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皇上,臣谨记陛下旨意。”

    “乌河寨虽然暂时还很落后,但有山有水,你们到了之后,一边练兵,一边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渔业,如果能做到自给自足,那就能摆脱物资运输的困境,这就类似汉代的屯兵制,当然,必须是在练兵之空余方可,否则本末倒置就得不尝试了。”

    洪源和王立信齐声道:“臣遵旨。”

    “苗家独立军区的具体事务就由军务院安排了,师臣,你还有何补充吗?”

    贾似道今天心情似乎不错,难得的多说了几句:“陛下,这路奇兵势必在今后的宋蒙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陛下用兵果真奇妙,那些蒙古人定然不会想到,在黄泥河畔还有我朝的一路大军,而且还是清一色的苗家勇士。陛下此举高明,臣十分认同。”

    尽管苗族一直以来都是汉人江山里的一支重要民族,但和汉族之间隔阂甚深,很少会融入汉人的生活圈,更别说加入汉人的军队了。到了宋朝时期,这种情况也是一样,除了少数人因吃不饱饭或者一些特殊原因外,一般都不会选择加入朝廷军队的。像乌河寨即将组建的五千苗家军队,本身就是奇迹。

    七月底,天气依旧炎热。这天下午,我收到了龙牙姚朝辉和叶东升从广南西路传来的两条消息。第一条是关于侬复的,这条消息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侬复于七月初突发疾病,不治而亡。第二条是来自安南国内,安南国君正式派出使臣已于七月十二日出发,前来临安恭贺大宋朝新帝登基。

    我身旁的袁棘道:“陛下,侬复既然身故,也就不必再去理会了,姚朝辉等人是否重新安排事务?”

    “恩,先生,令姚朝辉返回临安,叶东升继续留在我朝与安南的接壤处,待安南龙牙组织完全成形后再返回吧。”

    “是,陛下。”

    安南国态度的转变,原因有二,一是蒙古人虽然也在拉拢安南,但采用的手法更多的是威逼,这点令安南国君陈晃十分不满,那陈晃虽然没有多大本事,但自小接受儒家思想,对于蒙古的霸道却是难以接受,第二点就在于安南国的重臣陈元了。

    安南首辅陈元的祖父陈欣是宋朝福建路长乐邑人,和陈晃的祖籍相同,陈欣年轻时前往安南做买卖,做大之后便在安南立足成家,安南国陈朝取代李朝时,陈家鼎力支持。陈元乃是陈家长孙,进入仕途后一直深受安南国陈朝第一代国君太宗陈煚的重视,1258年3月,陈太宗让位于其子陈晃,专门指定陈元担任了陈晃的首辅大臣,而陈煚退位后,作为太上皇,仍然大权在握,所以陈元在朝中的势力一时无二。

    在去年返回安南的路上,陈元不经意地遇到了正欲前去安南做买卖的叶东升,两人一路深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叶东升见多识广,讲述了蒙古侵略大理的暴行,同时也就大宋皇帝的传闻以故事的方式讲了出来,在和陈元渐渐熟络之后,又向其灌输了大一统的思想,陈元本是汉人,因其祖父的教诲,心里的汉人情节还是十分浓厚。

    之后,叶东升在安南开设了一间贸易商行,往来于两地之间,并和陈元的交情日深,在叶东升有意识的影响下,陈元逐渐偏向了大宋。只是安南国君依旧游离于宋蒙之间,一边接受蒙古的册封,一边又不愿意得罪宋朝,这一次因为陈元的坚持,所以陈晃才派出了正式使节北上临安。

    大庆殿。

    “宣安南使节陈元进殿。”

    带着复杂的心情,陈元走进了大庆殿,上一次是受陈晃之托,秘密来到临安,今日却能正大光明地进入到大宋王朝的金銮殿里,心情自是不一。对于陈元而言,从叶东升那里听到了太多有关大宋皇帝的故事,什么神人,什么贡院训示,什么制造味精等等,当然,陈元也从自己的渠道证实了其中的不少事情。

    所有的消息综合起来,结果就是,当今大宋皇上的确非凡人也。

    “安南使节陈元拜见天朝皇帝陛下,天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元,免礼,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又见面了。”

    “是,皇上,今陈元奉我安南国君之令,专程前来临安恭贺皇帝陛下登基上位。”陈元拿出一封礼单道,“陛下,这是我安南国君敬奉陛下之贺礼,请陛下笑纳。”

    “呵呵,安南国君有心了,陈元,千里而来,你也辛苦了。小七,收下安南国君的心意。”我笑道,“马爱卿,陈元先生的行程食宿都安排好了吗?”

