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7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匮乏的产业工人问题靠新式设备得到了缓解。俄国的工业产能如同气吹般的暴涨。

    法国因为普法战争战败,失去了铁矿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劲疲软。只能靠对外投资维持高利润。在1885年的时候,俄国虽然在重工业技术方面全靠进口,可钢铁产量竟然超过了法国,位居欧洲第三,世界第五。过去近十年中,俄国建设了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包括步枪在内的陆军军事装备也勉强能够自给自足,几个俄国主要造船厂也能够自造巡洋舰。此时不打,又待何时呢?

    奥斯曼帝国首相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对于此次战争的爆发并不是特别意外,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俄国这次并没有先打出“拯救东正教斯拉夫”兄弟的旗号,更没有进行漫长的外交活动。俄国的宣战通告很简单,奥斯曼帝国干涉了俄国在阿塞拜疆的正当利益,所以俄国正式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奥斯曼帝国当然通过自己的外交部向整个欧洲宣称俄国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实际上奥斯曼帝国很清楚,俄国人这次并没说瞎话。在八年前的那次俄土战争中,俄国在阿塞拜疆地区有不小的收获。不过阿塞拜疆人或许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却也不想接受东正教异教徒的统治。在被俄国控制了四五年之后,当地人又觉得东正教还不如伊斯兰,所以试图摆脱俄国人的控制,希望能够独立建国。

    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帝国可是对自己的穆斯林兄弟温情脉脉。不管以前发生过什么,当阿塞拜疆人对俄国人扣动扳机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在武器弹药上毫不迟疑的给与了大力帮助。俄国人就是利用宗教矛盾插手别国的积年老手,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做法立刻予以回应。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第64章 乱站队(二)

    “知道消息之后,想回奥斯曼帝国打仗喽?”韦泽见到李维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到他家来串门的时候,笑着对李维仁说道。

    李维仁当然希望能够回到奥斯曼帝国去,他现在在南京陆军学院当教师,这个曾经被认为没什么前途的军人现在已经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防御战专家。李维仁也没有否认,而是率直的说道:“都督,我的确想回奥斯曼打仗。不过我首先是服从中央的安排。”

    和其他的军人不太一样,李维仁某种意义上算是韦泽的亲传弟子,这种待遇基本上只属于现在那帮位高权重的老将军。李维仁很清楚,若是没有见过韦泽那次,并且得到了韦泽的亲自点拨,靠他自己是没办法想出现代要塞防御体系来的。正因为这点,李维仁和其他老将军一样,对于自己的授业恩师是无比的尊重。

    李维仁的妻子是奥斯曼帝国皇室出身,虽然这时代的奥斯曼皇室女性已经没有了百余年前能够操纵政治的能量,不过基本的训练还是有的。这位公主坐在丈夫旁边,除了最初向韦泽行礼之外,知识抱着自己的儿子,不让他乱闹而已。

    韦泽也不在乎这位公主在旁边,中国和英国一样,都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够吸引住俄国的全部注意力。俄国这只双头鹰如果不南下,那就是东进或者西进。西进就要撞英国,东进则会和中国作战。虽然英国和中国都不怕俄国,不过能不打仗那是最好的。至少现在中国和英国都没有消灭这个冰原上北方强国的打算。

    “你怎么看这次战争的?”韦泽问李维仁。

    军校里面对此次战争已经有了不少讨论,李维仁不仅仅是防御战专家,也是研究奥斯曼帝国的专家,他参加了几乎每一次讨论。韦泽一问,李维仁立刻答道:“此次俄国的战役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奥斯曼帝国从高加索地区尽可能的撵走。虽然不太确定俄国到底想在高加索地区南下多远,不过驱逐奥斯曼帝国在阿塞拜疆地区的所有的力量,把阿塞拜疆变成俄国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桥头堡,我认为这是俄国的打算。”

    讲述着大家讨论的结果,李维仁还仔细的观察着韦泽的表情。看到韦泽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的时候,李维仁赶紧说道:“都督,您怎么看?”

    韦泽慢悠悠的说道:“从战役角度,大概也就这么多了,这些方面上也别无新意。我其实考虑的是另外的一件事,俄国这次这么急匆匆的动手,是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搞了点工业化,所以担心奥斯曼帝国在这方面奋起直追。”

    从单纯的战争角度来解释俄土战争很容易,双方是几百年的世仇。从1676~1681年开始的第一次俄土战争,两国在两百年来每隔十几年两就打一次大战。其间的小规模战斗更是不计其数。俄国想夺取黑海通往地中海的航行权,如果夺取不了,那也得让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变成非军事通道。也就是说,不允许英国和法国的舰队进入黑海打击俄国海军。

