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第三帝国-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外吃掉苏军的主力么?”

    他的助手看着古德里安,看着他身旁不断经过的德军装甲车和卡车,还有一辆接着一辆的豹式坦克。突然明白了这个浅显的道理:任何骗术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就是对手没有足够的实力!当进攻的一方拥有足够的作战决心,也拥有绝对凌驾于对手的作战能力之后,他们面对任何骗术,都只会用进攻去敲碎一切,一力降十会,说的就是这个浅显的道理。

    古德里安之所以命令部队立刻发起进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不相信苏军会在野外与德军交战,基于这个假设来推广自己的思维,就会发现顿河防线存在对德国来说非常有利,而顿河防线不存在,同样不需要浪费时间来确认——这根本就不需要犹豫,所以罗科索夫斯基的骗局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徒劳无功的花样而已。

    “给后面的屈希勒尔将军发电报,告诉他我们已经顺利的突破了顿河防线,正在向斯大林格勒两翼进攻。”古德里安吩咐自己的助手,赶紧联络后面的N集团军指挥官,让他的部队赶上来接替G集团军正面的防线。

    然后他又想了想,发出了第二个命令:“对了,给元首的最高统帅部发一封电报,告诉他们我们已经顺利的突破了顿河防线。”

    ……

    “元首!我军已经顺利突破顿河防线,歼灭守军2万余人,俘虏超过4万人,古德里安将军的前沿侦查部队,已经距离斯大林格勒只有不足十公里了。”辛德拉很快就将前线的最新动态传递给了阿卡多,而这个时候的阿卡多,正在和勃劳希契元帅一起,分析前线的交战状况。

    “还是没有能够歼灭苏军的主力部队……这些苏联人是铁了心要把所有的城市都变成一片废墟了。”阿卡多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和西方人对战争的理解不同,俄罗斯人喜欢利用城市来防御他们的敌人。西方国家一般都不喜欢坚守城市,因为那会让自己的家园变成一片废墟;与之相反的是,苏联人很喜欢坚守城市,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拱手让人——比较明显的就是巴黎不战而降,相反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却注定要打成一片废墟。

    “苏军即便是龟缩在斯大林格勒,我们也有把握歼灭他们!”勃劳希契元帅对阿卡多说道:“我的元首,现在需要操心的,反而是越来越长的补给线,让我越来越担心了。这些补给线非常不稳定,很多地方都经过苏联的游击队活动频繁区域,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阿卡多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事实上德军在前线的兵力并非是不够,而是因为进攻的顺序不同,造成了正面战场扩大拉长了防线的原因。只要夺下高加索之后,一切不利因素都会迎刃而解。

    可是相反的是,在广袤的占领区内,到处都有敌人的游击队和破坏分子,这些敌人牵扯了大量的德军兵力,还给运输以及恢复生产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O集团军已经在组建的过程中被调往白俄罗斯,一边组建训练,一边负责剿灭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游击队。

    “另一个消息不得不让我们谨慎的对待。”点完了头之后,阿卡多有些担忧的将一份报告递给了勃劳希契:“我的元帅,蜂箱传来的消息,一些苏军远东的部队的军官在车里雅宾斯克出现,还领取了一些新型的坦克还有其他装备。”

    “苏联人抽调远东的兵力了?”勃劳希契接过了那份报告,仔细的看了起来,这消息对于德军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一旦他们的正面出现了更多的部队,也就意味着苏军更加不好对付了。

    “我们的对手也不是在一味地在被动挨打啊。”阿卡多感叹道:“他们正在想尽办法的对付我们,车里雅宾斯克最近接收了美国大量的精细加工车床,扩建了生产规模,苏联人的装甲部队力量正在加强,我们现在拥有的各种武器优势正在被对手抵消。”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刚刚发生的了,波兰战役的时候德军几乎没有损失什么坦克部队,整个波兰战场上似乎只有几十辆坦克被击毁;这个结果到了法国战役的时候,就变得有些可怕了,德军损失了数百辆坦克,虽然比起他们的对手,这些损失依旧微不足道,可是获胜已经变得不是那么容易。

    苏德战场拉开序幕以来,德军的坦克损失数量直线上升,现在已经逼近1000辆的大关。这些损失在德军庞大的战车生产产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可是对于德国装甲部队来说,已经可谓是损失惨重了。

    如果对比德国刚刚筹建装甲部队的时候,这1000辆坦克已经是三个德军装甲师的总装备数量。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德军大约有三个装甲师被全歼掉了——不知不觉间,德军丢掉了差不多一个主力装甲军。

    不过值得商榷的是,这些损失掉的坦克,大部分都是最近服役的新车组,因为德国装甲部队快速扩军,所以他们的训练严重不足,装备的坦克比较老旧,因此才在残酷的战斗中被苏军歼灭。虽然损失颇大,但是几乎没有影响到德军扩军的速度,也没有影响到德军装甲部队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苏军坦克在火力与装甲上的提升,也是德军坦克损失攀升的原因之一。在坦克的电子化还没有让坦克性能有质的提升的时候,火力与装甲防护,往往就可以快速的拉进双方在坦克质量上的差距。

    “不管怎么说,一切都要等打完斯大林格勒,才可以见分晓!”阿卡多背着手盯着地图,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勃劳希契元帅,说了这么一句——

    今天还有更新,不要走开,广告之后……呃……咳咳,总之不要走开就是了!

