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周皇后说话不是没有理由的,提朱媺娖的这话,可不仅仅是让他发笑。他偏过头去,周皇后却又抿着嘴,什么都不肯说了。
“慈烺啊……”崇祯恍然大悟。
周皇后之子朱慈烺,在崇祯三年便被立为太子,他现在也已经七岁,按民间虚岁来算,应该是八岁了。崇祯这些年来一直为朝廷的事情焦头烂额,对这个儿子的关注未免要少了些,到这个时候,他猛地想起,该为太子选侍班讲读官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崇祯此前一直在伤脑筋,除了赏赐田宅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来笼络俞国振。皇后的提醒让他精神大振:若是任命俞国振为太子的讲读官,那么便算是太子的老师,两人有了师生关系,还愁他今后不殚精竭虑为朱家皇室效力?
而且,俞国振今年才二十岁,比自己要小近十岁,大明的天子少有长寿者,若是自己有什么意外,有俞国振辅佐太子,何愁朝中有什么动荡?
“皇后所虑之事,朕已经明白了。不过,想让俞济民为太子讲官,这可不大容易……”
崇祯想得更多一些,他后宫里佳丽不多,除皇后外,就田贵妃最有宠,而田贵妃子嗣也不少,皇后虽然是个大度的,却总得为自己的骨肉做些打算。若俞国振真成了慈烺的讲官,那么太子手中便有了一个可用的人……
然后崇祯就从自己的想象中清醒过来。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俞国振对当官没有兴趣,他的性格也有些偏狭,杀性过重,不适合为太子师。
很短的时间里,崇祯便在俞国振身上又找到了许多缺点,这让他犹豫起来。
俞国振并不在意崇祯在宫中琢磨着是否要让他当太子讲官的事情,他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建奴身上。…;自上次枣林村之战过后,建奴谨慎得多了,俞国振迟迟也没有找到作战的机会。反倒是建奴,颇有斩获:七月二十一日,他们围攻定兴,到七月二十七日,攻破城池,杀了致仕在家却愤然入城助守的前光禄寺少卿鹿善继。
“且看仔细,建虏大队人马是不是真离开了!”
定兴距离京师就有些远了,而且定兴四周,尽是平阔的田野,此时又已经过了麦收时节,田里空落落的,想要接近建奴而不被发现,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当霍彦向身边的同伴询问时,他们离建虏人马足有一里多远。
好在透明玻璃研制成功后,望远镜这种装备,已经配备到了虎卫的每一个棚,所以霍彦在一里之外,伏在地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虏的行动。
“小心,小心,一队建奴向我们这边过来了,有……十八人,看模样,是一条大鱼!”
听到身边的同伴急促的声音,霍彦又举起了望远镜。他们一共是六人,全都伏在地上,身上穿的衣裳都是灰黄色,与周围土地的颜色一般无二,隔远些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他们。
在望远镜里,他看到十八名建奴分两队,正骑着马向他们这边过来。
“都低下头,不要出声!”霍彦自己的心都紧张得怦怦直响,但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他还是向自己的部下下达了命令。
不一会儿,那十八骑建虏到了距离他们只有百余丈之处,他们高声谈笑,语气粗野,因为说的是满语,霍彦听不明白,自然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正是建虏中谭泰、阿山这两位高级将领。
“明人当中也是有勇士的,但这些勇士都是老头啊。”
“你说的不错,那个鹿善继竟然宁死不降。听说定兴城的守卫,便是他安排的,区区一座定兴,我们打了六天,啧啧……”
两人相视笑了笑,阿山这话里的含意,其实就是对阿济格的能力有所不满。莫要以为建虏就是粗肠子直人,事实上自努尔哈赤起,建虏就已经精通各种凶残的内斗手腕。
“方才军议时,多罗贝勒说要分兵抄掠,你为何不出声?”谭拜对阿山道。
“额驸都不开口,我能说什么,我是奴才,你们是主子啊。”阿山哈哈大笑起来。
扬古利是额驸,也是谭拜从兄,阿山虽然有心亲近扬古利,但也不愿意去当出头鸟惹武英郡王的怒意。
“如今来看,明人不足为虑,唯有王朴敢战,不过上回与咱们一战之后,他也缩了回去。”谭拜冷笑了两声:“分兵抄掠,只需要多派侦骑,发觉明军异动便聚兵灭之,这才能有更多收获,象如今这般,入关都一个月了,却还只是劫得三四万人,有何用处?”
他们私下里发牢骚,却不敢拿到阿济格面前去说,阿济格虽然年轻,心气却高傲得紧,拿到他面前去,只能是自取其辱。
“嘘……”
看到他们从自己身边渐渐远去,霍彦舒了口气,这伙建虏最近时,离他还不到十丈,若不是家卫平时练习中有专门的训练,他几乎要按捺不住跳走逃走了。
“这似乎是个机会……只有十几个鞑子,他们这是去哪儿?”
