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攻略-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笑道:“果然瞒不过你,那个,三明啊,我来呢,最主要的当然还是给你道歉,其次嘛,那个,主要是我父亲,你知道的,这一次那个七王出海给父亲造成的压力不小,你又把海上贸易说成海上丝绸之路,父亲自然也很感兴趣,而且七王出海万一找到了什么土地而不上报朝廷,私自占有了,这,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苏宁笑着说道:“我倒不信陛下没有在七王的船队中安插眼线。”

    李承乾说道:“这个,这个自然是有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啊,你也说了海上十分凶险,父亲也不敢保证那些探子也能顺顺利利的回来报告一些事情,所以呢,所以呢……”

    “所以陛下也打算弄一支船队出海巡查是不是?”苏宁帮李承乾把后面的话给说完了,其实这种事情苏宁早就有所预计,按照李二陛下的那种性子,这次七王出海的事情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他要还是没有动作的话,那就真的不是他了。

    以往不管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感应到,但是呢,要不是什么大事情,他自然也不会感到有威胁,就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动作,这一次几乎是全民出海运动了,据说在金陵港口集中的人数已经逼近六万人,广州那儿集中的人也超过了四万人,北平港口超过了三万人,这样一算,出海的起码要有十万人,十万人出海啊!

    他要是没有什么动弹的话就真的怪了。

    苏宁也早就说了,很多的无主之土地,七王出海是打前哨战的。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是第一个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团体,他们得到的好处很有可能会远远超过后面的人,更何况是王爵,所以那么多民间商户和百姓也都是看准了第一个发现者这样一个好处才不惜一切代价要跟着出海的,李二陛下作为大唐最大的投机之人,怎么可能放任第一这样的头衔落入他人之手?

    当初给李二陛下说要让七王首先出海探明道路的时候就注意到不对劲了,那家伙的心里面肯定不希望被七王率先抢夺到了头筹,一定也会有所动弹,果不其然,把李承乾的大婚给办完之后。牛鬼蛇神就都开始动弹起来了。

    “呵呵。什么都瞒不过你啊,三明啊,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呢,我也就不隐瞒了。父亲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而且也对这些事情相当的在意。所以也就托我来向你问一问,那个,那个。用什么办法可以将损失减到最低呢?”李承乾讪笑着问道。

    苏宁摇摇头,叹了口气:“陛下有问,我自然无所不答,但是呢,这个事情我也无法打包票,因为大海实在是太恐怖,虽然蕴含着无尽的财富,可是其恐怖远超我等之想象,我们根本就不能想象一艘可以装载千人的大船被海上风暴给完全摧毁,然后千人丧命海中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却是真的。

    海上风暴的恐怖就在于你只能听天由命,你看看,这么大一片海域,若要通过此处抵达海对面之陆地,何其难也?耗费时间一定非常长,所以遇到海上风暴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到那时四周看不到陆地,只能依靠海上水手的操控技术对抗风暴,成功率太低了,真的是听天由命了。

    我只能说,海上风暴是可以预测的,比如说当你注意到往日不曾停息的微微的海风突然间停息了,整个海平面突然变得安静异常,平稳异常,往日可以看到的飞在海面上的一种鸟,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鸟,反正师尊就是这样说的,那就是大风暴的前兆了,所谓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就是这个意思,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海上风暴要发生的前兆。

    到那个时候,如果四周有陆地,赶快靠近陆地,抛锚,稳住船身,所有人下船到陆地上躲避风暴,若是风暴来临时没有看到陆地,那我也没什么办法了,大海实在不是人力所能抗衡,只能祈祷在船只被彻底摧毁之前风暴可以停息,一旦在风暴之时落入海中,不要去救,因为根本救不起来了,就当他已经死了吧!

    同时就按照我之前说的,准备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没有这些东西船员会得病,会死,沿途没有办法补充的话,就喝茶,这个茶我也没办法供应那么多人,这次船队出海之后我会想办法扩大茶园产量,尽量让全大唐的人都可以喝到茶,出海就不用怕了。

    当然了,茶砖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茶类产量都很低,大唐没多少人喝茶,所以一定没办法供应所有人,所以,可以带一些豆子,用海上雨水浇灌,可以长出豆芽,那些豆芽吃了以后也可以保证不得病,同时那些腌制的菜也可以多带一些,然后准备好充足的食水,海水苦涩不能喝,必须要保证食水的供应,大海上没有水就是死路一条。

    此外若是成功抵达了海对岸找到了陆地,上面如果有人而无法相互交流的话,他们听不懂我们的汉话,我们也听不懂他们的话,那么尽量还是不要起冲突比较好,把我们的货物拿出来和他们兑换,他们能明白我们的意思,当然,若是他们不识好歹,就不要怜悯他们。”

    李承乾面色沉重的点点头,说道:“大海当真如此凶险?”

