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意的,于是这拨儿人笑呵呵地约着一起喝酒耍乐去了。
武将们能没心没肺的傻高兴,那些文臣却是笑不出来的。如今大唐虽然看起来蒸蒸日上,一片繁荣景象,可是他们这些接解日常事务的人,却很是知道些弊病隐患的,原本以为和亲政策好歹能赢来三十年的时间改善现状,没成想竟生生让一个小丫头给毁掉了两国邦交。这样一来,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头谋划,繁杂的事务实在是让人欲哭无泪呀!
永宁却没心思管这些,她原以为以房玄龄爱岗敬业的态度,绝对会把她一个人扔马车上,让她回家的。谁知她家父亲大人居然跟着她一起上了马车,沉着脸一副有话要谈的样子,于是,她低着头开始反省了。
等他们父女俩回到家的时候,卢夫人早就亲自在门口迎候了。没待房玄龄从马车上下来站稳,卢夫人便拉住了他的胳膊,焦急地问道:“怎么样?皇上怎么说?永宁她……”
房玄龄冷哼了一声,回头瞪了永宁一眼,说道:“你还担心她?实在是多余!怕是这会儿全长安都该传遍了,房家的小娘子能耐可大着呢!能把吐蕃大相气到吐血,你以为吐蕃敢要这样的女子去和亲?”
卢夫人有些不明所以地看了看怒容满面的房玄龄,又看了看一副做错事了的样子的永宁,不满地推了房玄龄一把,然后便将永宁搂在怀里,往屋里走。这时杜氏也得了信儿迎了出来,只是见公公、婆婆和小姑的脸色都不算好,问了安后便安静地跟在后头,并不敢多言。
房玄龄并没有给卢夫人细问详情的机会,一进屋便直接将永宁拎到了书房。
进了书房,房玄龄颇有些坐立不安的意思,刚坐下去,便起身踱步,踱了几步,又坐下去,如此反复。永宁始终低着头站在书案旁边,不敢做声。
等房玄龄终于稳下心神,坐了下来,抿了口茶后,才直视着永宁,说道:“今日行事,如此不留余地,你是有意的。”他已经反复地将永宁的言行细想了好几遍,所以这句话他说的极为肯定,
“是。”永宁也知道,她是瞒不过房玄龄的,于是也不隐瞒。
房玄龄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答案,不免长叹了一声,揉搓着额头说道:“永宁呀永宁,为父一直当你是个懂事明理的孩子,可是你今次怎么就,怎么就……唉!”
他是真头疼呀!拒婚什么的都好说,永宁做得漂亮他也是得意的,但是细想之下,那些后续细务的处理,他就不免头疼。他虽也不赞成和亲,但却无意与吐蕃交恶,可是今天被永宁这一番折腾……一步步终不免走到了他不希望的方向。
“爹爹!”永宁抬起头看着房玄龄,抿了抿嘴唇,认真地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他们,算计我,是要付出代价的!不管是吐蕃,长孙无忌,还是皇上!都一样要付出代价!”
“胡闹!”房玄龄被永宁的话吓得一哆嗦,站起身来,深吸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说道:“这话是能乱说的?!你只记得,今日所为,只是你小孩子家的一时意气,知道吗?!”
永宁点了点头,不以为意地说道:“出去外面,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些话也只是说与爹爹听听罢了……”
房玄龄几乎是跌坐了回去,用手撑着额头,摇头苦笑:“你这孩子呀,怎么越是遇见大事,就越是意气用事呢?你跟吐蕃、跟长孙无忌较劲儿也就罢了,怎么就还能扯上皇上?就是扯上皇上,也不该拿国策家计、黎民安危赌气呀!两国若真起纷争,可不会只有吐蕃兵士有伤亡,我大唐勇士也同样会有伤亡的……便是那些消耗的粮草军晌,你不放在心上,可是那些人命,你也不放在心上吗?”说到最后,房玄龄直视着永宁的眼睛,目光中透着几分检视的意思。
永宁愣了一下,她对战争从来没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就算曾经在电视、电影里看过些逼真的画面,也从来没有把那些东西当真过,对她而言,战争、伤亡其实只是史书中的几行字,从来不曾真的认真去想过这些。
房玄龄看着永宁的反应,目光中隐隐露出了点失望,他原以为永宁是有那些为国为民的悲悯之心的,却不曾想到,原来她竟是不懂这些的。他也反省自己这些年对永宁的放养是不是错了?如果一直将她带在身边,时时提点着,永宁如今是不是会更懂事些?
