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0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曹丕没有想到的是,民众的购买力格外强,投入的十万石粮食一个上午便被买光,他不得不又在次日再次投入十万粮食,但依旧供不应求,很多外地民众也纷纷举家赶来邺都购粮。

    尽管官府已经投入了二十万石粮食平抑粮价,但市场上的粮价并没有被打压下来,依旧是斗米五钱,而邺都所在魏郡的其他县城,粮价已涨到斗米六钱,形势十分严峻。

    曹丕没有想到,半年前放开了自由贸易,使大量汉钱涌入魏国,民间积蓄了多的钱,而离石县失守无疑是一根导火,使魏国的粮价骤然失控,物价飞涨,不仅是粮食,所有的生活用全线涨价,这就是物资短缺后造成的严重后果。

    当然,这种物资短缺并不会永久存在,但至少在一两年内将保持这种物价高涨的局面,这是经济战留下的后果,这种后果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

    早在十年前,新汉钱逐渐被魏国人接受,并渐渐取代了中原市面上的五铢钱,便在那时种下了今天的根源,而半年前的自由贸易不过是汉国最后的收获罢了。

    尽管官府已开始平抑粮价,但邺都街头依旧十分混乱,到处是排队和争吵,不断有人在街头斗殴打架,维持秩序的士兵到处奔跑,被弄得焦头烂额。

    汉国的鸿胪馆门前还比较平静,十几名曹军士兵在大门前站岗,他们的职责不仅是要维护鸿胪馆的安全,同时还要严密监视邺都官员和鸿胪馆的联系。

    临近中午时,两群地痞混混在汉国馆前为了争几袋粮食爆发了口角,继而大打出手,使鸿胪馆前一片混乱,在门口守卫的十几曹军士兵大怒,冲上来用皮鞭猛抽,“快滚!不准在这里闹事。”

    就在曹军士兵冲上前维持秩序时,一名年轻人却趁大门口无人把守之机,迅速溜进了鸿胪馆内。。

    溜进鸿胪馆中的年轻人正是陈群之陈泰,陈群的计策虽然很简单,但它又很实用,城内到处是打架斗殴,没有人会留意鸿胪馆前的打架事件。

    两群打架的地痞是陈泰花钱雇来,只要把守门的曹军士兵吸引过来,地痞们便一哄而散,混在人群中的陈泰便趁机溜进了鸿胪馆内。

    房间里,陈泰将父亲的亲笔信交给了少卿郑离,“这是我父亲写给汉王殿下的亲笔信,我父亲愿为汉国效力,只希望汉国能协助我们全家离开魏境。”

    少卿郑离在邺都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招揽愿意效力汉国的魏国及原汉朝高官,他们已经联系了不少中下级官员,而陈群是第一个愿意投靠汉国的高官,这让郑离为重视。

    郑离接过信,当即道:“我们热烈欢迎令尊为光复汉室出力,请公放心,我会立刻安排好一切,保证令尊以及全家平安离开魏境。”

    陈泰大喜,又说道:“我父亲准备新年时回颍川祭祖,就利用那个机会前往南阳郡,父亲就担心曹真会派人监视,所以希望汉国在那时帮助我们。”

    “放心吧!我们会安排妥当,绝不会有半点闪失。”

    停一下,郑离又道:“关键此事一定要严加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绝不能泄露一点风声,也包括我这边。”

    陈泰点点头,“目前只有父母和我知晓此事,连两个妹妹也不知情,我们不会再让第四人知晓,另外,我怎么隐蔽离去,不让人知道我来过鸿胪馆,还望郑使君帮忙。”

    郑离神秘一笑,“鸿胪馆内有一条密道,还从未启用过,公是第一人。”

    。。。。

    入夜,陈泰从一条密道钻了出去,他发现自己竟然到了步外的一条小河内,这里已不属于防卫范围,没有士兵守卫,密道出口就设在河水上方的石壁上,密封得非常好,可以防止河水倒灌。

    出口外面长年停泊着一艘画舫,正好遮住了密道出口,旁边还停着另一艘小船,从画舫内出来,可以直接划小船离去,也可以上岸离去。

    郑离一直将陈泰送出画舫,这才对他道:“公请保重,我们长安见!”

    “后会有期!”

    陈泰挥了挥手,一跃跳上岸,大步离去了。

    郑离回到鸿胪馆,立刻写了一封快信,连同陈群的亲笔信一起放进了书皮袋,交给一名心腹手下。嘱咐他道:“速赶去长安,将此信交给刘正卿,请他立刻转呈汉王殿下。”

    手下行一礼,接过了书袋,他当天晚上便带着两名随从离开了邺都,快马加鞭赶往长安。

    。。。。

    汉军夺取并州西河郡后,便不再继续东进,也没有再发动其他攻势,很明显,这次攻打离石县城就是为了引爆蓄积在魏国内部的经济危机。

    此时汉国已经全面停止了和魏国的贸易,也封锁了所有通向魏国的官道要隘,只允许货物从魏国运入,但绝不允许汉国的货物运出去。

    汉军随即查抄了十四家涉嫌走私生铁和粮食到魏国的商铺,抓捕一余名人,刘璟下令将十四家商铺的主人全部斩示众,并没收全部家产,警告汉国商人,违禁走私者,一律杀无赦。

    物资流通断绝,魏国的汉钱流不回来,汉国内部物价平稳,但魏国内部却一片混乱,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家境殷实的人家感觉财富缩水,底层的民众却苦不堪言,大量饥民涌入邺都,买不起粮食只能沦为盗匪,或者闹事造反,河北七八个郡都有民众造反起事。