第863章 864幸运

    “指挥室!指挥室!这里是第一观察哨,没有发现美**舰的影子!”一名日本海军的士兵在桅杆上的瞭望哨所里,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马绍尔群岛附近海域一直温暖如春,海风吹在脸上,感觉非常舒服。

    就在美国海军准备学习德国海军的先进作战经验,把雷达这种高级玩意儿,安装在驱逐舰这种海军廉价作战舰只上。而日本海军就没有那么高的待遇了,因为现在的日本海军使用的“电探”差不多有一辆卡车那么大,勉强能够安装在重型巡洋舰上,类似驱逐舰这种军舰,是没有福气享用的。

    而且这种雷达并不怎么好用,价格也非常昂贵,日本一共也没生产出几台好用的,全都被战列舰还有新航母预定了,根本没有多余的留给驱逐舰这类的小船。

    于是在德国海军驱逐舰已经享受到了彩色雷达屏幕的时候,在美国海军已经开始使用雷达取代人员警戒的时候,日本海军的水手们,还只能站在高高的桅杆上,用望远镜来警戒广阔的海面。

    驱逐舰的舰桥,一名日军的中佐驱逐舰舰长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对着自己的大副下达了略微调整航向的命令。自从美国海军取得了战场主动权的之后,日本海军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金刚级的战列巡洋舰被调往本土,参与雷达系统的改装,联合舰队平白无故就少了三艘主力战舰。因为缺乏足够的海军航空兵,第二航空舰队下辖的苍龙号和飞龙号两艘航母也被迫退往台湾整编,现在的联合舰队可以说战力连巅峰时候的一半都无法达到。

    山本五十六元帅从虎视眈眈坐镇马绍尔群岛,时时刻刻寻求与美国海军进行决战,变成了现如今的困守马绍尔群岛,苦苦支撑着不与美军交战。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能让他所面对的局势崩溃的如此之快。

    “继续警戒!美国海军的舰队最近在附近活动的越来越频繁,我们要小心为妙!”这名驱逐舰的舰长还是一个驱逐舰分舰队的司令官,他负责指挥三艘驱逐舰,警戒这片海域,避免美国海军过于接近马绍尔群岛的联合舰队驻泊地。

    如他所说,最近美国海军确实频繁的上门挑衅,因为美日之间的力量已经接近平衡,尼米兹还有斯普鲁恩斯还有悍将哈尔西可都不是易于之辈,他们判断出了日本海军的青黄不接,所以果断的改变了龟缩防守的策略,准备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的打出更好的局面。

    欧洲的战局已经不容美国高层乐观,中东的局势已经濒临崩坏,土耳其与埃及两翼夹击,美国在中东的部队苦不堪言,算上英国最后那点儿家底,也完全不足以应付隆美尔的咄咄逼人。

    而在苏联的援助也没有起到什么预期的效果,苏德战场上苏联丢城失地,一败再败,搞得现在的美国高层对罗斯福的战争策略颇有微词。正因为在对德战场上美国有点儿有气无力的意思,所以罗斯福集团希望在太平洋战场上,可以找回他们丢失的自信。

    这也是美国拿出来的最新战略——先太平洋后欧洲。这个战略的中心思想是先把真正威胁美国的日本给打掉,然后再去回头计较欧洲中东战场的得失。

    如此战略的出台,说明德军已经基本达到了其战略目的:以连续的胜利打消美国干涉欧洲中东的企图,迫使美军避免在不利的地域与德军展开决战。

    但是,事实上美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干涉苏德战争,以数据对比来计算,美国此时此刻向苏联提供了比苏德战争开始的时候多三倍的战略物资,包括更多的坦克瞄准系统,更多的钢铁原材料,还有更多更先进的机床设备。不少美国工程师甚至到达苏联远东,帮助苏联培训技术工人。

    在远东,苏军之所以敢抽调30个师西进,也是因为美国提供了整整20个师的枪支弹药,帮助苏联在远东新组建了20个美械师,虽然这些部队都是新兵,战斗力并不可靠,可是却实实在在帮助苏联解决了装备不足的问题。

    不过有一件事却是实实在在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美国将自身的战略重点放在了太平洋上,而且这一战略重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