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7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宁紧紧的抱着这位便宜母亲,虽然自己并不是她真正的儿子,但是,这些很重要吗?反正都已经生活在一起了,别的都不重要了,他们就是亲人,绝对的亲人,无可代替无可比拟的亲人,拿什么都不换的亲人。

    冠礼非常隆重,非常热闹,军界泰斗、苏宁恩师李靖李药师亲自出马为苏宁主持冠礼,一众大将和以杜如晦孔颖达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在一旁观礼,相当严肃,相当正规,最后一道程序走完之后,苏宁正式加冠,正式成为一个成年人,虽然成年人可以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苏宁都已经做过了,但是还差一个名分,这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名正言顺。

    李承乾作为皇室代表亲自参与了全程冠礼,为苏宁做了很多事情,象征着皇室对苏宁的宠爱和信任,在此之后,李承乾更拿出李二陛下的圣旨进行宣读,数显就是一大段毫无意义的灌水,这个那个那个这个,一直到十分钟左右才进入正题,重要的事情很多,第一件事情就是正式将纵横司升格为纵横部,杜如晦担任纵横部尚书,苏宁被任命为纵横司左侍郎。

    纵横司的设立时间并不长,甚至短的有些过分,和三省六部那些自从前隋之前就有了雏形的必须部门相比实在是太年轻了,但是对于大唐而言,对于军队而言,这个部门的存在实在是过于重要,一开始为了对抗山东士族而打前锋,作为百家复兴之始的纵横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代表着春秋战国著名学派纵横学派,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造成了不少儒学家的反对。

    伴随着大唐的发展和战争理念的变更,纵横司为大唐的战争带来了几乎是革命一样的变革,战前潜入,战时情报,战后整理,都离不开纵横司以及纵横司的血滴子探员,数以千计的纵横司血滴子探员遍布于大唐周围所有不在大唐管辖之下的地区和在大唐管辖之下但却不稳定的地区,为大唐的稳定和开疆拓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大唐的军方集团,充分认识到了纵横司的巨大作用,对于纵横司充满了好感,并且军事大学中也会派遣部分优秀学员到纵横司学习纵横之术,方便与战时的侦察行动,遍布于各国的大唐大使馆和所有的对外交涉行动,几乎都是有纵横司来负责的,纵横司俨然成为了大唐的外交部。

    而如今,纵横司终于升级为了纵横部,三省六部正式成为了三省七部,不过和其余六部不同的是,纵横部并不归属于尚书省的管理,而是直接对皇帝陛下负责,纵横部主要管理外交事宜,对于其余六部对内的治理有很大不同,但是无论如何,纵横部的成立,纵横家传人的增加,《鬼谷子》的教育模式,纵横家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无法逆转。

    不过大家更关心的显然不是纵横家的复兴,而是纵横部的成立以及主要负责官员的名单,纵横部的规格和六部是一样的,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这就是主要管理班子,杜如晦当之无愧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尚书,成为了纵横部的管理者,大佬,而他之下,从三品的纵横部左侍郎,苏宁担任了。

    这个权力非常大而且极为重要的部门,进入了这个部门就等于是进入了大唐的权力枢纽之中,在这个枢纽里面,数以千计的探员,数以百计的大小大使馆,还有全权管理的西突厥商团、薛延陀商团以及西域商团的巨大收入,纵横部会成为大唐最富裕的一个部也是毫无疑问的。

    苏宁并没有感到太过惊奇,因为纵横司的主要创立者就是他,如今纵横司升级成为了纵横部,让他做一个领导的职位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涉及政务就可以,毕竟他是军方出身,李二陛下一直都没有放弃让他成为一个将军,但是自己才刚刚二十岁,就成为了一个从三品的实权官员,这个进阶,有些大了……(未完待续。。)

六百八十六 纵横部

    对于苏宁担任纵横部的职位,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唯一感到意外的,就是这个职位有些太高了,李二陛下大笔一挥就把杜如晦的继承人、纵横司二把手的职位给了苏宁,这个职位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高的职位,而这个职位所代表的权力和意义也是毫无疑问的,对此感到意外的并不在少数。

    比如长孙皇后就是其中一员。

    事实上作为hougong之主,长孙皇后的权力并不小,她可以管理和过问的事情也很多,苏宁是皇族中人,也是一个未成年的臣子,娶的是皇室女子,和太子李承乾还有很好的关系,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苏宁的事情长孙皇后都要关注,更别说是及冠这种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个男子来说,一样是一生之中只有一次的事情。

    长孙皇后听闻苏宁的冠礼就要举行的消息,自然觉得皇家也需要做出些什么表示,所以就询问李二陛下需要给苏宁送些什么礼物:“二郎,马上苏宁就要及冠了,这男儿及冠可是一件大事,他也是我皇家之人,无论如何,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做出些表示才是,我们应该送些什么样的贺礼才好呢?”