    “走吧,咱们去书房说。有地图,说起来更容易。”韦泽站起身。

    李维仁让自己妻子带着儿子和韦泽家的人说话聊天,他跟着韦泽去了书房。有些话可以让他老婆听到,有些话则完全没必要让一个外国公主听。

    两人铺开地图,韦泽大概讲述了一下当下的基本情况。

    英国人之所以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开始支持奥斯曼帝国,所图的就要封锁俄国海军进入地中海。从战略上讲,俄国人挺悲催的。俄国眼瞅着就能控制进入北大西洋与地中海的航线,北大西洋经济圈与地中海经济圈都是现在世界上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迈出这一步,就能让俄国在这两个地区拥有巨大的发言权,可这一步就成了天涯。英国现在的战略就是决不允许俄国人迈过这道门槛。

    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是西太平洋霸主,当这个霸主开始衰落的时候,欧洲各国就要来捞一笔。中国光复了,再次回复历史地位的时候,欧洲各国也就认了。这不仅是一个实力问题,也是此时欧洲对西太平洋的认知问题。他们内心深处也认为这一带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被中国夺回这一带固然让欧洲人很不爽,却没能让欧洲人觉得这是不可理喻的问题。

    俄国就不同,欧洲人一直认为奥斯们帝国是这一带的主人,不管十字军东征怎么打的热火朝天,口号也是重夺圣地。从这个口号上就能看出来,欧洲承认阿拉伯势力在这一带的实际控制权。

    “就是说,俄国是想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工业发展?”李维仁听了韦泽的看法之后做了一个小总结。

    韦泽微微皱着眉头,“俄国这个国家也没什么工业史,所以他们能否有这样的认识,我不太确定。如果俄国只是觉得现在国力强大了,有能力打败奥斯曼帝国,实现他们逐步南下的梦想。这个理由也没问题。不过万一啊,万一俄国人的战略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他们能够看到一个工业发展的问题。那战争的形态又不一样了。”

    李维仁很想跟上韦泽的思路,不过这的确比较难。所以李维仁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方向,他问道:“都督,你觉得俄国如果不是想简单的在阿塞拜疆地区有所作为的话,他们会怎么办?”

    韦泽在地图上波斯国土的左上角用手指划了一道,“俄国会想办法切断这条铁路。”

    李维仁看着地图上的那条铁路,这是中国人修建的铁路,从中亚直通奥斯曼帝国。理论上,中国人从南京上火车,根本不用走海路,可以直接坐车坐到距离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隔着一条海峡的地方。这条海峡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现在不仅俄国在依靠外国的输出在搞工业,奥斯曼帝国也在中国的输出下有了一些工业。中国在西北建设了一些工厂,工厂的产品通过这条铁路卖到中亚的波斯与奥斯曼去。李维仁有些理解了韦泽的态度。如果俄国把这条铁路切断的话,那不仅是更深入的控制了波斯,还阻断了中国通向奥斯曼帝国的商业通道。这是中国很在乎的问题。绝对可以称为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65章 乱站队(三)

    李维仁知道自己的才情能力不过是普通的水平,距离韦泽具备的深远眼光相距太远。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在李维仁看来就是一场很普通的战争而已,韦泽能从其中看到太多李维仁看不到的东西,这是李维仁最佩服韦泽的地方。不过李维仁并没有打算去学韦泽,他选择了他认为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

    “都督,您是我的授业老师。我这当学生的太笨,理解不了那么多东西,不过我绝对服从都督您的命令。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李维仁心里这么想的,也这样直接的讲了出来。

    听了李维仁的表态,韦泽笑起来,“看来你想在奥斯曼帝国建功立业喽。那边可是真的期待你能去帮一把呢。”

    李维仁并没有为自己辩解,辩解的对象是韦泽的话,任何辩解都毫无意义。那么多牛人在韦泽面前都乖乖低头,李维仁不觉得自己有任何理由比那帮人更有必须让韦泽都为之讨论的价值。他就说了真心话,“都督,没有您的点拨,我这辈子也就那么混日子了。可现在我真的想有所建树,我想沿着您指给我看的道路往前走,看看我能沿着这条道路走多远。”

    “我现在不会派你去。”韦泽答道。

    “那么我能期待一下么?”李维仁说道。

    “可以期待。”韦泽笑了起来。奥斯曼帝国在科威特的事情上很不合作,韦泽可以接受奥斯曼帝国不支持中国在巴士拉地区扎下脚。不过韦泽不能接受奥斯曼帝国在科威特这块地上和中国玩弯弯绕。中国需要在科威特得到长期落脚点,即便是不得到国土,也得得到石油的全部开采权。

    但是这件事韦泽也是有些犹豫。这年头的石油不是21世纪的石油,价钱能够炒到一个天价,这年头的石油其实是很便宜的资源。一般来说,五到十桶石油的价格大概能买一个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