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母后怎么过来了?”
“母后得到消息,说官家您回来了,就立即赶了过来。”
我心里也是隐隐约约有些激动,虽然我不是真正的赵禥,但我已经将这里当成我的家了,每当外出之时,家人的牵挂和惦记都会让人感到家的温暖。我拉着全玖的小手,急忙赶到了御书房,果然看见太后谢道清正端坐在屋里,小七泡好一壶茶,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
“参见母后。”
“官家,让母后看看。”谢道清一见到我,也显得颇为激动,连忙站了起来,走到我身旁道,“还好,没有瘦下去,就是黑了点。”
“谢母后关心。”
“恩,坐下,坐下,小七,给官家上茶。”谢道清反客为主,在我的御书房里作起主来。
“近两个月来,母后一切安好?”
“好,好着呢,就是忙啊,官家,要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还真容易,母后上午按时上朝,下朝后几乎每天都在和各院各部开会议事,晚上呢,则和玖儿他们一起批示奏折。”
“母后,辛苦了。”
谢道清笑道:“辛苦是辛苦,按照玖儿的说法,就叫做,累,并充实着。”
全玖道:“太后,这一句也是官家说的。”
“恩,官家,先说说你南下的情况。”
“是,母后。”我喝了一口茶,大致讲述了南下的过程,最后言道,“母后,这次南下,我和原大理国三王子段恒,也就是舍利空达成了联合抗蒙的协议,还有就是在黄泥河东岸预建了一支由苗族勇士组成的军队。待时机成熟之际,我便令广南军区、苗族独立军区和段恒三方的势力联合进攻大理境内的蒙古人,三箭齐发,应该可以轻松将大理收复。”
谢道清有些惊讶:“怎么,官家答应帮助那段恒复国了?”
我摇摇头道:“母后,大理国已在十年前被蒙古灭国,朕当然不会助其复国,朕会将大理全境纳入我朝之版图,成为我朝新的一个行省,这个行省的名字朕也想好了,就叫云南省。至于段恒,朕承诺会成立大理自治州,让其有限度地管理大理城,并兼任云南省副制置使。”
谢道清赞道:“恩,如此可行。官家,在对外关系上,我和先帝的看法很不一致,先帝还是秉承了传统的天朝思想,要是先帝在,我估计即便收复了大理,也会让段恒复国的。”
“或许吧。”
“官家有勇有谋,我真的是放心了。不过呢,我也极为佩服先帝之圣明,还是先帝有眼光啊。”
谢道清所说的有眼光,是指宋理宗力排众议,将赵禥送上了太子的宝座。但我不清楚宋理宗是真有眼光,还是编造了一系列故事来欺骗朝臣和谢道清,后世的史书上都说是后者,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不过,在我知道有守护者存在后,我就隐约觉得,这事或许同守护者有关,宋理宗可能是受了守护者的暗示吧。我笑笑:“母后,朝中的情形如何?”
谢道清略微抬头,意气风发道:“官家,这次你离开的时间很长,母后似乎又找回了当年在大殿之上商议朝政的感觉。”
全玖问道:“太后,当年您就有过临朝经历?”
“是啊,那还是先帝在世之时。蒙古南侵,奸臣丁大全等人提出谗言,竟然怂恿先帝迁都会稽,所幸遭到了一般忠臣的阻止,双方在大殿之上争论不休,先帝之意倾向于丁大全等,当时,我也到了大殿,我首先提及,丁大全等人所说的迁都是迁到临安东面的会稽(今绍兴),这会稽和临安相距不远,沿途又无天险屏障,蒙古人倘若攻占了临安,那么比起临安小得多的会稽城凭何抵抗?其二呢,我朝之都实实在在要数汴梁,临安只是一处行在所,今汴梁始终未复,又将临安城丢掉,各位大人有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有何面目去见南渡的高宗?其三,我朝军力虽然不及蒙古,但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即便不能反攻,但要守住边境城池却并非不可能。自二十年前孟珙元帅收复襄樊、夔州等地后,我朝防御蒙古的整条战线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正面,而且近年来,边关在孟珙元帅、王坚将军等人的打造下,越来越坚固,虽然孟珙元帅已逝,但我朝还有贾似道、王坚、李庭芝,吕文德等善战的将军,完全可以和蒙古军队一战。”
谢道清越说越有劲道:“当时在朝的老将赵葵、将军高达也都坚决反对迁都,然丁大全一派在朝中的实力庞大,尽管我一再坚持,先帝还是犹豫不决,这时,刚刚入朝担任少傅的贾似道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痛斥了丁大全等人,这才让先帝改变了迁都的主意。”
我在显文阁中看过宋理宗的记载,和谢道清所说的基本一致,也正是因为当时的高达支持了谢道清,才在贾似道清算军队时,被谢道清保了下来。
全玖听得津津有味:“太后当年真是女中豪杰,不让须眉啊。”
“玖儿,母后现在也是我朝位列第一的女中豪杰呢。”
谢道清笑笑:“说远了,还是说回来吧。官家,母后按照你离开时的安排,每天盯着各院各部,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执行。从母后临朝的这两个月来看,官家之能的确远胜于先帝。如此大的国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当真不易。今朝中气氛和原来大不相同,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涨,就连贾似道也私下承认,官家的变革很有魄力。”
“母后过奖了。”
“官家,有关近日之朝政,还有几件事要等你来定夺。首先是有关军务的,广南军区在广南西路的募兵工作不是很顺利,广南西路之百姓从军热情不高,至今没有招满军士,范文虎上奏请示,是否可以从原有禁军中再招募一批人员?水师李北洋上奏,我朝军队已经进军琉球群岛,估计很快就能占领琉球,在该岛上我军该如何建立政权?二是有关政务方面的事情,政务院和吏部草拟了一份未来各行省之制置使名单,要官家你来审核,还有一件事,最近各地大力发展经济,圈地行为颇多,但也因此引起了不少民间纠纷,目前朝中对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些大臣说要发展经济,就必定会损害到少数人的利益,另一种看法是,发展经济是必须的,但却不能扰民,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下。”
“恩,母后,这些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小七,那桩谣言的出处有查清吗?”