    李二陛下正在写着些什么东西,也没有抬头就说道:“承乾过去给他庆贺,就是我们给他最大的礼品了,他还想要什么?和太子有那么好的关系,多少人都羡慕着,他还想要什么?要是给他些金银珠宝反而是落了下乘了。”

    长孙皇后犹豫道:“仅仅如此?怕是有些不太好看吧?毕竟他也为我们大唐做了很多事情不是吗?”

    李二陛下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我才让承乾去给他撑场面,还有就是,这个。”李二陛下把手上的一张纸递给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接过来稍微看了看,立刻露出了惊诧的表情:“纵横司升格为纵横部?三省七部?苏宁担任纵横部左侍郎?从三品职位?二郎,这,这是不是……”

    李二陛下摆摆手,笑道:“这是他应该得到的,纵横司本来就是他提议成立的,也是他架构了整个纵横司。规划了整个纵横司。对于纵横司而言没有谁比他更明白,纵横之术也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克明不过是半路出家而已,而且身子骨偏弱。长时间担任这个工作量极大的职位。我很担心他的身体。

    苏宁正好成年了。年富力强,身子绝对壮实,好吃好喝的养着。武功练着,这要是身体还不好那我就该担心他的寿命了,没关系的,之前他也在纵横司里面担任过职位,熟悉得很,克明再干个几年就该退下来了,那个时候,把纵横司交给苏宁去管理就再好不过了。”

    长孙皇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妥:“陛下,臣妾倒不是担心这个纵横司交给谁去管理,它若还是纵横司也就罢了,可是如今既然升格为纵横部,那可就是大唐一等一的大部门了,而且管理的事情那么多,杜先生倒也就算了,朝中元老,而苏宁他,仅仅二十岁,刚刚二十岁,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正式官职,就让他做一个从三品的高官,这是不是,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李二陛下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无所谓的笑道:“这小子是第一回成为众矢之的吗?弹劾他的奏章都能堆满一间屋子了,天天指望着我严惩他的言官能从皇宫排队排到三原县他家府门口,他还不是众矢之的?”

    长孙皇后疑惑道:“那陛下为何这样做?陛下不是希望把他留给承乾大用吗?这岂不是在……”

    “害他是吗?”李二陛下轻松地笑了笑:“这可不是在害他啊,这是在保护他啊!”

    长孙皇后越来越听不懂了:“陛下此言何意?”

    李二陛下笑着解释道:“言官弹劾他,不少官员也不喜欢他,一些山东士族的门生故吏们更是天天指望着他生不如死,恨他入骨,那都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他没有权力和官位,他只能依靠别人来帮助他对付那些人,他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使他获得成长的机会和时间,所以他捣鼓出来了那么多东西,团结了一大批将军,以期获得保护。

    但是这种保护他肯定不喜欢,乃至于就算是来自于我的保护他也不会喜欢,这小子不喜欢让自己的命捏在别人手上,他喜欢自己保护自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所以他才会想方设法的巩固自己的地位,捣鼓出更多的东西,我很欣赏他,不假,想把他留给承乾,更不假,但是,我希望留给承乾的是一个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帮助承乾的重臣,而不是一个孩子。

    他需要一个正式的职位和一份握在手里面的权力,然后我就不会再管他了,我就是在告诉他,从他获得这份权力开始,我就不会暗中保护他了,他要自己保护自己,自己应对那些人的骚扰和反对,如果他可以做到,那么我当然可以给他托孤重臣的地位,如果他办不到,那么我不会把大唐的国运交给他。”

    长孙皇后皱了皱眉头,说道:“那陛下就真的相信他可以胜任此一职位?”

    李二陛下点点头:“为什么不呢?如果不是将军们的集体反对还有我自己立下的规矩,我真的很想把他丢到尚书省里面去历练个一二十年,让他学习治理国家,然后亲眼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到宰相的职位,不过这不太可能了,他出身于行伍,军人不干政,文人不掌军,这是我自己定下的规则,我要是为了一个人而改变他,会有多少人接着遵守呢?

    这小子的军略倒也的确是奇诡,要不然也不会得到药师的看重,自然。我也很看重他的统兵之能,如今年轻的小家伙里面,也就他最为出色,现在倒也有些不错的苗子,但是都比不上他,他是可以继承药师地位的帅才,而那些小伙子里面堪为帅才的人并不多,对于大唐这样的领土而言,人数太少了。

    我不舍得把他绑在朝堂上,正如同克明曾经对我说的。不舍得将他丢到军伍里面混迹一辈子浪费了他治国的才华。同样也不舍得把他绑在朝堂上对着奏折混迹一辈子,对于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几乎在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