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发走了那属员,俞国振脸上终于露出稍许开心:“多尔衮被逼急了,连拿德王威胁我的招数都用出来……蠢。”

    张正点了点头,不过脸上还是没有什么神情。

    “料想多尔衮有可能会孤注一掷,你传令各营小心,咱们的阵地再牢固一些,要象个刺猬,让建虏无计可施!”

    那属员到了建虏营中不久,俞国振便得到消息,有两个建虏打着白旗,向着己方这边过来,他愣了一下,多尔衮这个时候,不想法子来攻打自己,还要派人来做什么?

    遣来的使者都是剃发编辫,拖着金钱鼠尾,看到这辫子,俞国振就心中不快。为首的使者见了他之后便跪拜行礼,礼数倒是甚恭,全然没有半点倨傲:“大清正白旗睿亲王治下包衣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见过南海伯,给南海伯请安。”

    “你是汉人?”俞国振挑起了眉。

    “蒙睿亲王抬籍,已经入了旗。”曹振彦小心翼翼地道:“祖上确实是汉人。”

    “数典忘祖。”俞国振评了四个字。

    俞国振绝对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三十余岁看上去极是恭敬之人,就是后来曹雪芹之高祖。

    自然,就算知道此人是曹雪芹高祖,俞国振也不会有什么敬意——汉奸就是汉奸。

    “小人来此,是奉了睿亲王之命,约南海伯决战。”对于俞国振评价,曹振彦只能装没有听到,而且他心中也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能够在大清担任一个牛录章京,相当于在大明当上了官,应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哪里算得上数典忘祖!

    更何况,他因为屡屡有功,还被赏赐了半个前程!

    所谓半个前程。便是允许世袭的最低的官职,建虏入关之后改称为云骑尉。他曹振彦后世子孙,便可以世代承袭此职!

    因此,他一心一意,便是想将多尔衮吩咐的事情办好来。

    “决战?”俞国振淡淡笑了起来:“如何决战法?”

    “后日午时,双方战于良王庄。”

    “良王庄?也就是说,让我再进军十五里?”俞国振对于附近地图非常熟悉,笑着问道。

    良王庄往东乃是黄花淀,往西乃是南运河,这里并不是展开大战的好地方,两边的水阻止骑兵的迂回。而若是正面相较。建虏除非付出极惨重的伤亡为代价,否则根本不可能突破虎卫的火枪弹幕。

    “我家王爷说了,怕南海伯不敢出战,故此择了有利于新襄兵的地势,算是让南海伯两步。”曹振彦又道。

    “回去禀报多尔衮。告诉他洗净脖子等我取他首绩。”俞国振道。

    “也就是说,后日午时,贵我两方会于良王庄?”

    “此乃堂堂华夏之土,何时何地交战,岂容边隅小虏说了算?便是老奴奴儿哈赤复生,什么时候开打,在哪里打,也都是我华夏子孙来决定——自然,你这数典忘祖之辈。是不明白这个的。”俞国振噗笑道:“你回去和多尔衮说,别想在我面前再玩什么花招,蟠龙岭他吃的苦头,难道还不够?”…;

    曹振彦听得俞国振此语,脸色顿时惨白,他心知再说也不会有什么用处。眼前这个大明南海伯虽然年轻,却分明是那种软硬不吃的家伙!

    他狼狈而去,张正侧过脸,看着俞国振:“多尔衮为何要多此一举?”

    “原因很简单,他想拖延时间,想必现在他已经在准备搭建浮桥了。”俞国振猜测道:“他手中几十万人,派兵驱赶百姓去做就是,只要能拖住我们,浮桥很容易搭起来。他所谓的决战,其实是让我们守在坚营之中,因为他知道我们只靠着这点兵马是不可能向他正面突击,现在他邀我决战,我必怀疑他有所布置,更不敢出营……”

    “若是我们出营,岂不杀他个措手不及?”

    “杀不了,他有防备,我们离了阵地,火器威力发挥不出三成,他正好乘机痛击我们,彻底断了后患。”说到这,俞国振撇了一下嘴:“多尔衮这是阳谋,他知道我们的弱点……但是,他不知道我们的长处!”

    “官人的意思?”

    “去通知茅先生,建虏将浮桥搭好,百姓过运河之后,便是决战之时!”俞国振道:“血债血还的时候到了,我们兵少,全灭建虏不可能,但若此战不击杀一万以上的建虏,便算是我们败了!”

    虎卫大军严守营寨的消息,很快就被斥侯传到了多尔衮的耳中,多尔衮人并不在军营,而是与豪格等人在直沽北运河畔,望着并没有多宽不过是一箭之地的运河,听着斥侯的回报,多尔衮没有多少欢喜。

    “搭桥!”他下令道。

    “那个俞国振究竟搞什么鬼?”豪格问道。

    这也是多尔衮心中在反复思忖的问题,俞国振究竟在做什么打算,难道真的就象是他们商议的那样,在他们上浮桥退了大半后,抓住他们的尾军穷追猛打?

