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阍舶幢欢挥邪补禄萸泶磺О税偃寺沓稣剑捎诒μ伲谋洳涣斯卦险降拇缶帧

    但在关原合战结束之后,徳川家康每次谈起,也都十分后怕,如果当时吉川广家和毛利秀元出战的话,关原合战的历史也就要改写了。因此也再三告诉后人,如果以后再在关原发生战斗,一定要抢先占领南宫山高地,夺取地利。

    而现在酒井忠胜当然不会忘记徳川家康的教训。因此一但确定战场定在关原地区,就立刻抢先占领南宫山。

    二天以后,幕府军的南北两路人马也都陆续到达尾张,酒井忠胜也下令,亲自领军,进驻南宫山,布置兵力,准备迎接又一次关原合战,而这一次战斗同样是对德川氏至关重要。

    ――――――――分割线―――――――――分割线――――――――就在酒井忠胜到达名古屋,派遣徳川直义抢占了东面的南宫山时,倒幕军的毛利广纲、有马忠赖,也分别占领了关原西部的松尾山、天满山、笹尾山等战略要地,双方呈东西对持起来。

    而同时商毅也在彦根城里招集参加倒幕的四十七名大名,做最后的战前动员。

    经过了攻打彦根的战斗,众大名们对中华军的战斗力也终于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因此也都不觉生出了许多敬畏之心,日本人的性格虽然呈强好斗,但也有服从于强者的一面,现在的中华军,自然是强者中的强者。

    众人见礼之后,商毅才道:“各位藩主,刚才朕收到探子的报告,现在徳川幕府的人马都己经聚集到了尾张,并且正在向关原地区调兵,现在幕府军的总兵力大约在三十万到三十二万之间。”

    这句话刚刚说完,也引起了一阵议论,虽然说三十万大军,在中国只能算基本数,但在日本绝对是空见的强大兵力,关原合战,东、西军双方的人马也都不超过十万,而在两次大阪之战中,虽然徳川军号称拥有三十万大军,但实际也只出动了二十万,因此这次幕府出动三十万大军,也是曰本史上最大的兵力作战。而现在倒幕一方的总兵力约在十八万左右,中华军占了六万,虽然说众大名对中华军的战斗力很有信心,但对手的兵力也确实太强了一点。乍一听到,多少也都有些紧张。

    等众人的议论稍平息了一点之后,商毅才道:“五十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进行关原合战,那一战之后,奠定了徳川幕府五十年的江山,而现在我们也同样要在这里与幕府军进行决战,这一战获胜,徳川幕府也就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回天,这次倒幕,将获取成功,终结徳川幕府五十年的统治。但在决战之前,有一点,朕必须首先对你们说明,当年的关原合战,徳川家康是怎样打嬴这一战的,我想在坐的诸位比朕更清楚,不是德川军的兵力更强,也不是徳川家康善于用兵,而是因为西军不能够齐心协力,岛津义弘不尊将令、吉川广家按兵不动,小早川秀秋倒戈反击,这样才导致了西军的失败,因此……”

    顿了一顿,商毅又道:“这一次朕可以猜到,酒井忠胜一定也会派人和你们联络,许以厚报,重禄,劝说你们在战场上倒戈投降,但朕绝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有人害怕幕府军的兵力强大,不敢与其交战,那么就不要出彦根城,朕只带中华军出战,绝不会怪你们;而一但出了彦根城,进入关原地区,就要听从我们中华军的将令,令行禁止,不得违误,命令你们进攻,就是前面有刀山火海,也不许停留,命令你们退守,就是战到最后一人,也要坚守在阵地上。如果有想不听将令、保存实力,做壁上观,甚致是打算临阵倒戈反击的,这一战之后,朕决不轻恕。因此这一战作何选择;你们都要想好,不可自误。”

第三三二章 对持(二)

    听商毅的这番话,不少大名心里没来由的感觉到了一阵害怕,毕竟有些人心里确实很发虚。而在众大名中,毛利广纲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到不是心里发虚,而是又羞又急,因为刚才商毅提到的吉川广家按兵不动,小早川秀秋倒戈反击,都是和毛利氏有关的。

    吉川广家、小早川秀秋其实都是毛利氏的孑孙。

    这事情还要从一百多年以前说起,当时毛利家的第五十二代家督,号称战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在1547年,毛利元就凭借毛利氏的兵威,将自己的次子毛利元春过继给吉川氏做养子,改名吉川元春;将自己的三子毛利隆景继承小早川氏做养子,改名小早川隆景;结果后来元春、隆景分别继承了吉川家和小早川家,毛利元就又将毛利家主传于长孑毛利隆元,这样一来,实际上等于是毛利氏一门中同时有了三个大名,在当时号称毛利两川。

