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的变化,刚才生死关头走一遭,靠着自己的部下拼命才将他救出。这种经历,对他的影响太大。他在庆幸自己和部下都没有性命之忧的同时,一些原先禁锢着他的东西,不知不觉中也破碎开来。

    再没有比生死关头更锻炼人的了。

    确认警卫员无碍之后,俞襄这才来到安德烈罗夫身边,以前他是会坚决坚持战场军纪。对于失去抵抗能力的俘虏,可以杀死,但不可折磨。可是现在,俞襄已经不在乎这样的军纪了。他捡起被卫生员扔下的马刀,直接一刀就将安德烈罗夫的一只手劈了下来。

    “啊!”

    “狗毛子罗刹鬼,险些要了我弟兄的性命!”俞襄骂了一声,回手一刀,又将安德烈罗夫的另一只手劈下。

    安德烈罗夫又是一声惨叫,他原本是没有多少畏惧的,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他面对的这些敌人,可是比他们罗刹人更为恐惧的存在!…;

六九六、胡天八月即飞血(四)

    在华夏军诸将领中,王浩然得了个“皆杀”的绰号,其人凶横,往往不给敌人留退路,这种心态,让俞国振相当欣赏,在面对异族时,特别是那些极为危险的异族时,俞国振就喜欢用他。

    “我这次赶到最前线来,可不只是为了你!”他看着俞襄时,目光里却没有什么凶蛮,而是多了些温情。

    他与俞国振早年结交为友,后来才真正投身帐下为将,可以说是看着俞襄出生长大的,俞襄也一直称他为伯,即使在俞国振登基之后,他们这些老臣想要让俞襄换个称呼,俞国振也不让。

    这便是俞国振一向所说的,即使他登基称帝,也不会再有旧日的君臣关系。

    “过去君主以权柄天授来压制群臣,却免不了有臣僚生出异心,跪下来高呼圣上万岁万万岁的,未必就是忠臣,而站着与我称兄道弟的,也未必是僭越。此制将来会以法律规定下来,以为后世这制,勿令君主再成为没有任何亲近朋友的孤家寡人。”

    “当真有大仗要打?”俞襄吃了一惊,旋即想明白:“罗刹人增兵了?”

    “这个据点正处于黑水北岸,是罗刹人最为深入我华夏疆域内的一个据点。过了黑水,便开始有我们的林场与农庄。罗刹人虽然蠢,可是投靠他们的汉人却不蠢,那些个汉奸带路党,建虏来了他们带路,倭寇来了他们带路,罗刹人来他们还是带路。他们哪有什么真正的理想。无非就是有奶便是娘罢了……俞襄,你以后一定要记着,这种人就是杀了世上才干净!”

    王浩然对于汉奸是恨之入骨的,他一番话说下来跑了题,俞襄却也只能点头。

    正如俞襄猜测的,因为这个据点乃是打开了华夏大门,故此安德烈罗夫的消息传回雅库茨克之后。罗刹督军戈洛文便急派援军,希望在真正的严冬来临前巩固这个据点,将之建成前进的一个堡垒。为此。他不惜许以重赏,将派往其余地方的几支罗刹哥萨克队伍都召来,拼凑出了三千人马。带着大量的粮食补给,抵达了据点涅尔琴斯克(原本该在一六五八年建成的尼布楚,如今提前了)。

    负责带队的乃是歌萨克波雅尔科无,他是一名野心勃勃的哥萨克,但他只是这支部队名义上的首领,别人都是迫于戈洛文督军的命令而暂时服从他。

    对于克波雅尔科无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机会,他早就认识安德烈罗夫,这个粗鲁的蠢货虽然勇敢,却全无头脑。象头野猪一样到处乱窜,不过这次这头野猪干得好,乘着女真人被汉人带走的机会,占据了入侵华夏腹地的桥头堡,算是立了一大功。

    但让克波雅尔科无担忧的是。早在十天前,他们就遇上了女真人派出的探子,虽然击杀了其中两个,可是还有两个逃脱了。想来那些女真人现在应该知道他们出动了大军,这样一来,想要继续扩大战果就比较困难了。这些胆小如鼠的女真人会在最短时间里把消息传出去。然后据点周围的女真人就会飞快地逃散。

    “前面就该是据点了吧,安德烈洛夫那个蠢货,还没有给据点取名字啊,我觉得这个据点叫着哈巴罗夫斯克不错,你们觉得呢?”

    “胡说,这个据点应该叫米哈伊尔斯克!”

    “就凭你?你这个被一只狗追着就跑的胆小鬼,用你的名字为这座城堡命名,是它最大的耻辱!”…;

六九七、自此永昼无长夜(一)

    “襄儿打了一场胜仗——1——”

    自从俞襄上了战场之后,方子仪便在自己的屋子附近辟了一间静室,供上道祖,每日晨昏都来此默祷。俞国振到这里找她,是一找一个准儿,因此,在得到北方得胜的消息之后,俞国振就来到了这里。

    “襄儿可平安?”

