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昭仪说到这里,有些哽咽,情绪有了很大的波动,百里妍卿同样难受的很,“外祖母和舅母都跟着去了边关,为何娘亲会留在京中?”
“母亲一直跟着父亲征战,你舅母是边境蒙丽族族长的女儿,族长正好六十大寿,你外祖母便带着你舅母一直过去了,蒙丽族与珈南国并不远,你娘亲订了亲也已经及笄了,也不好跟着你外祖母到处走了。可恨的是严家母,当初父亲母亲在时,严家母很满意着妹妹。父兄一死,母亲和嫂嫂连同蒙丽族都被灭了,这个时候严家母却另起了心思。而当时长公主对毅勇侯有意,严家母也更愿意毅勇侯娶了长公主,若不是严家母也掺合着,长公主的计谋也不会那么的顺利。”
唐昭仪说到这里,脸上也有了怒气,“严家早就不如以前了,见唐家一倒,就立即攀上了长公主。”
百里妍卿轻拍着唐昭仪的手安慰着,百年世家,联姻是一大重,保的也是久远的荣华富贵。唐家父兄死一传来,严家母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娶唐青,长公主可是皇太后的亲女,又得夏惠帝的宠爱,娶长公主怎么都合算一些。
可惜严家母算到了荣华富贵,却不知道,娶个高大上的儿媳可不是什么好事,长公主嫁给严擎浩之后,那狂拽霸可是让严家母郁结于心,听说严家母也是郁郁而死的。
原来在外祖父的那个时候,唐家内部早已离心了,不然唐昭仪和娘亲也不会被欺,甚至娘亲死去。
“姨母,沈皇后这个人如何。”百里妍卿问道,她对一直卧病在床的沈皇后是很好奇的。
唐昭仪的脸色瞬间有些复杂,“我们曾经很要好,进了宫中后,皇后帮了我很多,她也是个可怜的人。”
百里妍卿沉默,她没有见过沈皇后,不好评说。
唐家父子死了,可是一切并没有跟着他们的死而终,当年跟着唐家父子打战的人太多了,甚至对着战神的唐家父子非常的崇拜和尊敬。
在百姓的心中,所有抵毁着唐家父子的人都不是好人,而华夏大陆众多的人眼里,唐家父子也确实的厉害。
可是百里妍卿也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无奈还有坚强,心中犯着酸意,只觉得胸口堵的很。
百里妍卿出了唐昭仪的宫中,满腹的心事重重,太后因爱生恨,唐昭仪甚至还有她都是太后情敌的孩子和外孙,太后能好脸色才怪了。
外祖父和外祖母越恩爱,太后就越恨,虽然太后进了宫中,可却并不幸福。而外祖父和外祖母虽然远在边关,苦寒一些,但感情却很深,一家人过的很幸福。
所以长公主看上了严擎浩,太后即使瞧不上严擎浩这个女婿,也把他抢来给长公主。
若不是夏惠帝怕别人说,也不会给唐青赐婚,不然太后下一步怕是要给娘亲赐婚吧。想到这里,百里妍卿也想通了些,夏惠帝赐婚也好过让太后赐婚,那娘亲和她就更加惨了。
太后,皇帝,她该怎么对他们才好,可是现在自己力量太弱了,还得继续等着。
百里妍卿回了北五所,就见着大公主和沈明珠惊慌地离开,甚至招呼也不打一声。
出什么事了,百里妍卿心中一提,对着妙心道:“你打听一下,宫中发生了何事了。”
百里妍卿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沈皇后怎么了,或者是大皇子怎么了。
“主子,是沈皇后病重。”妙心带回来的消息让百里妍卿心中一提,沈皇后若是死了,宫中又得变天了。
后宫的格局已经很多年没变了,虽然小动作不断,但没有什么大事发现,可是沈皇后一死,各方都得动了。
皇后病重,大皇子和大公主还有沈明珠他们都没有出现,甚至几个皇子公主下了课都得去皇后的宫中问一下。
百里妍卿每次都陪着四皇子去,这几天严聿衡不见人,听说严聿明也不好,严聿衡一直守着。
慈宁宫中太后并没免后妃们的请安,可沈皇后病重,后妃们都到凤仪宫侍疾去了。
夏惠帝天天情深意重的很,一下朝便到凤仪宫中守着沈皇后,甚至还写着情诗给沈皇后,百里妍卿听着夏惠帝的种种情深都要吐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
感谢秋枫扫落叶**打赏的平安符和投的两张评价票、两张更新票,谢谢亲的支持和鼓励!
