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7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驻保加利亚的俄国使馆,俄国人讨论着他们扶上来的米洛舍维奇,“这个人难道是个共和主义者么?”

    米洛舍维奇的做派并不像是一个君主制的拥护者,更像是一个共和制的政治家。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米洛舍维奇几乎跑遍了整个保加利亚。除了和地方上的老爷、教士、议员们见面之外,这位新的保加利亚大公更多的和保加利亚人民见面。这实在是令俄国方面非常不爽的行动。

    “至少他同意俄**舰在保加利亚港口停泊。”俄国大使最终勉强认同了一点米洛舍维奇的行动。保加利亚靠近黑海与地中海的入海口。在这里驻扎舰队,能够很有效的对博斯普鲁斯海峡造成更大的威胁。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俄国人感到满意。

    俄国大使还给米洛舍维奇找到了一个这么拼命干的理由,“想来邮票钱也能维持保加利亚民团的军饷吧。”

    此时也已经进入了1885年9月,一年眼瞅着就要过去。等到了冬季,战争也会消停不少。而且根据情报来讲,俄国已经在阿塞拜疆大量肃清了奥斯曼帝国支持的武装力量。如果再这么搞个一年半年的,大概战争就会结束了。俄国希望在战争最后的时期能够确定保加利亚更大的独立性,并且确定俄国在保加利亚的巨大影响力。七年前俄国没能达成这个目的,现在俄国希望能够美梦成真。

    9月17日,秋日的阴雨不急不慢的降临黑海沿岸。整个保加利亚几乎都处在同样的天气之下,不管是陆地或者海港,天灰蒙蒙的,地阴暗暗的,空气也因为那些细密的雨丝而呈现出朦胧的模样。

    到了中午时分,灰暗的海上出现了几艘灰暗的影子。直到开近到十公里左右,保加利亚外海上巡逻的俄国巡逻船只才发现那是通体灰色涂装的大型军舰。用尽了目力,充分使用了望远镜,俄国人才能确定军舰桅杆上悬挂的是英国海军旗。

    英国佬的船应该是那种醒目的维多利亚式涂装么?什么时候全部改成了浅蓝灰色涂装了?在这样的音乐天里面,这些军舰简直如同暗夜里的幽灵般难以发现。

    不过这些疑问也只能永远成为疑问。安装在庞大的英国战列舰船舷位置上的4英寸速射炮开始向着俄国巡逻舰艇猛烈开火。俄国人根本不知道中英两国都已经使用了管退式火炮,所以根本想象不出海军能发射出这样密如连珠般的炮弹。英国海军的炮击水平是毋庸置疑的,管退式火炮又不需要对炮击进行太多的调整。两分钟不到,接连挨了十几发爆裂弹的俄国巡逻船上的全体成员随着四分五裂的船体一起沉入大海。

    听到远远的炮声,俄国海军的指挥官立刻喊道:“快!冲出港口,沿着海岸北上。”

    俄国并没有疏忽大意,放松警惕。军舰此时已经生火,接到命令之后赶紧拔锚起航冲出港口,沿着俄国已经很有经验的航道开始北上。

    四艘英国的战列舰上的电报室内,那帮临时从有线电报局征调过来的高手们很快就从无线电报中得到了消息。英国舰队布下了大网,作为监视的高速军舰盯上了俄**舰。

    拿着电报,旗舰上的指挥官笑道:“俄国佬居然一分为三,试图分散突围。倒是想的很好。”

    能有这样轻松的态度全然是依托了从中国进口的无线电设备。英国官僚体系发挥出了几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高速,他们居然在一天内就从部长到下面的办事人员,再从办事人员到部长。把所有几十个章都给盖完。

    能有这样的高速行动力说来也不稀奇,英国从部长到办事人员就在隔壁的数个办公室内办公。办事人员走马灯般的穿行在各个办公室里面。当中国的无线电专利在英国办完了文件手续,正式申请完了专利保护之后。中国直接把十二台无线电报卖给了英国佬。

    英国佬可以使用无线电,当然也能研究无线电。不过按照英国的法律,如果英国方面要仿造,就得按照英国的专利法向中国支付专利费用。必须说明的是,英国佬的专利法执行的还是比较靠谱的。不仅仅是英国,在欧洲方面专利整体上得到了重视。此时的仿造大户是德国与美国,英国人因为这两个国家大量盗窃英国的创意而头痛无比。

    英国皇家海军并不在乎这些问题,他们兴奋的理由也很现实。如果是以往的作战,俄国的选择很正确。别看只是三条船,在这种视野不佳的情况下,搞不好还真能让他们给跑了。

    可有了无线电之后,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有没有视野并不重要,以英国皇家海军几百年的积累,根据罗盘和航速,在几十海里的范围内确定比较准确的方位并非难事。俄国人一旦被盯上,就再无逃脱的可能。

