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氏急得头发都快白了,求爷爷告奶奶,把能求的人都求了,能使用的银子都使用了,却只是白白浪费银子罢了,眼见着正月都要过去了,依旧毫无音讯。
吴忠的妾室和庶子庶女们,见吴忠倒了台,生怕往后没了依仗,一个个都着急忙慌地另寻出路,趁火打劫,能多刮进自己口袋里一个子儿就是一个子儿,声手脚慢了就捞不着。
梁氏看得心烦悲愤,干脆以分家的名义,散了些钱财,把人都给撵了出去。
那些想要再闹事以图多分家产的人,被梁氏召集的那些打手一堵,全都乖乖地溜走了。
原本门庭若市的吴家,瞬间变得门可罗雀,分外清冷。
至于已经杀到红河县的西川府知府王定国,在迎客客栈掌柜的一番话之后,多方考证,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率众返回。
掌柜好心地对他们说,如今的红河县,大害已除,他们这群外乡人已经不用担心过境就要脱层皮了。
这大害,自然是刚刚定刘识定了秋后问斩的吴忠了。
吴忠当政时,盘剥压榨,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无力反抗,自然是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多说什么;现在吴忠倒台了,再来历数他的罪责,发泄一些积压已久的怨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痛打落水狗嘛!
所以,在王定国的刻意询问之下,掌柜把吴忠的罪状仔仔细细地都说了一边。
王定国越听,脸色越沉。
掌柜见状说:“客官,你也觉得我们这位主簿大人很过分吧!
但是,这些都只是小事,他还曾经为了半坡水田,捏造罪名,坑害了几家十数口人哩。
那些人含冤莫白,不得已以死明志,集体在吴家门口服毒自尽。
结果呢,吴忠一个‘乱民’的罪名扣下去,直接把人都扔到乱葬岗喂野兽去了!
可怜那最小的孩子,也不过才两三岁而已……
你说,吴忠那老匹夫他怎么就忍心了呢!”
掌柜感慨唏嘘。
王定国脸色铁青。
他知道吴忠手脚不干净,不然吴忠哪里来那么多的好东西孝敬他?而吴家又何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发展壮大,隐隐有成为红河县第一世家的势头?
这都没什么,毕竟,哪个当官的就敢说自己就两袖清风呢!
但是为了敛财痛下杀手,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王定国自认自己不是一个什么廉洁清正的好官,但是也从未做过为了钱财而逼死人命的恶行!
第二天,王定国在红河县内微服私访,所到之处,无人不在颂扬“刘青天为民除害,吴主簿报应不爽”的事迹,越听,王定国就越为自己私下里替吴忠说情的事感到羞愤!
都是吴忠这个奸人蒙蔽了他,他才差点纵虎归山,酿下大错!
调查清楚之后,王定国就悄无声息地连夜赶路,又回到了府城。
刘识并不知道,羊街镇的掌柜无意之间,已经替他消弥了一场兵临城下的危机,他在下达对吴忠的处决命令之后,写了两份报呈,一份派人送去府城呈给知府王定国,另外还随同送过去一封私信,向王定国解释他没有开释吴忠的原因;
一份派人送去京城,禀报给太熙帝——太熙帝虽然给了他“便宜行事”的圣旨,但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么着都得给太熙帝报备一声。
给这道圣旨,是太熙帝为了表现对他刘识的看重;写这份奏呈,是向太熙帝表明他刘识并没有恃宠而骄,藐视圣恩。
这些,都是岳父彭永新特地再三提醒他的。
说起来,彭永新虽然不是他的生身父亲,却比他的生身父亲对他还要好!
ps:冬天气温低,点滴开得慢,吊到了一点多,吃完饭开工,刚刚码好,又迟了……
这样吧,为了准时,以后第一更定在下午三点,第二更定在下午七点,免得再去吊水时更新再赶不上~么么哒~(未完待续。)
第322章 春暖
西川府衙里,王定国以指点着桌面上的报呈和私信,嘴角露出一抹意味莫名的笑,对着心腹幕僚感叹道:“这个刘识,也不是耿直不知变通嘛!”
虽然无视他的命令在先,私自处决了吴忠,但是事后还知道写封私信向他说明缘由,缓和关系,可见此人心机城府如同他刚烈的行事作风一样,都不容小觑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不该不把大人您的私信放在眼里,私自判处了吴忠秋后问斩。”幕僚愤愤不平。
这是多久之前的事了,自打王定国调到西川府任知府以来,天高皇帝远的,一人高高在上,到处都是奉承巴结的声音,还从未遇到这次这样的难堪。
若不是吴忠真的是罪不容诛,刘识此举又无意间替王定国避免了万民所指的下场,王定国焉能这样轻易地就放过了他!
