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性能你放心,都是一样的。”
孙翔又给了丽塔一股吻:“我发现好多人跟我说过装甲厚度问题,你说的却是硬度,到底什么情况?”
德雷克解释道:“其实厚度绝对是一样的,问题出在金属上,我们美国公司用的是复合材料,专门为F4U订制的,但是中国的金属冶炼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所以,金属硬度上有差别,因为中国分公司制造的飞机,飞行的时间还不长,我们也还没有收集到什么确实数据,这个还有待观察。”
孙翔喝了口茶,搓了搓冻红的双手:“你还别说,当时出厂的第一架飞机就是我试飞机的,不过我没感觉和我现在用的老伙计有什么不一样,而且我也问过高志航,这老哥对这批飞机满意的不得了,而且跟日本飞机格斗的时候,他也说过日本飞机的子弹,对飞机装甲造不成太大的威胁,只要不被击中飞行员,油箱还有尾翼,飞机一点问题都没有,得了德雷克,中国工业发展的晚,别把我们和美国公司比较了,吃饭,吃饭。”
德雷克:“嘿,老板,这是你今天说的最动听的一句话了!”
雪莉,丽塔莞尔~
(鞠躬感谢水之卡迪斯,70人生两位同学的打赏;泪奔,看到70人生同学的巨额打赏了。谢谢~)
第144章 图里亚夫;孙翔的设想
图里亚夫来了!在重庆上将机场孙翔的手紧紧和一个苏联大胡子握在一起。周围一片掌声和闪光灯。
孙翔回头问张姓记者:“能松手了么,我们握了十五分钟了!”
图里亚夫也是一脸疲倦,张记者一脸微笑:“鄙人姓张,名呈勉,子益之,抗日救亡报记者,原来采访过孙先生,请孙先生和图里亚夫先生摆好姿势。”
孙翔“???????”
图里亚夫:“???????”
照相结束以后,为迎接图里亚夫在上将机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所有外国援助的飞行员全部都到了,巨大的机场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飞机,美制,苏制,中国自己生产的飞机,铺满了机场,如果日本人获悉这个消息对重庆机场进行一次轰炸,绝对能一改之前对战中国航空队的颓势,取得让人炫目的战绩。
整个机场宴会在广场上举行,首批援华的苏联航空队337人全部到场,其中包括95位轰炸机飞行员和55位战斗机飞行员,剩下的全部是机师和地勤人员,首次援华的150架飞机也全部列装完毕!
老蒋在现场红光满面,跟在老蒋身后的就是四川王刘湘,这位大佬相当清楚老蒋的心思,自从听到国民政府发表迁都的文件,随即由成都飞赴南京,他通过宋子文向蒋介石建议国民政府迁都四川,蒋介石表示“嘉许”。其实作为蜀地之主,四川省主席刘湘早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的同一天,即向蒋介石表达了欢迎国民政府迁都四川之意,他知道老蒋早晚要打他的注意,既然如此,索性送出重庆作为迁都之地,既能让蒋介石放心,又可以继续做他的蜀地之王,何乐而不为呢?
见了各个政要之后,老蒋端着酒杯插(和谐)进孙翔和图里亚夫的谈话,蒋介石,仔细的问了图里亚夫苏联政府对这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看法,图里亚夫回答很谨慎,只说,在历史上苏联和日本一直因为远东的利益不合,现在苏联政府是支持中国政府的,他们认为中国方面如果能够胜利才能保证东亚和平,苏联和中国一直是友好的云云,图里亚夫看到蒋介石频频看向孙翔,哪里还能不明白目前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意思?很自觉的端着杯子告辞离去,给两人留出空间。
蒋介石和孙翔碰了下杯子:“孙翔,你说实话,苏联飞机的战斗力怎么样?我看到那些木质飞机心里没底啊!”
孙翔嘿嘿一笑:“我的委员长啊,你要是拿苏制飞机和F4U比,那当然没得比了,现在我们手上的F4U可是现今世界最先进的飞机,但是如果拿伊尔-15,伊尔-16两种战斗机和日本人的中岛97式,三菱重工九六式舰载战斗机比较,双方的实力基本上均衡,当然,我说的是伊尔-16型飞机的数据,15型飞机和日本战斗机相比,还是要差点火候的,不过苏联人的轰炸机相当不错,不比我们的诺斯罗普E2差,而且人家来了这么多飞机,我们手上的力量会充裕很多,这次从关岛弄来的二十架飞机,可是美方送给我们的人情,委员长可还是得在美国人那定些军备,最好能买些设备,自主生产才是硬道理啊!”
蒋介石点了点头:“这个我自是晓得,这批飞机的价格在90万美金左右,你觉得我们应不应该继续订购?还是也买设备自己生产?”
