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战是和,各种可行性方案都被提出,包括其中的可能性也都有相应的说明。李玉昌原本对专业人员负责的评估会议有自己的看法,他一点都不喜欢这种专业会议,更不希望专业会议凌驾官员之上。即便是这种想法没有改变,可对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却大有刮目相看的感觉。

    看着这些年轻人对日本的未来进行分析,李玉昌突然想知道,作为真正的当事方的日本,能否对自己有这么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呢?

    日本的当事人并没有做这些东西,对于这个武士之国来说,直接用刀来解决问题远比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更受欢迎。大久保利通就是如此,他曾经把士族送去北海道,在当时的考虑中北海道上的虾夷共和国与士族之间总会覆灭一个。最终的结果是士族军队覆灭了,至少是本州岛上的士族军队覆灭了。这也算是完成了大久保利通的一个目的。

    即便是遭受了如此的损失,日本的士族们并没有真的完蛋。1876年,明治政府先后颁布了“废刀令”与“停止家禄”的政策,地方上的士族们情绪激动,大规模的士族叛乱在日本三岛兴起。在大久保利通的铁腕打击下,这些士族叛乱旋起旋灭。

    在7月22日的政府会议上,当木户孝允担心士族叛乱会与民间的一揆反抗勾结起来的时候,大久保利通笑道:“北海道总是有些用处的,现在那些有可能加入一揆的农民都去了北海道,最近当选北海道大统领的土方岁三已经派人联络政府,他们不会插手此事。我们的探子的情报上说,土方在北海道议会中讲述了即将的战争,北海道国会里面所有议员都反对给与士族任何支持。”

    北海道最初的领导者是以前逃到北海道的幕臣,他们之所以咬着牙坚持,目的是反对明治政府。而现在在北海道占据多数的则是忍受不了明治政府的横征暴敛,不得不逃到虾夷共和国求生存的的普通民众。即便没有与士族军队进行了那几个月的惨烈厮杀,这些民众也不可能支持士族。明治政府横征暴敛的地租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当作了发给士族的年俸。

    一提起北海道的议会,木户孝允的情绪就有些激动起来。他一直努力推动确立立宪政体、三权分立与二院制议会为条件而同意复归后,立宪政体的诏书迅即被发布。关于议会(立法),设置元老院与地方官会议,作为上下两院之型。关于司法,则设置与日本现在的最高裁判所相当的大审院。

    冷酷现实的大久保利通虽然不反对这个理想,却认为时期尚早、非现实而无意义。在彻底消灭士族力量之前,议会只可能成为萨长土肥各藩以外,被剥夺特权的武士们不满的发泄场所。北海道率先建立起议会制度之后,大久保利通的评价是,一旦打垮士族,北海道的制度可为明治政府之师。

    “现在我已经派兵去九州,将九州弹药库里面的弹药运回本州。只要西乡这时候不要出来捣乱,顶多两年时间就能解决问题。”大久保利通对木户孝允说道。

    看着自己的理想有可能实现,木户孝允脸颊变成了酡红色,和他苍白的脸色一比,酡红色的脸颊显得颇为病态。大久保利通看到这样子,忍不住叹道:“木户,你要注意身体,若是你等不到立宪,看到建立议会的那天,就太令人遗憾了!”

    木户孝允当然知道自己身体的状况,他自嘲的笑道:“你放心,我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一个月后的8月22日,木户孝允病倒了。所以他并不知道大久保利通等人讨论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此时西乡隆盛继续待在对明治政府充满敌意的鹿儿岛城,就要想办法把西乡隆盛暗杀掉。

    这个计划只是个备案,此时的西乡隆盛并没有留在鹿儿岛城,而是前去大隈半岛的小根占秋猎。以大久保利通的冷酷现实,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老战友真的这么配合政府的行动,西乡隆盛的举动只是在为以后做准备。只要明治政府遇到了过不去的坎,遭到全国范围内的反对,大久保利通相信,自己的老战友西乡隆盛一定会立刻跳出来。但那是以后的事情,此时的大久保利通只希望西乡隆盛能够继续安分下去。

    城府颇深的西乡隆盛能够安分,九州的士族可不肯安分。政府军准备将萨摩藩所有弹药搬去本州岛的消息走漏出去之后,鹿儿岛军校的年轻学员们愤怒了。

    政府军认为这是避免军事冲突的手段,没有了弹药,九州自然没力量来对抗政府军,这仗就根本打不起来。可在九州各军校的年轻学生眼中,一旦没有了反抗政府军的武力,那就会被政府军肆意杀戮。政府军是绝不会放过九州士族的。

