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清这时正色地说道:“王爷,请听晚辈一言,这天下之人本是各有所长,有的长于治人,有的长于治事,有的长于研神学术,有的长于各种杂学。

    而朝廷管理天下,也不只是需要治人的官员而已,还需要长于治水,长于农桑、长于制器等各个方面的人才。

    然而现在朝廷科举只注重用于治人的进士科,进士科的举子一但及第,就是万分的荣耀,把其它各科映衬得极其寒微。长久下来,使是天下百姓也只认进士科,在整个民间典论的压力下,造成的后果就是,本来长于治水、制器、农桑等方面的人才,也拼死挤向进士一科,可本原这就是他们不擅长的,便是终其一生皓首穷经,大多数人也与金榜无缘,却白白荒废了他们长项。

    王爷请想,造成这样的结果,真对朝廷有好处吗?朝廷难道真的只须要治人的官员吗?

    王爷请恕晚辈斗胆直言,比如制器类,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光这一样发明对朝廷而言,晚辈觉得比录取一百个进士还有用。

    有了这项发明,印刷的成本大大降低,书本的价钱自然也跟着降了下来,使得原本千千万万读囘不囘起书的贫穷人家,也能读得起书了。

    这一举措,间接地给朝廷输送了无数的人才,按理说,朝廷应该给毕升一份隆重的荣誉才是,可毕升得到了什么呢?

    另外,比如那些长于治水的人才,由于他们精心的治理,可能使千千万万百姓,免去了洪水冲毁家园的灾难。但这些人才,朝廷又给了他们多少荣耀?

    与进士科的无限荣光相比之后,还有几个人愿去从事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然而朝廷真能缺少这些人才吗?作为朝廷,是不是该给治人的进士们无限荣耀的同时,多给予其它方面的人本一些关注呢?

    王爷,晚辈所言全为朝廷着想,正如方才郡主所言。

    那些有志于治理一方的人,绝对不会因为朝廷削减了进士科的荣耀,而放弃自己的抱负,隐居山林拒不出仕。

    我的意思是说,朝廷应该注重调节好各方平衡,使各科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对朝廷而言才是最好的。”

    许清说完,八贤王开始沉思起来,他也不得不承认许清说得有理,但天下读书人以儒学为道统,千年以降早已形成了以儒为尊的理念,现在再提什么各科并重,岂会不招来儒生们强烈的反对,或许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这臭小子在太学才作了保留,只说科举过热影响了学术研究吧。

    八贤王暗暗点了点头,突然转开话题道:“本王听说,那什么以军事扩张,来解决大宋国内矛盾的策略,就是你给陛下出的?”

    许清谨慎地瞄了八贤王一眼,这赵老八今天不会专门找茬的吧?

    赵老八说是不过问政事了,但许清估计他的讯息比谁的都灵通,能听到这些内幕很正常,没听过那才是见鬼呢!问题是今天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许清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可千万别把赵老八推到对立面上去,以这老家伙的威望,根本不用亲自站出来反对,只要示意一下,估计啥革新都得歇菜。

    许清从他古井不波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苗头,只得小心翼翼地答道:“禀王爷,这个策略嘛,应该说是晚辈和陛下共同商讨之后得出的,晚辈不才,只是帮陛下作了些拾遗补漏之事而已!”

    “哈哈哈……”

    八贤王见他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连清平郡主站后面,都跟着抿嘴而笑。

    什么情况?许清再次愕然,赵老八今天一惊一咋的,许清觉得,自己都快被弄得神经衰弱了,但相对曹价这个如今连无量天尊,都还不会念的水货而言,赵老八才是真正的大神,着实得罪不起,唉!受着吧!

    “臭小子,少在本王面前打马虎眼,放心吧,本王早已不过问政事,只是随问问而已,你那策略,不管将来能不能解决大宋内部问题,但只要能收回河套地区,对朝廷而言,就有莫大的好处,如今我大宋连年耗在西北,国内百姓苦啊!若能一举解决李囘元吴这个祸害,本王自是乐意看到的。”

    听了赵老八这翻话,许清心中大定,赵老八这等于是表态支持革新了,想到这老家伙的能量,他一脸阳光地笑道:“王爷,您可是咱们大宋的擎天白玉囘柱,架海紫金梁,您若是万事不管,那可是我大宋最大的损失,相信就是陛下,也希望王爷能在将养之余,出来活动活动筋骨的。”

    八贤王再次开怀大笑起来,若是那些只知道拍马屁的家伙,别说开怀大笑,恐怕早被他轰出去了,但让八贤王感觉不同的是,许清做事有能力,并不是那些只知献媚的人,能听到这种人偶尔拍的马屁,特别让人感到舒泰。

    “本王听说,种世衡就是羽了你发明的手雷,才一举夺下兜岭的,说来你这次虽未上战场,但功不可没啊,嗯!这确实也印证了你方才所说的,制器的重要性,别的不论,光你这手雷起到的作用,确实就比朝廷录取一百个进士还大。”

    说到最后,八贤王自己领首若有所思。许清一笑道:“王爷,您过奖了,这火囘药前人早已发明出来,算不到晚辈头上,晚辈最多只是让它发挥了更大的效用而已。”

    八贤王囘乐于看到他这种语出成诚的谦逊之风,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含笑请茶,却又突然对清平郡主说道:“曦儿,傻站着做什么,这天寒地冻的,来者是客,岂有让客人喝冷茶的道理?”