自私。这两个字是刻在骨子里的。永宁面对房玄龄的失望,心里其实很坦然。虽然身在此处,但是她其实还是原来的那个自私的小女巫,她的心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她一直渴望着一些东西,但却绝对不会为了她所渴望的那些东西而改变自己——这也是她一直暗暗告诫她自己的。
看着永宁一脸执迷不悟的坚定表情,房玄龄的头更疼了。他现在有些不确定,如果让这样的永宁嫁入皇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尤其如果永宁要嫁的对象还是那个“仁弱又耳根子软”的晋王的时候,后果,……
房玄龄不愿意再想下去了,他觉得他这会儿不该在家呆着,这些事情不该他自己一个人发愁,他也觉得该给皇帝陛下一些教训,他想起他那里还有一堆皇帝陛下平日里避之唯恐不及的琐碎事务,正好可以拿去让皇帝陛下头疼头疼,想来那样的画面是能让他缓和一下心情的……
于是,房玄龄脸色复杂地一个人离去了,剩下永宁自己在书房里不明所已地站着。
==============================================================
这两天为了工作调动的事,郁闷得我想跳楼。。。几年的辛苦,都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如今我算是一下回到解放前,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真的快疯了!!!
第一卷 风雨长安 第九十九章三人
第九十九章三人
相较于房府的暂时平静,宫中倒显出了几分波诡云谲的意思。
长孙皇后从一大早开始,便一直派人留意着太极殿的消息,永宁和吐蕃使臣在太极殿两进两出的详情,不停地有人报到立政殿。
随着那些消息不停地传过来,长孙皇后,心慌了。
其实她在李世民下旨要永宁今日上太极殿奏对的时候,便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若是陛下有意同意永宁和亲,那么只要召见了房玄龄,适时地露出些意向,以房玄龄的聪明和忠心来说,此事万万不会不成。而若是陛下并无意让永宁和亲,那更简单,只要驳回了吐蕃的奏疏便是,总之无论怎么说,都没有在太极殿召见永宁的道理。
可是到了此时,听着宫人转述的事情经过,长孙皇后心里升上了一种她不愿也不敢承认的想法,她满脸的苦笑,缓缓地合上了眼睑,将满眼的无奈与懊丧掩去。
晋王一大早便被长孙皇后叫到了立政殿,母子俩各怀心事地匆匆用完了早膳,长孙婧便进宫来了。晋王现在已经能够很平静地面对长孙婧了,只是言语间总带着生疏与应酬的感觉。
每每见到晋王与自己客套,长孙婧心里都特别的不是滋味。她是长孙家年纪最小的嫡女,素来得皇后姑**心意,自小便在内廷常来常往的,因着年龄的关系,与晋王和晋阳公主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可是幼时倒还好,等着房永宁这个名字出现在他们中间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晋王和晋阳公主身边突然没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对于父亲和皇后姑妈谋划着要她成为晋王妃的事,其实原本她心里是有那么一些不愿意的,她心里也有一个英雄梦,也有一个想像出来的影子,而晋王比她年纪小不说,身上也并没有吸引她的那些特质。她曾经想过要反抗,可是当房永宁这个名字再度出现在她与晋王之间的时候,她心里突然涌上一股不甘,不知为何对晋王竟突然之间的不愿放手了。
这些时日以来,皇后几乎日日都要召她进宫,更是时时找机会让她与晋王亲近,可是她除了晋王的冷淡、晋阳公主的嘲讽之外,一无所获。即便如此,她居然也没有生出过放弃的心意,反而咬紧了牙,天天强撑着笑脸迎奉晋王。
可是天知道她心里有多恨!
她恨永宁。明明没见过几面的人,偏偏让她就这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深深地嫉恨着。
比起长孙婧,晋王李治的心情要复杂得多。这些天下来,他看明白了很多事,也想明白了很多,可是当他真的明白了这些事后,心里那种酸涩的感觉便怎么都忍不住了。他抬头看着坐在凤榻上的皇后,怎么都想不通,明明他也是她的儿子,可是她心里担心惦记着的为什么就只有太子和魏王?!或者,不止太子和魏王,还有长孙家,甚或其他人……她算计着所有人的利益得失,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他的心意!
长孙皇后并没有错过晋王晦暗的目光,她的心也在一抽一抽地疼着,她清楚的感觉到自已的九郎渐渐的与自己离了心。可是她却只是不停地告诉自己,他还小,他还不懂……一个女人罢了,等他拥有了更多的时候,今日的一切,自然会过去……
本来立政殿的氛围还算平静,可是当永宁在太极殿的表现传来后,长孙婧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指摘起永宁,句句不离“不识大体”,语语暗讽永宁所言都是为了不愿和蕃……晋王只坐在一旁听着,目光虽然越来越冷,却终究没有与长孙婧争起口舌。倒是长孙皇后皱着眉瞪了长孙婧几眼,方才把她的话头儿给截住了。
可是等到永宁在宫门口将禄东赞气吐血的消息传过来后,长孙皇后再也淡定不下来了。推荐永宁和亲的事,长孙无忌是与她商量过的,虽然他们兄妹俩设想过很多后果,但是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却统统不在他们的计量之中。
“这房家的小娘子,还真是……”长孙皇后半闭着眼睛斜靠在榻上,宽大的袖拢遮住了她死掐着襟摆的手指,被胸口憋闷着的那口气,压抑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