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子风流-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瓷器、布匹、陶器、生铁等诸多货物。

    嘉靖乍看之下,骤然一目了然。他并不知道这板上参考的价格是否和实际之间有多少出入,可是就算他这连这买卖为何物的人只看这硕大的板子就对最新的时价在心里有了个底。

    至于上头悬挂的一个个牌子,嘉靖却不知是什么东西,其实和他一样,抱着稀罕心思的人大有人在,有终于按捺不住的人拉过坊中的伙计,低声询问,这伙计道:“若是有商家的货物想要出货,便可以到咱们如意坊登基,再由如意坊的质检人员前去查验货物,之后再将货物装入如意坊的货舱,如意坊再根据货物的多少以及上中下三等进行挂牌,牌子挂在这里,若是有人要买,就可以直接到边上的迎宾楼去洽商,若是谈妥,待收了银子,买方就可以凭着这个牌子随时去货舱中提货。客官放心,我们这儿的质检人员都是经过仔细操练,寻常的货物断没有看走眼的道理,而且绝不会徇私舞弊,因为检验过的货物都由质检人员负责,一旦买方觉得货物有出入,就可以向咱们如意坊申诉,再由咱们如意坊的高层进行查验,若果是质检徇私,此人少不了吃官司,至于买方的损失也有如意坊承担。”

    这个伙计耐心地解释,声音故意放大,众人都侧耳倾听,顿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说白了,如意坊就是做中间商,若是有人要出货,就可以到如意坊这边来,毕竟这里头往返的商贾,九成都是外地客商,有的来自辽东,有的来自江南,有的来自蜀中,有的来自宣府,四面八方的商贾都有,他们毕竟不是本地人,货物运到,少不得要寻人出货,可是他们又不能在京师久留,又寻不到可靠熟识的朋友帮忙,结果为了赶时间,往往都是以极低的价格尽量脱手。

    而现在却是大大不同了,你只要把货物送到了;出货的事,你不必着急,可以先送到如意坊的货舱,而后进行登基,由如意坊的质检进行查验,之后再给货物的多寡和质量数目呈报,如意坊制成木牌悬挂于这个大厅上。

    这个大厅,将来迟早会有大量商贾在这儿吃茶,少不了有买家来光顾,若是有人要入货,也不必再像从前一样麻烦,先要寻到出货之人,还要亲自去验货,付钱之后,又要带着伙计前去提货。

    这些程序复杂无比,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浪费多少人力,而如意坊的作用无非是将买家和卖家的一切程序全部简化,卖家把货物送到,登记即可,到时等着如意坊把银子送来,而买家只需要在吃茶的空余,看到合适的货物,直接叫来伙计进行洽商,若是觉得价钱满意,付了银钱,领了木牌,等到什么时候想要提货,直接去提便是。

    而如意坊,就是这么个中间商的角色,他向卖家保证,货物能立即脱手,而且不必卖家为了出货而四处奔走,甚至有的时候,你若是有急事,便是人不在这里,只要有了如意坊的单据,什么时候来取你的出货后的银子都可以。

    同时,他向买家保证,卖家的货物的真实性,绝不可能以次充好,也不可能缺斤短两。

    一来一去,交易的程序从十几道一下子变成了一两道,大家所要做的,无非是耍耍嘴皮子、喝喝茶而已。

    而且,硕大面板上挂出最时新货物价格,和这些商贾们所知道的价格大致没有什么出入,想来这如意坊做过不少调查,可谓十成十的精准,有了这个参考价格,甚至连谈价钱都可以省心,只要货物的质量和数量能保证,直接按着时价交易便是。

    嘉靖站在人群中,或许并不懂这里的玄机,可是他有眼睛也有耳朵,他虽只是站在人群中,却看到不少商贾忍不住发出惊叹,有人道:“若是真按这个法子交易,我每年从杭州运丝到京师来不知可以节省多少功夫,更不知能省多少心,到了京师,喝喝茶,走一走,看一看,拜访一下故友便可以回程,假若真是如此,从前是一年往京师运一趟货,现在节余了这么多时间,以后便是一年往返两趟也足够了。”

    “是啊,上年的时候,我手里的一批货在京师一时寻不到卖家,足足在京师驻留了四个多月,这四个多月要住宿要吃用,还要打点伙计,七七八八算下来,不知耗费了多少银子,结果害得年关的时候也呆在京师里,实在没忍住,被一个奸商以七成的价格吃走了手底的存货,回到家的时候一算账,整整一年算是白跑了。”

    “若是这如意坊当真可信,确实是我等佳音,不知能少受多少的苦,少遭多少的罪,你们是不晓得,每次来京师的时候,我心里头就七上八下,又担心这个,又怕这个,现在吾皇圣明,肯让我等纳绢嘉奖状,算是少了一块心病,现在出了这如意坊,却是了却了另一桩心事。”

    “可不是吗?你们跑货的难,咱们也难,别看你们卖货难找好买主,我这购丝的,其实也有不少难处,许多时候不放心,生怕有人以次充好,一次看不够还要去看两次,看了又怕卖家缺斤短两,又怕交易的时候做什么手脚,还得雇着人盯着,就怕出那个万一,还有的时候,不要丝的时候到处有人来问,可是真正急着要丝的时候,想要找个买家却比登天还难,有时情急找不到,只得向其他商行高价拿一点来应付,这里头的损失,却也不小。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如意坊当真可信吗?若是可信,我宁愿天天来吃茶,若是还要缴些杂费,那些算不得什么,有些时候,能用银子办成的事根本不是事。”

    众人默然,其实这时候,所有人和这人的疑问一样,心里都在问:如意坊,可信吗?

