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三国-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国之民因为不断打仗,举国皆兵,作战极为骁勇,不易对付。据了解,其国能动员十二万人,其中常年善战之士达六万人之多,他们不事生产,成为职业军人,专门作战,狂热信奉婆罗门教的湿婆大神,号称“湿婆神军”,作战时悍不畏死。

    夫甘都卢国稻米库存不少,其国很有优势,玉石、翡翠和宝石和原木的产量甚大,从黄金海道的贸易得到的好处着实不少,比谌离有钱得多。他们固然大量投入去敬神,可是军费也没有落下。

    看着情报,李亦奇差点没呻吟出声:搞什么啊?说起来,最为头痛的敌人之一就是有信仰的军队,宗教信仰的力量实在太可怕了,现在是打仗不怕死,日后发展成为自杀式炸弹和黑寡妇!MYGOD!六万经常打仗的神军!可以相当于十六万虽然水平差但不怕死的谌离军人,能让前去进攻的自己麾下的三万人付出重大的代价!

    他直骂***:“五年前他们的领土大举扩展,还不是得了帝国的稻种之后的好处,哼。

    虽然头痛,但贾诩等人早就制订好作战策略:先在夫甘都卢国海岸线上大肆骚扰,引敌人主力南下,然后已军主力坐船顺伊洛瓦底江直取国都卑谬,到达之后见机行事。

    一、要是打得下,那就打下国都,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甚至可以令夫甘都卢国投降;二、如果打不下,为了避免作亡过大就不打,围点打援,歼灭来援的夫甘都卢**队主力。

    这个作战计划,经过认真推敲是可行的。主要是帝国在夫甘都卢国的间谍,仗着花费时间多,仪器好、技术高,已经把通向该国国都的伊洛瓦底江水文情况摸索得比当地土著还要熟!帝国舰队能溯江而上进攻国都卑谬。

    或有人问,反正帝**队强大,干脆直抵卑谬与敌人决战不好么?贾诩给了他大大一个卫生眼道:“你有病啊!人家以逸待劳,你们想让帝**队死多少人?我们调动他们主力后,我们是坐着船一路看风景去攻,他们是二条腿跑回来,这样变成了我们是以逸待劳,明白了吗!”

    青武十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庞大的帝国舰队进抵伊洛瓦底江口。

    伊洛瓦底江!夫甘都卢国(缅甸前身)的母亲河,是该国的第一大河,全长2,170公里。上游分两支,东支称恩梅开江,起源于中国西藏察隅,西支称迈立开江,起源于克欽邦,在密支那以北会合后,从北到南贯穿夫甘都卢国后入海。

    到达时为黄昏时分,但见当时江面极阔的伊洛瓦底江浩浩荡荡,奔腾入海。血色的太阳,落进了青山,落进了大江,天空中依旧燃烧着血色的霞光,青山染红了,大地染红了,伊洛瓦底江染红了、战舰染红了,在战舰上的士兵也都沉浸在一片血光中。大江两岸,全都沉浸在血色残阳中!

    伊洛瓦底的落日太壮观了!

    伊洛瓦底江的黄昏太美丽了!

    来到异国的帝国士兵们赞叹着,不吝用最美好的语言来描绘这奇妙的一幕,不过贾诩、庞统之辈,平白多了一桩心事,看着一轮金球堕入岸上无边无际的青山里,有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惨然,扪心自问:“难道预示了帝国的前路并不平坦,将有一场空前的血战吗?”

    即使象他们这样的智者,也不可能预见到日后的战局,在作出战斗决策之后,他们更多的把目光投向站在他们前面,平静地用千里眼观察着的帝国皇帝的高大背影。此时此刻,贾诩和庞统想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希望帝国的主人就是代表天意的人吧!

    还是有点信心的,因为跟随着天子,在战略上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战斗中李亦奇也曾狼狈逃跑过)

    转过眼光,看到夫甘都卢国的渔夫驾着渔船,趁天色尚未曾变黑归航,他们唱着苍凉的古印地语:

    “……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你宽广流长,鹤群在你上空飞翔……”

    见到黑压压的帝国舰队,他们也不害怕,甚至很有些渔船围上来,前来兜售鱼鲜!

    对于渔夫来说,华族象征着友好的种族,他们讲礼节,守信用,胸怀宽广、乐于助人(华族经常派出医疗队对各国百姓进行免费医疗)、是世间最好的民族。华族大商队的到来,意味着财富的到来,眼前的华族的船队,似乎装备武器太多了,也比往来的船队是船大船多,而且非常奇特,他们的船全是不张帆的,喷着烟,还有一些船只,架着从没见过的黑洞洞的铁管(火炮)。

    可是有什么不同呢?从没听说过华族会以强凌弱的,华族的大老板,大到即使是本国内的高种族(印度教的婆罗门(祭司)和刹帝利(国王、贵族武士))都对他们毕恭毕敬的的华族大老板,却从不歧视低种族(吠舍:即平民、地主和商人;首陀罗:即达塞人,从事耕种和各种手工业劳动),连贱民(即不可接触的人)也都不会看不起。