王定国沉下脸来,低声道:“这个刘识之所以敢不把本官放在眼里,定然不是因为耿直冲动,缺乏谋略,只怕是身后自有了不得的依仗。这件事,就先这样揭过去吧。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许轻举妄动。”
在他治下还有刘识这样可能大有来历的人,竟然敢私自处决朝廷命官,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安。
一山不容二虎,这西川府,只能有他一个王!
幕僚拱手称是。
王定国沉吟片刻,又复笑了起来,道:“正好,西川府每年一次的赏花会又要开始了,到时候,别忘了递个帖子去红河县衙,把这位知县大人给请过来,本官倒要亲自会一会他,看他是不是有什么三头六臂、手段通天!”
笑意阴冷,不见半点温度。
“但是,在这之前,一定要给我调查清楚这个刘识的底牌和依仗!”王定国收敛笑容,沉声吩咐道。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幕僚拱手应下,转身立即办差去了。
王定国拿起书案上的报呈和私信,又盯了好一会儿,自语道:“在这西川府,本官就是天,所有的人,都是本官的臣民!”
敢不听话,哼哼,那就一定要让他知道后果!
随手,王定国将报呈和私信焚化。
若是将来刘识和他对上了,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却不上报州府,就是一桩罪责。
不过,还是希望两人没有对上的一天吧。
王定国长叹一声,躺在摇椅上,晃晃悠悠地闭起了眼睛。
而此时,刘识正在后院高兴得哈哈大笑,因为经过两天的精心引导之后,暖暖终于会叫“爹爹”了!
虽然听起来依旧像是在说“得得”,但是每每此时,暖暖都会看向刘识,一脸欢喜地伸手要刘识抱抱!
就跟对着彭瑾喊“囊囊”一样。
可见是真的在叫爹爹!
只是年纪太小,因为发声还不准,才听起来只是相似罢了。
“小姐真是聪慧!”洪嫂子赞道,“奴婢在家时也听说过早慧的,但是像小姐这样七月扶床,八月喊‘娘’,九月喊‘爹’的还真是不多见!只怕,过几天,小姐都能满地乱跑了呢!”
彭瑾听得心里乐开了花,嘴里却还在谦虚道:“哪里就要洪嫂子你说的那样快了!”
而且,小孩子太早走路的话,会对还未完全发育好的腿部骨骼造成压迫,反而于日后的健康成长不利。
刘识却觉得洪嫂子说得很对,弯身对正在满床乱爬的暖暖笑道:“暖暖快快会走,等你学会走路了,爹爹就带你一起去街上,买泥人,吃糖葫芦,看戏……”
暖暖爬得正开心,才不理会刘识呢,突突突地爬到床那头,又突突突地爬回来,玩得不亦乐乎。
刘识就从床头跟到床尾,又从床尾跟到床头,絮絮叨叨。
因为幼时未曾享受到父母的呵护,所以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刘识总是恨不得将所有的爱都给暖暖。
彭瑾看着父女俩你追我赶的有爱情形,掩唇直笑,一脸的幸福。
洪嫂子早就在刘识做二十四孝老爹时就悄悄地退了出去,免得刘识回头想起来自己今日的表现,觉得尴尬,有失一家之主、一县之长的威严。
小孩子的成长,总让人觉得似乎是一下子就完成的。
在继暖暖会坐,会模仿大人甚至是自己想法子剥鸡蛋之后,彭瑾第二次这样感叹。
自打会叫了“娘”和“爹爹”之后,暖暖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看到鸡蛋会激动地伸手去抓,嘴里急呼着“蛋蛋蛋蛋”;
看到长颈鹿等玩偶,会模糊不清地叫“宝宝宝宝”,还会把它们抱在怀里,用胖乎乎的小手轻拍着它们,就像是彭瑾哄她睡觉时那样;
会在吃奶时,一面用力地拉扯彭瑾的衣襟,一面急切地说“奶奶奶奶”……
甚至于,彭瑾再哼眠歌时,暖暖也能哼出偶尔合拍的曲调了,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吚吚哑哑的不成调子。
大家都看得啧啧称奇。
彭瑾有时会突发奇想,趴在暖暖的耳边低声问道:“说,你不会是穿越来的吧,要不然怎么说话这么早,看起来这么懂事,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但是等在看到暖暖一脸稚儿的懵懂模样,傻乎乎地看了她一会儿之后,就立刻笑嘻嘻地爬走,去抓住布偶就啃咬时,彭瑾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暖暖一天天地长大,刘识的知县生涯也慢慢上了轨道,有序安定起来。
处决了吴忠,处理了后续麻烦的事务,刘识便开始着手处理历年积压的卷宗。
有吴忠在前头拦着,历任知县又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很多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不少案子都有冤假错漏,整理起来十分麻烦。
再加上百姓见刘识一来就为县中清理了吴忠这一大害,又为人慈善可亲、清廉公正,很多身以前负冤屈而只能忍气吞声的人,也都鼓足勇气,试探着递上了状子。
等见刘识受理了案件,而且处理公允得当,前来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