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1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这不团结啊。”有别的同志提出了看法。

    王明山此时已经回到了旅馆,他不知道会场内怎么争论,也根本没兴趣参加这样的争论。一路之上都在费心研究梓炀提出的那些东西,回到北京后要查资料,王明山也觉得很疲惫。更重要的是王明山已经承认自己退出政治舞台的现实,一个退休老头子哪里需要想那么多。

    回到住处,王明山从门口的服务处买了份最新的报纸。翻看了几页就看到海外新闻,扫了一眼,王明山就被《意大利表示‘娘希匹,帝国zhu义’!》的标题给逗乐了。

    看了内容,原来是英国的苏伊士运河疏通,意大利和法国的军舰没办法通行。民朝的新苏伊士运河倒是能通行军舰,却不允许两**舰通过新苏伊士运河。于是法国和意大利都破口大骂‘娘希匹!帝国zhu义!’

    原本王明山担心意大利人狗急跳墙在埃塞俄比亚拼命,现在王明山确定实力不足的意大利连拼命都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这样的现状让王明山长长松口气,他在意大利有投资,若是意大利人鲁莽的发动战争,然后可耻的失败,那些投资就收到很大损失。念及于此,王明山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韦泽都督在铁血阶段结束后立刻改弦更张搞起‘和平’政策。至少到现在为止,和平对于王明山的利益大有好处呢。

    王明山看了看日历,已经7月4日,距离小学放假还有不到一个月。在纸上草拟了电报稿,王明山要格蕾丝在假期带着两个娃到北京来。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曾经在欧洲声名赫赫。随着南京的崛起,圆明园的声望被南京大都会逐渐取代。当下的圆明园经过现代化休整已经更加具备时代气息,王明山表示,格蕾丝这样的夫人若是不能亲眼看看这座园林,属于人生级别的遗憾呢。

    格蕾丝女侯爵接到电报的最初感觉是不快,她的爱国心最近有所降低,所以就对王明山跑路回国的选择非常不满。然而女侯爵不亏是资产阶级中的一员,哪怕心情有波动,前后两件事对照下来,她还是发现自己最近单纯陷入不满的状态。对祖国意大利的没用感到不满,对王明山跑路感到不满,对孩子不听话非常不满,对孩子在公立学校的学到的理念感到不满。总之,就没有一件事能让她感到开心。没有占据精神主导权的理性在一**的情绪中强行发出信息,格蕾丝女侯爵此时状态极为差劲,这与外界的问题无关。最后格蕾丝还是决定到民朝首都北京旅行,看看能否通过旅行把心态扭转回健康向上的趋势。

    一位母亲兼银行人员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她的长子很快就结束了期末考试。格蕾丝衷心希望儿子成绩别太糟糕,平均分低于95分的话,她大概会忍不住实施爱的棍棒教育。如果她的长子真的是学不会倒也罢了,问题在于这小兔崽子其实聪明的很,唯一问题就在于没有和这份聪明匹配的智慧。更直白点讲,格蕾丝从自己儿子身上看到满是‘娇骄二气’,一点对于艰苦未来的心理准备。

    发榜的日子到了,格蕾丝在家正襟危坐,考虑着一会儿要是动手的话,该用藤条或者是手杖。门开了,进来的不是格蕾丝的儿子,而是银行的人员。这位工作人员神色激动,喜忧参半,见到格蕾丝之后立刻说道:“俄国股市崩溃!”

    格蕾丝愣住了,她所在的银行不做俄国的生意,欧罗巴银行也没有在俄国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买卖,俄国股市崩溃对格蕾丝没有丝毫影响。只是最近十几年中,从各方面宣传都在鼓吹俄国是欧洲最佳投资目标,鼓吹俄罗斯开发代表着欧洲的未来发展。欧洲经济危机仿佛动不了俄国分毫,这个冰原上的庞大国家依照自己的步伐快速前行,高速工业化。

    银行的工作人员继续兴奋的说道:“法国、比利时、德国的股市也崩溃了。现在已经有俄国银行和法国银行倒闭的说法,再过几天就可以确定。”

    格蕾丝腾的站起,准备立刻去银行讨论此事。看到大门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等待儿子的成绩单。就在犹豫之中门开了,儿子探头探脑的从门外往里面偷看。

    “你给我进来。”格蕾丝摆出了母亲的严肃面孔。

    儿子看到被老妈发现,只能垂头丧气的进来。

    “成绩单!”格蕾丝语气严厉。

    儿子掏出了单子递给格蕾丝。拿过来扫了一眼,格蕾丝就算出七门功课平均分差一分95。鉴于音乐和绘画一门90一门93,格蕾丝最后决定这次放过这个兔崽子。撂下句“你去准备旅行的东西吧”。格蕾丝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出门去了。

