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张允文拿来一个纸包,那李宇便笑道:“不知允文哥哥这次又带些什么过来?”
以前他们不过初识时,李宇还不知晓张允文年纪,待她知道张允文也不过十五岁时,便不再叫他张军事,而是亲切的喊起“允文哥哥”来。张允文当时不由摸摸鼻子,难道自己非得要比起李世民等人低上一辈?
不过看到这个面色蜡黄的病丫头,张允文心头也是怜惜不已。于是每次来秦王府给他讲述笑话的时候,总会带上些东西,或是吃的或是玩的。
张允文打开纸包:“不过是一些灶糖!来来,丫头,过来尝尝!”
李宇和他的婢女蕊儿毫不客气的拿起一块灶糖放在嘴中吃了起来。而那襄城公主则是犹豫片刻,见到张允文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这才拿起一块灶糖放入嘴中。
“好吃!真是好吃!”李宇一边吃一边嘟哝道。
张允文笑笑:“那这包糖放在这儿,留给你慢慢吃!不过可要分一些给你的弟弟妹妹!还有,糖要少吃,免得生一口的虫牙!”
李宇顿时一面使劲的咬着灶糖,一面频频点头。
不知不觉,武德四年就要过去了。
由于山东刘黑闼之乱还未彻底平息,南方还有萧梁政权在李孝恭、李靖的打击下苟延残喘,江淮还有杜伏威辅公佑,岭南更未归附大唐,北面还有突厥袭扰,这个春节,长安过得并不热闹。
开年后不久,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领兵出征了。
这一次,张允文依旧没有出征。不是他要求,而是李世民的决定。在李世民看来,张允文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情报网络,又招了几十个侦察营士卒,最重要的是给李宇和长孙氏找来神医,哪一项不比出征在外重要。于是,要将张允文抛在了长安。
到最后,实在无聊的张允文便每日跟着长安外庄园里面的那些士卒和游侠儿一起来个几场“死亡角逐”,或是携带三天口粮在山上生存七日的“野外生存”。再不是便泡在醉云楼里,看着每日鸽子飞来飞去,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各地情报。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三月已至。
这些日子里张允文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在刘氏兄弟每日的鼓噪和美酒美食的劝说下,杨常终于出山了。不过他投靠的对象不是秦王,而是他张允文。而他投靠的原因非常简单,那日张允文下厨做了两条鱼,刘氏兄弟屁颠屁颠的在杨常面前显摆,而杨常和他的儿子吃了鱼之后,便决定投靠张允文。条件是每日张允文供应他们的伙食。
后来也了解到,这杨常家在长安的日子也不太好过,父子皆以屠狗为业,每月所赚的钱,尚不足温饱。
而那些曾经放荡的游侠儿,也老老实实的每日艰苦训练。张允文惊喜的发现,这批人的素质比之李世民的玄甲队员更适合当侦察兵。其中,还出了两个超级狙击手,马望山和“老七”吴鹏。
张允文曾亲眼瞧见这两人拿起四石弓箭,在百米之外命中涂有红漆,随风摇摆的柳条。当然,在射出十余箭之后,两人双臂无力的下垂。
看到这里,张允文忽然想起自己使用过的远程狙击弩,那种可在三百米之外射击敌人的超远程弩箭。不过那是纯钢制作,依照现在的工艺,恐怕很难做出来。
这一日,张允文刚刚从侦察营回到家里,便被刘氏兄弟和杨常给拦住了。
“老三,带我们去瞧瞧你开的那家酒馆!”刘氏兄弟齐声说道。
杨常也用一种同意的眼光看着张允文。
张允文看着他们坚决的神情,只好吐露实话。却不料三人同时一笑:“早就知道如此了!”
张允文顿时惭愧不已,于是下定决心,非要在长安开上一家酒肆。
三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透过树枝间的缝隙,看到细碎的阳光落在身上,也有种别样的感觉。
在兰桂坊转了两圈,张允文硬是没有发现将要出售的店面。叹口气,正要离开坊市,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道:“咦,这不是张允文张将军吗?”
张允文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老者拄着拐杖站在他身后。却是当时洛阳的王屈。
“哦,原来是王老!不知你老身体可好?”张允文客气的寒暄道。
王屈“呵呵”一笑:“劳小张将军牵挂,小老儿身体尚好!嗯,听说张将军想要找一间店铺?”
张允文一听,顿时警觉起来:“哦,受人之托!若是找不到那也无妨!”
王屈转过头,看着背后的一幢三层楼建筑:“张将军看这店铺如何?”
“占地极宽,里面恐怕也极大。再加上这儿的位置优越,算得上比较好的铺子了!”
“那小老儿便做主将这栋楼卖给张将军如何?”
“这可使不得!”
“使得使得!”王屈笑道,“这可是卖给将军的,不是送给将军的!”
“那要多少钱?”张允文试探的问道。
“五万贯!”
