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献俘仪仗已经过去;但围观的百姓们却感觉意犹未尽;他们现在只是看到了热闹;却没有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人。便有大胆的喊了起来:“叶参军;叶司马;叶郎君”
“对对;哪位是叶郎君?”
“求见叶郎君”
初时只有一两个好事者在人群中喊;很快喊的人多了起来;声音汇成一片;喊得春明门城楼之上的人也听到了。
李隆基哑然一笑;向站得比较远的叶畅招了招手。
叶畅最初时并没有注意到李隆基的招手;他身边一官员提醒了声;他才意识到;忙到了李隆基面前:“陛下;有何吩咐?”
“百姓在喊你;你且出去亮亮相;让百姓知道;我大唐有这般的少年英杰
叶畅愣了愣;这等高调;可与他向来的习惯不合。
“陛下;辽东功劳;乃是将士们奋勇搏杀的结果;臣只是适逢其会;当不得这个……”
“让你去你便去吧;朕岂是赏罚不明之人;只要你心向朝廷;立了功劳;朕必然不会亏待你”
李林甫在旁边垂下眼睑;叶畅无奈;只能转过身;走向城楼前。
有机灵的太监在城头已经大喊起来:“奉圣谕;两京河道大使、辽东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积利州司马叶畅接见百姓”
那些想看看叶畅的百姓顿时向前拥了几步;若不是士兵差役们弹压;只怕他们都要涌到春明城下了。
李亨神情有些冷;这种荣耀;原本只能属于他这个太子
叶畅出现在城头;万众瞩目;无论是看清了他的;还是未曾看清他的;都不禁欢呼起来。
他也算是少年英俊;长得对得起观众;立有卓勋;能赚钱;又有和公主、宰相之女的绯闻;故此百姓见过之后;只觉得名副其实。那些年轻血热的书生;雄壮有勇的侠客;见他那风光;也不禁心生向往。
“大丈夫当如是也”不知多少年轻人心中;生出这样的想法来。
“这位就是叶十一?”
“是;上回你没见着;圣人与李相公为了抢他为女婿;几乎打起来了”
“说得好象你看见了似的;圣人与李相公岂会做这等粗鄙之事;我听说分明是圣人与李相公引经据典吵了一番”
“啧啧;若我能有叶郎君这般运气;遇到仙人指点就好了”
“你别做白日梦;也不照照镜子;就你这模样……”
叶畅享受了一回明星待遇;外边的百姓们看他模样;有人起哄;甚至隐约有万岁之声喊起。叶畅心中一凛;回过头来;看到李隆基面色仍是带笑;而李林甫神情阴郁;另有一双阴冷的目光;却是属于太子李亨。
李隆基这可是将他架在火上烤啊;这般情形;日后便是罪名
他心念一转;在城头上突然大叫道:“千古一帝;陛下万岁”
“千古一帝;陛下万岁”跟在他身边的那些卫士们;不明白叶畅为何会突然这样喊起来;但是他们是服从叶畅命令已经成了条件反射;当下也大喊起来。
城头上传出“千古一帝;陛下万岁”的声音;周围站着的军士;便也跟着喊起;然后靠得近的百姓;外围的百姓;受气氛感染;大多数人都喊了起来。
一时之间;“千古一帝;陛下万岁”之声;如春雷滚滚;震动长安城。
这并非事先排演好的;李隆基当然清楚;他原本方才对叶畅已生出某种心思;但如今听得这四周都是这般激动人心的呼喊;那种心思;顿时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自得与自满。
叶畅如此少年英才;非自己治下;谁人可用之?外边百姓的呼喊;正是证明;他这个皇帝数十年来威望无朋;文治武功;确实可谓千古一帝
人群之中;杨则却是浑身一震;脱口道:“他就是叶郎君”
他认出了叶畅;正是那日在柴房之中的人;自家族亲、主人杨洄之死;与他有着密切关系
他摸着怀里还带着热量的那枚金饼;心怦怦直跳:这金饼竟然是叶郎君所赐
他可是财神童子;有仙人授予的点铁成金之术;这枚金饼;是不是他用仙术所点化?
他为何会出现在公主府的柴房之中?
我得了他赐的金饼;是不是沾了他身上的财气;若是如此;我会不会也成为王元宝那般的豪商?
他心中百思纠缠;与人群一起;离开了春明门。在人潮之中;他心念渐坚;只觉得这是老天爷开眼;赐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一定要把握这机会;做出一番事业来。
人潮终散了些;前方有家金铺;杨则决定将那金饼换成铜钱;再用铜钱为本;先去做点小买卖。但在金铺门口;他一摸怀中;却惊骇欲绝。
金饼不见了!
