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时能回来?结果她在外头打听了半天,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反而叫府里其他下人发现了,当天晚上大伯父就派了人来跟我母亲说,外头的事他自会料理,若有要紧事,他自会告诉祖父,让我母亲不必操心。这叫什么话”

    朱翰之微微皱了皱眉:“他这样做也没什么用,顶多就是让你们担心些罢了。但只要真有大事发生,他也瞒不下去。”

    “就是”明鸾撇嘴道,“我想知道二伯父的消息,也是关心长辈罢了。他做大哥的不主动提,还不许我们做晚辈的打听了?”

    朱翰之笑说:“你就别跟他生气了,想来他也不过是在赌气罢了。以后有什么想知道的,只管来问我。”

    明鸾便拉了拉他的袖子:“你现在都知道些什么,就先告诉了我吧?我怕回去以后,没那么容易跟你见面了。”

    朱翰之略一思索,便笑了笑:“好,这事儿我来想办法,至于近来的局势么……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

    原本新君与燕王大军入京后,京城周边曾一度有过乱兵为非作歹,但现在已经被解决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朝中原本是建文余孽的也都纷纷下了大牢。由于新君是个性情仁厚的人,不想多造杀孽,因此格外开恩,这些建文余孽里头,凡是能诚心悔过、又无大恶的人,基本都在革爵去职后被释放了;曾经犯过小错但问题不大的,也都从轻发落;只有那些大奸大恶之人,或是曾经直接参与了当年石头山之变的人,才会被处以极刑,重的满门抄斩,轻的成年男丁斩首,家眷流放;至于其中一小部分死不悔改的,若无大错,也直接关在牢里吃长期牢饭了,要是犯过错的,直接处死。

    象林家那样,虽然跟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有亲戚关系,但没什么大恶,又不曾参与当年的宫变的人家,朝廷都默许他们自行辞官回乡,没有追究的意思;然而,象宫家这种,曾经跟随冯家做过不少坏事的,哪怕是被建文帝丢进了牢里,此时也得不了好。正是因为这样,宫家的人才会着急地找上玉翟,妄想借章家的面子将自家几个男人从诏狱里捞出来。

    然而,玉翟因其亲兄文骥之死,对外祖一家可以说是深恶痛觉,自然不会答应他们的请求。

    明鸾听到这里,大感欣慰:“这就叫现世报那种连为了权势连亲骨肉都可以害死的人家,怎么能让他们太好过?虽然二伯母为人很讨厌,但对她娘家可是真心相信的,哪怕是被流放了,也始终认为娘家人会来救自己,直到文骥哥死了,她才打消了念头。她是自小受宠的嫡女,宫家人都能轻易将她放弃,跑去抱冯家的大腿,会有今天也是他们的报应”其实她也想不明白,宫家其他人就算了,宫夫人怎么会为了权势,甘愿放弃亲生女儿,转而认庶女为女?这种人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朱翰之则道:“确实是报应。冯家出事后,宫家马上就与冯宫氏断绝关系,还说此女不忠不孝,仗着夫家权势威逼娘家父母将她改记为嫡出,又将她的名字从族谱中删去,但也没拦住建文帝的怒火,宫家父子仍旧被关进了大牢。至于冯宫氏,她本就是冯家的庶子媳妇,冯家人逃出京城时,他们夫妻都被落在后面,前些日子被江宁官府发现了踪迹,已经束手就擒。眼下刑部与大理寺正在审理冯兆北的罪行,冯宫氏不容于娘家,又无处可去,听说如今已经流落街头,乞讨度日了。冯兆北是第一个落网的冯家人,前两日,又有消息说发现了冯兆西与冯兆中的下落,只是还未抓到人罢了。”

    明鸾忽然想起一件事:“临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不是冯家女儿吗?她如今怎样了?”当初就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存在,所以文龙元凤才没有见到姑祖母石章氏,石家也没有对章家伸出援手。

    朱翰之笑笑:“石冯氏早在一年前就已经病倒了,无法主持家务,只能由她婆婆——也就是你的姑祖母代劳。后来冯家事发,她就病重不治了,丧事办得也极简单。事实上她不是生了病,而是中了毒,这是石家人的投名状,不得不说你那位姑祖父和表叔还真是行事果决之人。”

    明鸾冷笑:“确实果决,一遇到危险事,谁也没他们机灵,总是能抱上最粗的大腿,同时舍弃会带来麻烦的亲人”

    朱翰之拉着她的手,柔声安抚道:“别生气,如今为了稳住大局,只能让他们逍遥些时日。这种墙头草,当权之人谁会重用?你且等着吧,虽说他们不会象其他建文余孽一般吃尽苦头,日后也未必会好过。”顿了顿,有些担心地问:“临国公夫人是你姑祖母,姨祖父知道了这些事,会不会难过?”

