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涛顿时大喜:“他们回来了!”

    “是,”武长春道,“右军部后来扩充为近卫一营。又扩为近卫一师,师长就是萧陌。你说的佘安是第一师第一营营官。刘肆现任其下第一千总部千总官,仍旧兼管坦克司。若是核实无误,你的衔职起码在中校以上。”

    林涛在心中存了多月的疙瘩终于解开,整个人都轻松了。只要这些人还活着,就足以证明自己当日没有当逃兵!

    “不过当日也有不少袍泽留在山民家中养伤,后来陆陆续续回到营中。你还是需要写一封详细完整的报告,解释自己为何没有在康复之后及时返回营中。”武长春道。

    “是!”林涛起身行礼。这个动作在他梦中无数次出现。然而真正做出来,却有些生疏。

    武长春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约束性的谈话。竟然挖到了一个老侍卫营侍卫,而且还是锦衣卫调入营中的。

    现在中高级军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昔年的锦衣卫出身,其次才是矿工和纤夫。本着抱团的传统思想,他们渐渐成了营中的一股强大势力,称为“老人党”,以此与崇祯十七年后在山东的新募士兵区别开来。

    如果按照营头来分。第一师是根正苗红的嫡亲部队,这林涛又是老右军部出身,加上过河冲阵的战功,可以说是“老人党”中的“锦衣卫派”,一旦回到军中很快就能成为一颗新星。

    武长春不由觉得此人时来运转。以后脚下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只要不犯大错误,将军衔是逃不掉的。

    林涛对自己的光明未来还没有直观的概念,只是能够回“家”让他很兴奋。接下去的工作就轻松多了,首先是在训导官的帮助下写一封情真意切地《归建请求书》,其中详细叙述了他在陕西山中的生活和环境,强调自己根本不知道战友成功撤离。

    至于时局形势,他只知道李闯后来丢了北京,逃回西安,然后就是建奴东虏打了过来。

    在这个咨询极其不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更不可能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大事。《皇明通报》在山东之外的流通也仅限于敌军高层之中,即便是吴三桂、孔有德这样的王爷都没甚机会得到一观。

    否则孔有德好歹也能知道朝廷为何要疑心他们这些汉军了。

    他到死都以为是豪格故意与汉军作对。

    ……

    秦良玉到了太原之后,行辕增加了总训导部的办公场所,皇明政治学院也从济南迁徙到了太原。军校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迁徙,只要下达一个拉练命令就可以名正言顺让学员行军,非但达到了转移的目的,还能加强体能和行军方面的训练。

    “殿下,林涛到了。”闵子若站在会议室门口,对皇太子报告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仍旧对着在座的一干将校道:“北直那边让他们打。原本我将两支主力部队放在北线就是以防御为主。他们晚打一天,我们就强壮一天,现在近卫一师的火器配装率超过了四成,正需要一次战斗来检验战术战法。”

    他说完之后,见没人有异议,方才道:“此次会议尽快传达下去,就先这样吧。秦督、尤督,你二位陪我去见个人。”

    秦良玉的地位高,所以现在总训导部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排在了总参谋部之前。而且秦良玉并非一个愿意养老的人,虽然不再亲临战阵,但这位铁娘子将新的工作视作了战场,往往主动出击,非但坚持创办了政治学院,目今正积极策划刊行军报。这点上就连尤世威都无法抱怨,只能默默把手头的工作做得更好些。

    对秦良玉而言,林涛正是带来了一个契机。

    三人从会议室到了小会客室,林涛已经坐在里面等着,桌案上还有茶点和香茶。这样的待遇已经超过了公务接见的标准,对很多部门和人而言,都是一种强烈的信号。

    “卑职林涛,参见皇太子殿下。”林涛见三人进来,连忙向居中身穿蓝色长袍的皇太子殿下拜倒。

    “不必多礼,坐。”朱慈烺虚虚抬了抬手,盯着林涛的脸看了会儿,笑道:“哪里还需要那么麻烦找人来辨认。这张脸直接拉到我这里,我就认识!我还记得你是个神射手,五十步上箭箭能中红心。受伤之后可有妨碍?”

    林涛已经激动得声音哽咽,道:“托殿下洪福,卑职如今还能射箭,只是伤了手筋,用不得强弓了。”

    “不要紧。”朱慈烺微笑道:“军中要普及火铳,只要手指一勾,弹丸就出去了,不比射箭那般累人,威力却也不小。”他又问了几句关切的话,等林涛情绪稳定了些,方才转向尤世威道:“尤督,这样的忠义之士,总参谋部有什么安排。”

    尤世威看了看秦良玉,道:“殿下,此事秦督或有话说。”

    秦良玉一米八六的身高,是在场众人中最为高大的。她当即接过话头,道:“殿下,臣希望能够暂借林涛,作为全军榜样,去各部演讲忠义之道。”

    朱慈烺默然。这个思路的确是做政治工作的路数,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还有巡回报告这一利器。不过他前世最讨厌这种充斥着套话和表演的报告会,对于这个时代的军人而言是否会造成负面作用?

