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王吕布传-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连带的一个好处,就是这些世家大族,为了家族里的这些土地,无不暗中祈祷车骑将军吕布能够一统天下,这样这份地契,才会更加的有保障。

    这么一想,羌阑立即就对收复河套,充满无比的期盼,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马背上的族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优良的牧场更有吸引力,而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向来就是优良牧场之中的佼佼者。

    徐庶仿佛是生怕羌阑受到的吸引力不够大,漫不经心地加了句:“庶蒙主公厚爱,亦在河套牧场中有所得,王上此番归顺朝廷,日后在河套牧场上,主公也势必会邀王上参与其间,届时在牧养之事上,庶说不得要多多请教请教王上才是。”

    “好,好!”

    羌阑连声道好,笑逐颜开,满是皱纹的脸上,此刻犹如盛开的花朵。

    骤闻这么大件事,他一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徐庶此话意味着什么,他可是心里清楚得很。

    屋外,城中各处的喧闹声始终未息,二人在屋内商议着美好的前景,似是压根将这件事给忘在了一边,直至喧闹声往此地汇聚而来,典韦进来禀报,二人这才联袂出来,主持平乱大局。

    经过这么一番非正式的商谈,羌阑心里更加坚定了归顺朝廷的决心。

    代理单于多年,他早就知道,族中各部一直以来,就存在两种意见,一派以为,归顺大汉朝廷,逐渐往南发展,才是匈奴一族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另一种意见则以为,往北,重回大草原,才是匈奴一族的生存之道。

    尤其是现在,曾经雄霸大草原的鲜卑一族,如今已分崩离析,各部陷入彼此征战之中,正是匈奴北返草原的大好时机。

    羌阑身为代理单于,一直以来,对此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可他心底里,却是赞成归顺大汉朝廷的,这样日后中原汉人内乱羸弱,匈奴族未尝不可以入主中原,实现先祖多少年以来一直未曾实现的夙愿。

    现在,他心里更是坚定信念,不说族群中兴这样的大道理,就是光看摆在眼前的河套牧场的利益,就足以让他下定所有的决心。

    当羌阑亲自陪着徐庶,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精骑阵后时,引发城中各处骚乱的各部人马,也已尽数汇聚于此,双方兵马看起来相当,正是匈奴族中两派意见的最直接体现和对抗。

    羌阑扭头对着徐庶道:“先生在此稍候,待鄙人出去,跟他们讲明道理,平息骚乱。”

    徐庶笑答道:“王上无需担心,既然他们是冲着在下而来,在下岂能龟缩于王上身后。只不过,对于那些死硬分子,王上以为……”

    羌阑面色一寒,双目骤冷,不待徐庶完全问出声,即斩钉截铁地答道:“既然有人执意妄为,为维护鄙族稳定计,自是不能稍加姑息!”

    “好,好,”徐庶连连点头,就在马背上,朝着羌阑做了个请的姿势,礼道:“王上请!”

    匈奴精骑让开通道,羌阑哈哈一笑,率先策马缓行,徐庶紧随其后,典韦则率亲卫,与羌阑的亲卫并排一起,紧紧护卫在后。

    来到阵前,徐庶左右转头一看,接着亮如白昼的火把光亮,意外地发现,原本他以为会成为反对者一员的呼渠泉,竟然就在羌阑一侧。

    羌阑声色俱厉,大声疾呼,可惜他说的话,徐庶一句都听不懂,自始至终,他只能就这么保持着自信满满的微笑,更别说插话。

    过不多时,好像是对面数人在招呼呼厨泉,己方这边数人,均是齐刷刷看向呼厨泉,徐庶亦是双眉微皱,斜眼静观呼厨泉的反应。(未完待续。。)

    ps:  感谢“木鱼叁豊”的 连续打赏,非常非常感谢!

    #晋王吕布传#

295 誓要驱逐鲜卑

    呼厨泉面色冷峻,全身披挂,他在众人注目下,策马缓步而出,来到羌阑身旁,就在马背上,以手覆额,对着羌阑拜倒。

    这个礼节,徐庶却是明白的,正是呼厨泉当众宣誓效忠的意思。

    场中两边,立时沉寂一片,尤其是对面数人,更是面色相当难看,过了好一会儿,就在对面数人怒声喝骂时,身后的精骑队伍,却已开始骚动起来,令得正在怒声喝骂的数人纷纷脸色大变。

    想是呼厨泉的当众表态,给了骚乱阵营致命一击,以至于底下的普通兵卒,都失去了奋勇一战的决心。

    不过想想也是,匈奴如今已是积弱多年,此次双方对垒的精骑,只是相对于控马技艺而言的,就是徐庶左右转头这么一看,就见到有不少老者和少年充斥其间,真正的青壮骑士,徐庶方才冷眼旁观的当口,已经大致估算出,也就不足六成的样子。

    这还是美稷,匈奴各部首领汇聚之处,那在美稷之外的牧场,境况只会更见糟糕。

    “怪不得当年朝廷抽调匈奴精骑平乱,就引起匈奴内部叛乱,以致单于羌渠被杀,各部也着实是在担心朝廷持续不断地抽调青壮,致使族群的繁衍存亡都受到影响。”

