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吏部出来后,许清看着自己一身绿油油的,不由得感到好笑,值得庆幸的是,帽子不是绿sè的,不然许清宁愿不做这官,也不愿意戴绿帽子。官帽后面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帽翅,走路时一晃一晃的。也让许清很不习惯,戴上这种官帽后,走路只能踏着方步,一板一眼的了。否则帽子翅晃得太利害,失了体统。

    二柱正在赶着车子正在阶下等着,见到许清下来便上前施礼问道:“少爷,都办妥了吧?是否现在就回去?”

    二柱的态度比以前恭敬了不少,本来在许清封官后,许安曾让二柱他们改口叫许清老爷的。许清一听连吃饭没味口了,自己还没满十七岁,就被一口一个老爷地叫着,那感觉实在是太别扭了。所以许清坚决否定了许安的提议,倒是xiǎo颜这个xiǎo丫头,越是知道许清不乐意,她反而叫得越起劲,直到许清忍无可忍,满后院地追上她,在她的xiǎo屁股上施展了几招降龙十八掌后丫头才安分了下来。

    许清吩咐了一声,二柱便赶起一路欢快地往回走。

    坐在车上的许清也有些感慨,没想到一下子也成了官员了,目前虽然只是散官,但也算真正进入了北宋士大夫的行列了。这个年代一但成了士大夫阶层,相对于平民就多了很多特权,而且宋朝是对文官是极为优容的朝代,不但奉禄高,而且即使犯了什么错,或是政争失败,最多也只是流放,没有杀头的酷刑。文官本身关系就盘根错节,有同窗,有同年,有座师有总之只要不死,起复的可能就还存在。所以在宋朝,成为文官不失为一种保身立命的好路子。有了这些好处就足够了,许清想到最后,觉得还是赶紧回去接着背四书五经的好,不然哪天朝廷心血来cháo给自己派个差使下来,自己要是连公文都看不懂的话,那可麻烦大了,其实他这近一个月来,已经背了不少,只是还消化不了那么多,前世习惯了白话文,一下要改过来还真不容易。自己是不是要去请个老师呢,许清一个人在车上琢磨着,嗯,看看能不能找欧阳修这位大佬帮帮忙,那天看得出他对自己好象还是tǐng关心的,找个机会直接拜到他mén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范仲淹和韩琦在看过神臂弓的试领着狄青再次回到了经略使衙mén,这才细细问起了京中的情况,问完俩人又不禁唏嘘了起来,狄青的回来,和神臂弓的出现虽然让他们兴奋了一阵,但他们知道,朝廷的跟本问题还是在体制上。如今大宋内忧外患,如果不加以改革,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合举国之力,竟筹不出西北军的粮饷来,若是北边辽国再开战的话,恐有不忍言之事了生。其实很多年前范仲淹就曾上书朝廷要求改革时弊过。只是由于人微言轻,没有得到采纳。

    相对而言,范仲淹对许清改革将作槛的事情更感兴趣。他详细询问了许清关于将作槛改革的情况,把情况前后对比之后,也不禁感叹许清的奇思妙想。虽然许清的方法只适合将作槛,对其他职能部mén没有作用,便对于一心想着革除时弊的范仲淹与韩琦来说,还是对许清这个人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能敏锐地觉察到许清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如果在其它方在许清也能象这次一样,提供一些新思路的话,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历经宦海浮沉几十年,范仲淹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国家想进行改革,是多么的不容易,历史上成功的例子本就很少。商鞅算是一个,虽然他最后也落得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但他的改革方略得以保留了下来,从而奠定了大秦横扫**,平定八荒的霸业。若能革除大宋的时弊,就算同样落个五马分尸,范仲淹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他相信自己的决心,只是他也知道,许多事情光靠决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陛下目前被内忧外患bī得焦头烂额,也lù出了对国事改革的意愿,但这还不够,相对于这些,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对力量更加强大。在这种情形下,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就成了摆在范仲淹和韩琦这些改革派面前的最紧迫的事。

    狄青也很快觉察到范仲淹两人对许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机会,他又把许清针对西夏人的见解说了出来。

    “派兵深入焚烧西夏人的牧场?嗯,这算是个不错的建议,可以试试,这也算是间接应对西夏人骑兵的一个方法。”范仲淹听完狄青的话后,觉得这条建议还算可行。现在与西夏人jiāo战正酣,但商人的来往从未真正断绝过。派兵化装一下,选择在恰当的季节进入西夏人的草场还是有可能的。至于离间党项各族,朝廷也做过一些,这个范仲淹是知道的,只是没有许清说的系统和深入,按许清的意思,是要成立专mén的机构,有组织地对西夏进行专业的破坏。并对西夏的重要人员进行刺杀,打散西夏人的凝聚力。也就是说,要西北军成立一个集谍报、破坏、刺杀、离间于一体的机构用于在西夏内部活动。范仲淹与韩琦商量了一下后,也觉得这一条非常有必要,他们与西夏作战几年来,由于西夏人来去如风,在战场上宋军吃多了情报落后,信息不足的苦。只是他们没有许清来自于后世的深切认识,在的世说到中央情报局之类的组织,几乎无人不识,这些组织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颠覆一个国家,其重要和可怕是古代人无法认识到的。直到明朝,中国才出现了真正的间谍机构——锦衣卫,并显示出了它可怕的一面,只是明朝的锦衣卫更多的是用来针对内部的清洗,对外的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出来。这不禁让人非常遗憾。