    对于胜仗什么的,方子仪并不关心,她担心的始终是俞襄的安危。

    俞国振很理解她的这种想法,因此揽过她的肩膀:“放心,有王浩然在,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还立了功,夺了罗刹在黑水以北建立起的据点。”

    “立不立功我不管,我只要他安安稳稳毫发无伤地回来……济民,他若是少了一根头发,我也不依!”

    俞国振苦笑了一下,对于一个护犊的母亲,可是没有办法讲道理的。他接到的情报中提到俞襄面部受伤的事情,伤倒不重,可是疤痕是少不了的,想必到时方子仪看到了,定然要和自己赌气。

    这件麻烦事情,还是交给俞襄去处理吧,这小子也是不让人省心,竟然跑到了一线去。

    “子仪,想不想回桐城去看看,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你如今母仪天下,大约也要回乡看看吧?”他只能岔开话题:“待襄儿回来之后,让他陪你回桐城,你看如何?”

    “你啊。”方子仪轻轻撇了一下嘴,横了俞国振一眼。

    俞国振的心思。她如何不明白,她原本就是极聪明的,和俞国振相濡以沫这么多年,对俞国振的了解更是胜过别人。

    感觉到俞国振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她只能用个白眼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了。

    “说起来,子仪,这一期的《风暴集》你有没有看?”

    “还没,这几天都没有心情。”

    “我发现一篇重要文章哦。有人竟然用显微镜发现了极小的生物……而且还说这些生物便是疾病重要来源之一。”

    俞国振说到这件事情,不免有些眉飞色舞,以前他为了方便百姓接受卫生防疫知识,只说水中如佛经记载有许多小虫,但现在有人提出这不是小虫,而是另一种独特的生物,这种生物不仅存在于水中。空气中也有,并且大胆地推断。若是能找到抑制些种独特生物的方法。那么现在许多感染与疾病的治疗就好办了。

    俞国振知道这意味着生物学与医学上的巨大进步,可以说这篇文章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而且这是几乎脱离了他的指引取得的独立成果。

    “是吗?”方子仪看了看他,一副没有多少兴趣的模样。

    在俞国振的帮助下,她现在在自然学术上的造旨,即使是整个华夏中也是排名前列的。运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正是她的爱好之一。并且她还带了一个学生,就是已经换了道士装的坤兴。

    “咦……”俞国振有些发愣。

    “那作者名字叫什么?”方子仪淡淡地问道。

    “叫俞期……俞妻?那个作者是你?”俞国振这才恍然大悟:“子仪。那个成果,是你的?”

    “哼。以为就你在做事么?”方子仪又横了他一眼。

    “啊,哈哈哈……”俞国振摸着自己的额头大笑起来。

    他很喜欢现在这种情形,方子仪母仪天下是不错,但是她也有自己的事业,不仅是方子仪,俞国振的妻室都有自己的事业。柳如是在办报,同时以笔名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诗词与游记;俞莲则在忙着教育,特别是少儿教育这一块,她如今可是在上海忙着筹建一所一贯制的学校。就是与俞国振关系密切的其余几位女性,象坤兴,跟着方子仪在研究生物;性子活泼的方子柠则在组织联赛,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会迷上篮球。…;

    就连倭国的女王,现在也在办班传播插花、茶艺。

    在这些出色的女子带领下,华夏的女子们已经开始抛弃过去的重重束缚,开始活跃于华夏的建设活动中。各个纺织厂里普遍使用女工,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现在就是一些传统上属于男人的领域,也出现了女子的身影。

    女子抛头露面,在一些发达的城镇里,再也不是不光彩的事情,相反,能持家能管事的女子出嫁时更容易找着婆家。

    “傻笑,不要以为这样便可以让我开心,只要襄儿没回来,我就不会开心!”

    “我知道,我知道,那些兵不回来,没有哪个当娘的会开心,便是我也不会开心。”俞国振叹了口气。

    他这是真心话,在大江南北,整个华夏都在关注着各处的战事。除了北边与罗刹的交战之外,在西南,入蜀的西南军团前进得也不顺利,三峡的礁石成了阻挡他们前进的拦路虎,而蜀道的困难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也太多。西北面李岩倒是履行诺言,让出了陕甘之地,俞国振也给了他一个“华夏军西北先遣军总督军”的名头,支应他二十万人的补给,让他继续准备西进。还是刘宗敏最利索,在齐牛的逼迫下自缚而出,人也到了金陵,很快就要到上海。

    上海乃是临时国都,俞国振在此已经经营了五年有余,任淑华便是亲眼见着这座城市平地而起的。她的兄长曾经是码头上的一个力夫,不过现在已经是华夏军的一员,跟随着北方军团前往黑水与罗刹人作战。从那以后,任淑华便一改往日的怯懦,在工厂里极为积极地学识字,为的是能在第一时间里从报纸上看到前线的消息,不用别人相助,也能自己看懂兄长的来信。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