小七羞愧道:“回官家,还是没有眉目。”
“看来这伙人行事很小心啊。小七,你们锦衣卫继续查下去,朕想,狐狸再狡猾,也会露出尾巴的。”
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获
第349章科技月的收获吃完晚饭,我让小七叫来了军务院院长陆秀夫和政务院院长文天祥。
“参见陛下。”两人知道我回来,颇为激动道。
“两位爱卿,请坐。”
“陛下,一切顺利否?”
我点点头道:“恩,事情都已办妥。两位,朕刚刚和太后见过面了,对于朝中之事大致已经了解,但具体情况朕还需要听听你们的汇报。陆爱卿,你先来说说近期的军务吧。”
“是。”陆秀夫道,“陛下,军中事务一切正常,各军区相互借鉴练兵之法,近两个月来,将士们的个人能力和技战术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臣相信,不出一年,我军完全可以和蒙古军有得一战。另,根据军务院收到各军区的最新消息,目前,建立敌后根据地事宜进展还是缓慢,前沿四大军区基本上都只有一到两支小分队站稳了脚跟,而且大都是在与我朝相邻的区域。”
“技战术乃是军队之本,继续练下去,迟早会有收益的。至于敌后根据地一事,过几日再专门商议吧。”
“是,陛下。太后一定向陛下讲过广南军区募兵之事吧,此事还请陛下定夺。”
“恩,朕已经知道此事,既然原禁军不复存在,那就没有必要再将遣散的禁军士卒重新召回了。君实,范文虎那里还缺多少军士?”
“回陛下,还缺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也就是说广南军区的两厢编制中只有一厢半将士?”
“正是。”
“君实,传令范文虎,让其扩大募兵范围,宋瑞,让与广南西路邻近的广南东路、荆湖南路协助,就这几千人的缺口朕想不该很难吧。”
“是,陛下,臣等遵旨。”
“恩,再说说李北洋的情况。”
“陛下,三月中旬,李北洋大军已经顺利抵达了琉球群岛一百里处,那张瑄并没有和我军正面对抗,而是和以往一样,遁入了琉球群岛之冲绳岛的内海,按照事先计划,李大人下令继续进攻,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击沉了张瑄的大部分船只,张瑄等见势不妙,立即躲到了冲绳岛上。李大人随即派出通译,登上冲绳岛,要求对方将我朝正在缉捕的海贼张瑄等悉数交与我水师,冲绳之人拒之。李大人遂发动了登陆战役,并于三月低占领了冲绳全岛。四月上旬,临安军区的五千将士也抵达冲绳,到四月下旬,琉球群岛之冲绳、奄美、先岛、宫古、八重山等诸岛已被我军占领。四月底,我朝远征水师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大人统率,和临安军区的五千陆军一起,继续进军琉球群岛的其它岛屿,另外一路则由水军副指挥使李曾伯率领,启程返回温州府水军基地。”
“好!对了,君实,让水师派出快船通知李北洋,让其建立我朝在海外的第一个行省,就叫琉球省吧,同时令其在琉球群岛上物色一股能为我朝所用的势力,并扶持这股势力成为琉球省的名义管理者,如果没有现成的,就想办法培养出一股势力。一旦确认后,就让这股势力到临安来见朕。”
“是,陛下。”
“李曾伯返回后,让其打探前去高丽之海路。”
“陛下,这个已经安排妥当,李曾伯大人回到基地后便会亲自带领两千水师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