孙翔一脸黑线:“委员长,150架飞机90万美金还是不贵的,不过整个苏联飞机用的材料基本上全是上好的木头,现在好的原木全在东北,我们拿啥来做飞机?而且人家造的飞机整个设备和美国的制造设备完全不一样,到时候不光零部件不能通用,连各种副材料都要重新弄一条生产线,太不划算,所以,即使是订购,也全部选择轰炸机!战斗机,我相信,现在我们手上握着的将近400架战斗机和我们身后的制造厂,战斗机一定够用了!缺少的是对敌人有生力量做出决定性打击的轰炸机,其实我也是杜黑的忠实信徒。”
蒋介石一阵眉毛乱跳一脸诧异:“你信杜黑的理论?你自己不就是战斗机飞行员么。”
孙翔解释道:“其实我很相信杜黑的理论,但是不能全信,因为很简单,杜黑的理论是基于制空权上,只有当自己这边的战斗机能提供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轰炸机越多,越先进,那么对友军绝对能提供超级火力支援,甚至,有足够多的轰炸机,那么在我的设想里,完全能直接赢得一场战争!委员长,你想想,现在的轰炸机航程一般都高于战斗机是为什么?其实如果能够给我300到500架中型,重型轰炸机,我甚至能够把日本打出中国!”
蒋介石一脸不相信:“只有飞机你怎么能把日本陆军赶下海?你不要以为我不懂军事。”
孙翔赶紧说道:“委员长打了一辈子仗,我怎么会说您不懂军事,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在我的设想里,我们的飞机具备远程轰炸能力,在500架轰炸机的机翼下,没有一座城市能顶得住这样的打击!东京,大阪,横滨,也一样不行!现在日本人自视甚高,并且有恃无恐,是因为什么呢?还不是我们海军不行!没能力威胁他们本土?如果我们能打击他们的本土那么,你认为他们还能够把手伸这么长么?既然我们的海军没能力完成这样的远洋打击,那么这样的重任当然就落到我们空中部队的肩膀上!”
蒋介石眼睛一亮:“我们能组建这样的部队么?从H?S公司能订购到你说的远程轰炸机?”
孙翔叹口气:“我的图纸7,8月份才送到美国,估计,从建造实验机型,找合适的材料,提供足够动力的发动机,都需要时间,保守估计,每个一年半载的飞机不能成型,再加上制造时间,凑够三百架估计也得两年时间!”
蒋介石也是叹了口气:“远水,救不了近渴啊!”
孙翔劝到:“委员长也不要这么想,按照我们现在的实力,如果想一役定乾坤,那不太现实,中日双方的差距不是军队的素质,而是两个国家的工业底蕴啊,我们现在的钢铁产量太低,并且质量也不太好,现在武汉最好的炼铁厂出产的产品质量也比美国飞机制造公司拿到的钢材差一截,所以,我们自己生产的飞机,在装甲硬度上和美国出厂的比不了,其实这个道理拿到坦克和装甲车上也是一样的,包括日本人的坦克在我看来也是笑话,装甲太薄了,淞沪战役的时候,我让张治中将军弄了一辆报废的日本战车,我试了一下,他们的6毫米到9毫米的装甲根本扛不住炮击,所以谁能在武器配备上占得上风,谁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孙翔喝了口水继续说道:“现在我们能依靠的,就是尽量的依靠防御工事消耗日本人的有生力量,现在制空权掌握在我们手上,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这个优势会进一步扩大,因为我们能够随便攻击日本重要设施,最终,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外国人头上,我们必须自己强军强国,当我们有能力组建起那只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时候!也就是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
蒋介石目光灼灼的盯着孙翔,点了点头!
(鞠躬感谢,70人生,和园林小子两位同学的打赏,还有园林小子同学的评价票,敬礼)
第145章 布防南京
十二月五号,大批量的设备,政府机构都从南京撤出,由于有中国航空队的保护,蒋介石和各个陆军高官的家眷都很是放心的从水路搬迁。心情不怎么好的蒋介石从重庆出来就直奔他的庐山别墅而去。
孙翔也明白了,现在这个情况,别指望南京政府会出大动作,战线正在僵持,华北方面的日军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孙翔根本没接到老蒋的命令,也就没有出动大批量轰炸机进行轰炸。虽然中方军队在克制,但是在华东地区的日本军队倒是不消停,经过小半个月的准备,整个阵地上都能看到日本方面在布置轻重火力,这个继续开战的心思,真的是昭然若揭。
政府没下命令,孙翔可不想这么闲着,F4U需要整修的飞机全部拖去重庆机场,现在手上刚补充进来一批苏联飞机,借着这个机会,要好好保养一下飞机,其实在几个月的空战里,中国航空队的损失也相当惨重,不过好在被击落,击毁的飞机几乎都是老式飞机,最早开始的那批双翼飞机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包括霍克2;3型飞机在内,这种飞行速度在350KM左右,飞行距离只有400KM,升限却只有8000米的老旧飞机,基本在前三个月的战斗中,损失殆尽。
蒋介石看到两种飞机性能的差距,就压根没再和霍克公司提订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