    明鸾不以为然:“祖父在德庆时就没提过姑祖母,心里早就冷了。后来说是她派人来接我们,其实也不过是借她的名头,真正救我们的是你。姑祖母何德何能,可以叫祖父为她伤心?也许一时难过是有的,但祖父绝不会为了救她便冒大风险。”

    朱翰之知道她祖孙情谊一向深重,她既然这么说了,自然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也就放下心来:“其实也没什么,石家好歹改投了咱们这一边,一个体面总是会给的。只要他家不动什么歪心思,安安分分度日,朝廷也不缺这点俸禄,只是别指望能再掌握实权了。”

    明鸾不想再讨论石家的硌应事:“西南那边究竟怎样了?我一直得不到二伯父的消息,真是担心。江千户也在那里呢”

    朱翰之便答说:“西南无事。虽然先前西南大军看似反了,但那其实是燕王叔安排的,西南军权早已落入我们的人手中,冯兆东也被囚禁起来,不过是借他的名头去做那反叛之事,好激怒建文直接向冯家下狠手罢了。如今建文伏诛,冯家拥护朱文圭逃亡在外,西南大军也不曾换了旗号,因此冯家老不死的带着老婆儿子和朱文圭一起往那边逃去了。如今就等他们自投罗网,那才好玩呢”

    明鸾吃惊地睁大了眼:“原来是这样他们真会自动送上门吗?广西离这里还有好远呢”

    “他们是走的海路。”朱翰之笑笑,“李家那个庶子,手底下也有几条船,混乱间与冯家人一道逃走了,坐船走海路去了南边儿。听说他们本来是打算往爪哇国去的,只是中途听说冯兆东在广西边境坐拥几十万大军,独霸一方,便改道往他那边去了。大概也是舍不得离了中土,妄想凭着那几十万大军打回来呢,至不济也要占了两广做土皇帝。”

    明鸾嗤笑:“还想做土皇帝呢,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去吧希望二伯父到时候可得好好给咱家出口气,狠狠地跺冯家人几刀”接着她又有些疑惑:“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冯家人既然走的是海路,就算在中途曾经靠岸补给,也不象走陆路那么容易泄露消息行踪吧?”

    朱翰之轻描淡写地说:“哦,我们的人原本是不知道的,是郭钊那边传递过来的消息。他们那一伙人好象有些后悔了,又想改投我们,因此主动送了消息上门示好。燕王叔说了,有好处不拿白不拿,先把冯家人和朱文圭给解决了再说,安庆大长公主手下的人不过是秋后蚂蚱,留着以后再慢慢处置,若他们果真是识相的,看在欧阳太傅的份上,饶他们一条狗命也没什么。”

    明鸾想起在肇庆遇见郭钊时对他说过的话,不由得一时哑然。但她并不是圣母,自然不会在这时候多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既然他们愿意帮忙,自然要好好劳动他们一番。”

    朱翰之笑了:“这些事你就别管了,二表叔很快就会平安回来的,你可以回去跟二表妹和虎哥儿说,只管在家等好消息。”

    明鸾笑着点了头,两人走进了宅子,很快就回到了客院。院子里静悄悄的,连个下人也没有。明鸾没有多想,朱翰之则认为是陈家人故意将人支开,好与陈氏说私房话的,一度犹豫着要不要先叫一声才进去,但看着明鸾直接往里走了,他也就跟上去了。

    明鸾走近房间时,恰好听见言氏在说话:“九妹,你再好好考虑一下江达生等了你这么多年,既不曾娶妻,也不曾纳妾,唯一一个紫兰,还是拿来做幌子糊弄人的,这有多难得啊他都说了,只要你愿意嫁他,他宁可立时辞了官回老家种地,你怎么就是不愿意呢”

    明鸾站住嘴,心下暗暗吃惊。

    陈氏在屋中叹道:“五嫂,你不必再说了,我心意已决。如今我也没别的指望了,只求能守着女儿长大,等她嫁了人,我这辈子就再无遗憾。江大哥那边,你们就替我回绝了吧,只说是我们今生无缘,请他顾念祖宗血脉,及早娶妻生子。”

    “你这又是何苦?”这回说话的是陈宏,“你身子虽然伤了底子,但当初大夫也说过,只要好生调养,未必没有希望。再不济,纳个妾生也就罢了。若达生不肯,那就从亲族之中过继。九妹,三叔三婶这辈子最伤心最后悔的事,就是没给你寻个好人家,让你受了这十几年的苦。如今他们都盼着无论如何都要弥补你,你怎就这般死心眼呢?”

    “五哥,你真的不必再劝了。该说的话我都说了,你若再这样,以后我可不敢再见你了”

    “你这丫头……”

    明鸾听不下去了,抬脚就要往里冲,却被朱翰之死死拉住手,拽到院外来。她急得直问:“你做什么?”

    朱翰之望望客院里,压低了声音问她:“你方才也听明白了,你舅舅他们正劝你母亲改嫁呢”

    “我当然知道了”明鸾皱眉道,“我也劝她好多次了,她就是不听上回我劝她时,她只说知道了,我还当她已经要改主意了,没想到还是死脑筋她当初都肯跟我父亲和离了,怎么现在反而要守寡呢?”

    朱翰之吃了一惊:“怎么回事?你……”皱皱眉头,“你想让你母亲改嫁?”

    明鸾瞪他:“怎么?不行呀?你是不是又想说,如果我母亲改嫁,我的名声不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