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功贼-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情李渊不可能看得清清楚楚。

    程名振点点头笑着答应“老大人说得对。新兵刚刚入营肯定形不成战斗力。带出去跟窦建德硬拼无异于自寻死路。所以洹水、临漳、尧城这几个地儿百姓恐怕来不及被迁走了……”

    “多谢程将军开恩!”没等程名振把话说完崔商立刻长揖及地。那几个县都临近大河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正是富豪们赖以存身的根本所在。至于西侧临近太行山的丘陵地带则不在大户人家的法眼之内。地方上百姓也少得可怜每县顶多两、三万左右全部迁走也损害不了大户人家的利益。

    程名振笑了笑继续说道:“滏阳、临水两地百姓生活穷苦迁徙到河东去反而能寻条活路。但路上需要的粮食还有置办家业的费用也是不小的数目。我怕朝廷一时拨不下来耽搁了春耕……。”

    “没事没事我找人去筹措!”保住了自家产业的崔商立刻投桃报李“先每户人家两吊钱搬家之时当场放估计他们巴不得立刻走!”

    “那就有劳崔郡丞。王将军你协助崔郡丞以免刁民打这笔钱的主意!”程名振笑了笑低声命令。

    崔商本想借机一笔小财没料到程名振这么快就把“监军”给派了下来脸色登时显得有些窘迫。可转念一想小王将军也是个苦出身正需要钱财来成家。届时只要自己让他拿大头剩下的好处也不会太少。心气立刻就平了拱了拱手拉着王二毛一道去准备。

    屋子中立刻只剩下程名振和麴稜两个一老一少互相看了看同时开口“安阳……。”“安阳……”

    “老大人先请!”

    “程将军先请!”

    “还是老大人先请吧地方上老大人比我熟悉!”

    “那老夫就僭越了!”麴稜点点头低声说道:“郡城安阳内有很多富户每家可以走几个人但不要全搬干净了。让他么自己想办法决定谁去谁留。留下的的就暂时躲到城外去算作临时外出未归。算至于普通百姓么实在蒙混不过去搬走也罢。临近的邺县么则可以尽数搬迁。以免有人借此攻击程将军!”

    “光一个邺县恐怕不下十万人吧!”程名振想了想低声问道。

    “那里是曹魏的旧都一直比较繁华。但县城里人不多也就一万出头。至于城外乡村的不愿意迁徙听到消息早跑进山里了。恐怕将军也无暇带兵入山去追赶!”

    “这样算下来老大人估计总共能迁走多少人能否向朝廷交差?”程名振想了想又问。

    “大概十万左右吧!安阳城内有不少无家无业者听闻河东那边肯授田产估计乐不得跟着将军走。还有其他各县愿意去河东谋求活路的将军尽管带走便是。十万人也够河东那边忙碌一阵的了。短时间内不会有人借此找将军麻烦。等到有人觉得迁徙人数与实际相差太大之时老夫在朝廷中的故交还有魏郡几大家族在朝廷中亲朋好友也找到了缓冲时机自然会让此事不了了之!”

    “那恐怕又是很大一笔开销!”程名振点点头低声说道。

    “舍点钱财保住家业大伙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程将军放心我等也会给将军留一份上下打点之资以防万一。”

    “那……。”程名振本能地想拒绝心里却突然一冷叹了口气默许了麴稜的贿赂。

    “前些时候程将军拒绝了太子的拉拢吧?”麴稜见程名振肯受贿心中立刻把双方之间的关系更拉近了一步笑了笑低声问道。

    “是太子看不上我这小人物!再说了我不是大唐的将军么?何必再向太子殿下表忠心!”程名振笑了笑摇头否认。

    “这就是迁徙百姓的事情为什么落在你头上的原因了!”麴稜摇摇头低声点拨。“官场上的争斗不亚于疆场。你不算计人就难免被人算计。太子也许没把你当回事但那么多赶着拍太子马屁的人有谁不想拿你当晋身之阶呢?”

    “这?”程名振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向麴稜施礼“谢老大人点拨。”

    “程将军多礼了!”麴稜摆摆手却没有起身还礼“你前些日子保住了老夫的官位老夫无以为报就送你四个官场箴言吧和光同尘懂么?老夫看你不是个喜欢仰人鼻息的性子所以也不建议你去攀附哪棵大树。但想完全凭自己的本事在官场上混很难真的很难!”