    假若是可信,那自然是没什么说的,不少手里有货之人,还有那些观望着想收货的人,都不在乎那几十两或者百来两的手续费用,可要是不可信,那才是真正的难题。(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百三十一章:好戏还在后头

    带着这个疑问,所有人都没有吭声,商贾的性格本就谨慎,明知这东西好处多多,却没有人肯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只是大家心里的震惊却是一定的,许多人打定了主意,先看看这如意坊是否当真可信,假若可信,将来少不得要和它们打交道了。

    毕竟做生意最是繁琐和麻烦,就怕你不怕麻烦,别人还怕呢,能将这交易的程序不断简化,是大家巴不得的事。

    如意坊里的伙计似乎也没打算让这些人急着来这儿交易,反正是长远的生意,将来迟早有人来试水,等到大家慢慢熟知,慢慢对如意坊有了依赖,这笔买卖自然生意兴隆。

    要知道,许多客商还有不少货压在手里呢,若是他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买主,迟早还是要求到如意坊这边来,只要做好了他们的生意,大家见这如意坊可信,自然会蜂拥而至。

    许多人驻留在墙底下舍不得走。其实如意坊出了这么个东西,稍有眼力的人都知道这东西一经出来必然改变商业格局,此时大家不免开始琢磨,这如意坊推出这门生意的人到底是什么来路,他们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又能想出这等新颖的买卖法子,想来做的是长久生意,绝不只是小打小闹。

    嘉靖听了这些人的议论,顿时明白了徐谦推出这门生意的用意,他心中不由骇然,假若当真让徐谦做成,那全天下到京的商贾交割买卖都少不得让如意坊过一道手,这里头有多少利润?嘉靖算不出来。可是根据嘉奖状的盈利来推算,怕是单单这一门生意的规模竟不在嘉奖状之下。每年莫非要坐收上百万纹银?

    嘉靖目光幽幽,深邃无比。看着那面板上一个个数字,从嘉奖状到现如今的如意坊,都给了他极大的启迪,从前的时候,他虽是聪明,可是毕竟还有局限,他所受的教育过于传统,直到如今他才知道,任何东西但凡沾了一个商字。只要做好,那便是金山、银山。

    士农工商,老祖宗将商字踩在了最底下,或许正是因为,这商贾积攒的财富实在来得太快太多,并非是商贾道德有亏,而在于若是放纵商贾,就有可能产生很严重的问题。

    只是……堵了又如何,堵了还不是腰缠巨万的豪赌遍地?既然不能堵。那不妨学学徐谦的法子疏导,就如嘉奖状,就如如意坊,既给商贾制造限制。同时又在这限制的基础上给予他们方便,使他们心甘情愿地缴纳出钱财。

    嘉靖默不作声,悄悄在大厅的一处角落坐下。他心里盘算,若是路政局的嘉奖状在这儿颁发。那么给商贾的吸引力能提升两成,这商贾聚集的茶坊能给商贾们再增加一成的吸引。那么眼下这门生意若是能做成,至少能提升五成的吸引,只是这徐谦还会有什么手段?

    以他对徐谦的了解,徐谦这个人绝不会只是拿出这点东西出来,这如意坊怕是还有后手。

    正在这时,却有伙计在前台的柜子上放了一沓沓的报纸,随即又有一个牌子放进来,‘大明商报,免费领取。’

    一开始,只是有少部分的商贾眼尖,尝试着去拿了一份,其他人见了,也纷纷去拿,其实大家未必想占这个便宜,只是觉得这如意坊过于神秘,总是想一探究竟。

    去取报纸的人越来越多,嘉靖见了,也凑了一份趣,拿起报纸回到原座打开来看,上头和明报却不相同,自然看不到之乎者也的文章,开头的头版说的便是河南遭灾,粮价日涨三成的消息。

    紧接着,还有物价的起伏的分析文章,说是生丝今年起伏较大,年初的时候,上等生丝才三两七钱,可到了现在,在蜀中、辽东等地,上等生丝已上涨到五两三钱,这两处生丝已是供不应求,只怕这样的涨跌会一直持续至年尾。

    除此之外,副版处居然还有地图,描绘了几处走商的路线,哪一处可以登船,哪儿可以步行,地图下头,又标注了一行行的小字,说是夏日河运紧张,船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