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子仪早就听杜士仪说过,整个朔方的最重心,就在于丰州和胜州,这其中专司互市马匹的西受降城就是重中之重。此刻徐冲撂挑子,他到这里也已经有些日子了,当即站起身单膝跪下行了军礼。

    “末将愿镇守西受降城,不使北狄越境一步!”

    徐冲瞠目结舌地看着郭子仪接下此命,一时极其不是滋味。杜士仪这番话正说在他心坎里,他也不想服老,西受降城固然苦寒,固然危险大,但毕竟是独当一面的地方。可是,请辞的话都说了,他实在没那个脸面出尔反尔,更何况郭子仪已经答应接手,他只能用沙哑的声音问道:“朔方经略军镇守灵州,历来各任大帅在任时,多用各自亲信,大帅上任之后,拔擢了郭将军,郭将军此前也统管大半个经略军,真舍得把人放在这里?”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杜士仪随口念了一句,这才微微笑道,“子仪前次虽有狼山大捷,可若是要让别人不觉得他只是打赢了一仗,接下来自然也该让人看看他真正的本领。徐将军若不服老,经略军副将虚位以待,可若是服老,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子仪,子真,带我和光弼去西受降城中四处看看。”

    杜士仪带着郭子仪来瑱这一走,徐冲孤零零地留在这偌大的聚将厅里,一时神情变幻不定。突然,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跺脚就转身追了上去。

    说他厚颜无耻也罢,反复无常也罢,可如果杜士仪真的愿意用他,他还计较那么多干什么?不论怎么说,他都得为家里儿孙辈着想!

    有了徐冲追来毛遂自荐为向导,接下来杜士仪巡行军营之中,自然而然就少了很多敌意。杜士仪知道自己此前在灵州时,已经立威足够了,现在要的不是威,而是让人亲和的恩。所以,对兵卒,他许之以从互市税中抽出一部分,以作为养老以及抚育儿女的基金;对将校,他则是许之以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上调机会。三四日下来,眼看西受降城中的将卒渐渐不如起初自己来到时那般敌意明显,他方才在聚将厅中升堂见将。

    “我在刚刚进城后不久就听说,有不少人都觉得,我此行来,又少不得要拿人立威。”杜士仪开门见山地挑明了正题,见下头的将校们一个个都死沉一张脸,几乎看不出什么脸色变化,他便淡淡地说道,“不要忘了,首先得自己先有差池,方才能让人立威。如西受降城这般正当抵御北狄要冲,将士用命,齐心合力的地方,我好端端的需要立什么威?”

    这后一句话结合杜士仪连日以来的言行举止,不少人绷得紧紧的心,不知不觉就渐渐松弛了下来。而正在这时候,杜士仪又抛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话题:“然则,镇守西受降城多年的兵马使徐将军以年迈向我请辞。我早先曾看过军功簿,十多年前,徐将军还是别将的时候,就曾经以孤军八百人力破丰州境内的突厥兵马,让这些借着扫荡铁勒余部为借口的兵马不得不退。五年前,他刚刚镇守西受降城的时候,又率军扫荡马贼十余股,声震漠北。”

    被人提到昔日功劳,徐冲老脸一红,但心中更是被人认同的自豪感。而其他人更重视的还是徐冲的请辞二字,等杜士仪这话告一段落,便有人突然问道:“徐将军真的请辞?他镇守西受降城这些年,功劳卓著,而且公正明允,大帅还请让徐将军收回此意!”

    “徐将军在西受降城筑成初年,就一直镇守此地,最好的岁月都留在了这里,如今年纪既然已经不小了,也该有另外的地方让他既能松乏一下,又能发挥这多年军旅累积下来的阅历经验。故而,我在深思熟虑之后,答应了徐将军的请辞。即日起,调徐冲为朔方经略军副将。”

    杜士仪一句话说到这里,就只见下头众多人瞠目结舌,倒吸凉气的人也不在少数。转瞬之间,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就全都冲着徐冲飞了过去,就连起头为他说话的那个裨将亦然。要知道,那可是经略军,人数高达两万余的朔方第一军!别说西受降城的主将调任,从来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地方让他去,就连朔方其他诸军主将升职,也未必能够调到这样好的缺!

    见效果已经足够了,杜士仪方才将郭子仪接任西受降城主将的任命公布了下去。这一次引起的反弹便小得多,毕竟,郭子仪本就是朔方经略军中宿将,此前的功绩又是实打实的,只有他自己是否愿意到西受降城这种地方来镇守,而不存在资历不足的问题。

    临行离开西受降城的这天夜晚,杜士仪带着李光弼漫步在城北的瓮城城墙上,突然止步回头问道:“光弼,你此行有何观感?”

    “西受降城不愧整个大唐面临突厥最近的地方,断绝其南侵,作用非同小可。郭将军以军功新贵之身,竟能够慨然答应在此镇守,果然大智大勇。而大帅以徐将军为经略军副将,更是激励得不少将校心怀振奋,都觉得日后老来有了希望。西受降城原本纷纷扬扬的谣言,如今也已经不复得见了。听说徐将军亲自领头抓了三个散布流言的奸细,已经将其斩首示众了。”

    李光弼说到这里,突然停了停,随即开口问道:“我新到朔方,愿留在西受降城,不知大帅可愿允准?”

