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江忠源也数次写奏章,分析了战事失败的军事理由与政治理由,包括该如何整顿军务,以图强化清军的战斗力。咸丰作为皇帝,他是没办法把江忠源的奏章内容勒令下面的大员们执行。即便是年轻,咸丰可不糊涂。若是这么做,不仅根本没用,反倒会让江忠源成了官场上的众矢之的。虽然不能从上层给江忠源任何支持,咸丰却相当欣赏江忠源的忠勇。

    思忖了良久,咸丰终于决定,如果江忠源能够守住南昌,就升江忠源为安徽巡抚。让这员悍将来对付在安徽的太平军。

    大内里头是消息最微妙的地方,很多时候一些消息就能极为迅速的传出去。咸丰有意让江忠源出任安徽巡抚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其他省份倒也罢了,对这消息最敏感的莫过于湖南。

    左宗棠守住了长沙城之后,已经准备辞去湖南巡抚幕僚的差事。听到江忠源很有可能会成为安徽巡抚之后,他长叹一声。此时与左宗棠在一起的还有湖南巡抚张亮基等一众湖南高官。

    “季高为何叹气?”湖南巡抚张亮基忍不住问道。

    “我是叹江公开本朝先河!壮哉!”左宗棠答道。

    “哦?”张亮基并没有左宗棠的才情与见识,很明显,他没有明白左宗棠指的什么。

    左宗棠继续说道:“江公以一举人出仕,文治固然不错。却募兵剿匪,以军功名震天下。两年即升将为巡抚,牧守一方。遍观本朝,竟然是第一人!更不用说江公重义轻利,为了护送师长灵柩回乡,数次耽误了科考。今日以书生领兵,下保百姓,上扶社稷,果然是我湖南英豪!”

    有他一说,其他人才彻底明白过来。满清政权对汉人压制防范的极狠,江忠源乃是文官,手下带领的还是他自己在湖南募集的私兵,以私兵参加公战。最后以军功得到现在挂名知府的官位,而且升为实缺巡抚的消息看来并非是空穴来风。

    满清的疆域中,内地不过十八省。江忠源前不过是个知县,还因为守丧回家。而两年内就从一介县令升为安徽巡抚这个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这晋升速度实在是令人咋舌。更不用说他的战绩的确不容忽视。

    想透了这点,所有人的脸色都有点不太好看。大家都知道左宗棠性子高傲,即便是当了巡抚张亮基的幕僚,他也是不低头的。可看到江忠源开辟的这条晋升轨迹,大家能够理解左宗棠赞赏语气中的羡慕之情。

    而湖南巡抚张亮基心中更是忍不住生出一股嫉妒之情。左宗棠对江忠源的钦佩之情可是远超左宗棠现在的“东家”张亮基的。

第15章 根据地政策(九)

    PS:今天只更新一章,明天继续双更

    “东王命咱们兵分两路,一路与林凤祥等人一起北上,打到凤阳之后再回来。另外一路则是西进,进军汉阳与汉口。”在韦泽介绍命令内容的同时,从天京城传来的军事命令在庐州军事会议的与会众将中开始传阅。

    大伙已经养成了习惯,听命令的视线都落在一副巨大的中国地图上,看文件的把文件交给别人之后,也开始看向那副地图。没人露出欣喜的表情,众将反倒是脸色阴沉,不乐意的情绪毫无隐藏。

    韦泽接着说道:“既然东王让咱们驻守安庆,并且攻打庐州,想来在安徽境内,往北往东的两处定然要打。向西进军汉阳汉口也是少不了的事情。只是早打晚打而已。”

    “可我们现在也不过是一万多人,既要守住安庆与庐州,还得北上与西进,这兵力根本不足。”胡成和很含蓄的提出了与东王杨秀清完全不同的想法。

    韦泽微微点头,“我不妨给大家讲,北上是很难成功的。劳师远征本来就是兵家大忌,若是我等在广西能够攻下桂林等地,在湖南能够平定长沙与衡州(衡阳),我等断然不会打到这天京。既然刚占领天京,劳师远征突袭北京,没有援兵,没有粮草,这仗可不好打。”

    “那丞相为何不上奏东王,让部队不要这么打?”胡成和问道。

    韦泽慢悠悠的答道:“我说了不算!那还不如不说。再说我等在安庆与庐州,北上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话彻底堵住了胡成和的抱怨,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韦泽都没有说服杨秀清的可能性。

    从安庆太平军的角度去考虑战略的尝试被否定之后,柯贡禹接过了话头,“丞相,那你觉得我等现在该怎么安排战略。”

    “守江必守淮!这是占据天京城的武装力量的必然规律。现在北伐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但是安徽的事情我们得管。眼下我们占领了天京、扬州、镇江三城,清军可以从四面八方打过来。清妖用南北大营包围天京、扬州、镇江三城,我们就要把淮河以南的地方控制住,收上来税,征得了兵。然后踹了江北大营,建成一道淮河防线,让淮河一带的清军不能南下……”

