤海高丽、华邦胡邦都为父亲默哀心中感念。

    虽说生死送别乃是一种普世的情怀但在侠客那里是傲啸激昂在战士那里是壮烈豪迈此刻明伦堂内斯文而肃穆的悼念氛围则非一群读书人凑在一起断不能有!所以杨应麒、陈正汇、李阶、杨朴、张玄素、张玄征、张浩、卢克忠等人聚在这里虽然言语不多却都很能融入这个情境若欧阳适和萧铁奴等人置身其中则势必格格不入。

    悼念结束后群贤将散李阶便要送陈正汇回府陈正汇却道:“我想在这里留一下。”又望了杨应麒一眼。

    杨应麒道:“我也留一留。”

    李阶等意会便都先行告辞。

    屋内更无他人只剩下杨陈两人对着李阶手绘的陈了翁遗像枯坐。良久杨应麒打破沉默问道:“正汇兄此行除家事外可有所见闻而回?”

    陈正汇深深一叹道:“此次回大宋一路上但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真不敢相信彼处是我等故国!”

    杨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