第568章 螺旋(十一)

    东远市原名查尔斯顿,位于北大西洋西岸。是民朝国土东边的城市,距离民朝最西边的克里特岛有六个半小时的视察。不算东非行政区的话,这一大块空缺算是民朝国土最大的断档。只是六个半小时还远不足让民朝失去日不落帝国的现实。

    在东远市的海边别墅里面,韦泽正听着最新汇报。新一轮经济危机爆发前,民朝已经有所预测。只是预测者普遍认为法国会先爆发危机,没想到第一张骨牌竟然是俄国。

    工作人员介绍着最新情况,“俄国人把前景吹的云山雾罩,所有预期不靠调查,只进行纸面作业。欧洲投资者们钱没地方去,就冲进俄国市场。连着三年实际收入远低预期之后,投资者们的主力终于扛不住开始抛售……”

    听着教科书般的案例,韦泽神色有些若有所思,这表情让汇报的同志有些不解。工作人员试着问道:“都督,您不奇怪么?”

    韦泽平淡的答道:“经济危机十年一次。上百年都这样,再来一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是我觉得俄国人走的很像我们的路子。”工作人员忍不住问。

    “我们的路子?”韦泽有些不解。

    工作人员连忙解释道:“俄国也是靠广阔的国土,以及国家政策来拉动工业生产。我本以为俄国是能挺住的。”

    这话让韦泽无言以对,工作人员对俄国与民朝的对比基础让韦泽理解不能。就在不爽的感觉飞速上升的时候,韦泽心念一转,承担给韦泽汇报情况的同志不该是大家眼里的渣渣。这位年轻人这么问,大概不是纯粹的脑子一热。

    “详细讲讲你对民朝和俄国的看法。”韦泽决定仔细听听。

    两国都是农业国起家,两国工业化时间都不长,两国都是由强势人物引导的工业发展,两国都地大物博……

    这些对比一条条的列出,连韦泽都不得不承认这位工作人员是用了心的。他问道:“小同志,这么多的比较范畴大概不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吧。能不能给我说说思路来源?”

    “在党校和干校里面有很多讨论制度的课程,有一项就是各国对比。”工作人员带着兴奋答道。

    “你这是集大成喽?”韦泽笑道。

    “我只是越比较越觉得俄国和我们民朝比较像,俄国作家的作品让我很有感觉。”工作人员说道俄国文学,立刻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韦泽没办法理解这种感动,他也看过不少俄国文学,他也承认俄国文学的确不错。不过这些文学作品,特别是苏联之前的俄国作品根本打动不了韦泽。倒是西欧的文学作品让韦泽非常喜欢。

    “小同志,在我看来,俄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稳定的自耕农阶层。最近的农奴解放也没能真的解放农奴,只是让所谓农村公社兴起。这就是俄国和民朝本质性的不同,我们民朝的人民首先是自耕农,在自耕农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小生产资料私有的局限性,开始出现农业联合生产。生产资料是用来搞生产的,而不是用来寄托或者标榜道德水平的。社会基础有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不认为民朝在本质上与俄国相同。”韦泽解释完了,就想结束这次讨论。

    “可是俄国和我们相同的地方那么多……”这位工作人员本能的想说服韦泽。

    韦泽摆摆手,强行终止了已经没什么意义的谈话,“表面要看,本质更要看。”

    工作人员见没机会说服韦泽,他赶紧继续自己的汇报工作,“俄国通过了斯托雷平的改革方案,公布《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村社拨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

    听了这个,韦泽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接下来只是挥挥手,让负责汇报的工作人员放下文件后结束汇报。并没有对此再说什么。等工作人员退出去,韦泽拿起有关改革的部分看了起来。至少从文件上列出的内容上看,新改革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自耕农阶级。这票政策想创造出来的自耕农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不受制于贵族,也不受制于‘村社’。

    ‘村社’和中国农村的宗族极为类似,中国宗族势力牛x的时候,宗族长老开个会就可以决定宗族成员的生死,宗族成员们必须依附被地主掌握的宗族势力。在俄国的宗族长老就是当地的贵族和地主,他们同样拥有绝大的权力。俄国农民同样对‘村社’有极大的遵从。

    回到这个时代,看了很多一手资料,韦泽才了解了俄国农村到底是啥德行。自耕农的田园牧歌已经够落后了,‘宗族村社’的田园牧歌大概只能用噩梦来形容。前有托尔斯泰,后有索尔仁尼琴,都强烈认为‘村社’代表了俄罗斯的良心。这种观念在苏联崩溃前是‘俄罗斯知识份子’们的普遍看法。确定了这些事实之后,韦泽总算是理解苏联崩溃绝非偶然。噩梦都能当良心,苏联不崩溃才是奇怪的事情。

    ‘斯托雷平’,韦泽又看了看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