    这个李光弼,他竟然主动提出留下来在郭子仪麾下效力?

    杜士仪只是想了一想,随即便大笑了起来:“你既愿意,我又有何不可?想来不远的将来,人人都会知道,天下名将出朔方!”

    第十五卷天下名将出朔方完

第895章 惠妃薨

    腊月寒冬,长安城中刚下了一场大雪,银装素裹。达官贵人固然有心思拥裘围炉赏雪,吟诗作赋风雅一番,但那些家中贫苦用不起柴炭的人家,就未免难熬了。而往日这种时节,宫中发愁天寒的,顶多是那些籍籍无名的宦官宫人,现如今却多了个缠绵病榻的武惠妃。

    尽管金花斋外头的禁卫曾经放松过一阵子,但不数日便又立刻森严了起来,以至于她的所有信息渠道全数断绝,连月以来都不曾见过儿女一面。

    武惠妃甫一进宫不久便集万千宠爱于一生,虽则在生儿育女上头历经了几次磨折,而后却顺利斗倒了王皇后,最终得以独霸后宫,哪里曾经历过这样的冷遇?她平生第一次体会过,那些失宠的嫔妃往日是怎样独守空房寂静冷清,可她们至少还能够踏出自己的宫门四处走走,她却只能看见头顶上的那片天空。她顽强地挺过了一天又一天,只盼着外头能传来东宫定储的好消息,可就连这样的微薄期冀也变成了奢望。

    什么消息都没有,什么盼头都没有,她的身体立刻极速垮了下来。

    这样的天寒时节,偌大的寝殿中却只烧了两个火盆,武惠妃只觉得一颗心比这天气更冷。尽管人已经消瘦得形销骨立,可她仍然执意让瑶光搀扶自己站起身来,踉踉跄跄到了金花斋门口。

    即便瑶光用一袭狐裘将她包裹得严严实实,可那扑面而来的寒风却让她连打了几个寒噤,目光随即就落在了那些陌生的禁卫身上。这一刻,失宠的王皇后、赵丽妃、皇甫德仪……一张张她以为早已淡忘的脸突然转着圈在眼前出现,让她越发心烦意乱。

    “滚,全都给我滚!你们都是我的手下败将,轮不到你们来嘲笑我!”

    武惠妃神经质地挥舞着袖子,试图将这些幻象扑灭,可仿佛是在嘲笑她一般,那一个个人影在消散之后,却又在不远处重新聚合,一个个嗤笑不已。这些日日夜夜以来,她们都是她挥之不去的梦靥,而外头那些仿佛木头人似的禁卫,别的话不会透露半个字,唯一会私底下议论的,就是愈演愈烈赵丽妃鬼魂作祟的传闻。这也让她更加难以安寝,甚至连曾经用在李隆基身上,用于助眠的安神香都没了效用。

    “惠妃,惠妃!”瑶光慌忙死死抓住了武惠妃的胳膊,心里同样是又恨又怕。作为惠妃这么多年最心腹的婢女,她当然知道如果武惠妃有什么万一,她更是休想有什么好下场,于是,她只得苦苦劝道,“惠妃想想寿王,想想盛王,还有三位公主……”

    在瑶光带着哭腔的劝说之下,武惠妃的癫狂之态终于渐渐消止,然而人却无声无息地滑坐在地。见殿外那些禁卒对于她们主仆二人仿佛没有半点在意,甚至都无人回看,她只觉得满腔愤懑无处抒发,可更多的则是后悔。她后悔当初想得太单纯,什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瑛兄弟三个心慈手软,根本就不是李隆基的对手,而她也没能当成那个渔翁!如果她只想着诓骗那三人入宫,而后到御前哭诉,也许东宫宝座早就入手了!

    可现在后悔还有什么用?李隆基对于敌人,无论父亲姑母还是妻子儿子,全都不曾手软过,她这个枕边人又凭什么痴心妄想?可是她还有儿子,李林甫也曾经答应一定会力挺她的儿子,为何到现在仿佛一丝一毫的进展都没有?

    被连月以来的幽禁,以及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困,武惠妃突然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昏厥倒地。见此情景,瑶光登时大惊失色,连声呼唤惠妃未果之后,她也顾不得在这些禁卫面前碰过多少钉子了,拎着裙子从高高的台阶上跑了下去,一把抓住一个禁卒涕泪交加地求恳道:“求求你,求求你了,给惠妃请个御医吧,这三天惠妃已经昏过去好几次了……”

    然而,让她绝望的是,那禁卫只是嫌恶地用力抽回了手,将她甩在地上,对于她的连番恳求却置之不理。而其他人仿佛也没这么一回事似的,根本没有朝这边投来半点目光。面对这样的绝境,瑶光只能挣扎爬起身,踉踉跄跄回到了金花斋门口。见武惠妃依旧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她不得不竭尽全力架着人跌跌撞撞回到了寝殿。

    这座金花斋曾经是整个兴庆宫中最热闹的地方,有最乖巧的内侍和宫人,有最华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