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对了,林姑娘,你暂时先不用回御林军了,接下来的日子麻烦你和灵儿住在一起,做个伴吧。”

    虽然方灵已经不记得林莹了,但这半个月下来,两人形影不离,亲如姐妹,加上林莹武功不弱,心地善良,为人也十分心细,有她的照顾,我自是放心不少。

    林莹爽快道:“没问题,公子。”

    “恩,灵儿,你先和你二叔、林姑娘回去,这一个多月来,大家都辛苦了,回去后好好睡上一觉。明天下午,我们在此碰头。”

    方灵点点头道:“好的,哥,那我们先走了。”

    我目送方灵等人离开后道:“小宸,你先住在这里,不用拘束什么,只管将这里当做你家即可。全一,你负责安排小宸的住宿,至于今后有何打算,我们日后再议。修颜,文璋,你们各自返回自己的住所。先生,我们也该回宫了。”

    回到宫中时,已是戌时三刻(晚上八点半)。一进福宁殿,我就发现太后谢道清正在御书房内。

    “母后。”

    谢道清见我回来,一下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神情激动道:“官家回来了。”

    全玖也叫道:“官家。”

    “恩,母后,玖儿,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官家,这一次可让我们担心了。”

    “让母后挂念,是我之错。”

    谢道清慈祥地看着我道:“官家,看你说的,哪有什么错不错的。官家,做父母的,哪有不惦记自己子女的,只要你好好的,母后便心宽了。”

    说着说着,谢道清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流下了一行热泪。

    这次外出,因为逍遥亭内的意外事件,导致比预计的归期晚了一个多月,虽然在离开龙虎山时,我让沈墨回来告诉了谢道清,但并没有说明去处,我要是说了北上蒙古,还不得让谢道清等人急死了,加上时间又长,自然让谢道清、全玖等人担心不已。

    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常话,却让我又一次感到了家的温暖。上次从大理回来时,我已经有了这种感觉,这种家的感觉让我心里十分愉悦,十分享受。虽然我呼延东海在宋朝可以说是举目无亲,但我同时又是赵禥,而且这个角色也深入我心,呼延,赵禥已经彻底溶为了一体,无法再分了。

    对于谢道清而言,她首先认可的是我作为皇帝的能力,是要我带领大宋走向中兴,到了后来,我能感觉到,谢道清更认可的是我作为她的子嗣。

    做父母的首先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安好,其次才是有出息之类的。

    我心里一热,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毕竟,我本身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之人。

第392章 帝王学

    第392章帝王学虽然我心里也颇为感动,但两年的帝王生活还是令我学会了喜形不露于色,我淡然笑道:“母后,您但且放心,孩儿我已经长大了。”

    谢道清微微点头道:“恩,母后知道,官家已经长大成人了。好了,官家,你刚回来,明日又是朝歇日,今晚就好好休息吧,这一个多月来,朝事一切正常。”

    “知道了,母后,一会我见完文天祥和陆秀夫,便早些休息。”

    谢道清见我一回来就约见大臣,又啰嗦道:“怎么,刚回来就要会见大臣?官家,你得注意身体,要知道,你不仅是大宋千万百姓的皇帝,也是母后,母后唯一的孩子啊。”

    “母后放心,我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正说间,小七来报:“官家,文大人、陆大人到了。”

    “好,宣。”

    “官家,那母后就先回宫了。”

    “恩,玖儿,你送送母后。母后,明天晚上,我和玖儿再到宁坤宫拜会。”

    不一会,文天祥、陆秀夫随着小七来到御书房。一个多月不见,两人一看到我,自然也是十分激动,进屋后立即大礼跪拜道:“臣文天祥、臣陆秀夫参见陛下。”

    “免礼,两位爱卿,请坐。”

    “谢陛下。”

    “长话短说,这段时间朝中和蒙古有何大事?”

    陆秀夫首先道:“陛下,从蒙古方面传来的消息说,蒙古军队自上半年成立东、中、西三路大军以来,目前建制已全,三路大军分别在北方的山东行省、河南行省及川中一带集结,并展开了大规模的练兵活动,蒙古枢密院对外宣传,三路大军南下,只需两年时间便可荡平我朝。”

    “两年?”我笑笑,“忽必烈很有气魄啊。”

    陆秀夫道:“按照陛下的估计,蒙古人会在明年底或后年初发起攻击,那么这将是蒙古人第三次大规模南侵,俗话说,事不过三,看来忽必烈会齐聚力量,妄图一举攻下我朝了。”

    “恩,不错,对于忽必烈而言,西方四大汗国的独立基本已成定局,其它地区的战事也已结束,这一次南下,他们势必会全力以赴,和我朝一决雌雄,这就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陆爱卿,有关军务方面的会议我们后天朝会后召开。朝中政务呢?宋瑞。”

    文天祥道:“陛下,朝中事务基本正常,一切都是按着陛下的预想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截止上月底,今年的税收已经完成了九成,超收是绝无悬念了。”

    “好,深挖洞,广积粮,财力是未来战争胜负的前提和保障,是今明两年政务的关键。对了,贾似道那里呢,最近有何动向?”

