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侦察兵-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纳靴。

    唐俭一样样拿起里面的东西,同时诵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张允文慢慢穿戴完毕。

    此谓“三加”。

    三加完毕,就该给张允文取表字了。唐俭笑道:“房大人文采粲然,这表字就由房大人取吧!”

    房玄龄也不推辞,,捻须道:“允文排行第三,当取个‘叔’字。而允文武艺高强,文采出众,取文取武皆是不好。依老夫看,就取一个‘疾’字,迅猛如雷谓之为‘疾’。允文平素行事,谨慎稳重有余,而开拓不足。今日取这‘疾’字,便是望允文能行事如疾风扫叶!”

    叔疾,张允文的这个表字便这样定下来了。

    取完表字,张允文应该四下里拜祭了。先是拜祭其父母牌位。看着房间里摆放的两块灵牌,灵牌前香炉里的烟冉冉升起,整个房间里充满了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氛。

    虽然张允文对于这位父亲的记忆十分模糊,可是他仍旧虔诚的拜了下去。这一拜,不仅仅代表着张允文,还有前世的张文济,以及站在庭院之中,呆呆的望着这间屋子的刘氏兄弟和汝南以及支柔。

    拜完逝者,张允文按礼挨个向满庭院里的长者敬上酒,送上束帛俪皮。最后,则是宣布开宴。

    冠礼用的东西撤了下去,一桌桌酒席摆了上来,从大堂、偏厅一直摆到庭院中,几十名侍女仆役在一桌桌之间穿梭,将托盘中的酒菜如流水一样送上来。

    这顿酒席吃得很久,从中午一直吃到下午。眼见天色将黑,众人这才将客人一个个送离此地。

    而张允文,则是因为一桌桌的敬酒喝酒,早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同样醉的,还有一众在军校学习的年轻公子。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狂饮的机会,于是拉着杨常拼酒,于是一个个全躺在桌子底下去了。

    当夜,汝南、支柔和梅香三人主持侍女仆役,收拾满地的狼藉。

    第二日,张允文醒来时觉得头疼得厉害。宿醉之后,第二日几乎爬不起来。

    勉强的起身,坐在床上,摇摇头,看着熟悉的房间,目光落在旁边木架子上挂着的一套新衣及桌子上的头冠。这才想起来,自己已经行了冠礼,已经算是成年人了。

    在梅香的帮助下穿上宽大的衣裳,带上微微有些重的发冠,准备到饭厅中吃饭。

    一到饭厅,却发现这里聚满了人。原来那群公子喝醉之后,当夜就在张允文的宅子里歇下。此刻他们正精神抖擞的坐在桌子上,对着饭厅外大吼:“快上菜啊,饿死我了!”

    同时,张允文还惊奇的发现汝南和支柔儿女也正坐在一张桌子上,轻口喝着稀粥。不过那张桌子只有她们二人在坐,没人敢和她们同席而坐。

    张允文一屁股坐在桌子边,向二女道:“怎么,昨夜没回去么?”

    支柔哼哼道:“你还说呢,自己睡得跟死猪一样,不管家务事,全扔给梅香一人,要不是我们帮忙,梅香恐怕要忙个通宵!”

    张允文连忙感谢。这时候,只觉饭厅内陡然一静,转过头,只见那群公子全部竖起耳朵,正在偷听。顿时一声大吼:“全体都有,立正!”

    只见他们条件发射似的猛的站起来,站成标准军姿。

    待那群公子反应过来这里不是学院的时候,汝南和支柔二女已经笑开了。

    在那些公子幽怨的目光中,张允文从容吃完早饭,然后说道:“好了,昨日你们已经休息了一日,今日回校,给我好好训练!”

    “喏!”这群公子齐声吼道。

    (早就想写冠礼了,可是写的时候才发现这一章是如此的不好写,呆坐了一上午,敲出这点字来,质量又不咋地,非常不爽!)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军备

    皇宫的一间偏厅里,李世民看着墙上挂着地图,久久不语。

    “陛下,诸位将军们到了!”一名内侍站在大门口,轻声说道。

    李世民倏然回过头:“快请诸位将军进来!”

    片刻之后,只见一众人鱼贯而入。当先的却是李靖李绩,其后,李孝恭、程咬金、尉迟恭、薛万彻等人也跟着进来。

    “诸位爱卿请坐!”李世民呵呵一笑,示意各位将军自便。

    “陛下莫非是在担忧突厥人?”李靖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轻声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是啊,今年突厥雪灾,牲畜死伤无数,熬过这个冬天,开春之后,恐怕突厥又要南侵掠夺我大唐人口财货了!想起我大唐子民即将遭受的兵灾,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啦!”李世民一拍桌子,“若不是朕尚未准备好,必定亲提大军,扫平突厥!”

    李绩忙道:“陛下切莫如此,如是征伐,我等即可,何须陛下劳动万金之躯!”