    曹丕连续投入十万石粮食,依然无法平抑粮价,新年前夕,粮价疯长到斗米千钱,万般无奈,曹丕只得采纳钟繇的建议,停止一切货物买卖,收缴民间粮食,开始实行严格的粮食配给制。

    在一片混乱和无序之中,建安二十四年的新年终于来临了。

第1086章 大朝受贺

    、、、、、、、、、、

    建安二十年是长安城发生大变化的一年,先城内人口减少,并非长安城魅力消退,而是随着杜陵县、霸陵县和咸阳县座副城建成,大量中下层人口都疏散到了座副城中,这便使得长安城内的很多旧房拆除,新宅修成,使得长安城内更加整齐有致,各种建筑气势恢宏,隐隐出现了强汉时代的影。【】

    长安城内的另一个大变化就是商业店铺急剧减少,由于座副城和主城之间修建了宽敞平坦的官道,官道两边立刻成了商业密集之地,大量店铺都迁到城外,商铺、商行、市集、社庙、酒馆、旅舍、青楼、乐坊、舞坊、武馆、赌馆等等,应有尽有。

    这倒并非官府强令,而是利益使然,长安城内亥时要关闭城门,八通鼓后全城实行宵禁,这对商业限制较大,而搬到城外则完全没有限制。

    另外,座副城夜晚可以出入城门,通宵不闭,这对做夜晚生意的店铺是大的利好,但更重要是地租便宜,伙计回家方便,商人认利,商铺外迁已是大潮。

    商铺外迁,平民外迁,大量土地空了出去,朝廷便在这些土地上修建了不少官方建筑,比如官、驿站、官邸等等。

    随着建安二十四年的新年到来,各地官员纷纷赶来长安,使得长安城内又再热闹起来。

    在汉制中,每年旦日都要举行大朝,庆贺新的一年到来,随即举行官大宴,犒劳辛苦了一年的武官,这原本是朝廷礼制,地方诸侯不得效仿,否则就有僭越之嫌。

    但在礼乐崩坏的汉末,朝廷的各种制早已被各地诸侯效仿,包括新年大朝,当年在荆州时,刘表在每年旦日这一天都会举行新年大朝,要求荆州各地郡丞以上的官员都要赶到襄阳参加大朝。

    刘璟在继承荆州牧后,新年大朝一停止,后来在夺取益州后又重新恢复了,不过并不强求各郡地方官员来参加,若正好在成都述职,也必须参加。

    定都长安后,新年大朝改为两年一次,一般是在双数年份举行,今年是建安二十四年,正好是双数年,但考虑到家家户户都要举行族祭,地方官员来京参加大朝必然会影响到族祭,所以当初平章台又有规定,新年大朝只限于京城官员参与,地方官员可以不必参与。

    但新年大朝并不仅仅是一次大朝就结束,后面几天还有一连串的活动,包括祭社,祭天地等等,甚至尚书省各部也有自己的聚会活动,它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活动,可以建立人脉,疏通关系。

    每一个官员都为重视,正式这个缘故,很多地方官宁可将族祭推迟到正月十五,也要赶来长安参加两年一次的新年大朝。

    旦日凌晨,天还没有亮,未央宫东司马门缓缓开启,早已等候在宫门外的数名官员开始缓步进入武明广场,广场四周站着数千名侍卫,戒备森严。

    由于夜晚严寒,殿中监特地在广场上搭建了二十几座临时大帐,供参加朝会的官员们避寒取暖,这次朝会将由近两千名武官员参加,使得每座大帐内都几乎坐满了官员,他们五成群,窃窃私语,当然最多的话题,便是魏国发生的物资短缺危机,物价飞涨,朝野动荡。

    刘备自从被封为尉后,便一直在长安的府中调养身体,少出门,也不见外人,经过大半年的调养,他终于在北方的水土中渐渐恢复了健康。

    虽然不能和他当年跃马疆场时的身体相比,但比起在交州的积弱病态,却又好了很多,用最通俗的话说,医士们又允许他行房事了,使他的人生又恢复了一大乐趣。

    刘备也接到了刘璟的亲笔信邀请,请他出席新年大朝,刘璟给足了他面,他也不好再拒绝,便一早乘坐马车前来未央宫参加朝会。

    刘备虽然已不再是一方诸侯,但他德望依旧很高,官员们见了他,都纷纷行礼,“刘皇叔也来了。”

    “参见刘尉!”

    众人的礼遇也使他心中的尴尬尽去,他也微笑着对众人一一点头,目光却在寻找交州旧臣,这时,他忽然看见了坐在一角的诸葛亮,还有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以及王累和陈到,刘备心中大喜,快步走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