    由此及彼,徐庶想到匈奴内部数年前的那场叛乱,在心里给出了这个结论。

    就在徐庶想着这些不相干的事时,对面的骚动已经无可控制,哪怕对面那几个领头的,也就是匈奴各部的首领,在那里拼命约束,仍旧无济于事。

    到得这时。徐庶不用看都知道,美稷城内的这场骚乱,已经无疾而终,而他来美稷的最大使命,业已顺利完成。

    而对面那几个领头的,见情况不妙,作势正欲逃离,羌阑早就等着这一刻,一声怒喝,早就蓄势待发的亲卫。立时有数十骑涌上前去,只是还没等他们涌上前去,对面各部早就有人一拥而上,将原本的首领擒住,扭送到羌阑马前。

    五人面如死灰。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如何还不明白。所谓北归大草原。只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不光是族内各部有不同的声音,就是在各自的部落内,普通族人也都是对此毫无兴趣,不然,如何在羌阑的一番威压劝道下。反而将他们几个给掀下马来。

    羌阑没有下马的意思,直接冰冷冷地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五人,令道:“斩了!”

    片刻之后,五颗血淋淋的人头就被呈送上来。羌阑点点头,驻马四顾,高声噼里啪啦地讲了一通,四周立时一阵欢呼雷动。

    一场风波就如此轻而易举地消弭于无形,待众人散去,徐庶毫无睡意,邀羌阑、呼厨泉及诸部首领入内,待众人坐定,徐庶笑问道:“单于果真是德高望重,一场叛乱,就如此兵不血刃地平息下来,在下可是敬佩万分。”

    虽然折腾了大半宿,羌阑却显得异常精神,闻言哈哈大笑,枯枝般的手指,梳理着颌下白花花的长须,答道:“先生谦逊了,哪是鄙人的威望高,而是托圣上的洪福,朝廷和车骑将军的威望,鄙人哪敢居功。”

    徐庶对羌阑的识趣很是满意,亦是哈哈一笑,对他说:“如今单于已统一各部意见,明日尚请单于安排,庶将当众宣读圣上特旨。”

    “好,好!”

    羌阑更显振奋,所谓圣上特旨,当然就是正式册封他为南匈奴单于的旨意了,这可是他一直盼了好多年的东西了。

    眼瞅着羌阑仍旧沉浸在欣喜之中,呼厨泉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问出声来:“方才单于所言,朝廷已遣三路大军,拟收服河套,鄙人不才,愿闻其祥。”

    徐庶点头看向羌阑,羌阑微微一愣,答道:“在座的,都是心向朝廷之人,也是鄙人信得过的,先生放心。”

    得羌阑如此肯定,徐庶一笑答道:“三路大军,分别出自太原和河东,统帅为张辽,马超,徐晃。如今单于及诸君心向朝廷,张辽即会率军出雁门,攻云中,定襄,马超和徐晃所部,仍旧会自河东北上,经美稷,杀向五原,以驱逐鲜卑,收复故土。”

    稍稍停顿片刻,徐庶迎着众人的期待眼神,继续道:“按主公之意,单于及诸君皆可选择是否派兵,此则关系到河套牧场,主公是否会准许诸君参与其间。”

    羌阑不说,他早就知道这些,可呼厨泉及诸部首领不然,都是初次听闻,相互之间眼神交流片刻, 还是由呼厨泉开口相询:“河套牧场所指为何,先生可否明示?”

    徐庶哈哈大笑,欣然道:“漫漫长夜,既然单于及诸君有意,庶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说来话长,来人吧,备酒和点心!”

    羌阑伸手一拍脑门,有些懊恼地对徐庶道:“看鄙人这记性,如此夜深,怎可少得了美酒和点心,还要劳烦先生,真是……”

    徐庶不以为然地答道:“单于客气了,庶与单于诸君已是同殿为臣,些微小事,何足挂齿。”

    过不多时,一应美酒和精致点心尽数端了上来,徐庶与单于羌阑等人边吃边喝边说,一直到天色微亮,这才说完。

    对吕布首倡的土地丈量确权和牧场政策,徐庶曾花了不少心血,深入探究过,得出的结论很吓人,此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面对着听完后,虽然个个看起来晕头晕脑的,可是双眼却贼亮贼亮的南匈奴诸部首领,徐庶在心里暗自好笑,同时也油然而生一股满足感。

    能通过他之手,将南匈奴诸部给“拐”上主公的战车,这怎么说,也是一桩壮举了。这个时候,徐庶心里想着的,不是此事乃大功一件,而是壮举一件。

    不到十日,当徐晃和马超率军抵达美稷城外扎营时,亲眼目睹汉军精骑威容的单于羌阑,以及呼厨泉等人,无不在心里暗自庆幸,也明白到,徐庶当日所言,并非虚言恫吓,如若当日他们没有听从羌阑的话,而是附和着叫嚣着要北归大草原,那么眼前的这两支精骑,以及自太原而来的并州精骑,就将毫不留情地杀进美稷,以武力让他们驯服。

    可如今,情势就不同了,至少在北逐鲜卑这一点上,匈奴各部与大汉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