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眼眶含泪,沉默不语。明鸾在旁却听得有些不对劲。她还一直打算说服陈氏改嫁呢,只不过因为陈氏一直态度坚决,她又得不到旁人支持,加上近几个月都有事要忙,才暂时将这件事丢开而已。原本她还想着,陈氏要守,就让她守完三年孝期再说。到时候章家各项事务都上了轨道,两个弟弟也长大了,林氏身体想必也好转了,四叔说不定还能回家支撑大局,加上自己又嫁了人,陈氏没有了牵挂,也许会改主意也说不定。可现在听祖父的口风,似乎打算要正式留陈氏一辈子了?
诰命什么的,明鸾心里不在乎,又因为这追封是给亡父章敞的,陈氏不过是顺带,将来改嫁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若因为诰命之事困住了陈氏,那可就大不妙了
明鸾正要插嘴,却收到祖父章寂一个严厉的眼神,不由得愣了愣。章寂仿佛知道孙女想要说什么似的,两眼直盯着她,嘴里却在对陈氏说话:“无论如何,三丫头的亲事要紧。难得有个与她性情相投、彼此又知根知底的好孩子,这门婚事绝不能出什么变故皇上可还没下旨赐婚呢,连外人也少有知道的。好媳妇,你即便有什么想法,也等这事儿定下来再说。不会等太久的,我会尽量让皇上给咱们家一个信物,或是当着宗室贵人们的面说定此事。”
明鸾迅速脑补:祖父这是打算在过年朝贺时请皇帝做一个非正式的允诺,定下她与朱翰之的婚事?省得她守孝两年,朱翰之年纪渐大,会被人盯上了,却又不好回绝。这样也有道理,明鸾想了想,决定暂时不多嘴说些什么。反正只要她的婚事定了,陈氏也就少了一大顾虑。
陈氏脑补的却又是另一回事:她觉得公爹是在暗示自己,章敞有个官职在身,明鸾与怀安侯定亲时要体面些,而她这个母亲也不能出什么差错,有个诰命夫人的身份,可以增添女儿的份量,一切都要等婚事当众定下,再说其他,只要婚事定了,即便她不要这诰命,影响也要轻得多。
于是,陈氏尽管觉得心中有愧,但还是接受了章寂的请求,想着过年期间暂且为女儿充充场面也没什么,于是便不再闹别扭,而是将精力放到为女儿准备进宫所需要的衣裳首饰,以及大礼培训上来,过年的事务倒有一半交给林氏分担了去。幸好林氏身体有了好转,老张又十分能干,南乡侯府上下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众人也都精神不错,喜气洋洋地迎来了回京后的第一个新年。
明鸾本来是高高兴兴带着弟弟们迎新年的,无奈大户人家有大户人家的规矩,大年三十晚上,她就要帮着母亲婶娘料理年夜饭诸事,给家下人等看赏,全府人的吃食、炭火都要用心照看。陈氏与林氏要忙着祭祖事宜,家中一些琐务就顾不上了。如此忙到二更天,好不容易得了空,她忙忙洗漱了,打算到榻上歪一歪,养养神,结果一下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得外头轰的一声,她猛然惊醒了过来。细竹在屋外大呼小叫的,似乎是隔壁府第放焰火了,热闹得邻居家里都能看分明。萱草听见屋里的动静,忙进屋来侍候:“姑娘醒了?方才三太太过来,瞧姑娘睡着了,让我们不要吵醒姑娘,等将近子时再叫了您起来。虽说祭祖的事,一向只由男丁参加,但如今家里人口少,姑娘一并过去,在祠堂外头拜一拜祖先,沾点香火也是好的。”
明鸾在她的服侍下穿好了衣裳,重新梳了头发,瞧着时间不早了,忙忙往自家在府中设的小祠堂的方向去。到了小祠堂附近歇脚的院子,她看见袁氏与文龙、元凤兄妹已经到了,正与林氏一起围着章寂说笑,而陈氏则远远地在小祠堂前指派下人们做事。她看了陈氏两眼,就进屋向章寂请安,又向堂兄姐问好。
各人见过礼,章寂便笑问:“听说你回屋睡着了?睡得可好?这几日偏劳你了。难为你小小年纪,又是头一回做这些事,竟也料理得妥妥当当的。你婶娘直夸你呢,说她在你这年纪时,断没有这么能干的。我就跟她说,哪怕是你大姐姐,这几年在外头历练过的,也没这么能干呢”
明鸾看了看元凤,见她脸上带笑,不象是在意的模样,才笑说:“我这是粗养惯了,做什么事都大咧咧的,不懂得什么是腼腆,让人看起来好象很能干似的,其实就算是闹了笑话,别人也不敢指出来。而大姐姐则不同,她其实能干得很,但她比较腼腆,遇事总不好意思跟人说她也会,才会让祖父误会罢了。”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元凤更是忍不住挽住她的手臂笑道:“若是换了以往,或许我还听不懂你这话的意思,今日总算明白了,三妹妹确实不知道腼腆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大姐姐瞎说”明鸾露出不乐意的神色,“不信你就拿了纸笔来,我包管能把这两字写给你看,省得你说我不知道它们怎么写”