    “林涛,你觉得呢?”朱慈烺问道。(未完待续。。)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双倍啊!

三八四 孤灯不照返魂人(四)

    照后世的话来说,林涛的觉悟已经到位了,但却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不知道秦良玉说的“演讲忠义之道”到底是什么意思。虽然秦良玉成名极早,但他不是其麾下兵士,更不知道总训导部对于军官升迁的重大影响,所以并不顾忌她。

    林涛道:“殿下,卑职希望能够返回陕西统领义军。为大军在敌后开辟疆土,囤积粮草。”

    朱慈烺面露犹豫,道:“我听说你组建义军袭击清军的事了。”林涛不由脸红,自己那七八个人也能算义军么?他听皇太子继续道:“我本来很担心从官军中派出军官,因为不通人情地理,将义军带向覆灭。不过对你来说却不是问题。这样,我再给你上校军衔,一个千总部编制,你可以收拢秦地义军为官兵,由你协调指挥。”

    “是!卑职领命!”林涛精神大振。

    “但是敌后作战绝不同于你当日受训时的战法。”朱慈烺道:“一定要藏兵于民,化民为兵。须知,兵民乃胜利之本啊!”

    “卑职定当牢记殿下教诲。”林涛道。

    朱慈烺笑了笑,道:“你别嫌我啰嗦,许多人都忍不住去跟人列阵厮杀,这在我看来是很没必要的。尤其在敌后,敌军实力本就比我们强大,完全不该用这种战法。”

    “卑职这些时日研读殿下的《敌后战法》一书,窃以为归根到底便是开篇总纲所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驻我扰。卑职在秦地,绝不以战功为念,只愿为大军光复陕西一省有所助益。”林涛道。

    “好。好。”朱慈烺连连抚掌:“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非但是你,还要让你的部下知道,战功未必就是列阵打出来的,若是能将清军扰得鸡飞狗跳,扰得分出重兵看守粮道……这也是赫赫战功!”

    “卑职定会将这个道理与他们说明。”林涛道。

    “好,至于装备方面。你可有什么意见?”朱慈烺问道。

    林涛想了想,道:“山林之中,火铳倒不合用。不过地雷、熊夹、铁铲,这三件却是利器。”

    山民自己制造的土火药威力太小,就算拿了火铳也没法多用。倒是因为路径狭窄,所以三五颗地雷就可以出其不意,封锁一条要道,实在是山林游击的利器。熊夹是用来捕熊的,自然也能用来捕人。往年山中常有不小心的年轻猎人被别人设下的捕熊夹捕到。何况是针对的军户而经过精心伪装过的夹子。

    “铁铲却是为了方便开路、挖掘壕沟、坑道。”林涛参观过第三师某部之后,惟独对这工兵铲格外倾心。“尤其是侧边开刃,转手便是一柄利器。”林涛道:“殿下若是许可,卑职想多讨要点这三样物品。或者将长刀、长枪换成铁铲都行。”

    工兵铲这种东西哪怕再过五百年都不会过时。只是这东西可全是苏钢打造,在监管规则上与火炮、火铳是一个级别,完全不是表面那般简单。如果用的材料不够好,自然也不会有那样神奇的效果了。

    在许家福的努力之下,统合了七家能够生产苏钢的铁坊。扩大了铁厂规模。然而在生产技艺上的改变却没有达到革命性突破,产能也不够普及。所以苏钢的配给是总装备部谨慎制定计划,交由朱慈烺批准的。

    “你的确识货。”朱慈烺微微点头道:“不过这铁铲可不一般,除非你可以保证责任到人,绝不会丢弃,否则我只能给你劳工铲。”说罢,朱慈烺将苏钢打造的工兵铲与普通锻铁打造的劳工铲加以说明。好让林涛知道其中区别。

    林涛知道了其中区别,连忙道:“是卑职有眼无珠,原来其中有如此奥秘。若是如此,殿下看着给便是了,不用那么好的东西。有时候见到鞑子来得快。啥都要扔了,这工兵铲岂不是浪费了!”

    “大规模装配做不到,小范围的使用却是没问题。”朱慈烺略一思索,还是批了十柄工兵铲,好方便在敌后控制区挖掘地道。

    陕西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适合深耕细种,自然也适合挖掘地道。尤其是陕北人本就有挖窑洞的习俗,在防塌方技术上有经验,所以朱慈烺在《敌后战法》中着重提到了“地道战”概念。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有合适的地道系统,对清兵扫荡带来的反制,更甚于抗日战争时代。因为地道狭窄,攻击方没有毒气、爆破筒、手榴弹等高威力武器,很难对坑道内的人员造成伤亡。

    如果地道能够成为村落百姓的避难所,这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