    9月3日,鹿儿岛军校的军校学生袭击鹿儿岛草牟田陆军火药库,不久矶集成馆、上之原等的火药库也遭到袭击,鹿儿岛市内亦有多处被放火,骚乱一发不可收拾。

    9月5日,政府军和警察开始出动,抓捕制造骚乱的学生。

    9月7日,一些日本商人开始在中国活动,希望购买军火。

    9月8日,韦泽得到了报告,询问是否可以出售军火给萨摩藩。现在的局面下,日本再也不是中国的对手,韦泽已经把日本给放下了。包括对待日本的问题,他都交给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部门去做。只是出售军火的事情,可不是下面的人说了就算。新式军火保密都来不及,根本不可能外销。即便是旧式军火,没有军委认同的任何销售行为都属于重大违法事件。没人愿意用自己的职务来冒险。

    韦泽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外交部的评估小组。既然日本已经没有动摇中国国本的机会,韦泽就把这件事放下了。他在军委提了一个要求,做好骑兵大兵团出去夺取中亚的计划。

    “俄国人已经骑虎难下。如果普列文城能坚守到明年,俄国就得做出重大调整。或者调集兵力不惜任何代价夺取普列文,或者转换主攻方向,进攻黑海东侧的高加索战线。一旦俄军与奥斯曼军陷入胶着,我们就应中亚几个汗国人民群众的请求,出兵解放中亚。”韦泽从容不迫的说着义正词严的话。

    “我们要大规模进攻俄国么?”雷虎有点兴奋起来,他半年多前提出了这个计划,韦泽让雷虎要有耐心。雷虎甚至做好了等个两三年的打算。没想到不到一年,机会就出现了。

    韦泽无奈的摇摇头,“雷老虎,你这个同志啊。解放中亚人民是我们的目的,或许会和俄国开战是为了完成这个目的不得不采取的行动。你不能本末倒置。而且大家总听说过中国的伟大诗人李白吧。”

    李白大家还真的听说过,军委同志们都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看大家都点头,韦泽说道:“李白当年就是在碎叶城出生的,碎叶城就在中亚。这说明自古以来那里就是中国的领土。收复领土,解放中亚人民,这是我辈应该勇敢承接起来的光荣任务。俄国就算是和我们立场不同,我相信他们也能理解我们的要求。”

第349章 欲静而不止(十四)

    如果一次两次提出等待的战略,最后等到了上佳结果,那叫做运气。如果每次都在等,结果都等来了上佳的结果,那只能说明韦泽的判断非常正确。雷虎提出了一个问题,“都督,你说过,有如意的算盘,有不如意的现实。你能不能说一下如意算盘要做到什么程度呢?”

    到了此时,韦泽也不想再瞒着大家,他坦然说道:“如意算盘么,我只是想推进到咸海以西。得到与伊朗交界的传统中国地区。而且我们既然救了奥斯曼帝国,那么我希望我们的某位同志能够成为喀土穆总督。”

    军委的同志们互相交流着视线,这下很多事情都能说通了。阮希浩有些如梦方醒的问道:“都督说的这位同志是李维仁……帕夏同志么?”

    “嗯……如果他能在普列文活下来,我认为他的确是个很好的人选。”韦泽表示赞同阮希浩的想法。

    “还有没有接下来的计划?”雷虎不想再蒙在鼓里,从韦泽这里一段一段的听着未来计划,这种感觉实在是不好。

    韦泽继续说道:“如果前面的算盘能打响,我就会修两条铁路,一条是我们早就向奥斯曼帝国建议过的巴士拉到伊斯坦布尔的那条铁路,另外一条则是从中亚走伊朗,进入奥斯曼帝国的铁路。”

    未来计划到这个地步,军委也觉得未来几年不会闲着。阮希浩连连点头,“那都督的意思是让奥斯曼帝国来求咱们么?”

    听了这句话,不仅韦泽很满意,军委成员也都纷纷点头。阮希浩一下就把韦泽的策略执行层面说透了。阮希浩倒是觉得有些不足,他继续问道:“若是奥斯曼帝国不肯求咱们怎么办?”

    “奥斯曼帝国不肯求咱们,咱们靠自己也能达成这些目标。求人不如求己,顶多是多费点事而已。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咱们已经这么强,奥斯曼帝国不来求咱们,它又要去求谁呢?忍耐是一种美德,学会等待是一门技术。老祖宗孙武反复讲,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韦泽讲述着自己的做事方法。若是年轻的时候,谈起这些难免会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到了现在的年纪,韦泽只感觉很累。这些经验说起来简单,真执行起来就需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美国从1870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而美国成为北大西洋主导者是在二战后,期间的过程用去了七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口众多,想达成突破难,突破之后大势已成,整体速度相对更快。即便如此,韦泽也怀疑自己是看不到中国称霸世界的那天。他能做的仅仅是在台子上一层层的堆积土壤,认真夯实。想到这样艰苦漫长的过程,韦泽自己都觉得有些意气消沉的感觉。虽然他现在还不到45岁,对于一名领导者而言正是青年期,可韦泽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