    韦泽侃侃而谈,将领中能听明白的,都用崇拜的目光看着韦泽。听不明白的将领,则频频发问。而韦泽一一解答问题。渐渐的,众将明白了韦泽的想法。

    在这个战略中,韦泽是按照了中国传统南朝的路子来走。作为安徽的方面将领,韦泽的战略不用考虑西进,或者说西进顶多到汉阳、汉口,所以战略构架更是简单的多。传统南朝的防御体系中的核心就是守江必守淮。在淮河一带与北方的敌人反复争夺对淮河的控制权,同时西进、东征,逐次拿下两湖、江浙、福建、两广。最终汇集兵力,实施北伐。

    若是看过关于淮海战役的纪录片,就能非常清楚的理解到这点。可农民军文化程度毕竟受限制,这些知识对大家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其实这也不能怪农民军,这时代哪怕是满清的官员也没几个人能够系统的总结出这样的战略。

    韦泽只解释到一半,众将都已经激动起来。等韦泽全部说完,众将们都露出了欢喜之色。安庆距离太平军的核心根据地天京有几百里之遥,在满清时代,这个距离已经是普通百姓难以想象的距离。即便是从广西一路打到这里的将领们,一看地图上安庆孤悬在太平天国核心根据地之外,也是不太舒服的。

    而韦泽提出的战略,逻辑清晰,步骤详尽。若是能办到的话,太平天国统一天下的未来竟然有清晰可见的感觉。这种眼界大开的感觉令将领们觉得心头敞亮,比较稳重的胡成和只是简单的叫声好,而其他将领们已经开始兴高采烈的吆喝起来。

    韦泽乒乒乓乓的拍了一阵桌子,才让大家安静下来。“兄弟们,不管计划的多好,都得一点点的干起来。我再说一次,想打仗就得有粮有兵。还得对部队好好进行训练。没有这些基础,没有这些准备,一切都是空的。”

    “丞相!你就说我们该怎么办就好了!”柯贡禹大声说道,“有丞相指路,你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正是!”雷虎也兴奋的说道,“原本还觉得想打仗立功不易,现在看要打的仗多了去了。”

    “那我就分派任务。第一师,第五师跟着我北上,送林凤祥等人过淮河。第二师,驻守庐州、舒城、桐城。第三师现在就准备一下,到乡间立旗。让乡间的那些地主们知道我们兵多,能打。无论如何都要在庐州一带把完粮纳税搞起来。”

    第三师师帅阮希浩问道:“若是那帮地主们不肯完粮纳税的话,我等该如何处置。”

    韦泽左手手肘支在桌面上,手指捏着自己的山羊胡,带着一种残酷的笑容说道:“那就告诉他们,他们不过是想着清妖还能打回庐州来。那我们等一个月后去拜访这些人一次,若是他们还是不肯,就杀了了事!杀鸡骇猴的事情该做的时候还是要做的!”

    5月18日,北上的韦泽带部队打到了定远城下。定远城内的清军望风而逃,韦泽轻而易举的取下了定远。5月19日,林凤祥带领部队赶到了定远。

    “韦兄弟,又是让你打了先锋!”林凤祥见到城外迎接的韦泽,就笑道。

    “林大哥,你们要千里迢迢的去打北京,兄弟给你开开道,又有什么好说的。”韦泽也笑道。

    跟着林凤祥的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与韦泽不熟,他只是与韦泽打了个招呼,却没有再说什么。

    林凤祥问道:“韦兄弟打仗,哥哥我向来是服气的。却不知道韦兄弟有何想法?”

    韦泽笑道:“林大哥,我打仗你也是知道的,哪里有什么想法,排开阵仗与清妖打就是了。”

    听了这话,李开芳的脸色稍微变了变,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而林凤祥则是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若是如此,可否让韦兄弟打先锋?”

    韦泽虽然不知道这两人想说什么,却也没有非得弄明白的打算,他答道:“可以!”

    商量好了之后的办法,韦泽第二天就带兵先行。因为韦泽夺取了庐州,清军在安徽的主要基地就变成了宿州。

    韦泽的部队一路北进,沿途之上却见到众多灾民。在庐州的时候,韦泽就听说今年的春荒闹得厉害,只是庐州这地方还能过得去,暂时感觉不到这样的问题。而到了定远,灾民的数量就显得多了起来。而且不少灾民见到韦泽的大部队行军,竟然请求能够“入伙”!

    对于这种“入伙”,韦泽并不高兴。灾民跟着大队伍的目的是为了在这春荒的时候混口饭吃,大家萍水相逢,哪里有什么忠诚可言。所以韦泽只是给他们稍微分发了一点粮食,并且建议这些人留在定远,或者前往庐州。并没有带他们走。

    部队直奔寿州城而去。寿州那是淮北重镇,位于大别山区。元末的时候,也是起义军据守的要地之一。控制凤阳,完成控制淮河的战略,攻下寿州乃是重要的一步。

    没到寿州城外,就遇到了前来投军的人。为首之人被带到韦泽面前之后,立刻翻身下跪。“在下徐开文见过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