    那样的话,必要时断尾求生,只要过了运河,再将浮桥烧掉,俞国振一时半会追不上来,等他追上来时,自己还可以半渡击之!

    虽然想法很美好,多尔衮心中也明白,只怕这么美好的想法,根本不能实现。

    “传下搭桥!”他再次下令,然后看着豪格、阿巴泰:“我亲自殿后,你们……谁先过河?”

    豪格与阿巴泰对望了一眼,豪格道:“我先过河,占据河对岸,看管这些奴才,接应叔王!”

    多尔衮点了点头,但心里的不安却丝毫没有减退。

    他感觉到大战前的宁静,也感觉到死亡一般的窒息,他甚至在想,若是俞国振还有什么手段没有施展出来,他……会不会阵亡于此?

    无论如何,战鼓声已经在他耳畔响起!(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月底拜票:战鼓已响!

    最近为了装修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我自己在老家工作,而买的房子在省城(因为贤妻在省城工作),这个价钱在省城不算贵的房子,也把我这常年扑街的家伙弄成了房奴,贤妻一个月的工资付房贷尚且不够。原本是想多放一段时间,但她单位居住的宿舍即将收回,所以只能开始装修。

    没装修之前我心里觉得,应该可以控制住价钱,但真正一接触,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地超出预算了,笑,这就是宅男缺乏应对此类事情经验的结果啊。

    超出预算并不可怕,反正是债多不愁,可怕的是随之要付出的巨大精力。我本身两地分居,靠我周末来回跑,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路上,这样还要保证每天至少两更的更新量。贤妻每每看到我辛苦,都是劝我说,要不就算了,咱们每天一更,不要那五百块的全勤了。

    说实话,有时我对这个提议怦然心动。如果一天只一更,我就有时间去打篮球锻炼身体,解决上次体检检出的脂肪肝,多陪陪贤妻,周末还可以两人出去逛街看电影,甚至我还可以再去玩玩魔兽的raid(教练,我想玩魔兽……)。

    但是不行啊,一方面是经济压力现在显现出来,另一方面,这样的话哪里对得住一直支持我的读者,也就是愿意花时间看我要票的你?

    不但不能一天一更,只要有可能有时间,还要想办法加更!

    唯有如此,才对得住大伙看着我写我心里想的故事,对得住大伙付钱和我一起去改变历史,去想象一个能够带领华夏民族摆脱近代屈辱的传奇!

    因此,在这里再向大伙拜票,求月票保住分类前六的位置!

    起飞,新襄虎卫!起飞,明末风暴!起飞,月票!

四九三、铁火冰河复血仇(三)

    大明崇祯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晴。

    建虏的浮桥终于搭好了,面对这条终于可以让他们渡过运河返回关外的桥,所有的建虏都情不自禁欢呼了起来。

    第一座、第二座、第三座,一直到第十座浮桥搭起,明军的袭击仍然没有发生,不仅仅是在运河对岸的王朴、曹变蛟等大明总兵没有动静,就是跟在后面的俞国振虎卫军也没有动静。

    不过不能完全说没动静,至少多尔衮的斥侯说了,这几日不断有部队带着辎重进入虎卫大营,计其数目,已经超过一万五千。

    这是处理济南善后的兵力,他们都是孙临收拢而来的,孙临别的本领可能欠缺些,但以忠义之心激励这些士兵却做得非常出色,再加上俞国振开出的赏银和每日不断的肉食犒劳,还有济‘南等地的百姓惨状,将这群残兵败将的斗志与勇气又激发了出来。

    多尔衮虽然明白后来者肯定不是虎卫,但他同样也清楚,一只羊带着的虎群可能会被狗赶走,而一头猛虎带领的羊群却会不畏豺狼。现在俞国振手中总兵力已经超过三万,若是再让他集结,等他的兵力超过五万,那么自己的渡河就肯定要受到打扰了。

    所以必须赶紧!

    浮桥搭好第一座时,豪格就当先进军,带着五个牛录两千人到了运河对岸,原本在运河对岸观望的明官兵侦骑顿时退后,紧接着得到消息。王朴、曹变蛟等部转眼退后了十里。这令豪格多少有些失落,他可是憋着一肚子气,想要在明国官兵身上找回场子!

    紧接着又是五个牛录过河,然后开始,两座浮桥过兵,八座浮桥过百姓,被赶到此处的百姓哭声震天。时不时便有人被挤入水中,这初冬的河水中尚有薄薄的一层冰,落入之后人就没法子救上来!

    即使是如此。数十万百姓和牲畜,也不是朝夕可以渡完,从二十一日上午第一座浮桥建成开始。直到二十三日中午约十二时左右,百姓才算是彻底过河,与他们一起过了河的约是两万余建虏。

    多尔衮此时高度紧张,他心中明白,这是最关键的时候了。俞国振就在离他不到二十里处集结兵力,现在人手接近四万,若是他意欲攻击,那就在此时!

    果然,斥侯飞报,俞国振大军开始出营!

    这段时间里。多尔衮屡屡想要攻击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