……
传言夏惠帝有意立大皇子为太子,后宫皆惊,甚至连太后都坐不住了。
“胡闹,太子是国之本,如何轻易立下。”太后动怒了,气夏惠帝想立太子,却根本没有跟她商量。
“母后,睿儿是中宫嫡子,太子之位本就是睿儿的。”夏惠帝道,第一次反驳了皇太后。
“大皇子是哀家的嫡长孙,哀家如何不疼爱他,只是大皇子身体不好,你也当过太子,如何不知道太子之位的艰辛 ,你现在立大皇子为太子,只会害了他,他身体根本承受不住。”太后说道,一副为大皇子着想的样子。
“那母后觉得谁该是太子。”夏惠帝看向皇太后,眼里看不出心思,却让皇太后心一沉,太子之位,她倒是想,可现在没有可能。
“三皇子秉性谦恭礼让,聪颖绝伦,文韬武略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皇太后看向夏惠帝,再道:“最重要的是三皇子身体健康。”
这也确实是一点,皇太子若身体不好,如何定国安邦,稳定人心。
皇太后的话让夏惠帝一顿,“良儿确实不错,只是并无心太子之位,大夏国向来立嫡立长,太子之位睿儿最合适。”
慈宁宫中夏惠帝和皇太后母子因着太子之事不欢而散,太后气的要死,夏惠帝的翅膀越来越硬了,居然不听她的。
虽然太后和皇帝只是单独的谈话,但宫中没有秘密,得到小道消息的端妃面上依旧平静,可三皇子心中巨浪涛涛,怎么会。他以为他最大的阻碍在皇太后那里,却不想自己的父皇根本没有要他当太子,而却向着他那病殃的皇兄。
“母妃……”三皇子看向江端妃,眼里是不可置信。
“你父皇是为你着想,相信你父皇。”江端妃自也看出三皇子失落,但她没有三皇子那般的失望,便也安慰道。
为他着想,为他着想,怎么不把最好的给他。三皇子知道夏惠帝对他很好,可以说在这宫中。他的宠爱已经超越了任何的一位皇子,原以为太子之位是他的囊中之物,却不想他的父皇根本就没有考虑他。
三皇子也知道大皇子是中宫嫡子,可是大皇子那副病殃的身体有什么资格继承太子之位,大皇兄即无贤名,又无能力,就该让贤才是。
“母妃,你总是让我忍,可现在太子之位都要失去了。我如何忍。”三皇子脸上出现了怒气了,“凭什么太子之位是大皇兄的,我哪点不如大皇兄。”
江端妃听着儿子的话,心中一惊。忙让心腹去看看有没有人偷听,才缓了口气道:“皇儿,听母妃的话,如今你父皇正是壮年。成为太子,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那可是个耙子,现在不是最佳的时机。你可不能因小失大了。”
“没有太子之位,我如何上去,父皇其实最喜欢的就是大皇兄和大皇姐吧,这么多年,我与妹妹的寵爱才是耙子。”三皇子虽然不平着,但声音小了许多。
江端妃看着儿子脸上的戾气,瞪了一眼,不满道:“母妃平时如何告诫你的,忍住气,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现在因着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沉不住气,那你也别想太子之位或者更高的了,母妃怕你没命保住。如果你还是这样,即便让你做上了太子之位,你也不一定保的住。”
江端妃的话更让三皇子生气了,自己的母妃如此小瞧了自己,“原来在母妃的心里,如果看不起儿臣,那为何要给儿臣希望。”
三皇子如今有些受了打击,一向疼爱自己的父皇卡着他不当太子就算了,连爱护自己的母妃也如此看低自己的本事。三皇子手握成拳,压抑着怒气,死死地咬着牙,像个被激怒的野兽一般。
江端妃看着自己儿子这样,心中一叹,软了心,轻拍着儿子手上的青筋,道:“不管现在如何,你只要知道,母妃只有你一个孩子,你是母妃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母妃不疼你疼谁,不为你打算,为谁。但是你要听母妃的,为了以后的尊荣,你现在不可出头了。”
她何尝不想着后位,何尝不想儿子当太子,可是如今的后位是个烫手的山芋,太子之位同样是,谁做谁倒霉。
她们江家虽然成功挤入了世族,但根基还是太浅了,现在成为皇后,只会是那些世家的炮灰。再加上皇后之位有崔家的再看着,江端妃现在还不想跟崔家过不去了,皇太后并不是个深宫弱妇。能让夏惠帝的太子之位平稳地登上皇位,皇太后就不是个简单的女人,再加上皇太后身后的崔氏一族。
她如今做的只有忍,太子之位也不急于一时,她更在乎的是皇位。
而且听皇太后提着三皇了了,江端妃并没有喜意,只觉得心惊肉跳的,她可不认为皇太后与她们的关系多好,甚至多疼爱着三皇子。
把三皇子推出来,不过是把三皇子当耙子罢了,她如何愿意自己的儿子站在风浪尖口中。江端妃也知道富贵险中求,但她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么多年她能稳赢,不过是因为她不争不求。若是她有一点争或者求之意,早就不在这里了,也不会生下两个孩子。
皇帝要立太子,而且是主动提出来的,让众人讶异的很。这么多年来,大臣们不是不向皇帝提着,但皇帝以大皇子身体不好为由,拒了。
再加上夏惠帝对三皇子的喜爱,还有三皇子的聪慧,大家以为夏惠帝是想让三皇子当太子,却不想是大皇子。
想想现在沈皇后病重,众大臣们不由地看着沈家的方向,可沈家并没有什么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