    “无妨,无妨,晚辈这茶还暖这着呢,岂敢再劳驾郡主。”

    清平郡主含笑看他一眼,不顾他出言阻止,盈步走到炉子边,重新给他泡了一杯香茶来。

    许清只得起身施礼,然后接过茶,目光碰上她眸子时,心里对坐在上首的赵老八更是疑惑,他不是傻囘子,身为郡主,倒一次茶已属难得,现在又来一回,这着实有些不同寻常。

    但自己与晏家订亲他们是知道的,上次他只当八贤王是在打趣,但今天再出现样的情形,让他有种疑幻疑真的感觉

    “多谢郡主!”

    许清这一声谢,既为这杯茶,也为刚才她出言帮自己,所以说得很真诚。。。。

    更多到,地址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东京谍影

    潘楼街。

    华氏皮货行是东京城最有名的皮货行之一,门楼有三层,后边还有一个大院子。这里的裘皮品种齐全,貂皮、狐皮、熊皮、甚至连虎皮有时都能找得到,订做的各式裘衣,帽、靴、领子等等样式新颖,做工精美。

    但这里制作的裘衣也是最贵的,普通人家积攒一辈子,也未必能买得起一件,但东京城里有钺的人家多的是,象曹佾他们就是华氏皮货行的常客。

    特别这些天雪下个不停,气温低得让人不想出门,但华氏皮货行反客而客满盈门,各种裘衣、皮帽的销量一下子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华氏皮货行开张有两年多了,据说主要是从西北进货,但这些属于商业秘密,即使是店里的一般伙计,对些也不是甚为了解。

    东家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叫华有财,很士气的名宇,但人家偏偏能日进斗金,没准还真跟这名宇有些关系。

    华有财有些发福了,他典着大肚子,站在后院门看了许多前边的销售恃况,两眼笑得都眯了起来,交待完伙计要注意接待好客人,别忙中出错之后,华有财才转回后院,他平时一般不住店里,最里边的两层,只是作为他偶尔留宿所用。

    前几天店里来了几个送皮货的客人,由于天降大雪,华东家便盛情地将这些老客留下,也正好在东京多玩些时日,如今客人就住在里边的中。华有财施施然进了,将院门关紧后,却突然快步上楼而去。

    楼中一片和暖,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正坐在小几边饮酒吃食,见华有财进来,他对其他几个同伴挥挥手,那几人便快步散出楼外去。楼中顿时静寂无声,华有财拱拱,然后往小几边一坐说逍:”张御使小人已亲自去看过,店外并无异常之处,张御使大可放心。”

    那位被称为张御使的年轻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才开口道:“小心能驶得万年船今日那许清的护卫太过机警,咱们的人才想察看一下,便被盯上了,对付这样的人,得万分小心才是。

    “张御使说得是,小人会注意的。将作监那位匠人如今留着也无益,得马上处理掉才行,否则一但打草惊蛇张御使交代的事情怕是更难办到了。”

    “这事你看着办吧别出了岔个就行。”

    华有财对这位刚来就指手划脚的张御使有些反感但人家身份在那里摆着,何况身后还有一位中书令的叔父,华有财也只得恭声答道:“张御使放心,小人会让他死于意外的。”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逍:“张御使,您看这事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华有财,你怎么反来间我呢?你在东京城了呆了两年多,难道是白呆了?总之,这次中书令是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弄到火龘药配方,否则别说是忽岭,恐怕将来连兴庆府咱们都保不住。”

    华有财更是为难地说道:“张御使咱们在东京城是呆了两年,可原来主要是负责打听消息的,您现在也知道了,大宋将这火龘药配方管得这么严,知道配方的就将作监那几个负责人,一年难得出来几回,出来也有禁军护卫着,根本无从下手嘛!”

    华有财一说完,那位张御例使便冷着脸道“不是从小匠人。中,得知火龘药是许诸配出来的了吗?那就在许清身上想办法。他总不会一天到晚躲在家里吧—你放心,若是能处理掉这个许请,中书令大人一定会重重有赏的。”

    华有财听了为之气结,许清是什么人,在这东京城里有那么容易把人弄到吗?经过这几天探查,许诸每次出门明里暗里总跟着几个护卫,想在人家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