    李世民笑了一声,满脸的豪迈:“朕岂是那些太平皇帝可比,我十六岁领兵,至今已经十余年,所经大小战役,不可胜算。世勣你多虑了!好了,今日参谋会议主要讨论现今我大唐军备情况!诸位莫要拘束,尽管发言!”

    众将对视一下,李靖当先道:“不知陛下所问之军备是否是灭突厥之军备?”

    李世民点点头:“正是!朕计划明年发动对突厥战争,一举灭亡突厥。现在那是贞观二年二月,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做最后的准备!”

    众将听完,默默不语,似乎在各自记忆着什么。

    还是李靖先道:“据末将从兵部了解的消息,如今大唐折冲府数量为五百一十七所,其中,关中、河南、河东三地便占总数的一半还多。上中下三府兵力总数过五十万。然而其中多有老弱。若是陛下欲征漠北,需十万精锐兵力不止。然而,十万精锐要编练成军,非得要一年半载不可!”

    李世民沉默不语。看来他很难接受这般长的时间。

    “药师兄此言却是建立在原先的操训之上!”李绩听完李靖的说法,顿时道,“关中一百八十六所折冲府采用当初张叔疾编撰的《步兵操典》,阖府上下,成健卒锐士者,所占七八!且训练方法相同,进退有序,纪律严明,稍一磨合,即可成军。届时左右卫,左右骁卫四卫领军出击突厥,覆手可破!”

    李绩说完,还用赞赏的眼光看着端坐在后面的张允文。

    张允文这才想起,刚才李绩所说是“张叔疾”好像指的就是自己吧!不过咋听咋别扭呢?好像“张书记”啊!

    李靖也点点头:“叔疾的《步兵操典》老夫也是看过,其中多有感触。此册用来训练,实在是非常之好。但是,若是想要成军,光靠此册尚且不够。军者,将为其魄,神为其魂。既要有带得兵的将领和士卒同甘共苦,共同进退,又要有一种凝炼于一军之中的精神来支撑军队作战,所以,想要成军,还得练上个一年半载!”

    李靖的话音一落,只见在场众将连同李世民无不连连点头。

    李世民道:“既是如此,那朕便于明日下旨,调药师为兵部尚书,专门负责大军操练之事!凡关中、河东、河南三地军府,药师尽可抽调精锐成军。呃,眼见将要开春了,药师若要训练,可得抓紧啦!”

    李靖点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

    李世民又道:“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有药师负责兵马,那粮草的又该如何准备?”

    李绩沉思片刻说道:“天下粮草,除却国库之外,天下豪门占去半数,若是十万大军征战数月,需要的粮草恐怕在百万石以上。再加上俘虏安置等问题,恐怕还不止这个数。若是光靠国库补充还有府兵自带,恐怕维持不了很长的时间。还是请陛下下旨,征调天下粮草以供战用。”

    李世民皱起眉头,他知道要从关东大族、江南华族这些世家大族口中夺得粮食有多难。又想起正是这些世族大家,把持一地,再加上盘根错节的关系,实在让人不好下手啊!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声道:“呃,陛下,臣有话说!”

    李世民一看,却是张允文怯生生的举起手。那神态,活像后世腼腆害羞而又想回答老师提问的小学生。李世民不由一笑:“你小子,有话就说,看你那样子,像什么话!”

    张允文当即神色一肃:“陛下,其实这粮草之事可以交由这些世家大族去办!”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口中道:“军粮辎重之事,岂可假手于人!”

    张允文笑道:“这事其实也好办!只要陛下下旨,召集民间支援前线,设定赏格,凡捐粮十石者,可获羊一头,捐粮百石者,可获羊九头,牛一头。这样算下来,一石粮才多少钱,一头羊又是多少钱,朝廷信誉为保,那民间粮食不就捐献到朝廷里面来了么?”

    “至于那些大族,大可以令其押送所捐粮草至前线大营。相信他们实力雄厚,定能派出大量家丁负责押运。这样的好处嘛,其一可以减少我大军负责后勤的兵力。第二,可以牵制那些大家世族。第三,若是他们迟到,则有借口敲打他们一下。嗯,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闭上眼睛思忖了一下,问道:“若是他们的粮草没有及时到来,岂不是我大军就要饿肚子?再者说了,若是哪家存有异心,勾结突厥攻入我大营,岂不是要陷我大营于险境之中?”

    张允文顿时一怔。而其他的一些将领却是顺着张允文的思路思考下去。

    “陛下,其实允文之策还是可行的!”李孝恭这位王爷说道,“先说那粮草问题,军中大可以囤积数月粮草,然后提前派人前去催粮,这样缩小时间差,可以缓解我军粮食不足问题。若是他们胆敢拖延上路,哼哼,我大军的横刀可不是吃素的!而陛下说的后一个问题,只要战前做好情报工作,战时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