    俄国海军也注意到了远远的有英国海军军舰随行,不过他们并不在乎。若是想通告别的军舰俄国海军的位置,这些军舰就得会去寻找自己的舰队。可三艘俄**舰的指挥官万万没想到,在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要摆脱跟在屁股后头的英**舰之时。前面的雨雾中出现的居然是英国战列舰的庞大身影。不知在何时,英国战列舰已经绕到了慢吞吞的俄**舰前面,等着俄**舰自己送上门来。

第94章 站队不仅是需求(十)

    包括四艘战列舰在内的十二艘英**舰面对五艘俄**舰,最大的吨位不过是3000多吨的铁甲舰,这样的战斗本来就没什么悬念。当胜利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伦敦的英国海军部之后,英国海军部内却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各种各样的喜悦有着差不多的共识,“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还能再日欧洲各国一百年。”

    也不能怪英国人如此欢喜,如果没有无线电的话,大英帝国海军面对在溜得比兔子都快的俄**舰,还未必能如此轻松就抓个正着。说不定三艘逃窜的俄**舰中有一两艘甚至能逃出生天。靠了无线电联络,英国海军的作战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两倍。在北大西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能够在正面作战中赢过英国,但是海战中最难的莫过于如何让大英帝国有效的正面和敌人作战。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享这样的快乐。“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主管无线电部门的军官对着犯了错的下属大发雷霆。理论上,无线电部门是此次战争里头功劳极大的部门,不该遭到如此无妄之灾,不过偏偏挨骂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操作不当,十二台无线电中有两台无线电的重要部件被电流烧毁了。中国人出售的无线电价格并不算贵,价格超过同重量的纯铜好几倍。但这是购买整机的价钱,关键部件的价格大大超过同重量的白银,现在烧毁的无疑就是这种关键部件。

    具体操作人员也是哭丧着脸,最初见到无线电发报机的时候,英国方面觉得这体积不大的玩意基本都是由金属以及木头制成,应该属于耐用品。谁知道由这些金属和木头包围的某些部件娇气的令人发指,需要一系列相当认真的预热,对电压的调正。这才能正常使用。随随便便就开机,引发的结果就是烧管子。

    专利本身的介绍里面包含不少语焉不详的东西,中国在英国申请的专利保护,除非是英国现在肯投资,花大价钱购买生产设备和技术。否则的话这帮人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小心伺候这些娇贵的器件,要么就老老实实的花着不菲的价格从中国继续购买部件。

    骂完了自家人,英国技术部门也充分利用了废物。然而对电子管的分解得到的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这就是一些玻璃和少许金属网组成的零件。单看分解后得到回收物,无论如何都不像是值那笔钱的物件。可英国人也做过相当的测试,测试结果是,如果没有电子管的参与,不管用任何别的方式,都无法实现无线电发报的功能。电子管正如中国人所讲,乃是发报机的核心零件。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无论如何都要让电子管国产化!”英国技术部门接到了严令。

    这种不快仅仅发生在很小的范围内,英国财大气粗,根本不在乎这点钱。而且与战果相比,三艘俄**舰的价值远超过这些无线电的支出。更重要的是,三艘军舰里面有两艘竟然看形势不对就投降了。只有一艘在经过短暂而猛烈的交火之后被英国海军击沉。俘获两艘俄**舰,这收益更大。英国随即向中国下了订单,希望能够购买一百二十台无线电。对于规模庞大的皇家海军来说,这仅仅是初装的尝试而已。

    造舰大师威廉??怀特也奉命到英国海军部,一众海军部以及少量陆军部的官员询问大师,“听说您已经确定了中国无线电的使用时间?”

    “是的。”设计大师威廉??怀特边说边让助手在黑板上挂起了一副图,那是中国作为“战争赔款”送给英国人的一艘中国巡洋舰的结构图。

    “这次,在指挥部后面有一个舱室,就在桅杆下面。”威廉??怀特指着图对一种军官们讲到。海军部的人对此经验丰富,他们都参观过中**舰,一看图纸就能想起那个舱室。至少是知道了那个舱室在全舰上的位置。

    “我一直很奇怪这个舱室的作用,其他舱室都有非常明确的作用。只有这一个的位置很好,但是却又难找到最合适的用途。直到有了无线电之后,我再次仔细查看了图纸,又对那艘军舰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我能确定,这个位置是无线电收发室。从这里通上电缆,直接连通道桅杆顶端的天线上。这里就是中**舰设计时就准备好的舱室。”威廉??怀特大师有条不紊的做着情报分析。

    听了这个分析,所有英国海军高官的脸色都变了。这艘军舰大概是1874年的产品,如果从设计开始算,搞不好是1870年就基本完成了设计。也就是说,早在15年前,中国人已经有了成熟的无线电技术。如果真的如此,那就意味着早在15年前,中国的科级就发展到大大超过英国的水平。

    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