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集中到没有草的河滩上准备晚餐。

    因为夜间无法构筑防御阵地,苏军只是在北、西、东三面,距营地五公里外,设置了十几个警戒连哨,每个连配属一个有四辆坦克的坦克排,四辆坦克占住四面,苏军的一个连在里面安置帐篷。

    克鲁伦河现在是枯水期,河宽60一70米,水深只有70厘米。苏军派出一个师,涉徙过河,在克鲁伦河南岸扎营,保护主力部队的侧翼安全。

    因为时间很晚了,弹药和辎重物资存放的地点无法修建,这些东西干脆连车都没卸。而且为了防空,苏军也没有把这些装满弹药物资的卡车、大车停在河滩上,而是把它们停放在紧靠河滩边的牧草丛中,并盖上了伪装网。

    对于防空阵地,苏军可是一点没有含糊,三个军配属的三个小口径高射炮营和大量防空机枪阵地,都连夜设置稳妥。因为没有了空中优势,中国人又不知从哪里突然搞到了大批飞机,他们不得不小心。

    此外,一直偏爱大炮的苏军,也在半夜前,把火炮阵地全都修建好。炮兵阵地上的牧草都被清理干净,以防止发射时,炙热的弹壳把干草点燃。

    就这样,苏军一直忙到半夜,才总算安顿下来

    虽然这时已经刮起一阵紧似一阵的北风,气温同白天相比也下降了很多,还穿着夏装的苏军感觉很冷,可是在苏军营地内,还是严禁点燃篝火取暖,冻得有些发抖的苏军官兵们,只好都躲进帐篷,挤在一起早早休息了。

    绵延10多公里的苏军营地的喧嚣,渐渐地平息下来,偌大的营地中,只有数不尽的汽灯在风中剧烈地摇曳着,晃动的灯光,把来回走动的苏军哨兵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诡异之极。

    因为站点布局的原因,黄英欢的气象研究所现在仅能做出48小时的气象预报,按照黄英欢提供给宋哲武的气象预报,从上午开始刮起的北风,会越刮越猛,最大风力很可能达到5级以上。

    在逐渐加大的很冷的北风中,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一步步向熟睡的苏军逼近……

    第五百六十四章抗战北蒙火烧克鲁伦(一)

    第五百六十四章抗战北蒙火烧克鲁伦,到网址

第五百六十五章 抗战 北蒙 火烧克鲁伦(二)

    第五百六十五章抗战北蒙火烧克鲁伦(二)

    克鲁伦河谷的天气情况,果然如黄英欢所预报的那样,半夜后,从空旷冷寂的西伯利亚刮来的凛冽北风,在越过绵延的肯特山脉后,在平坦的克鲁伦河谷草原上呼啸而过,而且越刮越猛,河谷平原上那密如草海的半人多高的牧草,被狂躁的北风都吹得弯了腰,仿佛一下子都矮去了一大节。'。'

    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在苏军沿河驻扎的长长的营地里,除了数千盏在风中不断摇曳的汽灯,以及在晃动的汽灯阴暗的光影中,忽长忽短的孤单的哨兵的影子,再无一点声音。

    十二万劳累了十几个小时的苏军官兵,此刻都在帐篷中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沉睡的苏军官兵们,在梦中绝对想不到的是,对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这一夜,也许将是他们一生中所能进入的最后一次甜蜜温馨的梦乡了。

    凌晨两点半,在距苏军警戒哨以北五公里外,在肯特山脉边缘黑黢黢的丘陵地区,此刻已静悄悄地聚集了大量第四路军的部队。

    在自西向东比苏军营区还要长的十多公里的区域内,在丘陵后、山坳里、树林中,到处都是黑压压席地而坐的第四路军官兵和他们卧伏在地的马匹。

    这是徐放四十四军、赵凤武四十五军和配属给他们的一个师的韩光骑二军的部队,共有十四万多人。

    徐放、赵凤武两个军,是在半夜后才分批悄悄潜入这一地区的,他们将是实施宋哲武火攻东路苏军的主力。

    在东面,距苏军营地十公里外的克鲁伦河南岸,还有建制还没有来得及恢复的疲惫不堪、不满编的周耀明的四十八军,以及韩光骑二军的主力,他们的任务是堵住劫后余生,溃散逃亡苏军东逃的去路。

    而克鲁伦河南面十五公里外,还有马法五的四十六军和魏广惠骑一军十多万人,已经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地做好了一条东西长近二十公里,宽达一百米的防火道。他们的任务是在大火烧过后,由南向北和徐放、赵凤武夹击东路苏军残部。

    为了不惊动苏军,四十四、四十五两个军各部队,都接到了严格的命令,不仅不许喧哗,甚至除了军官部署作战任务,普通士兵连话也不许说。就是连十多万匹战马,也都被戴上了笼头,四蹄都裹上了厚厚的棉布。在进入潜伏地域前,所有人员都被命令必须下马,牵马行军。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部队发出的声音,如果有稍大一点的动静,很可能被处在下风头的苏军听到。