    苏宁点头:“就是这样凶险,但是啊,整个大海就是一个无尽的宝库,我师尊说里面不仅仅有可以供整个大唐的人吃上数百年的海中食物,还有更多的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是我想那些东西一定是一些好东西。”

    李承乾惊讶道:“那么多?那,那我等如何得到?”

    苏宁笑道:“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海岸边上安置一些专门捕捉海鲜的人手,让他们捕捉海鲜,并且教会沿海居住的人们捕捉海鲜,一旦发生饥荒,就可以让这些民众去捕捉海鲜充饥,这也是可以的,可以省下很多的粮食,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而且海水还可以煮盐,煮出来的海盐也是可以吃的,不缺盐不缺食物,饥民就不会饿死,整个沿海的民众也就不会饿死。

    平常他们还可以捕捉海鲜贩卖挣钱,这也就又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减轻民众负担,这不是很好吗?能用的东西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用而已。”(未完待续。。)

    ps:  ps:感谢一下风云之风语者大大的连续打赏~甚为感动~

六百四十七 大航海之立法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的某些关于金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仅仅适用于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转移到讲究诗书礼仪的文明国度大唐,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观点,可以抵御这种诱惑的人,要么就是钱已经多到没地儿花的,要么就是真正可以做到视钱财如粪土的人。

    幸运的是,这种人在大唐并不少,熟读诗书,深明仁义礼智信,对于钱财的态度是可有可无的,或者是厌恶的,但是无一例外,这种人本身并不缺钱,本身并不缺乏活下去的或者是可以舒适度日的钱财,同时又是饱读诗书的大儒,当然,在这一时期,只要是饱读诗书的大儒,都不会缺少钱财。

    在他们的立场上,并不会理解那些一旦听闻有赚钱法门就会二话不说拼命往前冲的升斗小民的做法,他们只会认为这是非常无知的贪婪的做法,深深的鄙视之,说上一大堆忧国忧民的话,却丝毫不会提及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魏征是其中的一员,但是他所考虑的要多一些,他的日子也不是那么的奢侈。

    “苏侯的茶,还是那么清香,只是相较于之前的茶,怎么闻起来,有一股子铜臭的味道呢?恩,想必是老夫这些日子休息休息的不好,所以才导致了这种情况,是老夫的错,苏侯请不要在意。”魏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而后放下茶杯,一脸的平静之色。

    苏宁一脸无奈。对于这块又臭又硬的茅坑里的石头,你拿强权压不住他,拿嘴皮子忽悠不了他,李二陛下百试不爽的金元加大棒的策略在魏征这里折戟沉沙,所以所有朝官里面李二陛下最头疼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魏征,每次看到魏征对于某件事情跃跃欲试,李二陛下都会快速定下基调或者是找别人来顶缸,绝对不愿意单独和魏征对抗。

    李二陛下都对付不了的人,苏宁自然也觉得头痛,魏征并不古板。不会拿子曰诗云的和你做无谓的争斗。他所着眼的地方,都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们所无法顾及到的地方,魏征曾经穷过,曾经吃不上饭过。他深刻的明白吃饱肚子的重要性。比任何人都来得明白一些。

    所以他一开口就会掐中问题的关键点。不拿诗书礼仪来和你说些无所谓的事情,苏宁对于这种开门见山的直白询问却是有些难以招架了,来大唐那么长时间。也没遇到几个可以见面说人话的人,基本上都在和牛鬼蛇神说鬼话,鬼话说多了,人话都有些不太会说了。

    “玄成先生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茶就是茶,铜臭之味怎么会沾染到茶叶上?”苏宁讪讪的笑道。

    魏征冷笑一声,说道:“呵呵,苏侯这就不懂了,这个茶叶啊,它是炒制出来的,生长于天地之间,它如何会沾染上铜臭之味?只不过被人采摘之后啊,在这个炒制的过程中,就难免被一些利益熏心之人所触碰,这一触碰,也就免不得要沾染上一些铜臭之味了,这个茶本是清香可口之饮品,如今沾染上这种气味,唉,喝不得,喝不得啊!”

    听着魏征那冷嘲热讽,苏宁有些不爽了,直接就板着脸质问道:“魏老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想说什么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小爷我听着!”

    魏征站起身子,严肃的问道:“七王出海之事可是你在后煽风点火!?”

    苏宁也站了起来,说道:“何谓我在煽风点火?此事的确是我所说,是我告诉他们出海可以获得大量财富,那又如何?”

    魏征指着苏宁喝道:“竖子!你道是如何?七王出海老夫管不到,也不想管,那和老夫没有任何关系!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