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砖-第1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说:“六万枚金币,就能让十四个商贾来到朝堂,如果有十万枚金币,却不知太子殿下是否会准许他们入朝为官?好好地朝堂,现在也被弄得铜臭漫天,大唐帝国的颜面说到底只值六万枚金币,太子殿下舍本逐末了。”

    “士农工商,愿为四民,本王倒没有看出什么高下来,如果说铜臭漫天,这座万民宫就是商人捐献所建,大唐君臣在这里议事一十五载,也没有见到谁被铜臭玷污。”

    李承乾现在掌管着内府,对于商人他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认为这些人乃是帝国的中流砥柱,勋贵们被云烨和长孙无忌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皇族却被自己的父皇牢牢地握在手中,自己这个太子殿下,唯一能争取的就是这些被人遗弃的商贾,这些有着强大能力,却没有相应地位的人群。

    这些年,李承乾的眼光变得深远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幼稚的认为,只要自己有大义就能获得绝对的尊敬,事实上如果不是站在中立位置的云烨站了出来,自己这个太子经受的压力会大的无法想象。

    “呵呵,太子到底有了几分储君的威严,至于商贾能否主导这次《商律》的修订,那就看陛下的意愿吧。”

    长孙无忌说完话就抱着勿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只有潮红的面色,证明他的心绪并不安宁。

    李二出来了,每当阳光照耀到宝座上的时候,他就会准时的坐在王座上,与太阳同时掌握这个光明的大地,是李二近年增添的一个习惯,以至于司天监总是要计算日出的准确时间,为此,司天监和玉山书院共同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学院,专门研究一年四季日出的时间,至于有资格担任这个院长的,就是书院的名宿赵延陵。

    把光明之山这颗巨钻镶嵌在皇冠上这是李二的一个恶趣味,他的脑袋上光芒四射,光明之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是一团明亮的火焰 ,不管是谁看皇帝的时候都需要眯上眼睛。否则看得时间长了,眼睛就会变得红肿,李二把这叫做帝王的威严。

    “朝会开始,百官大礼觐见!”一个宦官扯着嗓子大声的吆喝。

    大朝会向皇帝参拜这一条在大唐从来没有改变过,整个大殿上,只有寥寥的三五个凌烟阁上人只需要抱拳施礼以外,其他的都要跪拜,李承乾也不能免俗。

    在李二说了一声平身之后,朝堂就陷入了一片死寂,长孙无忌不发话,别人不能说。

    过了一会,长孙无忌出班启奏道:”启禀陛下,大将军程处默,银青光禄大夫尉迟宝林,一体保举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云寿继任岳州刺史,奏本在此,请陛下御览。”

    李二对这件事并不感到奇怪,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岳州刺史是自己早年为了分散勋贵在长安的势力,做出的一项国策,效果非常的好,现在文武分家,云家人去担任岳州刺史没有什么关系。

    “朕不记得岳州刺史崔秀有何不妥之处,这次换任所为何故?”

    “崔秀在岳州多年,克勤克俭,任上多有美名,臣等一体认为此人应当简拔至长安,臣以为,散骑常侍足以酬功!”

    李二听了长孙无忌的话,笑了一下,翻开奏章,那红笔批阅了一下,就让宦官拿给长孙无忌,此事就算尘埃落定。

    批阅完奏章的李二一抬头就看到了肥硕的何邵,愣了一下,二等臣子里面何邵的体型过于醒目,想看不见都不行。

    “何邵?”李二问了一句。

    已经紧张到极点的何邵听到皇帝在呼唤自己,三两步走到中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同捣蒜一般的回答:“正是微臣,正是微臣!”

    所有人都鄙视的看着何邵,大朝会跪拜皇帝这是典诰的要求,奏对之时,怎么也成了磕头虫?实在是有失臣节。

    “你站在朝堂上倒是一件稀罕事,不忙着赚自己的银子了?”李二用戏觑的语气问何邵,在他看来,何邵来到万民宫,就是来过上朝的干瘾的,他不相信这个唯利是图的人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陛下开恩,给吾辈商贾一条活路。,求陛下开恩,给吾辈商贾一条活路!”事到临头,何邵的胆子居然变得大了起来!一边磕头,一边大声的说出了自己早就想说的这句话!(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还有一节。

第三十五节商律

    “朗朗乾坤,煌煌盛世,就是乞丐都能三餐无忧,饱食终日,汝等商贾缘何没有生路?此乃贪婪之心作祟,侍御史何在,将此人逐出朝堂,免得他的污言秽语玷污万民宫!”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一声断喝打断了何邵的哭诉,作为东西两阁的长官,他有权利命令侍御史将失去朝仪的官员请出万民宫。

    眼看着何绍就要被武士提出去,李二开口道:“让他回来把话讲清楚,这里是万民宫,就是让万民畅所欲言的地方,一两句话还玷污不了这方净土。”

    皇帝发话了,何邵自然又被武士提了回来,这一回,一起跪拜在地上的人多了十三个人,李二呵呵笑道:“这就怪了,朝廷给这些年有功勋的商贾颁发了一十三个显爵,想不到今日居然齐齐的出现在朝堂上,至于何邵你,是出了名的长袖善舞,朕总想除掉你的勋爵,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你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立下恰当的功勋,也罢!这也是你的本事。

    朕记得去年的时候云烨上奏说你已经垄断了西域十六王封地上的火油买卖,你不去给自己赚钱,怎么会跑到万民宫叫屈?该叫屈的是云烨才对吧?”