    马廷鸾道:“回陛下,都已安排妥当。”

    “好,陈元,你们安南能够正式前来恭贺朕登基,朕自是很高兴。今,天下局势未明,宋蒙两强之争孰胜孰败,目前还没有定论,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前来,尤为可贵。”

    陈元恭敬道:“陛下,虽说宋蒙各自占有半边江山,但我安南历来与大宋交好,实为一衣带水之情,于情于理,自然应该站在皇帝陛下这一边。”

    我点点头道:“陈元先生,朕先将今日之朝会进行完毕,你有否兴趣在此听听?”

    陈元熟知大宋礼节,知道朝会是不允许外国使节参与的,除非是礼仪性的会议,当下楞道:“陛下如此大度,陈元焉敢不从?”

    “好。”我笑笑道,“今日的朝会主要是商议下临安府潜说友的奏折,潜爱卿的这份奏折是有关临安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少富裕劳力纷纷涌入城市,原有的城市规模已经难以容下如此多的人流,因此建议扩城。各位爱卿,大家来说下看法。”

    。。。。。。

    待众人一一说出自己的建议后,我道:“好,既然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朕就来总结下,临安城面临的问题只是一个个案,但因为我朝其它地区的城市化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所以,朕才就潜爱卿的奏折在此商议,对此,朕是持鼓励的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快,从我朝的税收组成就能看出,农业已经不再占有主要地位,而是形成了农工商贸并重的局面,这一点,有人会担心,认为背离了祖宗之训,朕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未来的社会就是以城市为主体,以工商业为主体,因此,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谁也无法违背社会的发展规律,连朕也不能。”

    我接着道:“潜爱卿。”

    “臣在。”

    “你的奏折朕批准,但你需要制定出具体方案,首先经过户部和工部的审核,再交给政务院处理,最后朕会亲自审核。”

    “是,陛下。”

    “政务院,户部,你们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以适应我朝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出现。”

    “是,陛下,臣等遵旨。”

    从头到尾看完这次朝会的陈元暗道,“能听从大家的意见,处事又果敢坚决,实乃明君也,看来叶东升的那些故事并无夸张之处。”

    随着小七“退朝”的声音想起,陈元才从思绪中恢复过来。

    我看着一脸沉思状的陈元道:“陈元先生,随朕到后殿,好好议议,师臣,你也一起。”

    提示:您有8条新通知

    小;米;手;机;";2;A; ;2;S;";新;款;限;量;抢;购;!;

    '连载中,敬请关注。。。'

    本书由(3g。)正版提供,请支持正版

    返回书架。热书。返回个人空间

    该书更新时免费短信通知我

    快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本书吧

    投票:推荐。拍砖

    365/365

    上一章

    

    跳转到第章

    

    简版|3g版|触屏版

    当前设置5000字/页

    500|1000|2000|其他

    下载阅读|收藏本页|书架|

第366章 十足把握

    第366章十足把握在延和殿的小会议室里,我让小七泡好茶水,并示意贾似道和陈元坐下,然后开门见山道:“陈元,朕来问你,你是怎么看待当今宋蒙局势的?又是如何看待安南的未来?”

    陈元毕恭毕敬道:“天朝皇帝陛下,宋蒙大战一触即发,我安南国君自是希望大宋朝获胜。至于安南,时时刻刻都会尊大宋为天朝,年年进贡。”

    我摇摇头,淡淡道:“陈元,朕看你是明白人,所以朕才打算推心置腹地和你谈谈,你看这里,除了朕和太师之外,再无旁人,就是因为朕想听听你的心里话,而不是你这些冠冕堂皇的搪塞之词。”

    陈元脸一红,随即站起道:“陛下,宋蒙之间确如陛下所言,胜负难分,从军力上讲,还是蒙古略胜一筹,但大宋有长江这条天然屏障相阻,也可一战。”

    “正是因为胜负难以预测,所以你们安南采取了两边都不想得罪的策略?”

    陈元讪讪一笑:“陛下,其实我安南国君还是心向天朝的。”

    我也笑笑,喝了杯茶道:“这点朕也理解。不过呢,宋蒙之间是不可能长期对峙下去的,无论谁胜,安南的结局想必都和大理国一样吧。”

    陈元听我这般说法,心里顿时一惊,暗道,“这才是正题吧。”

    “陈元,这个暂且不提,你和我朝的接触也算很多了,你认为我朝最近一两年来有何变化?”

    陈元由衷感慨道:“陛下,这两年来,大宋的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陈元这次前来,沿途所见所闻都和上次有了不少区别,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