    关原合战中的吉川广家是吉川元春的三子,而小早川秀秋则是小早川隆景的养子。

    毛利元就的本意是想利用这种血缘亲属关系,以吉川、小早川两大分家拱卫毛利本家,形成犄角并立,不可动摇之势,居说毛利元就在临死前将三子招致床边,让三人拆箭起誓,三人分折一箭可断,而同折三箭而不断,以示毛利、吉川、小早川三家要紧密团结,一致对外。但令毛利元就没想到的是,一但了分家之后,就各有各的利益,想让吉川、小早川两家不计自家的得失,全力扶佐主家,根本就是不可能。

    在第二代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的时候,毛利两川尚可团结合作,将毛利家推上了高峰,在丰臣秀吉时代,领地一度高达一百二十万石,但到了第三代之后时,就开始各怀私心,才有了吉川广家、小早川秀秋在关原合战之中不顾大局利益,一个按兵不动,一个倒戈投降,最终导致西军失利。

    另外当时的毛利家主毛利元辉被推为西军的总将,但在关原合战的时候,毛利元辉却身在大阪城里,劝丰臣秀赖亲临战场。而西军战场的实际指挥者是石田三成,尽管石田三成对丰臣氏的忠心不二,但资历威望却不足以服众,根本指挥不动一些老资格的大名。

    在后来也有人认为,毛利元辉其实也不希望西军获胜,才故意逗留大阪,而不去关原。否则如果毛利元辉亲临关原战场,指挥西军,结局就不一样了,因为毛利元辉的资历威望可不是石田三成可比的,有他在军前坐镇,吉川广家、小早川秀秋也未必敢妄动,致少毛利秀元不敢不出战。

    因此从另一个侧面看,关原大战实际上是一场由毛利氏主导的战斗,不论一方总大将或是扭转乾坤的角色,其实都是由毛利一族所承担,最后的胜利者徳川家康,实际只是这一战中的配角。只是这个决定性角色最后却换来的却是一个悲痛的后果。

    在关原合战之后,毛利元辉虽然保住了长州藩位,但领地从一百二十万石削致三十九万石,吉川广家虽然在战场上帮了徳川家康一把,但却被毛利家视为叛臣,领地也从十四万五千石削致三万石,而小早川秀秋更是背负倒戈叛敌,出卖家主的恶名,在二年之后郁郁而终,由于小早川秀秋无孑,小早川一脉也从此断了后。而毛利元就精心构造的毛利两川体制也彻底瓦解,同时还成为日本的笑柄。

    因此听到商毅点名举例吉川广家、小早川秀秋,毛利广纲也有些沉不住气了,毕竟对毛利氏来说,关原合战一直都是耻辱,因此立刻出列道:“皇上,我们长州藩愿随皇上出战,而且这次关原之战,请皇上让我们长州藩来打头阵,以洗清上一次关原之战,毛利氏的耻辰。”

    商毅点了点头,道:“知耻而后勇,毛利广纲,你的年级虽然不大,但勇气可嘉,我会给你洗清前耻的机会。”

    毛利广纲大喜,道:“多谢皇上。”

    有了一个表态的,立刻也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毕竟在场的四十七位大各心里都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容自己说不,也许商毅现在不会说什么,但秋后算帐这个词,日本人都懂的。

    另外各大名对中华军的实力也有足够的信心,由其是商毅说出只带中华军出战,也向众大名暗示,只凭着中华军,就足够战胜三十万幕府军了。既然商毅有这样的把握,那么为什么不跟着中华军一起出战呢?打赢了这一战,倒幕也就基本成功了,将来重新划分曰本的秩序,也可以为自巳争取到足够的利益,因此也都纷纷表示,愿意随中华军一起出战。而且有不少大名都当场起暂赌咒,发暂要与幕府军决一死战等等。

    商毅也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你们都决定了,那么就听从号令,各自按指定位置驻扎。”又道:“成进。”

    成进立刻起身敬礼,道:“在。”

    原来虽然四十七位曰本大名都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但只有中华军的将领才有资格坐到会议桌前,众大名都只能站立在两侧。当然总算是没有让他们跪着。

    商毅道:“开始下令吧。”

    成进道:“是。”然后离座转身;面对各大名;道:“毛利广纲听令。”

    ――――――――分割线―――――――――分割线――――――――这时己经入秋,天上下着细细的秋雨,而且微有一些薄雾,因此进入到关原的山区之后,湿气也明显増加了不少。

    八月九日,商毅率军蹬上了笹屋山,这时中华军己经在山顶扎好了大帐,并且建立好了初步的阵地。这时倒幕军和幕府军也都以经进入了关原地区,整个山区里都弥着腾腾的杀气,一时气氛也十分紧张。

    关原地区位于本州岛中部,旧称不破关口,是日本三关之一,也是日本关东、关西的分界地区,是本州岛东西交通的重要门户。四周环山。由北面的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的松尾山,东南方的南宫山等群山围成了一个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约三公里的盆地地形。中山道横亘其中,向西通往近江、京都和大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