    “大不了我去做富家翁!”程名振越想越郁闷赌气的话冲口而出。

    这下轮到麴稜**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人居然长了一幅老气横秋的心态对功名利禄看得如此然。想比之下自己多年的宦海沉浮仕了大隋又仕大夏仕了大夏有仕大唐就显得有些卑微了。想到这儿他也不多啰嗦笑着起身拱手“那老夫就告辞了。此番留手之德请容老夫和魏郡上下日后回报。”

    说罢认认真真地向程名振做了个揖然后大步离去。

第四章 恩仇 (七 上)

    第四章恩仇(七上)

    “老大人走好!”程名振笑了笑,亲自送麴稜出门。对于麴稜所说的回报,他一点儿都没往心里边去。首先,眼下的他的确不缺什么钱。其次,麴稜一番有关官场的高论,让他感觉大唐朝隐隐有些失望,所以对身外一切,也就稀里糊涂了。

    “大不了老子就不干了,找到地方当富家翁去!”此念一出,眼前立刻天空地阔。程名振当年造反就是为了求条活路,眼下自觉已经活得挺风光了,断然做不出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戕害百姓的事情。这倒不是因为他的心地有多善良仁厚,而是平头百姓遇到飞来横祸之时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痛苦他亲身经历过,万不敢日子刚好过一些就忘了本。

    本着这种豁出去了的心态,在执行迁民任务时,他出手极为宽松。愿意走的,一个不落全带上,不愿意走的,除了郡城安阳和邻近郡城的邺县两地之外,其他也不十分勉强。行经太行山谷地的时候,看到有很多抱着孩子喂奶的妇女步履艰难,索性一挥手,任她们自行决定去留了。愿意前往河东者可以跟家人都留在后面慢慢追赶队伍,实在故土难离者,哪怕已经从崔商那边领过两吊钱的安家费,也不必归还,由着她们自行返乡去了。

    到了河东,大伙又是一通忙碌。划分荒地,建立屯田点儿,选拔里正、乡老、底层小吏等,令人无暇他顾。好在大伙有着多年的屯田经验,再加上地方官员的鼎力协助,倒也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了,周围的树梢也开始发绿了。程名振抖擞精神,一边抓紧时间练兵,一边等着朝廷追究自己阳奉阴违的责任。谁料朝廷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就好像那道“迁空魏郡”的圣旨从没下发过般,一切都悄无声息地不了了之。

    再仔细一打听,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麴稜和崔商等人用尽了浑身解数上下奔走的结果。河北一些望族本来在朝廷上就有自己的子侄,当时李渊正在火头上,那些人不敢出面为家族争取利益。过后待李渊气消了,则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化解危机。如是一层层斡旋下来,当初朝廷中几名权高位中的柱石之臣也觉得最初的迁民旨意下得太匆忙了,因此干脆对程名振玩忽职守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什么都没看见。

    但事态的发展却总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四月份的时候,有眼线从太行山东侧送回消息,说是河北各地如今都在传诵大唐程将军“义释千余妇孺”的善举。还有百姓刻了程名振的长生牌,初一、十五焚香叩拜不断。

    大唐皇帝李渊闻之,先是脸色阴沉,很快又是一笑,将当日给自己出主意迁徙百姓的官员叫出列,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臭骂一顿,贬到陇西开荒去也。然后,又以“广播大唐仁义”为理由,将程名振破格提拔为开国县侯,食邑增加到一千户。王二毛也跟着水涨船高,得了个开国子的爵位,食邑五百户。

    圣旨到达河东,洺州营上下欢声雷动。只有王二毛一个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私下里找到程名振,低声抱怨道:“他奶奶的,老子还以为大唐跟大隋不一样呢。谁知道真没啥差别。所谓百姓疾苦,都是说来听听的。朝廷真正在乎的,还是几家几姓而已!”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程名振瞪了王二毛一眼,低声呵斥。

    “我就是心里觉得憋得慌!”王二毛四下看了看,然后叹息着道。“你还以为真有百姓给你刻长生牌位么?类似的善事咱们在巨鹿泽时也没少做,怎么那时就没人想起给你刻长生牌来?”

    “我当然知道是麴老大人和崔商在暗中捣鬼!”程名振笑了笑,轻轻摇头。有关长生牌消息传来的当天,他就已经猜出其背后的猫腻了。以崔、麴两家在河北的势力,唆使家中佃户刻几块长生牌,然后再让牌位流到大唐细作的手中,几乎是举手之劳。而之所以拿着“义释千余妇孺”这一局部实例做文章,却对整个搬迁过程采用的春秋笔法,则是为了让大唐皇帝李渊有个台阶下,不至于觉得太难堪。

    但麴稜和崔商等人之所以这样做,却不仅仅是为了报恩。首先,他们也需要找一个契机,把这次搬迁风波尽快了结,以免日后被人抓到把柄。其次,对于河北几大世家而言,洺州营出身的将领是一伙值得长期交往的后起之秀,既然已经搭上了线,就万万不想再把联系断掉。

    “知道了你还由着他们借你的旗号折腾!”王二毛有些不满,瞪了程名振一眼,气哼哼地质问。

    “

    “至少对你我二人来说,没什么坏处,不是么?”程名振笑了笑,低声安慰。

    “是啊,说不定还可以跟麴稜就结个善缘,日后在官场上互相照应!”王二毛觉得很没意思,拖长了声音奚落。

    “总比多一群仇家要好!”程名振又笑,摇着头回答。“现实中很多事情,光凭咱们两个根本改变不了。还不如慢慢去适应。当年张大当家发誓杀光天下豪门,结果却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窦建德说要铲除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