    范仲淹与韩琦商量了一下后,也觉得有必要成立这样的一个机构,随后他们就下令由狄青亲自去军中选人,慢慢mō索成立间西北军谍报司。

    同样范仲淹与韩琦也有些遗憾,许清在关于西北军所提的建议中,没有一项是针对内部改革的,不知道这是许清没有意识到内部的问题,还是他故意避而不谈,也许后者居多吧。反正范仲淹与韩琦对许清的好奇心更强烈了,真想直接找这个据说只有不到十七岁的xiǎo秀才好好谈谈。

    相对于那些还沉浸在大宋太平盛世的内地官员,范仲淹与韩琦可以说是整个大宋朝改革yù望最强烈的两个人,也许是因为他们长年在边关作战,更直接地感受到大宋军队的糜烂;同时他们又都在地方做过文官,对地方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的情形也有深刻的了解。两相映衬,自然更容易产生危机感吧。

    “少爷,少爷,你穿上这身官服真是太好看了。”

    刚回到家颜就从大mén里跳了出来,估计在mén口已经等了不少时间,自从许清封官后丫头整天笑得格外灿烂,仿佛是她自己做了官一般,也许在xiǎo颜心里,这本来就没什么差别吧,今天一早,她可没少去张员外家在秋分白lù她们面前显摆。如果xiǎo颜真长条尾巴的话,估计早就翘上天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由于xiǎo颜出去显摆的原故,许清今早算是第一次见到了邻居张员外,五十出头的老头儿,圆圆的脸让他看上去更加富态,一大早便过来给许清道贺,还送上了不少银钱和贺礼。由于许清要去吏部报到,也没久留他待让他晚上再到家里来喝酒。左邻右舍听到消息来道贺的也不少,大都由许安出面接待了。

    许清上前捏了一下她的xiǎo鼻子,笑着说道:颜啊,本少爷以后可是官老爷了,你可不能再对本官无礼哦,不然的话,本官就要治你大不敬之罪,判你十天不得吃饭,还要打板子。怕不怕?”

    “少爷你哪有官儿判人家不得吃饭的,不行,不行,十天不吃饭人家可没力气磨墨了颜皱着鼻子一付娇憨地说道。

    总算不是法盲,许清哈哈一笑打趣道:颜啊,既然你觉得少爷我这身官服这么好看,要不要少爷我穿着官服,带上xiǎo颜你,让二柱哥赶着máo驴在东京城了显摆一翻,就象人家种了状元游街一样。”

    “好啊,好啊!二柱哥,快别卸下车子了,咱们马上就出发。丫头唯恐天下不拽着许清的胳臂就往外拉。

    '。。'

    。。

第三十一章 欧阳修的请柬

    季节入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院子里的老石榴已经悄然开放,一树红huā映朝阳,许家整个后院都为之鲜活起来,等许清用过早饭后,许安许管家便红光满脸地走了进来,这两几天许管家显得年轻了不少,走路时给人感觉jīng神头十足,自家少爷去年就考了个秀才,这已经让许管家老怀大慰了,没料到这才过去一年,少爷便成了朝廷的七品官,官家还赐了金鱼袋,这份荣宠让许安感觉就象在做梦一般。许清是他从xiǎo看着长大的,家主过世得早,主母一直也是病体缠身,前几年也丢下年幼的儿子去了,说许清是许管家一手带大的也不为过。他对许清的感情比两个亲儿子还要亲,看着许清今日有了出息,许管家安做梦有时都会笑醒,这几天接待左邻右舍的道贺,许管家就算再累脸上的笑容也没有消失过。

    今天他是来和许清商议家里翻修房子的事情,这几年由于家境拮据,前厅后院都有许多地方已经破败,前天前宫里赏赐了一千贯,加上左邻右舍的贺喜钱,家里的经济一下子好转了起来,加上现在少爷大xiǎo也是个朝廷命官了,脸面上怎么也要过得去才行,所以许管家就琢磨着是不是把家里翻新一下。

    许清看到许管家走进后院,便也站了起来,许清对这位忠心耿耿的管家,也是非常尊敬的,一直把他当家里的长辈看待。他把手上的书放下来后问道:“许叔,有什么事吗?”

    “少爷,咱们家前几年光景不好,家中房子已经多年失修了,少爷现在也成了朝廷官员,总得顾着些体面,所以我琢磨着是不是把家里翻修一遍,少爷您觉得怎么样?”

    许清想了想后说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