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件大事调兵也不顺畅,山西的兵,大同的兵,都不肯听朱瞻基的将令调遣,先一步兵围广灵县。说出兵大事草率不得,还得跟殿下商议之后,再定方略……结果两面都遭到推诿扯皮,等待半个多月后,太孙殿下已经率军进入山西,王贤这边竟然还没多大进展……唯一的收获,还是张輗看不下去,出面帮他借了五千石军粮而已。

    这段时间看王贤灰头土脸,张輗硬拉他到小江南散心……张輗和庞瑛居然还在小江南鬼混,张輗是花花大少,自然不需要理由,就连庞瑛这种对女色兴趣不大的家伙,居然也以宣府的事情已了结,在这儿陪张二公子为由留了下来。

    其实谁都心知肚明,他留下来的目的,不过是要近距离监视王贤,也监视晋王罢了……

    小江南的稻香村里。温香软玉,莺声燕语,张輗和庞瑛轮番劝酒,王贤却实在高兴不起来。

    “老弟看开些,”张輗劝导道:“他们现在不肯出钱出兵,不过是撒撒气而已,但真等到太孙殿下来了,他们就不敢造次了,还不得乖乖的出人出粮?”

    “太孙殿下到了,发现啥都没准备好,我岂不要落不是?”王贤愁眉苦脸道。

    “这有什么打紧?”庞瑛笑道:“以兄弟你对太子太孙的功劳之大,偶尔办砸了件差事,又算得了什么?”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是幸灾乐祸。

    张輗看一眼庞瑛,忙安慰王贤道:“别听他的,这差事谁来办都是这样,什么砸不砸的。”

    “唉,庞老哥是安慰我呢,我岂能不知好歹?”王贤苦笑道:“其实我不担心自己,我只是担心筹备不力,耽搁了太孙剿匪,迁延日久,皇上会怪罪太孙的。”

    ‘那就太好了……’庞瑛心说,他对王贤有说不出的腻味,本来还好,但知道王贤才当了千户没几个月,又被提拔为镇抚时,庞镇抚心里就不痛快了……他今年四十岁,一直对自己从一介草根混到锦衣卫镇抚深以为傲。而王贤也是从一介草根混起,现在也成了镇抚,唯一的区别是,他用了二十年,而王贤只用了……三年。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庞瑛一看到王贤那张年轻的不像话的脸,就气不打一处来。面上还得整天客客气气,心里能不憋气么?这会儿终于逮到机会,能用长辈的语气教训这小子一番了。他摸一把**女的酥胸,哈哈大笑道:“原来兄弟在担心这个,老哥我告诉你,你这担心多余了。因为太孙这次剿匪,是无法速胜的,能用一年时间平定白莲,就算是奇迹了!”咳嗽一声道:“你当白莲妖人那么好清剿,宣大两镇精兵早就把他们灰灰了。等到了大同你就知道,这一仗实在是难打,只有长期围困,断其供给一条道。”

    “老庞说得在行啊。”张輗也笑道:“这是个慢活,不急在这一时,想通透这点,老弟是不是心里好过多了?”

    王贤被他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开解,终于放下心事,露出了笑脸。稻香村里,又响起了****的乐声……

    打那天起,王贤索性不再着急上火,该吃花酒吃花酒,该睡大觉睡大觉,真像是把军务抛到了一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过了小年,朱瞻基再过几天,就要抵达太原了……王贤这才再次忙碌起来,率领卫队打扫营房、置办年货,准备让幼军在太原过年。

    那厢间,张輗和庞瑛一直密切关注着王贤,得知他今天上街采办了大量的香蜡、纸码、鞭炮、年画之类,军营里也开始请厨师磨面蒸干粮,庞瑛笑道:“看来太孙是真打算在太原过年了。”

    “不在太原过年怎么办?”张輗笑笑道:“到现在,军粮也没着落,军队也没着落。难道就凭那一万多兵,五千石粮去剿匪?简直是个笑话。”

    “是啊。”庞瑛松口气道:“本来我还担心,万一晋王支持他们怎么办,现在看来,朱济熿还没彻底昏了头。”

    “呵呵……”张輗轻笑一声道:“只要汉王敲打敲打,他就知道自己想左右逢源是不可能了。”

    “看来是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庞瑛笑道:“这样咱们也能安心过个年。”

    “是啊,天大地大过年最大。”张輗淫荡的笑起来道:“老庞还没试过,在妓院里头过年吧。”

    “哈哈哈……”庞瑛放声大笑道:“要不是托二公子的福,这辈子想都不敢想。”

    腊月二十五,王贤的钦差行辕,已经改为太孙行在。王贤和顾小怜并众兄弟搬到东面院子里,将正院腾给将抵达的太孙殿下。

    东院后书房中,王贤与刘子进相对而坐,后者的手边,还搁着包袱和刀剑,显然是要离去了。那日张五道出那两个字后,刘子进虽然一时无法接受,但想来想去,他也明白了,这是当下唯一的选择了……其实从刘子进被王贤拿下之日起,接受朝廷招安,就是他和他兄弟的唯一出路,只是王贤迟迟没有捅破窗户纸,他也一直不愿去想这两个字罢了。

    在张五的反复劝说下,刘子进终于答应接受招安,这次他便是返回广灵县,去联系退守平型关的一班兄弟的。临走之前,王贤自然要见见他,嘱咐一番。

    “回到平型关,招安手下兄弟后,你们的唯一任务,便是守住那里。”王贤吩咐道:“平型关是广灵县的南大门,朝廷夺回后,下一步攻打广灵县,就会容易很多。”

    “知道了。”刘子进含糊应一声,瞥他一眼道:“还有什么要说的?”