也不知是方才人群中挤掉了;或者是给扒手扒走了;亦或是因为仙法时间到了;总之;他寄予厚望的金饼消失了。
杨则呆在金铺门前;许久之后;嚎淘大哭起来。
“今日可是大喜的日子;你这厮在这哭什么;去去去;到一边去;莫将我们店哭得晦气了”
店中的伙计听得外边声音;出来便要将杨则打发走;杨则今日大惊大喜大悲一路过来;几乎都疯了过去;被伙计推搡着送到路边;整个人都蜷缩下来。
就在他绝望之际;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嘿;这位郎君”
杨则一看此人;只觉此人相貌甚是实在;看上去就象是一个憨厚的好人。他一脸同情地问道:“不知你有何难处;竟然悲伤若此;需不需要我帮忙?”
此时杨则一肚子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若说那金饼之事;岂不意味着要将叶畅与杨洄之事有关也说出来。他虽是出身低微;人却聪明;知道这等事情胡乱嚼舌头;等于就是将自己的性命往死里送;故此话在嘴前转了转;变成了“我好苦啊……”
那人同情地叹了口气:“莫非无路可走了?”
杨则点点头;他虽然不是无路可走;但心里确实不愿意再回到家中去。
“若是不嫌弃的话;我指条明路与你。”那人笑着道。
“请郎君指点”
“辽东去;辽东去”那人低声道:“今日那位叶郎君;当初在长安时也不过默默无闻;如今在辽东却做出了若大的事业还有我;你可知为何我一见你这孤立无援便停下脚步来问你么;一年之前;我也与你一般;在长安城中走投无路;还欠了一屁股债;追债的人险些将我那狗窝都烧了”
杨则听他说得诚肯;禁不住为他担心起来:“啊哟;后来……后来呢?”
“你瞧;我跑到辽东去;在那呆了一年;如今回来;债还上了;不敢说是衣锦还乡;总算无债一身轻;哈哈……”
那人大笑起来;杨则上下打量他;觉得他可不只是无债一身轻。他心思当即就动了起来:“辽东果然那么好赚钱么;人离乡贱;到那边;会不会受人欺负?”
“敢欺负我们大唐人的契丹、高句丽人都被叶郎君打服了;至于我们唐人自己;大伙都是外地来的;谁不人离乡贱;抱团互助还来不及呢;遑论欺负?”那人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小小的玻璃镜;照了照自己;还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杨则在公主府呆的时间不长;却也知道;这玻璃镜如今市价格贵;可这人随便拿出来;证明他的身家颇丰。
这让杨则忍不住又问:“辽东钱真好赚么?”
“好赚;如何不好赚”那人讶然地说道;仿佛这是一个天经地义人尽皆知的事情:“这么说吧;若有人告诉你;辽东遍地是黄金;那定然是骗子;但若有人告诉你;辽东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那就一定是真话你知道么;到了辽东;只要登记户籍;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分地;当真分地咱们唐人;男子二十亩;女子十五亩;许为永业”
听得有地;杨则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在关中;想要二十亩地;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两京权贵;几乎将土地占光;其余人等;不是佃户;就是拥有几小块支离破碎的贫脊之田的破落户;二十亩田的家当;至少家里的衣食可以供给大半了。
“除了分田之外;平日里于活;象什么修桥铺路;挖山开石;原本是徭役的活计;如今可都有工钱”那人又道。
听得这里;杨则再无犹豫;他自觉自己不比旁人笨;也勤快肯做;只是缺一个机会罢了。既然辽东能有这个机会;那还等什么?
便是背井离乡;他如今来长安城中;难道就不是背井离乡么?
“还未请教郎君大名。”他恭敬地问道。
“哈哈;我姓谢;单名一个偃字。”那人笑嘻嘻地道。
“谢郎君;不知如何去辽东;若是谢郎君有门路;还请关照某虽卑微之人;却也晓得知恩图报之义;必不敢郎君厚德”
他一边说一边深鞠过去;却没有看到那谢偃面上松了口气的笑容。
“好说;好说;门路嘛……”谢偃压低声音;看了看左右;然后才道:“倒不是没有;但是你可吃得了这个苦;敢冒这个险?”
“能吃;敢冒”
“那就简单;去登州吧。”谢偃道:“就是东牟郡;在那儿会有人接应;每日都有船;成百上千地运人去辽东;都和咱们一般;是在乡里过不下去的苦人家;去辽东发财的”
“这个……渡钱呢?”杨则不怕海中风险;只惧无钱寸步难行。
“可以先挂着账;到了那边之后再还;没利息;那边到处都能赚钱;人家可不怕你赖账”
听得连渡船费用都省了;杨则心里当真乐开了花。他却不知道;象谢偃这般;在长安、洛阳这样大城市里;寻那些底层流动人口;说出这番话的;少说有数十人;而且这样的人手还在向四周扩散
叶畅从来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李隆基与李林甫的配合上;他此次返回中原;便是要建立一条秘密的地下人口走私网;要在短时间内;走私大量人口去辽东。他希望能在两年之内;将辽东建安、积利二州的汉人人口增加到三十万;然后便开始再向外扩张。
只不过;他原以为很难的事情;却不曾想;今天某人推波助澜之下;竟然变得轻松了起来。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331章 阴霾迷影身暗藏
谢偃将如何去辽东和杨则细细说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