    派来的医疗队,有专门给高种族看病的医生,也有给低种族和贱民看病的医生(入乡随俗),但二类医生之间,却根本不分地位高低。

    在帝国境内,人与人的关系渐趋向平等,因为佛家所云“众生平等”,狡猾的皇帝则说他自己是神,人与人可以平等,神当然不可能与人平等。

    是以渔夫们并不怕帝国舰队,争相前来做生意。

    他们的希望没有落空,旗舰上发出指令,着供应船上前把所有的鱼鲜统统买下,准备用来做汤喝,其它的船只,则往早就准备好的的,江口附近一座叫“达瓦”的岛子下锚,

    这座岛屿是华商买下的,用来屯积货物,不过,当帝国舰队在四周下锚,即时有驻在该岛的夫甘都卢国税吏坐着小船过来收入境费!

    舰队司令毛阶差点没晕过去!老子跑来这里是来砍人的,你X的居然敢来收老子的税?

    说到底,还是华商的良好信誉,他们遵重任何国家的法令,老老实实交税,从不偷税漏税,当然,谁想勒索他们,要求交的税不合理,他们也不会客气。

    因此夫甘都卢国税吏照章办事,要求帝国舰队纳税,税吏看到是新船,就拿出章程道:“小官知道华族都是遵法守法的,这里是敝国的法令,按律要收XXX的税,请照付。”他们非常客气,照章办事。

    请示皇帝行在,大员们的答复很简单:“给他!”

    于是,帝国舰队千里迢迢杀到人家家门口,连毛也没弄到一根,就先把自己的毛交上去了。

    没办法,必须等到把自己的侨民全部撤出后才能开战,好在时间计算得很好,预计最后一批运送本国侨民的船队明天就从伊洛瓦底江到达。

    呆在该国的侨民足有二万五千,在一年前就开始撤离,不得不撤退,因为不同于其它国,该国太大,华族在该国分居得太散,人也多。这么大的行动,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去,他们是以“回国朝圣”的借口陆续离去,这真的是借口!

    前面说过,皇帝研究出防治疟疾的基因药,注射后永不受在热带丛林中空前猖獗的疟疾的侵害。可是这药不会在帝国本土之外出现,要想注射,只能来帝国本土!

    那么漂流在外的人,只要不是太傻,都会尽自己可能,带着自己没有防疫力的孩子,一生中起码回一次帝国本土,注射这种对任何帝国子民都免费的免疫针,此次回国,可谓朝圣之旅。

    由于素来华族强势,也没有开战,当地官府找不到借口阻止。不过,也有少部分华族没走,那是一些与夫甘都卢国人关系很深的华族,例如与夫甘都卢国高层联姻的,秘密的传真机(全息形象生成仪)留在了卑谬可靠人的手里,。

    港口灯火通明,来到的运输船把货物不断卸下。

    次日清早,帝国舰队发现他们被包围了。

    被当地的渔船和货船包围了,土著们争着向他们兜售当地的土特产。没有接到作战命令的帝国士兵,也是很好讲话,各船派出代表前去购买,不过不允许土著们进入舰队里面。

    中午时分,三十五艘商船载着最后一批一千七百华族来到,其中有驻夫甘都卢国华商商会会长苏海,他求见管事的帝国官员,说有重要情报禀报。

    很快,接待的官员十万火急地找贾诩,喘首粗气告诉他道:“苏海带来了夫甘都卢国国王丹瑞,想与我们举行高峰会议,进行谈判,那个丹瑞还说,他知道帝国皇帝陛下就在此处,要求面圣!”

    先是被昨晚的“纳税”弄得有点头晕的贾诩,现在更是被这个消息吓了一大跳,什么?丹瑞居然敢来,他不怕我们扣留他?他又是怎么知道我们皇帝在这里的?

    问道:“他们来了多少人?”

    “同来的有一条船,百余人,不过现在跟着苏海的不过十人!”

    带着不解,他连忙去找皇帝。正舒服地躺在椅子上,被贾靖雯喂着水果的李亦奇也是吃了一惊,把水果吃进了气管里,大咳了一阵。

    吓得贾靖雯连忙为他拍背送水,李亦奇摇摇头道:“朕怎么有种怪怪的感觉的?也罢,摆驾去见丹瑞国王。”

    到达船舱里的会议室,一个魁梧的大汉身穿金衣站在厅中,他是标准的阿三人种,肤色肤色黝黑,眼睛大大,只是眼中的坚毅之色远胜一般的阿三。

    他的身后,有五个婆罗门教僧侣,其中四个是祭司,穿着“托蒂”,就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光着脚。一个是托钵苦修士,皓首长须、形容枯槁、衣衫褴褛。

    和他们同来的还有四个待卫,不过被拦在外面不得进入。

    李亦奇来到宝座坐下,他身后是一幅“青龙出水图”,画中的青龙张牙舞爪,十分嚣张,正是李亦奇自己所画,然后本国的高手裱糊。

    在皇帝身后立着典韦、许褚,前面贾诩、庞统、马良和诸葛瑾分列,再前面左右有四个持盾待卫。皇帝的宝座是转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