    “别想着找余贵韩天成他们报仇。”王贤道:“你不是他们的对手,一切等我率大军到了再说。”

    “哼……”刘子进哼一声,起身拿起包袱和刀剑:“照顾好我兄弟,我走了!”张五要养病,还得当人质,自然不能和他一同上路。

    “去吧。”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形容这两位再合适不过,王贤无奈的摸摸鼻子,目送这家伙离去。

    刘子进先跟着周勇等人,到了城外的军营,在军营待到天黑,便趁着夜色的掩护,离开了太原。凭着晋王府开具的文书,他一路上畅行无阻,数日后便到了平型关外。

    此时内长城还未修建,所谓平型关,不过是平型岭上一座破败的关楼,但崇山峻岭在白雪笼罩之下,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雄关的风范。

    只是此刻驻扎在关城里的,却是一群缺衣少食的叫花子样的兵卒。这些兵卒正是忠于刘子进的一帮兄弟,当初余贵和韩天成,一上来就捕杀了他们的头领,致使其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虽然奋勇反抗,依然被各个击破,余部逃出广灵县,退到平型关,借助险要的地势,才稳住了阵脚。

    但是他们逃出来的匆忙,没有带任何给养,平型关上本来还有点存粮,却被韩天成的奸细一把火烧光了……韩天成之所以没立即强攻平型关,一是可能造成太大的损失,二是等着关城上的人活活饿死。

    果然,守在平型关上的三千余人想要下山去抢粮,但方圆百里的官府早已坚壁清野,老百姓也都躲进城里,根本弄不到一粒粮食。眼下冰天雪地的,连点野菜树叶都没得吃,很快把皮带皮甲都煮着吃了,甚至连棉衣上的棉絮都揪出来吃了。最后没办法,只能挖草根化雪水煮汤吃,却也只是聊胜于无……没过十天,众人便饿得头晕眼花,再过些日子,只能整日躺着,苟延残喘了。

    约莫着火候差不多了,韩天成亲率两万军队强叩平型关。让他大为意外的是,关上那群快饿死的家伙,居然打退了数倍之敌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虽然说大雪封山,峭壁挂冰,给叩关平添了八分难度,但在韩天成看来,自己的手下只要能爬上关城,就可以收复平型关,怎么会被一次次打退呢?

    攻城造成的损失很大,十几天来,已经有两三千将士死在关下了,这对广灵县军队士气打击很大,又快过年了,将士们已是军心思归,都不想再打下去了。

第481章 挡箭牌

    但韩天成非但不答应,而且谁要敢提出撤军,还会被他直接推出去斩了。军官们只好去求平天将军,请他来下令。殊不知余贵,也就是他们的平天将军,其实是明教的四大护法之一,也是韦无缺的那黄发老仆。而韦无缺就是韩天成,韩天成就是韦无缺!

    余贵起先不搭理他们,但见手下怨声载道,担忧动摇了军心,只好亲自到白崖台,来劝韩天成收兵。韩天成数日攻城不过,反而碰得头破血流,本来就一肚子邪火,见到余贵也没什么好脸色。让那些指望着余贵来了,就能制住王贤的军官好生失望。

    余贵摆摆手,示意众将走开,待没别人了,才陪着笑对韩天成道:“少主有所不知,刚才太原城传来消息,朱瞻基在明年开春以前,是不会发动进攻的。既然如此,咱们也没必要非得急着攻下这平型关来……”

    回答他的,却是韦无缺杀人的目光。强抑住怒气,韦无缺对余贵道:“我说过很多次了,广灵县的价值,就在于可控制平型关、紫荆关、雁门关和倒马关!这四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控制着东西的交通。而平型关一失,这条防线便荡然无存不说,我们转战河北,直取北京的去路,也被挡住了!”

    以韦无缺的聪明,焉能不知困守广灵县只有死路一条?何况以他堂堂明教少主之尊,焉能只想当个山大王?广灵县不过是他撬动天下的踏板,他要从这里冲入河北、夺去北京!

    韦无缺这种生下来注定要造反的家伙,平生考虑最多的便是如何造反。他仔细考量过天下形势,发现最有希望的造反路径,还是要复制朱棣当年的路线,据北京而控幽燕,背倚关外,靠燕云十六州挡住明军的反扑。但是明军屯重兵于北京,要想直接攻下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但韦无缺计划的也是先虚晃一枪,绕过北京直取山海关,只要夺下山海关,则关外之地尽在他手中,而且有山海关阻挡,明军只能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