    等待进攻命令的第四路军战士们,都席地而坐,静静地休息,他们在养足体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这场激奋人心的大战。

    一座小山丘后的凹地里,赵毅连的战士们正在休息待命。

    赵毅是东北人,他是满洲里大捷时,加入第四路军的哈尔滨籍大学生。

    对于加入第四路军的大学生,凡是没有完成学业的,宋哲武的原则是一律送他们继续学习,学成后,再回到第四路军工作。这些人或者被送入北方国防科技大学学习,或者被送到国外留学深造。

    可是,对于这一做法,却有一部分大学生死活不干,非要进入战斗部队,赵毅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些人有文化,都是优秀军官的潜在人才,有他们加入作战部队,也是个很好的事情,这些人都被宋哲武送进教导总队士官队学习。

    赵毅虽然长得很斯文,可是身体素质极好,又有大学文化,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都十分优秀,很快就在教导队的学员中脱颖而出。在士官队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赵毅又被送到军官教导大队学习,然后分到徐放的四十四军。

    在四十四军,本来是要先安排赵毅在军部做参谋的,可是他坚决要求下到一线。

    徐放很欣赏赵毅的性格,看过了他的学习成绩和教官的评语后,徐放并没有让赵毅从排长做起,而是直接就把他派到了连队当起了连长。

    赵毅也没有辜负徐放的提拔,在部队的各项训练考核中,赵毅的连很快就成为全师第一,在四十四军全军,也名列前茅。

    赵毅连全连一百多人,加上他们的战马,占了300多平米的区域,可还是挤得满满的。

    赵毅检查完各排的情况,盯瞩战士们再检查一遍武器弹药后,回到连部。

    连部设在一块背风的大石头后,副连长于连海正在借着微弱的月光在擦他的晋造驳壳枪。现在在第四路军内,已经全部在营以下军官中,换装了北方机械装备制造公司自己生产的带有快慢机的驳壳枪。

    赵毅和于连海又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不放心,又让传令兵把几个排长找来,他还要再叮嘱一番。

    这次战斗任务下达的很突然,而且还是异于常规的火攻,这让赵毅心里很不踏实,他要把细节再跟几个排长交代一下,也要再给他们鼓鼓劲。

    对着几个一脸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排长,赵毅开始再次低声叮嘱起来。

    “……老毛子有火力优势,在正常作战中,我军并不占有优势,甚至还处于下风。”

    “这次,我们就是要借助火攻掩护,迅速接近老毛子,把老毛子压到河滩上。我们空军总队在昨天白天已经消灭了老毛子的空军,只要天一亮,我们还会有飞机来炸老毛子,消灭这帮老毛子是轻而易举的。”

    其实,赵毅不知道,曼来机场此刻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成群的轰炸机和强击机正在一架架地从跑道上起飞,即将赶到战场,进行夜间轰炸。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我们这里距离克鲁伦河15公里,距离老毛子的警戒部队有10公里,我们负责放火的部队,会在距离老毛子警戒哨1000米外防火,大火一起,我们就要跟着火线乘马冲锋。”

    “这次让我们四十四、四十五两个军来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因为我们这两个军都会乘马。否则,大火一起,火头推进的会很快,步兵根本就跟不上。”

    一排长搓着手,得意地说:“那是,这个主攻非我们莫属,不要说步兵跟不上火势,就是能跟得上,全副武装跑上十多公里,到了克鲁伦河边,也没力气杀老毛子了。”

    这次一排抢到了第一梯队的任务,一排长很兴奋,也很得意,更让其他几个排长眼红不已。

    赵毅点点头道:“我再强调一次,这次战斗的特点就是强调一个快字。”

    “一排长,这次营里机炮连的马克訫重机枪都分到了各连,交给你的那两挺重机枪,你可一定要保证及时到达。虽然今晚风很大,火势会烧的很快,可是老毛子的营地都设在河岸一公里以内,老毛子会有机会跑到河滩和克鲁伦河里,大火并不会给他们造成多大伤亡。火势一熄,老毛子必然会反击。他们在匆忙中,重武器不可能有时间带到河滩上,可是轻武器还是会带上的,机枪及时到位,非常重要,明白吗。”

    “明白。”一排长一挺胸,压着声音回答。

    赵毅把营里临时加强给他们连的两挺重机枪,全部交给了作为第一梯队的一排,两个也是临时加强的火箭筒组,则有赵毅直接指挥,跟随一排行动。赵毅这样做,是秉承了第四路军的一贯作风,“在火力配置上,要前重后轻;在兵力分配上,要前轻后重。”这也是宋哲武一再强调倡导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最大限度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后劲足。

    二排长苦着脸说:“连长,你把营里分下来的重机枪交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