    “回陛下,贾似道依旧十分低调,最近的朝会都是由太后主持,对于太后的旨意,贾似道倒是都表示支持。”文天祥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我笑笑:“宋瑞,说吧。”

    文天祥小心翼翼道:“陛下,既然陛下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全局,何不将贾党,贾党一网打尽?”

    我想了想道:“两位爱卿,你们都不是外人,既然今日宋瑞问起这个问题,那朕也就说说朕的真实想法吧。首先,贾似道的党羽遍布我朝各地,要一网打尽,牵涉面太广。随着贾似道的低调行事,这些人也知道,风向变了,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政治上的老油条,近一年多来,他们也都在秉承朕的旨意行事,而且也没有触犯我朝律法和官员行事准则,朕可不想来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至于这第二点嘛,简单而言,就是在朕这一朝,可以有许多三号人物同时存在,却不会有实质性的二号人物出现,今贾似道作为虚拟的二号人物,朕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

    先不去为贾似道的功过做出定论,无论哪朝帝王,都不喜大臣们结党营私,但历史上的党派之争却从未断过,即便如唐宗宋祖这般英雄人物,其朝臣还不是一样会分帮结派。

    纵观宋朝历史,相权独大的局面时常有之,原因就是在于作为二号人物的首相权力过大。身为皇帝,我是不允许这种现象存在的,不管是贾党,还是其他什么党,都不能独大。

    朝内朝外,不少人都在猜测,谁会接替贾似道成为我这一朝的新一任首相,对于此事,我认真思考过,在我这一朝,不会再设拥有实权的首相职务,贾似道不行,文天祥等同样也不行,我可以允许相位上数人并存的局面,但不会再赋予任何人首相之大权。所以,留着贾似道这个无权的首相,也是我能接受的。

    帝王学是一门平衡学,对统治者而言,无论哪一派过于强大,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宋朝的这两年里,我深深体会到,岳飞功高震主,军权在握,且又无法做出姿态让高宗帝放心,自然就会成为高宗心里的一根骨刺,这才有了秦桧使奸,高宗顺水推舟,冤狱发生。

    两年来,对于官场上的很多事情,哪怕是不平之事,我都能习以为常,而这些事情要是放在后世,我都会愤而斥之。就像贾似道,要是在后世,我有权的话,估计就会直接将其毙了,现在我却会考虑得多,倒不是考虑正义与非正义,而更多的是在思索,是否对我有利?

    君弱臣强,这位帝君便会时刻提防着手下的大臣,生怕他们造反或者是“被造反”。所以宁肯错杀,也不愿意放过,至于外敌环绕,也会暂且放在一边而不顾。君强臣弱,则会导致整个管理层无法实施皇帝的政策纲领,最终只能让皇帝认为大臣们个个无能,因此,只有君臣庆合,才能使国家真正走向富强。

    我不管文天祥、陆秀夫是否明白,笑道:“好了,这事不用再议了,贾似道嘛,朕心里有数。”

    “是,陛下,臣陆秀夫还有一事。”

    “陆爱卿,请讲。”

    陆秀夫言语直接道:“陛下,今年陛下外出的时间过长,让大臣们猜测不已,臣以为,陛下当适可。”

    “这事啊,君实,宋瑞,朕认为,治理国家,当以制度律法为基础,朕的任务是决定方向和国家大计,而具体实施就要靠大臣们齐心协力,按照制度去执行,同时也要有律法作为监控,如果事事都要朕亲力亲为,那就会导致君强臣弱的不利局面,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不是什么好事。”

    “是,陛下。”

    “两位爱卿,今日就到此,后日朝会再议。”

    我在御书房看了看全玖留下的数十份奏折,问道:“玖儿,这些奏折急吗?”

    “官家,不是很急,但玖儿和太后都认为需要官家过目。比如,其中有一份是农业部尚书赵葵的奏折,内容是因为赵大人身体不佳,请求辞去尚书一职。”

    我记不住历史上赵葵的去世时间,愣了下道:“玖儿,宫中御医给赵爱卿检查过了吗?”

    “官家,上月中旬,赵大人偶得风寒,之后便时好时坏,经御医检查,认为是年岁已高,身体机能受损之故,其身体状况很难复原,可能没多久了,连太后也亲自去看望过赵大人了。”

    “玖儿,将赵爱卿的奏折找出来,朕要看看。”

    “官家刚刚回宫,路途劳累,今时间不早了,要不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