“呃,我考虑考虑!”不是太贵,也不是太便宜,这价格差不多。
(最近在写一个开题报告,更新可能会慢一些,各位兄弟姐妹见谅啊!)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四十四章 酒楼
回到家中,将那批赏赐的金银绢帛全部拿出来,细细清点了一下,然后再折算成铜钱,刚好五万三千贯。
看着这些钱,张允文知道,还差得远。
除去买房子的五万贯,还要除去装修用的费用,还有酒馆营业的费用,最后还有保持现今宅子开支的费用。那五万三千贯哪里够用。
要不找人借钱?遍观张允文熟悉的朝臣武将,他们现在也是靠赏赐和俸禄维持生活的,就算有闲钱,也不好意思找他们借!毕竟一个才入长安没多久的游击将军,这般快的买房置地,实在说不过去。
忽然张允文灵机一动,要不找长孙氏去,让她往里面投些钱,对外就说是调查院总部的产业。
想到这里,张允文便兴冲冲的来到秦王府,见了长孙氏,把这事一说,那长孙氏一双眼睛顿时笑成弯月:“呵呵,允文倒是会想!不过你那酒馆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呢?比之那醉云楼又如何?”
张允文顿时拍拍胸脯:“娘娘放心,微臣开的这家酒馆定能赚钱!那醉云楼,不出三月便可让它倒闭!”
长孙氏道:“允文啦,可那醉云楼也是秦王府的产业诶!”
张允文一滞:“呃,那算了,不让它倒闭!”
长孙氏掩嘴笑道:“允文真是有趣!你说不让它倒闭就不让它倒闭,难道允文真有这般大的本事?”
张允文见长孙氏置疑,顿时道:“请娘娘给我一个月时间,微臣定让娘娘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酒!”
回到家中,张允文便考虑起制作蒸馏酒。
现今大唐的美酒,多为曲酒,酒质混浊,味道甘甜,度数很低,到有些像是醪糟。而蒸馏酒则是晶莹如水,酒香醇厚,度数较高,喝在嘴中,犹如烈火。在这关中地区,这种蒸馏酒应该好卖吧!
张允文前世所在部队,便有自己的酒坊。那个时候允许军队兴办产业,驻扎在广西地区几个月,便是酿酒无数,而张允文也有幸参与酿造过程,学了一套制酒方法。
先是花了近十天的时间,在周铁匠处打造了一套酒具,然后再蒸煮粮食,拌匀酒曲,密封好,等待发酵。每日查看酒糟温度,时时关注酒糟情况。终于过了数日,那酒糟吃起来略带甜味,便又将酒糟蒸煮。一根铁皮管子在锅盖顶上接通,蒸出来的蒸汽便顺着铁管子到冷却罐中,在冷却罐中冷却之后,便化作美酒汩汩流出。
一百斤多斤粮食最终化为八十多斤酒。而这八十多斤酒多半进了刘氏兄弟和杨常的肚子,张允文只带着一瓮十斤的酒去见长孙氏。
长孙氏看着张允文解开酒瓮上的封泥,问道飘散出来的酒香:“咦,这味道,好香啊!”
接着,张允文轻轻的倒下一碗酒出来。看着透明如水的酒,长孙氏不由吃惊的问道:“这,这是酒?”看见张允文点点头,长孙氏小心的端起酒碗,轻轻的抿了一口,但觉口中全是火辣辣的感觉。当下道:“允文,你这酒可不适合女子喝啊!”
张允文拱手道:“娘娘说得对,这酒味道浓烈,的确不适合女子喝!不过那酒馆开张,前来喝酒的多是男子,可以符合他们的口味!”
长孙氏点点头:“好吧,本宫便代王爷做主,出资五万贯。一切操作尽由允文进行,到年底之时,分出一半利润便是!”
张允文算了一下,这十万贯除了买下那栋楼之外,装修等其他费用也绰绰有余。另外,看那酒楼够大,可直接在后面生产酒,供应前面的销售。
当下张允文找到王屈,以五万贯的价格买下原来是多间商铺的整整一栋楼,然后请来木匠,大刀阔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装修。
先是最下面的底层,张允文讲原先隔成几间店铺的墙统统打掉,连成一间非常宽阔的大厅。如同醉云楼那样,这大厅是供应三教九流前来喝酒和买酒的。二楼则是张允文附庸风雅所作。从二楼的门口一直往里走,只见一间间装饰豪华的包厢,门口悬挂着一副灯谜或半句诗词,只有猜出灯谜或是对上诗词,才能进入包厢。当然,包厢提供的酒可比大堂里的酒要好得多。而最上面的三楼,张允文大笔一挥,直接拨给刘氏兄弟和杨常居住。
自从三人看到张允文筹钱酿酒,便知道这酒馆是开起来了,于是死皮赖脸的要到酒楼里去住,说是每日闻些酒味,也比呆在家里强。于是张允文只好让他们去酒楼居住。
然而,面对空荡荡的宅子,张允文不由有些郁闷了,这宅子够大,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