霍彦略微犹豫了一下,他们是六个人,在远处还能召四个人来,对方是十八个鞑子,看模样都是精锐。若是暴起发难,或许可以有所收获,但自己也必然会有损失。…;看了看周围的同伴,他眼里的野心之光微微淡去。
陪他来的是他辖下的一个伙,平日里众人的关系都很近,就算是有些小争执之类的,也都不伤感情。他看到这几条大鱼,很想打一下,在俞国振面前露露脸,向他证明自己并不比田伯光、张正等人差,也可以独当一面。
但若让他以自己身边人出现伤亡为代价,换取这个结果,他实在心有不忍。
就在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家卫突然道:“动了,却了,快看!”
从远处残破的定兴县城中,传出了悲泣哭嚎声与放肆的笑声,霍彦举起望远镜,只见大队人马出了城,在最前的是鞑子的一队骑兵,从旗号上看,应该是正蓝旗。紧接着是大量被掳获的明人,一路悲哭,三步一回,被驱赶离开家园。
霍彦紧紧盯着建虏,心中默算其数量,当发现护送的建虏人数超过了三千,他只能微啧了一声。
俞国振早说了,敌人人数超过五百,便是机会再好,也不能动手,这是死规定。因此虽然可怜这些被掳的百姓,霍彦也只能一声长叹,放弃这次机会了。
定兴县城中被抓走的百姓有一万多人,这已经是鞑子后部,霍彦正准备撤时,却听到身后传来警讯:“那十八骑又来了!”
他们伏在田野之中,谭拜与阿山等人又转了回来,也不知道他们跑去做什么了。霍彦心中有些好奇,在这十八人离开之后,打了个手势,众人匍伏而行,顺着谭拜等人方才消失的方向而去。
“这里……这里!”
他们所见,是一座被毁弃了的小村,但才到村口,霍彦就注意到地面上有大量的车轮痕迹,证明有许多车子曾出没于此。
然后,他们便看到一群默不做声的建虏,数量约是一千余人。
“原来建虏在这里还埋伏了人手!”霍彦喃喃地道:“你们瞧得出那是在做什么吗?”
“似乎是将抢来的东西藏在这里了。”一人道。
“我觉得象是粮食。”另一个家卫道。
“也是,建奴十万人众,人吃马嚼……等一下,那是什么?”
他们爬在树上,借着枝叶隐蔽窥探着村子里的情形,霍彦突然看到了一样他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
看到这个,让霍彦喜出望外:这可是比那几个建奴头目还要大的鱼啊!——u——c——t——x——t——'UC電子书'正文结束'UC电子書'——u——c——t——x——t
三三二、勘破执念思后手(二)
莫尔庚额猛地站了起来,向四周望了望。
夜幕还未完全退去,虽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但看远处时仍然显得有些阴暗。莫尔庚额隐约觉得,方才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但他确信自己在值夜时并没有睡着,所以那声音可能是风吹折了树枝发出的吧。
对于不能去象别的满人一样劫掠,莫尔庚额并不遗憾,根据此次出兵之前天聪汗——不,现在该称皇帝陛下的旨意,凡是劫掠所获,出手者与留守者都须有分,因此能在这里睡大觉,免得去风尘卜卜的奔波,倒也是件好事。
若是自己的弟弟席特库,只怕就会觉得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吧。年轻人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十多年前也是如此啊。
“莫尔庚额,吹响号角,让他们都起来!”
他听到身后的札兰章京命令道,莫尔庚额抓起牛角,吹出呜呜的声音,不一会儿,住在村子里的满人都纷纷出来,在各个牛录额真、达旦章京的命令下,开始整队。
自成努尔哈赤立八旗制度之后,这些满人入则为民出则为兵,每日都得操演骑射与搏击之术,因此人人悍勇。即使是在外出征,只要驻扎休息,也少不得操演。与他们相比,反倒是明军现在的操演形同虚设,固此明军此际不仅在单兵战斗力上不及八旗,就连原本农耕民族最擅长的团队战斗力上,也已经远远逊色于八旗了。
看着那些建虏相当正规地操演着骑式与队列,隐伏着的俞国振心里微微凛然。虽然此时皇太极已经在为八旗兵的堕落而大发雷霆,但总体来看,八旗兵仍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
想想就在不到四十年后三藩之乱,这支部队就已经不堪大用,不得不借助于绿营,俞国振的心中更是大为警惕。兴亡勃忽的教训,必须要谨记,新襄虎卫现在虽然纪律严明,但随着他控制的地盘增加,人数增多,终有他无法完全顾及之时。
所以要预先拟好约束制度,练兵、用兵,都要直接关系到军官的升迁,完善的典章制度,再加上相应的考核制约机制,应该能将战斗力下降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想到这,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