众人又是一番大笑。
这时老张来报:“侯爷,时辰差不多了。”陈氏也过来请章寂前去主持祭祖仪式,众人忙敛了笑,整一整仪容,跟随在章寂身后往小祠堂走去。
这是章家回京后第一次祭祖,只让本支的人参加。族里的人倒是提过想要一起祭,还说动了章敬来信帮口,但章寂不肯。当年南乡侯一支风光时,对族人多有照应,但出事时族人却不肯伸出援手,章寂一家大小流放南下,唯一能依靠的居然是向来关系平平的姻亲陈家而四儿媳林氏把侍婢青柳送回章氏族人处,本是打算让她有个托庇之处的,没想到她叫人折磨了几年,又被始乱终弃,这都是章氏族人没把章寂这一支放在眼里之故。章寂如今一门双侯,虽没打算报复什么,但心里也不是没有想法的。长子愿意与族人来往,是长子的事,面上功夫他也愿意做一做,省得叫人说闲话,但若叫他继续象从前那样跟族人亲近,那就万万不能了。
因着本支人少,男丁又多在外地,仪式倒是简单。章寂带着大孙子在前头祝祷,两个小孙子跟着大人的指示下跪磕头;至于林氏,则以媳妇的身份帮着上供给祖宗的牌位;陈氏自认为已非章家妇,只肯在门槛外头帮着传递菜肴等物;明鸾与元凤都是女儿,依章家的族规,只能在堂外叩首;袁氏是妾,连叩首的资格都没有,就只能远远在外头瞧着。如此,还未等到明鸾觉得不耐烦,仪式就很顺利就结束了。
仪式结束了,并不代表事情就完了。章寂是长辈,自可以回院休息去;袁氏与文龙元凤早说好了要在南乡侯府过一晚上的,便也去了长房从前的院子各自歇下;两个小的熬不得夜,林氏身体又弱,陈氏早早打发他们回房去了,剩下的就只有她自己和女儿明鸾,还要看着下人们收拾东西,忙活到大半夜,连觉也顾不得睡,就得换衣裳梳头,吃一盏醒神的茶汤,匆匆填上几块点心充饥,然后陪着早已穿戴好的章寂与元凤,坐车进宫去了。
前朝的大朝会是在清晨进行的,按照仪式,要到太阳升得老高才结束。而后宫的小朝会也是天刚亮就开始了,一排排宗室贵人、勋贵女眷与诰命夫人们在宫人的引领下向皇后正殿磕头行礼——不是人人都有资格面见皇后的,哪怕是身份高的诰命们,也要分成一小队一小队地,轮流进殿朝贺,至于那些中等品级官员们的女眷,就只有在殿外行礼的份了。还好,明鸾虽然是个五品官的千金,却分属勋贵女眷行列,与陈氏一同被排在前者的队列中。
由于人多,明鸾她们这一行人足足到天亮时分,才轮到了,但也就是进到殿内,远远向皇后行了礼而已。明鸾虽习过礼仪,知道此时不该抬头去看,但觉得自己离得这么远,身边又有这么多人,忙乱间大概也没人会注意自己,便迅速抬头打量了皇后一眼——
只可惜,她离皇后宝座足有十来米呢,前头几排都是公侯人家的夫人,她能看见的就只有一个穿着蓝色华服的女子,衣服上满是红红黄黄的点缀,不知是刺绣还是镶的什么,头上戴的是大大的凤冠,那叫一个珠光宝气此时由于才天亮不久,殿内光线还很昏暗,四处都点燃了烛火,照得那凤冠闪闪发光,连人脸都看不清楚了。
明鸾心里有些失望,但也不敢看得太仔细了,匆匆随着众人一道行礼。
她这一排都是勋贵人家的千金们,元凤就在她左手边,右边是个陌生面孔,前面一排则是她们的女性长辈,陈氏就在她们姐妹前头。朝贺完毕,众人在宫人指引下依次退出,本来是该从旁边的过道中转出去的,却忽然来了个女官,小声对陈氏说了两句话。陈氏脚下一顿,便回头向明鸾与元凤递了个眼色,然后带着她们随那女官一同离开了队列,往附近的偏殿方向去了。
明鸾猜想这大概是皇后要召见她们,不由得猜想她这么做的用意。正想着,抬头一看,就看见前方偏殿中,影影绰绰已经坐了不少女子,有年纪大的贵妇,也有年轻的千金小姐。元凤在旁小声道:“呀,那不是姑太太么?旁边的居然是武陵侯世子夫人……”
武陵侯世子夫人,正是元凤未来的婆婆,明鸾含笑瞥了她一眼。元凤脸一红,便低下了头。明鸾正打算打趣她两句,猛地瞥见过道的另一头,沈昭容正在宫人的指引下朝这边走来,脸色不由得一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十七章 候场
收费章节(16点)
第六十七章 候场
沈昭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穿的一身玫红色的金丝绣花袄儿,牙色的五彩绣花马面裙子,胸前带着明晃晃的金项圈,挂着个嵌金丝的白玉锁儿,头发挽成宫髻,插了一头的珠玉,端得是珠围翠绕、贵气逼人,衬着她脸上精心画就的妆容,把七分的姿色直提高到了十分,哪怕是隔远望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