    何邵停止了叩头,抬起已经流血的脑袋说:“陛下开恩,微臣算得上是大唐最大的富商,云侯说盛世才会出现微臣这样不依靠巧取豪夺发家的商贾,微臣也经常以此自傲。

    可是如今,我等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劣,利润空间一再压缩,再过几年,大唐就没有所谓的富商了。求陛下明鉴。”

    李二奇怪的哦了一声道:“天灾?亦或是**?”

    何邵惨然一笑道:“陛下,自古以来我辈商贾都是被豢养的肥猪,如今我等已经膘肥体壮,到了待宰的时候,微臣只求陛下开恩,给商贾的子孙留一口饭吃。莫要斩尽杀绝,我等即使在九泉之下,也不忘陛下大恩。”

    李二想了一下说:“这样的事情确实有,但是,那是前朝以前的事情,汝等商贾,不修仁德,骄奢淫逸,屯聚居奇。低买高卖,赚尽人间红利,铁口一张,铜牙一副,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算尽人间的机关,头顶一个硕大的利字。脚踩一个钱字,拉拢官员。腐蚀朝堂,更不要说吕不韦,石崇等竟然将帝王作为货物贩卖,朝堂上对尔等多一些警惕也是有的,但是我大唐至今为止,似乎没有抄没过哪一个富商的家产。即使富商本人有罪,也只是针对他本人,并没有出现过抄家灭族之事。何邵,你的悲哀从何说起?”

    “《商律》,陛下。就是《商律》,自贞观五年,大唐的税率从三十税一,提高到了十五税一,商税已经提高一倍,早年间我大唐战乱不休,三十税一是先皇为了鼓励商贸而进行的一项国策,历朝历代开国之时都是如此,是为了迅速的繁荣市面,所以才制定了对商人非常有利的税率,国势平稳之后,商税上调,这是应有之意,我等商贾不敢有任何的怨言。

    贞观八年,陛下在平定四海,击败外敌之后,再一次将商税调高到了十二税一,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税率了。但是在贞观十六年,户部再一次调高商税,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八税一,这一次是为了陛下执行农无税这一千古盛事所增加的。我等商贾也有产业,农无税对我等来说也是好事,更何况农无税这是一项天大的仁政,我辈商贾也咬着牙承受了,造成的后果就是物价飞腾,小商家纷纷关门歇业,大商家紧缩产业,我大唐的商税从巅峰时期的六千三百万枚银币下降到了如今的四千八百万,整整减少了一千五百万枚银币,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了,本该引起四民动荡,国用弊儊。

    然而,我大唐将士奋勇征战,开疆拓土,擒王杀将斩获无数,这些大量涌入的战利品,给大唐原本就枯竭的国库,注入了新的生机,于是,所有原本会出现的问题,都被掩盖了,大唐依旧歌舞升平,农税不断地降低,百姓手里也有了大量的积存,国运昌泰莫过于此。

    没有人会去关心我辈商贾的苦衷,一件货物从出产到运输,再到包装,出售,这里面的辛劳和汗水难道就不是劳作吗?

    为了勉强苟活下去,微臣远赴塞外,云侯大军过处的烽烟还没有散尽,微臣就沿着大军走过的道路在沙漠里行商,爬冰卧雪是为常事,不但要搜集货物,还要和零星的散兵游勇交锋,其中的苦楚一言难尽。

    陛下说微臣垄断了十六王封地里的火油,会有大量的财富涌进腰包,您却不知道微臣的苦楚,火油确实被微臣垄断了,这只是表象,油泉处在十六王封地,所以,十六王占据了三成股份,因为火油为军事物资,兵部在这里必须占有三成的股份,这就是陛下所说云侯被微臣所蒙蔽的因由,可是啊,六成股份或为藩王,或为兵部占据,这六成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啊,十六王,和兵部不需要出一枚铜子,就能分享最美味的果实,而微臣,不但要组织生产,运输,贩卖,同时还要承担八税一的重税,这才能将沙漠里的油泉制作成火油,卖给百姓点灯之用。期间的利润,已经少的可怜了。

    我大唐的粮食丰饶,粮价作为税率的表征是非常准确的,丝帛也因为这些年粮食产量的增长,有了大量的剩余,陛下,这两项产业,在我大唐已经无法担负八税一的重荷,这些年,长安几乎看不到私营粮店和私营的布帛店铺,百姓们都是从官仓买粮,买布,这是因为陛下允许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